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资助视角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构建
2022-12-28胡伟,杨洋,丁朋
胡 伟,杨 洋,丁 朋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江苏 徐州 221116)
精准资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精准扶贫”与“精准资助”联系日趋紧密,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不断优化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提升精准资助水平”,进一步加强扶贫与育人之间的联动机制。在高等教育中,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不仅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更是扶困、扶智和扶志的有效手段[1]。因此,对当前构建资助育人体系的要求、困境与策略研究,能够为保障高职贫困学生的精准受助和公平受教提供借鉴,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
一、精准资助视角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构建要求
(一)资助育人目标要明确
明确的目标是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先决条件。资助育人是物资层面“资助”和意识层面“育人”的有机统一,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2]。在构建资助育人体系中,高职院校需要制定明确的资助目标与育人目标。物资层面的资助目标,即通过多种资助方式解决高职学生求学过程中的后顾之忧,确保每一位高职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当前推进教育改革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历史背景下,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拥有明确的资助活动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基本原则、工作流程、实施方案,从而为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搭建起新时期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意识层面的育人目标,即通过高职人才教育目标帮助贫困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以此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当前,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3],其在于能够借助对人才知识技能的培养,找到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构建高职资助育人体系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教育公平来圆贫困学子的求学梦,使其成才后回馈社会。
(二)资助育人对象要精准
精准识别资助对象是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基本前提。在精准资助视角下,只有构建精准的资助育人体系,才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一个不少,应助尽助”的全覆盖资助格局。而在资助育人对象的精准性要求上,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从客观方面来讲,当前存在的城乡差距、阶层分化与区域发展不均,使得每个高职学生的教育起点不同,而精准资助育人则是缩小差异、实现二次公平的保障。在搭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时,要求遵从客观经济条件,确保资助育人对象的精准性,才能将资助资源用在刀刃上,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从主观方面来看,由于贫困资助名额是在结合相关材料的基础上主观选评的,学生家庭的经济现状与收入情况,很大成份上都源于提供者的主观意向。因此,对资助对象贫困档次的判定需要考虑参与主体的主观差异,在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将贫困学生的认定方案、资助标准、工作流程、发放时间都纳入进来,消除主观因素带来的认定差异,实现资助育人对象认定的精准性。
(三)资助育人内容要重发展
发展性的内容是资助育人工作实施的重要组成。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贫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统一,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要在内容上兼顾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为资助育人对象开拓发展空间。只有在发展性的育人内容带动下,才能搭建起院校与学生、政府扶贫与学生脱贫之间的联系,并驱动高职院校将专业技术、学业支持、就业拓展等内容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实现个体发展的同时,摆脱贫困代际传递,彻底脱贫。根据这一需要,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内容要考虑贫困学生的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在精神层面,资助育人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心理、精神与意识上的引导干预,即通过学业支持、就业规划、心理辅导等措施鼓励受助学生自强奋发,感恩社会和奉献祖国,助其成长发展;在物质层面,资助育人内容主要强调“奖、助、贷、勤、补、免”等多元化资助模式的发展性,不能一味“输血”,要将“造血”与“换血”相结合,既发放补助“授人以鱼”,又教书育人“授人以渔”。
(四)资助育人实施要公平
