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瘟的早期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
2022-12-28母友涛四川省剑阁县木马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
文│母友涛[四川省剑阁县木马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
在鸡养殖过程中,鸡瘟的发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鸡瘟病毒会对鸡的组织器官产生严重损害,其主要通过呼吸系统进行传播,该类疾病的传播速度快、持续时间比较长,且发病之后并无典型的防治措施,需要及时进行淘汰处理,否则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能够尽可能降低鸡瘟对养殖业造成的影响,需要及时对鸡瘟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处理,就其发生原因进行预防,从而保证鸡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鸡瘟的早期诊断
鸡瘟病毒感染之后,病鸡会出现扭脖、弯颈、转圈等异常行为,步态呈现直线向前或者直线后退,鸡冠颜色转变为暗红色,声音会异常增高,粪便为绿色稀便,且存在口流黏液等情况。饲养人员可通过对病鸡生命体征的观察进行鸡瘟的早期诊断,健康鸡在鸡瘟病毒感染之后,会在三个半小时内出现明显的体征变化,以此可分析鸡是否发生鸡瘟感染情况。感染之后鸡的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精神萎蔫、行动迟缓、进食停止等,且会持续性出现“咯咯咯”叫声。饲养人员如发现鸡养殖中出现该类病鸡症状,则需要及时将其进行隔离观察并测量其身体温度,了解其发病程度。随着鸡瘟病情发展程度的不断加重,其肛部的颜色会明显加重,会有深暗红色的斑点出现。
解剖是鸡瘟感染诊断中较为准确的一种方式,能够更加直接地观察到病鸡的病变情况,解剖诊断时主要针对呼吸道,观察是否存在浆液性渗出或者充血情况,小肠黏膜会有明显的出血点或者溃疡。另外,还可通过观察其肠道水肿或者肌胃带状出血等症状,判断是否感染鸡瘟病毒。
二、鸡瘟的防治措施
1.免疫接种疫苗。在鸡养殖过程中,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健康无病的鸡进行基本疫苗接种后的一年内基本不会出现鸡瘟感染。需强调的是,如果鸡感染了鸡瘟病毒,即便再次进行免疫接种也是毫无用处的,为了能够确保鸡疫苗免疫接种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饲养人员需要做好鸡接种疫苗的管理,鸡瘟疫苗需要放置在保温箱内进行冷冻保存,避免因环境不良而出现疫苗失效等情况。鸡在第1次接种疫苗时,需要提前一个星期做好准备,可使用二系疫苗对健康鸡进行滴鼻免疫,确保达到显著的预防效果之后方可进行第2次接种,第2次接种时需确保鸡两个月之内的状态较为优良,可使用四系疫苗对鸡进行滴鼻免疫,来进一步强化鸡瘟的预防效果。饲养人员需要选择优质的疫苗,同时做好鸡瘟疫苗接种后的养殖管理。
2.对鸡居住的环境进行消毒。鸡瘟病毒是导致鸡瘟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鸡养殖环境的清理消毒是尤为重要的。为了能够降低鸡瘟的发病率,需要进行健康无污染饲养环境的创设,并对鸡场内各个区域以及饲养所使用的器具进行充分的消毒,所有进出养鸡场的工作人员均需要进行及时的消毒处理,鸡群全部出栏之后对其所使用过的鸡舍、饮用水、饲料器具等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以做好迎接下一批鸡苗的准备。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养殖场的养殖规模以及养殖数量进行消毒管理制度的制订,确保饲养人员均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各项消毒工作,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理,提升鸡场的消毒质量。
3.采用科学的饲养方式。鸡的健康生长离不开优质的饮食管理以及营养搭配,在其饲养过程中需要将饲料营养均衡放在首要位置,从而促进其自身免疫力水平的提升,饲养人员在日常饲养时,可以通过添加矿物质元素的方式来促进其抗病性能,或者在饲料中添加少量大蒜汁起到防病毒的效果。另外,加强对鸡群精神状况的观察,一旦发现鸡出现发病情况,需要及时进行隔离,并对症处理,避免影响其他鸡的健康生长。
4.及时处理染病的鸡。饲养人员一旦发现鸡群中有鸡出现鸡瘟感染,需要及时进行淘汰,并对整个生活区域进行充分消毒,避免导致大范围鸡群发病,所有感染鸡瘟的鸡均进行集中深埋或者焚烧处理,及时进行疫病传播源头的消灭,避免感染范围扩大。因此,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于鸡瘟病毒的监测管理,针对养殖户存在的不当处理行为,需要及时进行制止并给予相应的处罚,以提升养殖户对于鸡瘟合理防范处理的重视。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鸡瘟给养殖业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养殖人员需要认识到鸡瘟病毒防范的重要性,在日常及养殖过程中完善相应防范措施,优化养殖环境,降低鸡瘟的发病率,从而确保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