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体育精神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2022-12-28赵少杰刘志勇
赵少杰,刘志勇
(1.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体育教研部,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江夏学院 体育与运动健康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10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1]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体育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精神的高度概括。2020 年5 月,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全方位推进各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深入挖掘课程育人价值[2]。2020 年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独特功能”[3]。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重要路径[4]。因此,高校体育要弘扬新时代体育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培育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 相关概念解读
1.1 新时代的内涵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时代;是为人民谋取幸福和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的目标中第一步是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步是要建成富强的中国、民主的中国、文明的中国、和谐的中国和美丽的中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升级,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和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新时代的价值追求是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环境、精神文化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美好生活,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充分体现了党高度的使命追求和历史担当,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1.2 体育精神的内涵
体育精神是健康向上的精神表现,反映运动员不懈努力、拼搏奋斗的体育面貌与体育风范,反映体育比赛的整体面貌、水平及公正、公开、规范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意识[5]。体育精神告诉我们首先要学会在比赛中体验体育道德和体育美学;体验输和赢之间的容忍和理解,了解对手与友谊,感受团队的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去赢得人生。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它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是异常艰苦的。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吃苦耐劳的锻炼精神,能体验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更好地去平衡好自己的心态。比如,比赛输给对手,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赢了对手,又该如何保持自己的心态,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更好地面对一些复杂、困难的人生奠定基础。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6]。在每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代表团在应对各种挑战时,都会勇于面对、迎难而上,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运动健儿有热血和担当的时代面貌,在国歌响起的荣耀时刻,体育精神和爱国热情的相互交融,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这就是中国体育的精髓和灵魂。在面对每一场体育比赛的严峻形势与困难挑战中,中华健儿没有退缩,为国争光的理念没有改变,顽强拼搏的精神没有丢失。中华体育精神中最值得称颂的是中国女排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里约奥运会上,面对不利的局面,她们抗住巨大压力,顽强抵抗,拼进了决赛,最终在12 年后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的百折不屈、舍我其谁的顽强作风和不畏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2 体育精神的发展回顾
体育精神作为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是一种心理资源。
2.1 无体育精神
最早期的“体育”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身体教育,而是人类在采集、渔猎、捕兽活动中进行进攻与防卫的本能动作,并逐步发展了走、跑、跳、投、浮水等基本的技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开始以娱乐雏形的形态出现,如古罗马角斗场、斯巴达的尚武格斗等,但这些体育最初形态还不具有真正的体育精神。
2.2 体育精神初步形成
体育精神来源于古希腊文明,最初的含义是崇高力量、健康和敬畏自然。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体育精神开始融合了各国体育文化、文明,向自由、公平、拼搏、团结等,在发展中丰富了内涵。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文化形式,是中国各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和民族精神的纵向复制。我国从农耕生产劳动中演变而来的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如黎族 “跳竹竿”、苗族的“走独木桥”、蒙古族骑马、射箭和摔跤,以祭祀、庆典等仪式如武术、舞龙、赛龙舟等为载体的身体活动展演,体现我国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特点,即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3 中华体育精神发展历程
1949 年颁布的《共同纲领》中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促进中华体育精神全面发展。”[7]体育精神的基础是专业精神,对于体育技术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但比赛是检验运动员对技术的掌握与专业性,没有对体育这一事业的专业热爱,是很难取得技术的成就;体育精神的内涵是敬重对手,体现的是和平、仁爱精神;体育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尊重失败,竞争中的胜者自然受到嘉奖,但是失败者同样令人敬重,只有对手的努力才能真正检验自身的实力,尊重失败就是尊重对手为成功所付出的代价和努力,这才是真正完备的体育精神。从20 世纪50 年代容国团的“人生能有几回搏”、60 年代中国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70 年代足球队“志行风格”到80 年代的“女排精神”、中国跳水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洛杉矶奥林匹克金牌零的突破,90 年代的“东方神鹿”“铿锵玫瑰”再到21 世纪北京奥运会问鼎金牌榜首位。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和历史性的突破彰显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发展历程。
3 体育精神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影响
3.1 体育精神彰显公平,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
