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脾气散精”理论探讨从脾论治胰岛素抵抗❋
2022-12-28张立志许能贵杨小林
张立志,许能贵,杨小林,孙 健△
(1.佛山健翔骨伤医院,广东 佛山 528010;2.广东省中医院,广州 510006)
胰岛素抵抗是指肝脏、骨骼肌组织以及脂肪组织等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在这种状态下胰岛素的降血糖效应降低,机体为维持血糖的正常只有提高胰岛的分泌水平[1,2]。胰岛素抵抗已被普遍看做是肥胖、高血压、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2型糖尿病、脑卒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和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共同土壤”,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3]。笔者认为现代医学对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发病机制的重视,与中医强调“脾不散精”是导致消渴的重要病因高度吻合。目前现代医学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试从“脾气散精”角度探讨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中医治疗思路。
1 胰腺与中医“脾”的联系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胰岛中至少含有5种内分泌细胞,其中就包含与血糖调节密切相关的胰高血糖素、胰岛素[4]。虽然胰腺在食物消化以及生命生理调节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黄帝内经》中并没有论及胰腺的解剖结构与生理,这可能是由于中医受当时社会制度、文化思维等因素的影响,有关人体解剖学的内容相对欠缺,且胰腺位居在人体上腹部深处,是不容易被分离且识别的器官,故而没有关于胰腺正常解剖结构的描述[5]。《难经·四十二难》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6]”《难经》对脾脏形态的描述是包含了胰腺的解剖结构。近代中西医汇通派代表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曰:“古人不名胰而名散膏……而时时散其膏液于十二指肠之中……故曰散膏,为脾之附脏”[7],明确指出了胰腺附于脾。虽然中医古典医籍对胰腺的结构表达得模糊,但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胰腺当属于中医“脾”的范畴[8]。不过中医的“脾”与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脾”不是同一脏器。中医的“脾”是一个以消化系统为基础,并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功能汇合的综合体[9]。
2 “脾不散精”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关键病机
《素问·奇病论篇》记载了脾瘅转变成消渴的原因:“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10]92,此段话论述了脾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物肥甘厚味导致脾失健运进而演变为消渴。《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10]45,其中“脾气散精”4个字凸显了脾作为机体物质代谢的中心环节,为机体提供能量有后天之本之称。“精”即水谷精微,血糖属于水谷精微,是由人体摄入的饮食物质所化。脾居中央,不仅要化生食物为水谷精微,也要灌溉四旁,精微物质经脾气散精输布周身,以充脏腑荣形体。如脾不散精、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于肺聚而为浊,浊邪壅滞则表现为胰岛素抵抗[11]。金元时期的李东垣尤重脾胃在内伤杂病中的重要作用。《脾胃论》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12]”脾胃不仅是气血生化之源,而且是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若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无源,五脏不能被气血濡养则气机失调变生各种疾病。脾气散精功能的发挥,必须依靠健全的脾土以运化水谷精微,通畅的脾络以濡养五脏六腑[13]。中医的物质基础是建立在“气”“血”基础上的,气是人体内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血是流动在血管中的红色液态样物质。从中医气与血的关系看胰岛素的内分泌功能,会发现胰岛素的远分泌功能只要是以血液为载体的,通过载体蛋白运输到远距离的靶器官、靶细胞,通过与其表面的受体结合发生酪氨酸磷酸化,从而激活一系列的磷酸化级联反应,完成生物学信号的传导[14],这与中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理论相通。气能生血行血,血能载气养气。胰岛素抵抗所引发的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与中医“脾不散精”内涵基本一致[15]。柯斌[16,17]等发现,健脾化湿方可以改善脾虚痰湿型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良性调节脂肪因子并上调肝脏组织 PPAR-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s-α)蛋白表达发挥调脂作用。现代研究证实,许多中药及中药提取物能够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刺激胰岛β细胞的分泌,抑制β细胞的凋亡[18]。如黄芪可以抑制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优于运脾升清中药,其机制与降低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升高脂联素水平相关[19]。
