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种质遗传资源保护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以娄门鸭为例

2022-12-28陆则基江苏省昆山市第四动物防疫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麻鸭保种昆山市

文│陆则基(江苏省昆山市第四动物防疫站)

畜禽遗传资源是确保国家种源安全的关键资源之一,是开展优良畜禽品种选育的基础。江苏省昆山市娄门鸭于2016年12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2018年1月娄门鸭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保种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保种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就以昆山市娄门鸭保种为例,阐述地方种质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情况。

一、畜禽遗传资源保种情况

1.存栏情况。娄门种鸭规模保种量一直维持在30个家系,种鸭及后备鸭存栏569只。由昆山麻鸭原种场承担娄门鸭和昆山麻鸭保种工作,受保种场鸭舍面积的限制,保种规模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2.资源的利用情况。为了充分挖掘娄门鸭品种觅食性强和役用性强的特征优势,积极推广娄门鸭放牧于稻田养殖模式,采用“稻鸭共作”的种养结合模式,发挥娄门鸭在稻鸭共作期间除草、肥田、除虫、中耕浑水等作用,推动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绿色发展。

3.政策扶持情况。政府大力支持畜禽遗传资源场建设,重建了麻鸭原种场,新建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鸭舍,为麻鸭场60个家系棚舍建设打下了基础,现科研、育种、办公及生活区域布局合理,保种和生产条件优势明显。多方签订了娄门鸭保种协定,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对地方品种保种扶持力度加大,确保畜禽遗传资源保种经费落实到位。市财政每年下拨合作经费、工作经费。

4.产学研合作情况。充分发挥院校人才和技术优势,组建科技研究合作平台,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对娄门鸭和麻鸭的保种理论和技术研究,在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娄门鸭保种方案。采用国内先进育种手段,分别针对娄门鸭和麻鸭开展种质性能测定试验,改进和提高其经济性状,实现动态保种。开展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种质测定等种质评估测定工作,开展原始数据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工作,系统测定和分析生产性能指标,确保数据正确性和完整性,开展一系列遗传资源监测评估工作。

二、面临的主要困境

1.生物安全风险较高。动物疫病的风险严重威胁着保种工作,周边省、市禽流感疫情依然严峻,时有发生禽流感疫情,禽流感疫情防控风险较高。同时,由于场地的限制,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2.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娄门鸭饲养规模不大,饲养量较小,昆山市地产生家禽自给率低,满足不了市场供应,难以形成种质资源品牌优势。产品种类单一,产品附加值低,优质优价的机制尚未形成,市场综合竞争力弱。

3.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保种场招聘的专技人员工资待遇较低,高学历人才往往留不住;畜牧与兽医专业人才比例低于1∶7,与正常人才比例1∶2相比结构严重失调,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人才不足,专业人才紧缺。

三、措施及对策

1.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备份扩繁场。根据市政府“十四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与要求,结合昆山市畜牧业实际情况,以及按国家级保种场标准与技术规范,以及应对禽流感等疫病风险,确保娄门鸭遗传资源保种安全,在原保种场的基础上,建立备份扩繁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养殖的机械化程度,以及智能化水平。要用现代化信息科技建立鸭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集成解决方案,围绕鸭舍环境、饲喂、繁育、疫病、废弃物处理等核心业务,实现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共建,促进养鸭科学管理。

2.进一步选育,培育四元杂交合成肉役兼用型娄川麻鸭配套系。要充分挖掘娄门鸭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优势,加快娄门鸭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开发利用,逐步实现资源优势向稻鸭共作优势的转化。按照“以保为主,以用促保”的原则,以稻鸭共作需求为导向,培育肉役兼用型鸭,提升种质资源的品种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四元杂交合成肉役兼用型娄川麻鸭配套系,一方面发挥役用价值,提高水稻田间鸭游动时间率,提高鸭役水稻结实率,提高役用性能;另一方面发挥肉用价值,提高全净膛率、 胸肌率和腿肌率,提高肉用性能。

3.加强技术人才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为确保品种繁育、饲料营养、生产环境与疫病防控等需要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生产出优质安全的产品,有必要建立更专业化、更职业化技术队伍,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强化人才引进,调动在岗一线专技人员积极性,加强技术培训,从繁育、疫病防控、操作技能、饲养管理等方面着手,提高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麻鸭保种昆山市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昆山市“四进四排查” 守群众平安年
昆山市安全学校运行初见成效
昆山市坚持共建共享 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殉情的野麻鸭(外一首)
卢国伟:矢志不渝,痴心保种
可爱的小麻鸭
可爱的小麻鸭
罗非鱼保种越冬三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