体育教学深入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各运动项目教学中的规则教育、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使其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蔡元培先生对体育与人格方面的论述为“完善人格,首为体育”[8]。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体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项目比赛或锻炼身体过程中,让青少年学会体育的自由、公正、平等的比赛规则;让青少年学会尊重裁判的敬业、尊重对手的诚信和友善;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反映出来的数据显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不容乐观,有些地方,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但喜欢体育的矛盾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在于挖掘其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逐步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当前,教育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学校体育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学校体育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塑造人格、开发智力、培养情商,而且还能教会学生遵守规则,体会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学校体育也能有效培育“公平竞争”精神,即所有的参赛者必须遵守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体育精神的第一要务是尊重规则,运动员要按照共同的规则去进行比赛,参与竞争;体育精神的实质是公平,比赛场上各个国家、地域、民族和种族,必须在同一规则下进行公平竞争;这种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对手之间平等与友善精神、比赛规则下的诚信精神、团队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将潜移默化地成为大学生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让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
3.2 体育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历经多年文化沉淀而结成的体育文化结晶。然而,世界体育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管是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精神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竞技体育能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大众体育、休闲娱乐体育及健身养生是以增进国民体质与身心健康为最终追求,能从不同侧面满足国家利益的多种需求。中国体育正从体育大国转向体育强国的战略高度,建设体育强国也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实现身心健康、精神富足的重要推动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从国家层面来看,提出体育强国、承担国家、社会责任的价值目标,是体育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从社会层面来看,提出“从发展竞技体育转向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体育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竞技体育比赛“规则秩序”向大众传播,引导群众体育发扬“公平公正、遵守规则、尊重裁判”的良好体育精神。因此,在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价值入侵过程中,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被同质化,应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现代化体育文化合理融合,创造优秀、先进的体育文化。
大学体育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相比,灵活程度更高,教育形式也多种多样。体育教师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中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创新理论等,与体育精神内涵融为一体,巧妙结合思政教育,促进体育精神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融合,促进体育教师思想道德文化和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的提升。在整个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应推动体育锻炼与体育竞技、体育素养和体育精神的对接融合,深化体育精神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对接。体育教师应当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注重结合教学项目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体育教师要做到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寓体育精神与思政建设于行为之中,寓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如武术、散打类教学项目的老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教会学生懂得抱拳礼的含义,打手靶和对练时互相撞拳致敬、练习结束向同伴敬礼、向老师敬礼等。中国武术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说明了武术第一课并非学习武术技术动作,而是要学习武德。在体育教学中学习以武会友、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的体育精神,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3 体育精神发扬团结协作,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中国女排就是敢于拼搏,敢于创新,团结起来在不利的条件下赢得最大的胜利,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以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风、精湛的技能和敢于争第一、敢于挑战和超越自我的行动,诠释和刷新了“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9]。奥运会比赛中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运动员们之间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体育精神。在奥运会体育比赛中,每个项目在争夺得的冠军并不是运动员单人的付出,而是教练员、后勤保障人员、工作人员等团队协作,及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冠军与金牌,不仅是运动员的自身荣耀,也是国家荣誉与实力的体现。每位运动员肩上,都背负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无论是在赛场边还是电视机前,都会为中国队员的每一次夺冠而呐喊叫好,依旧会为颁奖仪式上奏响的国歌而心潮澎湃。总之,体育赛场上团结协作、国家认同和民族情感等体育精神处处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体育比赛是一项让学生体验公平竞争、挫折、健全人格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教育,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学会合作才能共赢,合作的首要前提是有一个共赢的心态,即合作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自身要有较高的素质,还必须要有能够同别人合作的精神。“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比赛中个体有差异,合作便是借鉴别人来弥补自己,达到共赢的效果。合作共赢,是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正能量,并且在体育比赛中所有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冠军只有一个,但赢家不止一个,重要的在于参与,每个人都是胜利者。体育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坚强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比赛中,队友们相互配合,视队友的成功为团队的成功,可以培养自尊自信、积极拼搏进取的品德和意志,也可以激发勇于创新与合作意识,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增强了体质和锤炼了意志;比赛场上的呐喊声更是点燃了青春的激情,展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增强了所有队员的凝聚力和顽强拼搏意识,弘扬了敢于进取、敢于竞争、敢于创新和敢于突破自我的体育精神。
4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弘扬新时代体育精神的有效途径
4.1 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建构新时代体育精神弘扬载体