公平性是资助育人工作实施的基本保障。资助育人的本质是缓解当前教育资源不均的矛盾,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4]。高职院校在构建资助育人体系时,要以教育公平为基本落脚点,推进资助育人实施的公平性。从资助理念的本质属性出发,公平性表现在受教育的机会层面和受教育的需求层面上,即在公平性的资助基础上满足贫困学生的受教育需求。在受教育的机会层面上,资助育人体系构建要求保障每位高职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上的机会均等,而针对可能存在的因贫失学或辍学则需要以“资助”的方式加以干预;在受教育的需求层面上,资助育人体系构建要求根据层次需求理论,满足高职学生正常求学的精神与物质需求,通过采取不同形式的资助方式,来解决高职贫困学生公平受教育的后勤保障问题。最终通过资助育人的公平性实施,使资助与育人、物资与精神、公平与隐私实现平衡。
二、精准资助视角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育人的理念认知陷入误区
当前,在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构建中,无论是院校层面,还是学生层面,对资助育人的理念认知均存在误读。一方面,院校层面存在“重资助、轻自助,重平等、轻公平”的现象。在精准资助视角下,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综合性的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了集奖励、贷款、补助和减免于一体的帮扶模式,但是忽视对学生自助行为的引导,勤工俭学无法全面融入到体系中。而且每所高职院校资助名额既定,在未充分调查贫困学生的班级分布情况前,便将资助名额按比例平均分配到每个院系或班级当中,这种名额限定的方式忽略了对实际贫困情况的判定,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精准”资助的初衷。另一方面,受到“重资助、轻育人”的影响,“资助”沦为任务,“育人”流于形式,学生层面产生了“薅羊毛”的错误思想,尤其是在片面追求平等的名额均分机制下,部分班级出现资助对象“轮流坐庄”的情况,使得那些不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产生“心安理得”的意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真实贫困的学生出于维护自尊,不愿申请资助的情况,由此加大了院校与学生主体对资助育人内涵的解读偏差。
(二)资助育人的群体识别缺乏准度
在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中,家庭贫困的认定及资助对象的识别缺少准度。高职院校往往以五保户或者贫困证明为材料,据此认定资助对象,缺少对材料真伪的判定。其中导致资助育人群体识别不精准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受到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资助育人群体的认定与识别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换言之,不同地区对家庭贫困的定义标准不同,由此造成同一班级内对困难学生的识别缺乏统一标准;二是贫困证明以及申请资助育人的材料存在作假或审查不严格的情况,由此滋生了弄虚作假的现象,尤其是在当前国家精准资助名额增加的情况下,许多原本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也开具虚假的贫困证明来申请;三是在审核过程中,基本按照“班级—专业—院系—院校”这一流程逐级识别,但在班级环节中,部分学生自尊心较强,存在“贫而不申”的情况,加之出现的“申而非贫”,使得对贫困群体的认定识别困难重重。总之,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资助的精准度不高和育人的针对性不强,加剧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中群体识别的失准。
(三)资助育人的工作机制存在缺失
资助育人是“物质资助”与“人才培养”的结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资助”沦为任务,“育人”流于形式,且相对分离。具体而言,一是在“资助”工作执行过程中忽略了实际可操作性,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而被动采取相关措施,机械式的按流程办事,缺乏灵活变通,对部分细节考虑并不完备。例如高职学生获取精准资助的主要信息是随同录取通知书寄出的,其中的申请材料虽然一应俱全,但缺少对专业术语的解释与引导;二是“育人”过程与“资助”环节相脱离,没有抓住机会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自强教育等,而且还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受助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层面的教育开展滞后等,使得资助活动变成了单方面的“输血”过程;三是在工作职能与机构设置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部门大多为学生处的分机机构,在实际履职中难免存在敷衍或暗箱操作的情况,且相关环节的监督机制并不健全,民主检举渠道在“一言堂”下相对闭塞。
(四)资助育人的管理流程不够全面
在“重资助,轻育人”的模式下,高职院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将重点放到了资助对象的认定与资助资金的发放上,缺少对资助育人效果的动态跟踪与适时反馈,无法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对受助学生进行管理,导致资助育人整体工作的脱节[5]。一方面,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信息化、大数据在精准资助上的重要性,也根据高职学生的校园卡来对受助学生进行跟踪管理,但由于现金的使用无法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加之缺乏有效交流与及时沟通,对受助学生的数据管理存在漏洞。另一方面,对于受助学生而言,求学过程中基本的生活保障固然重要,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精神境界的成长亦不可或缺。但由于“轻育人”现象的存在,加之部分受助学生内心敏感,情感脆弱,接受的人文关怀不够等问题成为资助育人管理流程的薄弱之处。也因此致使部分受助学生丧失了对资助育人内涵的理解,产生了“资助”依赖,进而影响到感恩意识与回馈思想的塑造。
