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体育文化传播问题与策略

2022-12-28熊泽南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体育信息文化

熊泽南

(长沙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22)

引言

新媒体已经成为了贯彻各行各业的重要信息交流方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通过视听来跨越时间空间达到获取信息资源的效果。任何人都能够不受地域的影响来感受不同地区多样的文化,这更加为体育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众多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新闻来了解世界,通过娱乐视频来丰富日常。对体育文化的传播来说,面对人们对文化的高要求,利用新媒体来达到让体育信息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效果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市场发展的状态,利用好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以达到获取体育信息的效果。

1、新媒体的具体含义以及特征

1.1、新媒体传播的具体含义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应的概念,它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的推进。新媒体是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手机移动端、网页终端来呈现信息内容,覆盖大范围区域,具有全天性的特点。目前,新媒体运营在技术、产品以及推广服务上开发创新,媒介之间相互融合。新媒体也可以理解为,通过数字信息技术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信息体验以及娱乐服务的一种信息传播形态。

1.2、新媒体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传播具有几大特征,其中包括跨时空性,人们可以在不同时间段获得不同地区的信息,也可以检索过去已经发布过的信息;还有移动化的特点,迎合了人们丰富碎片化时间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同时还可以进行个性化设置,信息的推送大多可以通过大数据达到精准推送的作用,可以满足人们阅读的目的性与主动性。

新媒体在目前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媒体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以体育运动为主要的传播内容,将媒介作为载体,应该重视文化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作用,将体育精神融入到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去,让大众可以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将各个项目中所包含的文化精神精髓发扬光大。

2、新媒体背景下体育文化传播的优势

体育文化主要来源于人们日常对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渴望,满足人们进行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征服欲与竞技性。体育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存在时间久远的传统文化符号,也是对主观价值的外在体现。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人类对身体机能的开发以及对潜能的挑战,在具有竞技性的体育比赛中,还可以展现出不同的地区的人类内在的社会价值观念。

2.1、新媒体可以获取良好的信息反馈

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文化传播,新媒体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可以积极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体育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在信息交互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不被所处的时空限制,即使处在不同的地区,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就取得一手消息。这就表明,人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手机端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存储,同时还可以再次进行信息的传播。通过不同的APP,人们可以精准选择自己想要获取信息的平台,就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体育传播就能够依靠用户给出的体验反馈来对信息进行调整充实。

2.2、多样化特定的专业平台支持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进行体育文化传播,就让体育文化传播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传播的内容也能够容易被人们接受取纳。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加丰富,传统的手段方式中,和体育类相关的视频节目能够通过视频来进行传播,结合视听效果达到最佳的观感。电视数字化也给体育文化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有的平台具有更好的专业性,以体育竞技内容的不同来进行体育节目的划分,例如,风云足球、NBA现场转播等体育竞技传播。在新媒体背景下,体育文化的传播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渠道的限制,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平台来随时随地搜索选择自己需要的体育信息,观看自己关注的体育赛事。同时,新媒体下的体育文化传播,也为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让体育文化的传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2.3、拓宽体育文化输出的领域

传统意义上的新媒体传播主要通过电脑、电视、广播、纸质媒体等方式来进行,而新媒体主要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来对信息传播方式的一种再加工,诠释了媒体传播的不同内涵。新媒体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微博、微信、手机媒体以及现在大多数人使用的自媒体平台,都让平面媒体信息的传播更加轻而易举。通过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以及无线网络的结合,让冗杂的信息量更加简洁,加强用户的深层次互动。

3、新媒体在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具体应用表现

目前,体育文化传播的软件应用很多,主要通过体育资源信息来达到流量信息的转化,以提高内容的优质程度。在发挥新媒体平台的技术优势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营销,让体育竞技赛事可以被更多的用户进行关注。目前体育文化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3.1、提高平台内容质量,发挥体育文化吸引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转播国内外的赛事更加便捷,比赛实况内容也通过解说等方式更加细致。更多的节目懂得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发掘体育竞技的赛制,同时通过文章来分析讲解员的观点以及对赛事进行预测,进而达到为人们呈现更加丰富的体育赛事的效果,让体育文化的传播更加有效。更多的平台懂得如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通过提高内容质量来达到提高关注度的效果。众多高校也会发布相关的校内体育比赛的相关咨询,引起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

3.2、传播手段发展,体育新闻形式多样化

随着传播手段的发展,实时体育新闻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传达到公众持有的新媒体设备中。体育文化的传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人们对体育新闻的好奇,对体育赛事的过程的好奇可以得到满足。我国的各大新媒体平台,都设置有体育报道的专项内容,网站也会重点突出体育报道的地位。移动端的各大报社的公众号,都会在体育赛事出现精彩瞬间的时候进行赛事的分析解读。无一例外地将体育报道放在了内容设置的重要位置,这也就为体育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同时也对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牌以及知名度在这其中的作用也就更加明显。只有形成明确的风格,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够让更多的用户对体育文化保持热爱和信心。

