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史研究的学科框架和推进方略
2022-12-28李欣鑫
李欣鑫
(三亚学院,海南三亚 572022)
据考古发现,海南岛在距今约10 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即有人类居住。约3 000年前,黎族作为海南岛最早的人群共同体初步形成。公元前110年,西汉王朝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将其正式纳入行政版图[1]。海南人民自古以来所创造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被纳入历史学研究的视野。同大陆其他地区相比,海南史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已经引起多方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格局。本文在回顾海南史研究演进历程、确认其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对海南史研究的基本学科框架和若干推进方略。
1 海南史研究从起步初创期走向稳步发展期
海南史作为中国史分支领域的海南史,属于地方史或地区史的范畴。学科意义的地方史,其任务是展示某个特定范围的地区(通常是某个层次的行政区域)的演进历程。一门地方史的兴起,源于社会需求的拉动。195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全境,海南军政委员会随之成立。1951年4月,海南和南海诸岛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988年4月,海南升格为省级建制并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行政地位的变化,成为催生海南史及其分支研究领域(分支学科)的直接原因。
由文献检索结果来看,海南史研究孕育于改革开放时期之初,起步于海南建省前后。1980年,北京广播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内部印刷出版的 《海南人民斗争史》(李长盛编著)是目前笔者在《读秀图书数据库》中检索到的问世最早的海南史著述。198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由琼崖武装斗争史办公室组织编写的《琼崖纵队史》。1987年和1988年,中国期刊先后出现了“海南古代开发史”[2]和“海南昌化江水电开发史”[3]作为篇名主题词的期刊文献,海南史由此进入起步初创期。1993年,《海南医学史研究》和《海南农村金融发展史》两部图书的出版,是海南史进入起步初创期后所取得的第一批研究成果。
1999年成立的海南革命史研究会,不断地挖掘琼崖人民武装发扬“二十三年红旗不倒”革命精神的光荣历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至2004年共编辑出版了11辑内部资料汇编《海南革命史研究》,另外还组织编写了《英雄的莺歌海人民》《琼崖旗帜》《琼崖风云》《琼崖风雷》《琼崖铁流》等图书,汇集、整理、保存了大量海南人民革命历史的宝贵资料。
2002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林日举的《海南史》一书。此书是第一部海南通史专著,包括海南岛的原始社会、两汉六朝时期封建统治在海南的建立、隋唐五代在海南建立的统治、宋元两朝在海南封建统治的加强和深入、明清两朝对海南统治的进一步加强、海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与人民的抗争、海南民主革命的兴起、近代海南的经济和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海南的兴起、海南的国民革命、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及海南的土地革命、日军侵略海南与海南的抗战、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和海南解放13章内容,全面地展示海南自远古时期至现代的历史概貌。同年,海南出版社出版原籍海南三亚的台湾学者苏云峰的《海南历史论文集》,书中的13篇论文和5个附录,涉及海南教育史、农业史、建设史、政治史、社会史、家族史、琼侨移民史、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
2008年海南建省20周年之际,南方出版社和海南出版社共同推出系列海南史研究专著,包括《海南史要览》《琼崖革命史》《海南华侨华人史》《海南经济史》《海南文化史》《海南教育史》《海南当代文学史》《海南集邮史》等,这些专著对海南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集中地展示了海南史研究向民族、华侨、文学等多个分支领域推进所取得的第一批重要成果,具有海南特殊的地域特色、侨乡特色,既有历史性,又具有学术性,为海南史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此外,一些国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海南历史进行研究,出版了一批重要的研究著作。如《海南岛志》《海南岛黎族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等。这些著作体现了国外研究者对海南的关注,他们以国外研究者的视角,反映了海南历史研究的一个侧面。
