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野下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探析
2022-12-28袁家程
袁 家 程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五育融合不仅是指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它还指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整体发展。在五育融合视野下,劳动教育作为五育的重要内容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它对学生全面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破除传统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探寻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显得十分重要。
一、五育融合视野下劳动教育价值意蕴探析
劳动天然具有教育价值,劳动不仅是具体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简单划分,更是身体、心理、认知、情感、意志等要素全面参与、高度融合、协调统一的整体[1]。在五育融合视野下,探析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意蕴对整个教育系统育人作用的发挥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以劳树德,明确劳动教育的德育价值
马卡连柯认为,劳动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道德范畴。他在考察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时,把能否开展自觉的劳动作为一项主要的标志[2]。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它与道德教育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劳动教育活动是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及自我实现。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很多学校开展了有关“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他们广泛搜集新冠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公安干警以及各行服务业的先进事迹,挖掘劳动教育因素,传递“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光荣”的正确理念,从而帮助学生切身体会到劳动的魅力以及作为劳动者的价值,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价值观。
(二)以劳增智,挖掘劳动教育的智育因素
学生智力的提升与发展并不仅仅依靠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它还可以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得到开发和挖掘。事实证明,劳动教育活动是一种对学生手脑结合程度要求较高的活动,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可以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在实践中检验或是收获新的劳动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左脑倾向于言语思维和抽象思维,右脑倾向于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3]。劳动教育要求学生应该具备操作性思维。而操作性思维不是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因此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挖掘学生多方智力潜能,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以及抽象思维等,促进学生大脑全方面的发展。
(三)以劳强体,丰富劳动教育的体育形态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发展的关键期,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小学生热爱劳动并且参与劳动对他们的身体成长和身体健康具有显著、积极的作用[4]。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教育目的看,二者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从教育内容看,劳动教育包括教室、走廊等公共区域的打扫、课桌椅的摆放和整理、黑板的擦除……这些劳动教育内容都有利于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得到身心的锻炼和成长;从教育形式看,每一堂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和开展都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体力要求,对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教育效果看,二者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四)以劳熏美,探究劳动教育的美育韵味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作为教育手段,他所起作用的大小,要看是否恰到好处地发挥劳动这一教育手段的作用。”[5]因而,劳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作为有效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学生的外在身体美来说,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塑造的关键阶段,学生通过参与精心设计的劳动教育活动,可以科学有效地活动和舒展自己的躯体,达到外在身型美的目的;从促进学生内在美的形成来说,学生通过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可以切身感受劳动的价值和魅力,体会劳动的乐趣和价值,从而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以及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科学理念;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美的形成。劳动教育的开展常常以操作性活动为主要载体。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老师可以设计群体性的活动任务,给学生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群体性活动过程中形成团结合作、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二、五育融合视野下小学劳动教育的问题探析
在传统劳动教育的活动过程中,开展教育活动的主体和接受教育的客体由于受到诸多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对劳动教育产生错误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在教育过程中淡化甚至忽视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定位偏差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毕业生数量大增,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和轻视体力劳动错误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寄望于升学而不愿意参加生产劳动[6]。在这样的教育大背景下,出现了“育分不育人”“唯分数论”的有关教育的片面认识,导致劳动教育价值论受到家长、学生乃至教师的“误读”。具体表现为对劳动教育“窄化、异化以及物化”的错误认识。其中,“窄化”主要是指人们将劳动教育等同于纯粹的、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这种认识忽视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所包含的智力劳动因素;“异化”则是指人们片面夸大劳动教育实施的要求和条件,认为必须要有高科技的劳动教育配置才能正常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物化”是人们认为劳动教育活动是一种谋取利益的生计劳动,忽视了劳动教育当中所蕴含的高智慧含量。这些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识,影响劳动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阻碍劳动教育在促进“全人发展”目标实现过程中价值作用的发挥。
(二)劳动实践活动资源保障不足
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举措[7]。劳动教育的实践资源可以依靠多渠道、多主体、多手段去开发和利用,包括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家庭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以及社会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等。但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无论是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还是处于教育辅助地位的家庭、社会,都普遍淡化甚至忽视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在学校方面表现为缺乏专业的劳动教师、缺乏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以及其他的开展劳动教育的客观条件等;在家庭方面则表现为家长片面追求学科成绩,不让学生参与家庭劳动,缺乏对学生劳动意识以及劳动技能方面的教育;在社会方面则表现为缺乏让学生参与社区劳动的具体活动以及劳动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等。这些劳动实践活动资源的缺乏,都是制约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
(三)教育行动主体协助合作有待加强
小学阶段是提高学生劳动认知、陶冶学生劳动情感、帮助学生形成自觉劳动行为的关键时期。需要多主体、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长时间、持续性的劳动教育。但是,目前家校合作更多的是各教育主体的“单兵作战”,造成家庭、学校、社区三方资源的分散和冗余,首要原因在于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还未形成真正的协同关系,所以家校合作很难营造文化响应的氛围[8]。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之间的合作呈现出形式化、象征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家校合作的主题和内容安排上,常以老师的“独立”意愿为主,很少考虑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在家校合作的时间和地点统筹上,常以学校安排为主;在社区资源和信息投入力度上,不能满足家校合作的需要。家校社合作的“分离”状态使得对学生进行多主体、全方位、多形式的教育举步维艰。
