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创新与发展研究
2022-12-28陈美
陈美
(永安洲镇农业农村局,江苏 泰州 225327)
农业产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产量、高质量的农作物间接决定我国在国际农业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国际化发展背景下,欧美国家将农业推向规模化及高质量发展方向,应用科学技术建设集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在后期栽培及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管控助力农作物生产。
我国农作物栽培管理工作方面,产量需求较高,但在农业种植及营销方面尚未形成规模。应加强对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的创新,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并落实于农作物种植管理过程中,从根本层面提高农作物栽培质量,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
1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创新原则
1.1 生理性原则
农作物栽培管理过程中,应针对农作物自身生长属性,制订多场景或多技术融合的栽培体系。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按照农作物自身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通过控制生态因子以及光合作用,为农作物提供科学的生长环境,降低农作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农作物代谢效率。
后期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创新过程中,应当充分融合农作物的生理属性,结合农作物种类及具体种植环境等,建设具有可行性的栽培管理机制。通过科学种植,提高农作物产量[2]。
1.2 优质性原则
定性的地理环境之中,如果要制订具体栽培计划,往往需要选择栽培计划主体方向的农作物品种,保证后期整体经济收益及绿色农业产业发展。近年来,经济水平持续提升,促使国民对于食物呈现高需求特征,绿色、有机食品在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提高。在后期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应当在传统种植方式基础之上进行创新,选取绿色产品及有机产品作为农作物栽培的发展方向,提高农作物产量,打造绿色农作物生产体系。
1.3 规范性原则
从原有农作物栽培管理机制来讲,受限于地区、农作物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在农作物具体界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问题。部分农作物产品市场价格定位混乱,间接加大了市场管理的难度。
后期农作物栽培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农作物生长规律以及市场管理机制进行规范创新,确保将管理与农作物栽培细节进行结合,对农作物栽培以及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形式起到支撑作用。在技术指导及服务工作方面,应由相关部门对当前区域种植栽培进行全程监管与引导。通过标准化流程,界定不同生产品质农作物的价格标准,通过规范性约束农作物栽培及管理节点,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3]。
2 农作物播种要点
2.1 选取优质种子
农作物栽培前期,应当针对农作物的品质及农作物在整个环境中的生产属性,合理选取农作物优质种子,有效增强农作物在后期生长过程中的抗性,例如增强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生产品质。通常情况下,前期种子栽培期间,应当选取不携带任何病毒或病害的农作物种子,有助于避免后期生长过程中农作物产生严重的病害[4]。
在农作物种子选取过程中,可利用物理方法对种子进行杀菌灭菌处理,保证种子栽培的健康。选种过程中,应利用科学性、规范性的手段,解析种子是否存在发生病害的可能性,并将种子按照健康等级进行分类,做到优中选优,在种植过程中确保农作物以健康状态萌发、生芽、结果,全面提高农作物生产品质。
2.2 科学设定种植区域
在选择种子之后,需对种子培育基地或后期生产场地进行处理,促进种子生长。在进行育种培育工作时,主要针对培育植株中的优质品种进行筛选处理,然后针对区域土地进行改良调整,保证土地处于上虚下实的状态,令土壤在种子生长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保证出苗均匀。
地域种植划分期间,需结合生长环境及土壤环境,基于土质对种子生长的促进效用进行分类处理。受限于种子、区域以及外界环境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需针对地理区域进行调整,比如挖排水沟、改善空气流通结构、在种植区域降低种植深度,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在北方种植农作物时,应分析种植区域是否存在低温或气候异常问题,并做好防寒处理,为农作物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2.3 做好种子存储工作
种子存储工作是保证农作物生长品质的基础。如果存储空间过于阴暗或潮湿,极易导致种子在短时间内产生腐烂变质问题。还可能因为环境管控不足产生种子被幼虫啃食等问题,对优质种子造成严重破坏,无法保证后期农作物栽培及管理。种子存储工作中,应当加强对种子的筛选,确保种子在存储过程中处于优质状态,降低存储过程中病虫害发生概率。应加强对种子存储过程的养护处理,例如通过物理、生物或化学等手段,降低种子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应加强对种子存储环境的优化及改善,保证种子存储适于其自然生长,降低内外部因素带来的破坏程度。
3 农作物种植管理工作内容
3.1 播种环节
在播种环节,不同播种场景以及气候条件等,对于农作物生长属性具有较强的干预特征。对此,应针对农作物的整体生长情况及生长环境可能造成的干预机制,进行整体规划处理,通过科学性、规范性手段,制约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负面影响。从现有农作物栽培管理工作开展形式而言,可以按照农作物生长机理,设定不同播种时期,起到约束效果。
第一,播种时期对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病原物的数量和种类影响明显。从农作物的播种环境来讲,不同农作物在不同时期产生变化的影响机制具有差异性。例如随着播种后生长环境变化,病原体数量随之增加,此类增加机制则成为抑制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条件之一。小麦在早播情况下,前期温度相对较高,此时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加,极易诱发小麦产生叶锈病菌等问题,导致小麦减产。
第二,播种时期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不同生长环境对农作物生长属性产生一定影响。水稻等喜温类作物,在确定播种期时,应结合外部环境因素,例如气象条件、天气变化等,保证在种植及生长过程中温度变化对作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如果喜温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温度达不到既定发育需求,极易产生烂秧或发生立枯病,致使农作物减产。应结合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科学确定播种时期,为农作物创设更为优质的生长环境[5]。
3.2 灌溉环节
灌溉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在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农作物对于灌溉的需求呈现差异性,但是从整体支撑效果来讲,灌溉可推动农作物的生长。在玉米种植期间,作物内部组织协调需大量水分维系细胞间的状态,保证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通过细胞组织吸收各类矿物质元素,为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提供条件,保证玉米果实中糖分的积累。
在灌溉环节,对种子及农作物等进行规范化处理,综合考量农作物灌溉过程中对于水分的需求机制,防止过多浇水而造成根茎腐烂、过少浇水造成农作物果实生长质量下降等问题。通过灌溉减少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保障水体在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区间,提高农作物生长质量[6]。