习近平指出,“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美德实现创造性的发展,结合时代特色,重塑传统美德新内涵,彰显传统美德的先进性、永恒性,形成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彰显传统美德的魅力,弘扬当代文化的精神”。[10]中国体育正从体育大国转向体育强国的战略高度。从国家层面来看,新时代体育精神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提出体育强国、承担国家和社会责任的价值目标,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相一致;从社会层面来看,新时代体育精神坚持服务社会改革发展大局,提出“从发展竞技体育转向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发展”的价值目标,推动竞技体育比赛“规则秩序”向大众传播,引导群众体育发扬“公平公正、遵守规则、尊重裁判”的良好体育精神,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相一致;从个人层面来看,新时代体育精神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提出科学求真、执着拼搏、团结友爱、为国争光的价值目标,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相一致。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始终立足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高校体育教育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价值目标的宣传,可以在体育比赛中渗透“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的体育精神,以及“遵纪守法”“公平竞争”“集体主义”的体育精神。而对于“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社会价值目标的宣传,可以通过观赏奥运会、中国女排赛事、传统武术比赛等体育运动,让大学生感受、认知、认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乐观自信的中华体育精神,彰显传统美德的魅力。在社会动员中要依靠社会舆论、宣传教育、德育引导等手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在各级学校教育方面,要利用人物典故、奥运事迹、优秀运动员、励志案例等学习资源丰富体育精神的内涵,传播方式多样化,形成青少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体育精神的良好氛围,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促进我国社会的道德建设。
4.2 依托区域特色开展体育项目及课程,丰富新时代体育文化精神内涵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重要“责任田”[11],高校体育领域在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传统体育文化,依托区域开展射箭、龙舟、舞龙舞狮、狮子舞、养生、传统武术、乐舞、气功等特色体育项目,及花样跳绳、轮滑、攀岩、拓展训练、双节棍、瑜伽等新兴课程,既这些课程具有时尚、挑战性,能够丰富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且符合青少年追求刺激的心理特征,又能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在普通高校体育人文类课的开设,还可以借鉴、学习美术或音乐课的内容形式,开设体育欣赏、体育美学等选修课。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全国各高校体育教学都在不同创新,网络体育课程中可适当增设体育人文选修课,或在体育教学中采取翻转课程教学,完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重要的是可以加强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播及传播范围,通过增设体育人文选修课和课程思政与体育课融合,不但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观念,还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动力,提高教学水平,即体育课与课程思政相互渗透,可以提升体育课程“立德树人”与理论含量,满足大学生对“立德树人”和体育人文修养的需求,同时激发大学生自觉了解体育的文化知识,进而体会到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
如高校体育的素质拓展课程,以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及团队精神为教学目的,通过项目训练、反思、体验、总结、应用等教学环节,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种创新型特色体验教育形式。陶行知说:“先行而后知”“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素质拓展课程训练教学是以“行”为先导,来达到“知”的结果,不仅锻炼了大学生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每一项游戏项目,都包含体验、分享、总结、反思、应用等教学环节,在分享环节,每个大学生都有机会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讲出来,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反思,其他同学在别人分享中学会倾听,明白了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是一种道德修养的境界,在反思中学会应用,学会怎么把自己融入社会,学会团结、包容,沟通与倾听,学会把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作为人生价值的取向,大学体育素质拓展教学通过深化、拓展、分享、体验、提炼、升华,这就是深层次的“知”。因此,素质拓展训练,是对陶行知的“先行而后知”教育理论的实践,既提高了大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又丰富新时代体育文化精神内涵。
4.3 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拓宽新时代体育精神传播途径
高校在每年的开学初可以为新生举行第一堂体育课的教育,使大一新生齐聚在大学综合体育馆,与学校全体体育教师面对面,聆听中国体育故事,了解各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体会各高校的体育传统与中国体育精神。可以请学校领导或校体委主任来告诉同学们,体育教育的目标首先是要培育忠于祖国、具有家国情怀的青年人,要塑造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指出体育对身体及心理健康的正向作用和积极意义,以及在个人品格、社会品质等方面所产生的迁移价值影响,即体育活动培养运动者的勇气、坚持、自信心、进击性和决心,锻炼运动者的公平意识、牺牲精神、自由与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等优秀的社会品质。还可以请离退休体育教师通过自身经历讲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对体育人文精神的认识;请体育明星或毕业生开展体育人文精神的讲座,向每一位新生讲述体育训练与比赛的励志故事及介绍本校优势体育项目、体育精神,从体育课教学、体育社团协会、课外体育竞赛、体育代表队、体育场馆等方面对大学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对学生的要求进行全面阐释,第一堂体育课后,各院系新生班级在辅导员和体育助教的组织下于召开主题班会,班会上同学们围绕如何利用时间有效进行锻炼、如何发挥集体监督的作用等问题进行充分讨论,这种人文精神的体育教育很有仪式感,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锻炼热情。
全国各高校应始终将体育作为育人的重要环节,新时代体育精神应积极倡导“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教育观,拓宽体育人文精神传播途径。如清华大学在扩大体育人文精神传播途径方面,马约翰在《体育的迁移价值》中提到:“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不只限于运动场上,而且能够影响整个社会。”马约翰先生是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他点燃自己照亮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的奋斗足迹,他推动清华乃至中国体育事业不断前进的历史贡献,他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清华发展历史中宝贵的财富,也是清华体育传统能够形成并传承至今的重要因素。从清华大学周诒春校长首创德、智、体三育并重,到2009 年人民网宣传报导“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的体育教育观[12];2012 年,中央电视台制作新闻专题宣传清华坚持长跑传统;2014 年,《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清华大学恢复第一堂体育课”的创新举措;社会舆论、媒体宣传,及“体育强国”“无体育、不清华”等时代口号彰显清华体育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清华体育人文精神传播途径不断拓宽。
5 结语
高校在践行“立德树人”理念和宣扬新时代高校体育精神的过程中,需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实现“三全育人”。要正确认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结合学校体育的发展规律,不断创新“育体”“修德”手段,将思想道德认识内化于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在对学生体能的发展和技术技能的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体育品德。弘扬规则意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体育精神,让学生的技术技能学习与“立德树人”理念密切配合、联系起来并在教师指导和自我感悟下,教导学生挑战技术难度、克服体育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面临的艰难困苦,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困难的进取精神和优良品德;在完成集体项目和比赛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合作、集体主义、遵守规则等优秀体育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优秀行为规范和良好体育习惯的形成,努力营造全面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思想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