总体而言,海南史研究经历了30年的队伍汇聚、史料挖掘、园地建设、成果积淀、学科分合,具备了从起步初创期向稳步发展期过渡的内在条件。海南史的某些分支学科,如海南教育史、海南文化史、海南民族史、海南经济史等,已经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作为地方史学科的海南史,其演进发展的外部动力来自社会需求。理性地回顾过去,才能清醒地展望未来。海南的发展、海南的未来,需要海南史研究成果所总结、提炼出来的历史借鉴,需要海南史更好地发挥其警世、治世、经世的社会功能。
2 海南史研究的基本学科框架
由于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化和界域开拓,海南史正在成为一个内在结构越来越复杂的学科群组。在“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国内重要报纸数据库和《读秀图书数据库》中,笔者检索出约20个海南史分支学科名称,主要有海南开发史、海南社会发展史、海南人民斗争史(海南革命史)、海南抗战史、海南建置沿革史、海南农垦史、海南灾害史、海南移民史、海南华侨华人史、海南经济史、海南金融史、海南文化史、海南教育史、海南文学史、海南集邮史、海南纺织史、黎族史、黎族音乐史等。走过了30年初创期的海南史,依然存在着许多新学科生长点或生长极,今后还将生成大量的直系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
参照历史科学现今已有的显学科[4],笔者尝试着建构了海南史研究的基本学科框架,既有已经创建和正在创建的学科,又有一些有待创建的“缺位”学科。其中第一层级学科系组,包括海南史的第一层级主要学科和部分第二层级分支学科;第二层级学科系组,包括分支学科较多的海南史第一层级学科的分支学科。建构这样一个包含众多“缺位”学科的基本学科框架,意在拓展思路,诱发思考,引导研究者关注有待创建的各级分支学科,同时也引导研究者考量各个学科系组通过渗透融合创建新的边缘分支学科的可能性。
第一层级学科系组包括3个分系组。其中,第Ⅰ学科系组,是对海南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民族、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综合性整体研究的一组学科,统称为综合海南史。按照时间跨度或时段,综合海南史有通史与断代史之分。海南通史即海南史,“通”字一般情况下可以不出现在学科名称中。断代海南史包括古代海南史、近代海南史、现代海南史、当代海南史。其中,古代海南史由于时间跨度长达几千年,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先秦时期海南史或远古时期海南史、汉代海南史、魏晋南北朝海南史、唐代海南史、宋代海南史、元代海南史、明代海南史、清代海南史等。
第Ⅱ学科系组是依照社会活动领域予以划分的一组分支学科,包括海南文化史、海南社会发展史、海南经济史、海南行政史、海南民族史、海南军事史、海南教育史、海南科学技术史等,统称为分域海南史。目前,这个学科群组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分化线索也比较明显。除海南文化史、海南经济史、海南民族史被列为第二层级学科系组之外,海南行政史、海南教育史等也出现一些分化线索。例如,海南行政史的待建分支学科,包括海南行政区划史、海南民族自治史、海南行政改革史。
第Ⅲ学科系组列出不适宜归入前面两个学科系组的一些学科,包括海南人民革命史、海南移民史、海南医学史、海南体育史、海南地名史、南渡江流域史、昌化江流域史、海南灾害史、海南生态环境史等,可以统称为专项海南史。上述学科几乎都有数量不等的分支学科,例如,海南人民革命史(又称为海南人民革命斗争史)之下,有文昌人民革命史、琼海人民革命史、白沙人民革命斗争史、黎族人民革命史等;海南移民史之下,有海南移民社会史、海南移民家族史、迁琼家族谱牒史等。
第二层级学科系组包含4个分系组。其中,第Ⅰ学科系组,是海南文化史的分支学科,如海南文化事业史、海南文学史、海南方言演变史、海南音乐史、海南美术史、海南舞蹈史、海南戏剧史、海南传媒发展史、海南民俗文化史、海南学术史以及未列入图中的海南考古史、海南博物馆史等。第Ⅱ学科系组是海南经济史的分支学科,如海南农业史、海南农垦史、海南工业史、海南基建投资史、海南建筑史、海南纺织史、海南交通运输史、海南商业史、海南金融史等。上述学科作为海南史的第二层级分支学科,有可能孕育分化出海南史的第三层级分支学科,如海南农业史之下的海南农田开垦史、海南经济作物种植史(海南棉花种植史、海南橡胶树栽培史、海南咖啡树栽培史)、海南农业水利建设史、海南农业病虫害防治史、海南海上捕捞史等。第Ⅲ学科系组是海南民族史的分支学科,包括古代海南民族史、近代海南民族史、20世纪海南民族史、黎族史、海南苗族史、海南回族史、海南汉族史等。黎族成长于海南这片热土,海南是黎族的主要聚居地,黎族史的分支学科相对较多,如黎族人民斗争史、黎族社会史、黎族文化史、黎族教育史、黎族音乐史、黎族语言演化史、黎族陶器制作史、黎族服饰史等。第Ⅳ学科系组统称为海南地方史,包括海口史、三亚史、儋州史、三沙史、文昌史、万宁史、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史、白沙黎族自治县史、昌江黎族自治县史等。地方史有层级之分,海南史是中国的地方史,海南史之下又有区划范围更小的下一层级地方史。海南省共有4个地级市(含8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1个经济开发区。厘清这些市、县、区的既往发展历程,进而借古鉴今、面向未来,就需要将它们作为特定的对象,展开相关的历史研究。各市、县、区的地方史研究,是其发展战略、开发建设、管理对策研究的史学基础。
3 海南史研究的若干推进方略
