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民主管理状况可品评吗?
2022-12-28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曹宗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曹宗清
在做学校民主治理研究时,我对全国三省(市)的60多所学校进行了调研。在做电话访谈时,经常有老师说:“我现在在办公室……”言外之意,这个话题不方便公开聊。在做问卷调研时,有的中层干部看到“学校定期公开财务情况”“领导重视教师提出的批评建议”“教师可对领导的做法提出反对意见”等问题时,会谨慎考虑是否在全校开展调研。总体而言,大家对评价学校民主管理状况抱有一定程度的回避态度。
个中缘由,一方面,大家认为个人评价学校民主管理状况就是对校领导的评价:褒奖学校民主,可能会被同事看作是拍马屁;批评学校不民主,一旦传到校领导耳朵里,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群体性地收集学校民主治理信息,可能会引起校长的反感,甚至可能激怒气量较小的校长。在普遍避免正视学校民主管理状况的背后,暗含着大家对民主的基本认识。在教师看来,学校民主是一种“善”,学校越民主越好,然而当前的民主程度自己并不十分满意;在管理者尤其是校长看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民主是一种必要的“恶”,但又不愿意别人评价自己不民主。所以,将学校民主管理状况拿到台面上来讲的情况并不多,要获取真实的学校民主管理数据也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什么是学校民主管理仍然存在概念的模糊性。
民主理论发端于古希腊城邦时期,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已初见端倪,最终形成于17——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以卢梭为代表的理论家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核心理念。十九世纪的熊彼特提出,民主就是一种竞争性选举的制度安排,他也开启了程序民主以及后续的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多元民主等现代民主时代。直到20世纪,民主一直是一个政治概念,而后逐渐进入工业和经济等领域中。
学校民主管理是一种职场民主,与政治民主的概念有较大区别。从民主的发展历史来看,民主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在不同情境下其表征也不尽相同。具体到学校场域,学校民主管理就是要体现教师的权力主体性,不是领导替教师做主,而是教师自己做主。学校不是校长一个人的学校,而是大家的学校;学校的事情也不能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应尊重和吸纳大家的意见。这才是一个民主管理的学校。
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中多次强调要落实学校民主管理,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断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我国民主治理实践,基层的学校管理也应践行相关精神。可以说,开展学校民主管理既是国家要求也是民众期盼。但不得不承认,民主管理与效率管理之间有一定冲突,并且有研究发现,并非是越民主的组织发展得越好,在倡导学校民主治理时,也要客观看待民主治理的限度。所以,只要教师以客观的态度评价学校民主,就是对学校治理的推动。学校领导应该有听得进“批评”的胸怀。当然,如果教师对学校民主评价程度过高,也不能说明这就是先进的管理。把学校民主定义为一个中性词似乎更为妥当。所以,大大方方谈论学校民主管理状况,正视它和评价它,应是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应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