三、精准资助视角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策略
(一)树立精准理念:深化资助育人的价值认知
在精准资助视角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必须创新价值认知,树立以“精准”为核心的“生本”理念。首先,精准理念要重塑对资助育人的价值认知,坚持“以生为本”,通过科学配置资助育人资源,树立“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通过查阅材料、走访宿舍、谈心谈话等方式精准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受助需要,合理分配院系与班级的资助名额,避免“重平等,轻公平”的现象。其次,强化“育人”理念在精准资助中的指导,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发展型资助理念。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阳光早训、观看励志演讲,对部分受助学生存在的错误认知加以矫正,避免“薅羊毛”的错误思想与“贫而不申”的心理阻碍,同时,高职院校要借助思政教育,以培养受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导向,在助力其完成职业教育,接受技术技能培育的同时,激发其自强奋发之心、感恩回馈之情和为国奉献之志,实现“立德树人”。最后,无论是在资助对象认定、资助资金发放,还是资助动态管理上,都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根据受助学生的经济情况、致贫原因、成长目标、职业规划和资助需求来构建发展型的资助育人体系。
(二)做好精准识别:强化资助育人的对象判定
教育部等六部委发布了《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多渠道、多方式、多机制地做好学生资助对象的认定工作。高职院校在资助育人体系精准识别上,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方面,坚持定性考察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即不仅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家庭贫困状况、通过统计调查了解学生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拥有情况予以定性考察,还通过贫困证明材料、生活消费水平、家庭住房状况等进行定量分析,避免弄虚作假,提高精准识别。例如,制定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通过大数据与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来消除区域经济间对“贫困”的主观性认知偏差,评选出的确需要资助的高职学生。另一方面,在资助资金发放环节,根据贫困学生数量来合理配置资助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给最贫困学生担任最高档的资助,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改进奖助学金的发放方式,提高安全性,杜绝骗取投机行为和浑水摸鱼的现象,将初步评议与动态调整结合起来,实现对资助育人对象的人本化、动态化和精准式认定。
(三)落实精准开展:完善资助育人的工作机制
针对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上的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优化:一是加强“物质资助”工作执行的可操作性,建立资助工作分级负责机制,设立校资助中心、院系、班级三级资助助理岗位,明晰各级资助岗位的责任与工作内容,促进资助育人政策的下沉宣传,完善资助信息动态管理机制,提高细节履行的灵活性与创新度;二是在工作上加强“育人”过程与“资助”环节的紧密性,在资助工作进行的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和类别的受助学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利用阳光励志行动、搭建公益感恩平台、举办职业规划讲堂等,真正落实物质资助与立德育人;三是从强化新时代资助工作者的责任与意识入手,通过推动健全高职教育资助制度,围绕“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的奖助学体系,开辟高职学生入学的“绿色通道”,确保高职学生不会因贫失学辍学。围绕这一目标,在政策设计、学生认定、资助发放等领域下功夫,优化配置资助资源,显示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
(四)促进精准管理:健全资助育人的管理流程
实现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精准管理,要建立从政策宣传到动态追踪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在政策宣传中,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所需的申请表格、操作流程等材料,与录取通知书一起快递给学生,从录取之初开启资助育人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加强动态跟踪环节的管理,借助智慧校园的构建,利用大数据与信息化,结合受助学生的活动轨迹,建立数字化的跟踪机制[6]。例如通过校园卡搜集学生每日消费情况,构建受助学生的消费结构。另一方面,在管理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引导受助学生建立中长期的成长规划,通过资助学生信用档案约束机制来倒逼学生恪守信用;同时,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感受,结合实际需要公布受助学生的学号。此外,根据成长规划,建立长效的动态跟踪机制,及时掌握受助高职学生的实际想法和精神需求,强化其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效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