3 “脾主肌肉”与胰岛素抵抗
现代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是一种诸多脏器都可以出现并受到影响的能量失衡状态[19],骨骼肌是胰岛抵抗的重要靶器官之一。正常静息时,由胰岛素介导血液中葡萄糖的30%进入骨骼肌,而餐后则有85%比例进入骨骼肌[20]。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当发生胰岛素抵抗时,血液循环中的胰岛素水平升高,使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进一步降低。胰岛素的相对缺乏导致能量代谢紊乱,并且肌肉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的平衡被破坏。同时由于胰岛素抵抗提高了泛素蛋白酶体的活化水平,也会导致蛋白质的合成减少与分解增加[21]。“脾主肌肉”理论是藏象理论中阐述脾脏重要生理功能的一项内容。如《素问·痿论篇》曰:“脾主身之肌肉”[10]87,脾主要是通过“脾气散精”滋养肌肉,给肌肉供给能量,因此“脾气散精”是脾主肌肉的基础。当脾气虚时气血生化不足,不能及时给肌肉以充足营养,会造成肌肉瘦削松弛,四肢懈惰无力,这与中医消渴病的临床表现基本一致,说明脾虚不能布散精气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在《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中就记载:“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10]60”在古老的中医理论中,已经发现“脾-肌肉-糖调节”的天然联系,高血糖及肌肉病变都属于疾病表相,其根本还是“脾不散精”[22]。脾虚日久则会因虚致实,痰湿、水饮就会聚集在体内,可能表现为骨骼肌间脂肪的沉积,“脂肪毒性”会直接导致骨骼肌的胰岛素抵抗。而中医临床观察发现,健脾化湿能够改善脂肪的过度沉积,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23]。现代研究表明,“脾主肌肉”与细胞线粒体有密切关系,线粒体功能降低可促成游离脂肪酸和脂质积聚,这有利于胰岛素抵抗的发展[23]。同时,线粒体肿胀、破溃也会引起胰岛β细胞的凋亡[24]。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所说的“肌肉”不能简单地与现代解剖学意义上的肌肉等同。“肌肉”应该是“肌”和“肉”的合称,主要包括肌肉软组织、皮下脂肪组织、骨骼肌、平滑肌、横膈肌及网系膜等一切肉质组织[25]。研究表明,脂肪组织的代谢功能紊乱所致脂肪因子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甚至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26]。
4 “土虚木乘”与肝脏胰岛素抵抗
众所周知,脂肪的分解、贮藏与肝脏密切相关。正常状态下,胰岛素促进肝脏脂肪合成,同时抑制糖异生进而降低肝脏葡萄糖产生。如果胰岛素抵抗的靶器官肝脏发生胰岛素抵抗,则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大量的肝脏葡萄糖产生,成为胰岛素抵抗后空腹血糖升高的关键。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的急剧升高,可以造成肝脏胰岛素抵抗。中医认为肝源性的胰岛素抵抗病位虽然在肝,但与“脾不散精”关系密切,脾运化功能失常才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起始环节[27]。在发病机理上,中医注重运用五行学说阐释脏腑的发病和传变。如《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云:“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10]130”肝属于五行之“木”,脾属五行之“土”。一方面木旺易乘土,肝气升发太过则可导致脾土受病。《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记载了肝病传脾所发的病证:“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10]37,这与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土虚也易被木相乘,因此脾虚运化失司、肝失疏泄贯穿于胰岛素抵抗病理变化的始末。治疗上,调和肝脾应为治疗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治则[28]。中医有“肥人多痰”“肥人多湿”“肥人多气虚”之说,说明肥胖和痰湿的生成均与脾虚有着密切关系。肝脾两脏因其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决定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29]。
5 结语
现代医学解剖意义上的胰腺属于中医学“脾”的范畴,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与胰岛素将葡萄糖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胞活动需要的功能高度吻合,因此“脾不散精”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关键病机。胰岛素抵抗的主要靶组织是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等,而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实际已经包括了四肢部骨骼肌与皮下脂肪组织。同时中医注重用五脏相关学说来认识胰岛素抵抗,肝郁气滞与脾虚湿盛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两大主要病机,治疗当疏肝与健脾并重,以健脾为主。总之,以中医肝脾相关理论为指导,对胰岛素抵抗相关代谢疾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