3.3、打破传统格局,使用设备不受限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各大广播电视平台输出的信息是由其自身选择的,人们只能被动地接收平台给到的信息。新媒体产生之后,人们可以主动选择想要获取的信息,让被动接收转化为主动获取。新媒体的主动性以及移动性决定了其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媒体。人们也可以转变为信息的发布者,可以在赛事现场上通过手机、相机、摄像机等记录赛事状况,而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编辑剪辑,上传到相关的平台上去。

4、新媒体背景下体育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为我们打开了体育文化传播的新的格局,更多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推动体育文化的传播,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带来了新的困惑和挑战。

4.1、商业驱使,娱乐化严重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体育文化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和商业挂钩,更多的体育文化相关的新媒体追求报道的高点击率和高流量转化。为了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以及对特殊的窥探心理,更多的新媒体试图通过娱乐性来博得大众的关注。

新媒体平台通过抓眼球的娱乐性评论标题来吸引关注,但是用户却很难从文章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报道的内容准确性有所欠缺,无形中弱化了体育报道的严谨性和专业性。除此之外,部分媒体热衷于报道体育明星的花边新闻,造成比起关注体育文化,更多人关注的是明星的感情经历。虽然不得不说,增加体育文化传播的娱乐性与趣味性,可以吸引群众对体育文化的关注。但是难免会让体育文化陷入娱乐至上的怪圈,反而厚此薄彼。最终造成新媒体的公信力降低,模糊人们对体育文化的正确认知。

4.2、强调竞技,体育文化失衡

新媒体的出现,将移动终端以及互联网作为体育文化传播的技术支撑,在技术革命后,将体育文化分割为媒介为中介的传播,以及非媒介的体育。体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竞技性,为了契合大众的口味,新媒体对体育竞技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在赛场上以多机位视角展开对赛事的转播,大众往往被其中展现的竞技热情所吸引。这种形式的体育文化让受众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将这种可以通过媒介传播的体育文化当做主流。大量的不能够通过媒介来展现的文化就被忽视。其中就包括传统的体育项目以及全民健身活动。这种强调竞技性的体育文化传播氛围,会让全民健身的氛围逐渐弱化。但是体育不仅仅是体育精英的舞台表演,而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方式,需要大众共同参与,只有将体育运动落到实处,才符合强国的重要理念。仅仅观看体育竞赛并不能代表参与了体育运动,这并不符合体育文化的本质。

4.3、信息冗杂,传播环境混乱

移动端上传信息的便利性,表示观众随时可以变成传播者以及信息的发布者。新媒体传播的途径并没有层层筛选,对信息的质量的鉴别也存在限制。言论自由也为信息的传播带来很大的便捷,并非专业的发布者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部分媒体通过审核来提高对信息的筛查,但是还是远远不及传统媒体对上传的内容的控制,新闻以及网络报道的专业性和真实性常常遭到质疑。

新媒体平台具有庞大的信息储存量,信息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平台不能够控制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广布的信息网络让受众产生了很大的信息鉴别负担,想要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无疑是一件难事。这样的环境对受众造成的信息冲击是巨大的,恶意地对某一事件进行错误评价,不仅仅会干扰人们的视听,还会造成人们对新媒体传播的不信任。

4.4、交流受阻,价值观念传播不畅

直接参与体育文化交流是一种重要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念传播的途径,也是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伴随着新媒体传播体育赛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媒体来观看比赛。中间媒介的产生,阻碍了受众直接与体育竞技相关文化的直接接触,在两者之间形成了屏障。观赏体育的同时,还会接收到不同的观点和信息,观赏体育运动的人数增加,但是缺少对体育运动的忠实爱好者。新媒体的崛起,同时伴随着现场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减少,体育文化所持有的魅力很难直接传达给隔着屏幕的观众,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很难得到传达。

5、新媒体背景下体育传播的发展策略

近年来,通过完善新媒体信息系统体系,实现新媒体对体育文化传播的作用的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关注。但是要解决新媒体对体育文化传播的不利影响,还是需要关注其多元化的特点,把握体育文化的内涵,通过移动端的便捷性、平台的社交性,对新媒体的文化传播进行精准定位,对质量进行监测,以达到最好的新媒体传播效果。

5.1、健全相关平台设置,活跃体育文化传播氛围

移动终端是新媒体进行体育文化传播的基础,要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增加体育音频视频的播放范围,通过广告途径进行相关的营销。高校内部可以更多的在相关的平台上对体育文化进行推广,让体育文化可以和品牌共同进步成长,朝着多元化、大范围的方向发展。主流的视频网站可以优化设备适配性,让各个媒体的相关视频可以在移动端的大屏设备上进行播放,便于人们在碎片化时间内接收有用的信息,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观看体验。