3.3 施肥环节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营养元素,例如磷元素、钾元素及氮元素等。营养元素对于农作物生长产生促进作用,且不同元素的效用具有差异性。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采取施肥与追肥形式,增强农作物的生长指标。
在施肥过程中,应先测定当前种植土壤之中的营养元素含量。结合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各阶段对于营养元素产生的需求,合理使用氮肥、磷肥、钾肥及各类复合肥料,保证农作物在生长过程的基础抗性。
在拔节期,小麦对于氮元素的需求量相对较高,而在开花期间,小麦对氮元素呈现低需求状态。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应深度挖掘出农作物生长对于各类元素产生的需求特征,并制订相对应的施肥策略,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
3.4 病虫害防治环节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病虫害问题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后期生长过程中,应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处理。农作物播种期间,应进行规范化调整,保证各类农作物播种机制符合实际,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农作物播种过程中,应厘清农作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机制,防止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因生长环境、生长机理等产生相互影响。
应该加强对农作物基础病虫害的防治,结合季节病多发期选取农药,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可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从农作物本质方面进行处理,提高农作物的基础抗性,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概率。
4 农作物种植管理发展趋势
从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规划来讲,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创新是针对特定管理程序,完善集技术、研发、建设于一体的农作物栽培管理体系,保证农作物在后期生长过程健康生长。此过程中,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需立足于农作物生长规律之上,结合不同层面的应用及发展势态,建设多重架构组成的管理体系,形成更为优质的农作物栽培管理系统,应对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的干预因素并加以控制,助力农作物健康生长。
4.1 培育优质农作物种子
农作物种植及栽培过程中,对数据信息依赖度相对较高。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方面,如果未能与时俱进、优化创新,极易导致农作物质量及产量严重下滑。对此,需要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加强对种子培育、繁殖培育以及植物生物防护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健全相关体系,从本质层面强化种子的生长效能。
4.2 加强智能控制
农作物栽培管理在智能控制方面的发展方向是结合信息化系统、数字化系统,建设具有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功能的管理体系。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采集系统进行信息检索,种植人员可以及时掌握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并总结其规律,从而在后期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按照基础属性对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处理,增强数据信息处理的针对性。
创建具有智能调控、智能感应、预警性结合的综合管理体系,通过远程操控,对农作物生长状态进行智能检测。在终端采集系统应用下,及时分析当前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是否达到既定生长指标。如果存在差异,将此类信息进行空间定位,令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智能控制体系下农作物生长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调整,助力农作物正常生长。
4.3 加强信息化建设
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各类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作物种子选取、种植、施肥、养护之间的关联性。农作物种植需要特定科技框架替代传统种植模式,通过技术驱动及技术成果转换,摆脱烦琐、高成本的人工操作。
结合信息化系统,建设农业自动化机器操作装置,对农作物生产场景进行智能化、远程化调控处理。在信息化系统支撑下,农作物的种植及养护管理工作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智能化调控处理,有效规避人工操作产生的误差,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4.4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旦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病虫害,将在短时间内蔓延,致使农作物减产,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应结合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健全防治及应急机制。各涉农区域积极执行“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防治程序,地方农业部门做好统筹规划,加强日常演练,做好分区管控处理。
在病虫害控制方面,应做好技术调整,了解不同防控手段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做好应对处理。传统农药杀虫是化学手段起到灭杀作用,但在喷洒过程中可能对农作物产生影响,不利于农作物绿色生产。长时间喷洒农药可能令害虫产生抗药性,增加农药用量,形成恶性循环。
通过现代化手段为农作物营造更为优质的生存空间,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通过特定的防治技术,建设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体系,提高农作物生产质量。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害虫在自然界中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可利用昆虫的趋光属性,利用捕虫灯对害虫进行诱捕处理。可采取物理机械防治技术,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激光等物理因素,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
4.5 使用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微量有机化合物,低浓度时就能调节植物生理反应和细胞内生化过程。例如利用植物激素可解除作物的顶端优势,培育无子果实;利用生长素的除草作用、乙烯的催熟作用,可节约成本,提升产品品质。
5 结束语
在我国农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基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不断转变,对我国农业栽培管理工作提出诸多新的要求。为兼顾农业集约化、绿色化属性,农业栽培管理工作中,应结合生理性、优质性、规范性原则,掌握不同生长环境下农作物栽培管理工作的要求,制订针对性的控制方案,全面提高农作物生产品质。后续发展过程中,应结合国际农业市场需求,制订适合我国的农业发展规划,完善规章制度,对农业部门及农业从业人员作出调整,助力农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