海南史研究的全面勃兴,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当前,海南史研究正处在可持续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关节点上。为了使海南史由起步初创期顺利地走向稳步发展期,笔者提出以下几项推进方略。
3.1 关注新学科生长点
海南史作为知识体系的持续扩张过程,必然伴随着新兴学科的出现和学科数量的逐渐增多。拥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是学科确立的基础条件。因此,关注新学科的生长点,首先,需要继续辨识和确认海南史新的研究对象。具体而言,就是要不断发现值得研究而且具有历史意蕴的“海南事物”。如在中国南海史之下,还可以建立中国南海开发史、中国南海岛礁建设史、中国南海航海史、中国南海水产捕捞史等下一层级分支学科。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渔民航海路线记录 《南海更路经》(又称为《更路簿》),能够为中国南海史提供极为珍贵的史料[5]。其次,需要通过对学科生成方式的分析获得重要线索。如海南教育史以海南教育的历史演进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个对象进行细分化研究,就有可能逐步建立起海南幼儿教育史、海南基础教育史、海南高等教育史、海南职业教育史等海南史的第二层级分支学科。当然,这些学科并不是对象细分的终结点。对于海南史而言,同层级学科系组、不同层级学科系组的已有学科之间,都有可能发生理论和方法的相互渗透从而建立新的边缘学科。
3.2 开设海南史类课程
海南史的兴起历程与高等学校教学活动同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联系。在海南史研究走向稳步发展期的关口,必须进一步推动海南史及其分支学科进入大学课堂,鼓励海南省高等学校在相关专业中开设海南史类课程。一般而言,高等学校以课程为主线的教学活动,对学科创生、成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渐次深化海南史学术研究。担任海南史类课程主讲任务的教师,为了讲好、讲活课程,必须开展与课程有关的学术探索,将学术研究作为讲授课程的“源头活水”。二是逐步完善海南史学科体系。在年复一年的讲授中,在讲稿、教材的反复修改中,海南史类课程的对应学科得以不断完善自身的内容体系。三是吸引后来者的学术目光。一门海南史类课程的开设,是学科自立性的宣示,将在青年学子的心田中播撒学科意识的种子,吸引他们注目海南史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
3.3 携手近邻同源学科
科学学科的演进史表明,从来都不存在单兵独进、孤立无援的学科,学科之间相互扶持、协同发展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海南史的起步创生期,文化史、社会发展史、经济史、民族史、文学史、工业史等学科不仅与海南史密切互动,而且一些研究者直接参与了海南史一系列分支学科的创建过程。今后,海南史及其分支学科的演进发展,不仅需要借力各门有可能在理论和方法层面与之形成渗透融合关系的关联学科,而且需要携手近邻同源学科黎学、琼学[6]。所谓近邻同源学科,是指源于同一对象域并且具有并立互补关系的学科。海南史与黎学、琼学都以“海南事物”作为研究对象,然而切入视角有所不同,都有独立存在的现实需要,因此可以将它们视为近邻同源学科。海南史携手近邻同源学科黎学、琼学,因为三者的学术指向具有趋同性,可与海南史形成互倚之势,产生互补之效,且三者的学术研究人力资源需要通过整合以实现共赢。
3.4 积极扩充研究队伍
学术研究的首要资源是人力资源,即研究队伍。30年来,海南史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支基本研究队伍。然而,目前这支研究队伍还不够壮大,学术研究亦缺乏有序的组织。海南史研究队伍是一支本省学者和外省学者兼而有之的队伍。过去的30年,参与海南史研究的不仅有省外学者,还有海外学者,他们为海南史研究奉献了一批不可多得的研究成果,成为海南史研究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应该通过吸纳省外会员、研究课题招标、专题学术研讨会等多种方式,不仅广泛联络倾心于海南史研究的在职省外学者,而且满腔热忱地联络有望参与海南史研究的退休专家、学者。近年来,海南以其独有的气候资源吸引了大批的省外退休者。在来海南过冬的“候鸟型”退休学者中,不乏历史学和靠近历史学(如人类学、文化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老教授、老专家。吸引他们参与海南史研究并对海南省的青年学者进行传帮带,既有助于扩大、做强海南史研究队伍,又可以为退休学者发挥余热、丰富“候鸟”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
培养和不断汇聚青年研究者,是海南史研究队伍可持续扩充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海南省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面向更多的学生开设海南史类课程,在相关课程中加进涉及海南史的内容。熟悉海南史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研究生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视角关注海南史及其分支学科,支持他们以海南史的相关问题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通过海南史类课程的熏陶和学位论文工作的学术训练,有望出现一批海南史研究的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