高校可以重视社交平台的建设,深度挖掘网络视频平台的可能性,分析不同平台的定位,找到更适合用于高校内部的平台。建立新媒体矩阵,以复合开放的方式来利用平台的传播效应。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在对体育信息进行传播的过程中,重视用户的多重感受,便于提高体育传播的发展空间。

契合用户的需求,建立差异化平台,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体育文化信息,根据不同的时事热点来进行讲解,在真实的体育内容上对其进行二次加工,提高内容的质量。对平台的用户进行精准的定位,大部分的新媒体平台都会提供后台的数据分析,帮助发布者统计用户的行为数据,这就为用户的精准定位提供了便利。想要实现体育文化传播的精准有效,就要把握用户的行为数据,并进行深度的挖掘,这样才能够提高体育文化传播的速度和传播的效率。

5.2、做好价值导向,促进文化传承

相比较传统的媒体,新媒体的参与性比较强,用户不需要专业的设备也可以输出自己的内容。但是新媒体的信息量巨大,不同发布者也具有不同的特性。想要更好地增强视听效果,就需要结合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比如,通过微信号来做相关宣传时,重视图文结合,简化排版,强调文章的权威性,发表的内容尽可能为原创。结合体育新闻,使用较为幽默诙谐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而短视频平台上,则重视剪辑,以合理的剪辑手法来进行内容分析。

但是,新媒体的强参与性、大信息量,就要求其应该做好价值导向,让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共享自己的经验与专业知识,可以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播。将体育文化中所包含的正向的价值引导,运动项目的生命力展现出来。通过新媒体这种媒介,表现出其深刻的内涵,增强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了解,让人们可以自觉地传播体育文化。

5.3、整合资源,发挥新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

新媒体所具备的优势,就是充分的资源以及多样化的形式,人们可以即时进行信息的传递,高校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可以发掘体育文化的多面性。新媒体资源的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内容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控制好。内容的新媒体生存的重要基础,但是也应该保证质量,而不是以热点话题为吸引流量的噱头。体育报道可以接收的信息众多,其中必然会存在不利于青年受众身心发展的因素。所以应该兼顾娱乐性和竞技性,同时还保持着对受众的正向引导。激烈的对抗可以吸引观者的目光,也符合体育运动的魅力展现,但是也不应该忽视其中包含的运动员的高尚品质,只有整合相关信息,才能够展示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可以切实从中获取正向效应,从而达到感受体育精神,领悟体育文化精髓的作用。

5.4、提高素养,强化群众的信息选择能力

受众是体育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参与体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会用自己的方式接收理解信息,甚至在二次传播的过程中加上自己的理解。大型的重点赛事会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其自身强大的IP效应会吸引众多媒体的关注,每次大赛期间都会受到各种平台的宣传,其中不乏带有炒作意味的再创作。这样虚假的信息在短时间里就会充斥网络,一些不了解具体事实,缺失自我判断能力的受众会将这些信息进行传播,让负面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传播。

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学生自身应该提高辨别能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对存疑的信息不进行传播。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面对众多的信息,要能够进行理性的判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树立批判性思维,保持头脑清醒。面对网络流传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过滤,对信息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让自己能够从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利的、有明确价值的信息。要学会将传统的媒体信息与新媒体信息的结合,从多渠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达到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不被单一媒体诱导,提高自己的思考辨别能力。传统的媒体大多数情况有严格的筛选机制,有关于体育的信息具有专业性,大多数是真实可靠的。便于受众从多个角度了解体育文化相关事件的全貌。

在当前体育强国的目标下,各种重大的赛事项目众多,随时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其中也不免会有人发布虚假的消息来造成恐慌。此时应该学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争取发挥自己的正向作用,通过正能量的观点来帮助群众平复心情,做好舆论的正向引导。要逐渐提高自己的个人综合素质,自觉遵守法律要求,不传播不实的信息,规范自己的行为。多学习,多思考,提高专业素养,保证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的客观要求。在新媒体作为传播的媒介的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实现自身素养的提高。

6、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以新媒体为背景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应该立足于时代现状,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把握市场变化的特征,充分将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发挥出来,将平台所包含的体育文化信息扩大化,以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应该把控好文化质量,在良莠不齐的信息库中,选取积极正向的信息,打造出可以被审阅、可以被认可的体育文化宣传平台。提高体育内容的质量,丰富新媒体传播体育文化的方式,将品牌营销和体育文化宣传相结合,达到体育传播的高质量、高认可、高价值。在新媒体背景下进行的体育文化传播,要符合平台的设定,高校也应该抓好学生互联网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约束,促进我国的体育文化传播事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信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谁远谁近?
订阅信息
我们的“体育梦”
展会信息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