(四)劳动评价体系标准单一
当前劳动教育评价多以甄别、选拔为目的,采取劳动技能展示、劳动知识竞赛等形式,缺乏对学生内隐变化的评价和认识,忽视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劳动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更多强调的是学生从劳动实践活动中获得劳动认知,锻炼劳动意志,最终形成自觉劳动行为的过程。在以强调“过程性”特征为主的劳动教育活动中,如果仅仅还依靠传统的强调甄别和选拔为主的劳动教育评价方式,则很难深入认识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后的“内隐式”变化,如:劳动情感、劳动意志以及劳动观念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过时的评价标准以应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新的变化和内涵。
三、五育融合视野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既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彼此之间又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作为五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丰富劳动教育形式,促进劳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十分必要。
(一)确立“全人发展”的育人目标
“全人发展”的教育目标,是指促进个体认知素质、情意素质全面发展以及个体自我实现的目标。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基础教育领域存在学科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误区,导致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五育内部逻辑分裂、五育目标过度分解、五育过程零散分割以及忽视“五育融合”对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的问题,从而阻碍“全人发展”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教育目标作为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既能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指引,又能为教育活动的效果提供衡量指标。因此,为了有效应对教育现实问题,实现“五育融合”促进个体综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各层级、各主体就必须在实践过程中认识、理解并且落实“全人发展”的育人目标。如:在学校管理层面,校长需要明确“全人发展”目标的要求;在教师层面,教师需要将“德、智、体、美、劳”各分化的教育要素有机的联结和整合起来,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当中,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在学生层面,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具体清晰地理解“全人发展”目标对自身所提出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学习目标和规划,以此来达到目标的实际要求。只有各层级、各学习主体之间真正地认识和理解“全人发展”目标,才能更好地将其落地于实践并且去实现它。
(二)开发新时代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在“五育融合”的教育背景下,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以及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为了实现劳动教育目标对劳动教育活动所提出的要求,学校必须学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发劳动教育资源、建设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一是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课程定位。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与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并重的地位[9]。劳动观念、劳动精神以及劳动行为的培养是劳动教育的核心所在,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劳动观念和精神,从而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不怕吃苦的意志品质和精神。二是成立劳动特色课程开发的专业群体。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劳动特色课程资源开发和劳动特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动员和鼓励学校教师以及相关课程开发的专业人士组成课程开发的专业群体,从而促进学校劳动特色课程的建设。三是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劳动教师队伍。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过程及效果。因此,为有效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在促进劳动教育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学校应该建设一支专门的具有劳动教育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劳动教师队伍。比如:设置专门的劳动教师编,招聘劳动专业教师;积极推进兼职教师引进工作,面向职校以及企业等聘请兼职教师。四是要制定科学的劳动课程评价标准。虽然劳动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劳动课程的实施提供宏观上的衡量标准,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为了更进一步地实时了解劳动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班级的学生发展状况来制定科学弹性的评价指标,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三)创新劳动教育家校合作实践体系
仅仅依靠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课程难以实现劳动教育目标,学生只有在参与具体劳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深化劳动认识、锻炼劳动意志、陶冶劳动情感,最后形成自觉的劳动行为。学生自觉劳动行为的形成过程是受到多方因素交叉影响的。根据调查显示,小学生劳动素养与家庭、学校的劳动教育呈现高度相关性[10]。从家庭因素来看,包括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家长劳动技能的传授、家长劳动榜样的塑造以及家长对学生的劳动评价等;从学校因素来看,包括学校劳动活动的安排、教师劳动榜样的塑造以及劳动作业的布置与安排等。此外,小学阶段学生的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社会性增强,学生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发展也是影响学生自觉劳动行为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根据学生自觉劳动行为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学生劳动行为的构建因素来看,我们应该创新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整合多方智慧资源,打造家校社一体化的劳动教育大格局。在保证以学校劳动教育为主阵地的前提下,主动打开校门、面向家庭、面向社会,在家校社多维空间展开劳动教育活动,从而更好地破解和应对当下传统劳动教育概念窄化、异化以及物化的现实问题。
(四)设立劳动教育保障制度体系
学校是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主阵地,而劳动教育活动对学校的客观条件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应该设立全方位的劳动教育保障制度体系,从而保证学校劳动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全方位的劳动教育保障制度体系包括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各个方面的保障制度体系。其中在人力制度上,为了保证充足且优质的劳动教师开展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活动,学校应该设立科学灵活的人才聘用制度,比如:招聘专任劳动教师;聘请劳动经验丰富的社会人士担任教师;高校培养专业的劳动教师……另外,在物资要求上学校还要配备完整的劳动教育器材和工具,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劳动教育器材标准;最后,在财力保障制度上国家还应该设立专门的劳动教育支持经费,从而更好地确保学校各项劳动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构建灵活有效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构建灵活有效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劳动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评价活动的开展应该为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服务。我们开展教育评价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教育活动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寻找科学的应对策略对问题进行优化,以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因而,劳动教育评价活动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形式,也应该为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服务。其次,在教育评价中要强化过程评价。即要将教育评价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在以往的劳动教育评价中,过度重视结果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缺乏对学生实际的劳动情感、劳动态度以及具体劳动技能掌握情况的认识,对于劳动教育这一种对学生操作性要求较高的活动来讲,应该重视过程性评价。最后,应该设立多维度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劳动素养内涵不断丰富,突破了“知识和能力”的范畴,包括劳动情感、劳动品格以及劳动技能等。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与时俱进设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进而更好地促进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