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P导向下网络文学与青年亚文化互动关系研究

2022-12-28程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亚文化影视剧网络文学

程杰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网络文学自诞生起,便一直受到极大关注,其创作理念与创作模式也在一直发生变化。2003年10月,起点中文网推出的在线收费阅读服务直接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商业化进程,网络文学的创作维度自此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2015年网络文学IP的兴起则使网络文学创作进一步转型升级,其IP 化衍生出影视剧、动漫、游戏、图书出版、音频和周边等,使网络文学受众覆盖面急速扩大,越来越多人参与到这场盛宴之中。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与青年亚文化互动效应更加明显。

1 网络文学与青年群体之间的联系

网络文学是青年亚文化的典型标签,其与青年群体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彰显着青年群体的风格,而青年群体又深刻影响着网络文学的创作,使其始终保持着年轻化的姿态。网络文学的IP 升级,使得网络文学和青年群体联系更加紧密,两者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深化。

从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层面看,网络文学作家年轻化趋势明显。2021年11月22 日阅文集团发布《2021 网络文学作家画像》,其旗下的95 后网络文学创作者占比高达36%,成为网络文学创作最为活跃的青年群体;而90 后作家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以26.4%的占比位列第二;85 后网络文学创作者紧随其后,占比19.3%;在阅文集团2021年新增的作家中,95 后异军突起,占比高达80%。青年群体无疑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绝对主力,网络文学成为青年群体的话语符号,这也使得青年群体的情感和青年亚文化的意义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释放和表达。“网络写作特点所表达的一些文化要素鲜明地体现了一种青年亚文化的意义,网络文学自始至终都恣意着青春化的写作姿态,其内核为青年特质,其属性体现了青年亚文化的特点。”[1]而在IP导向下,青年作家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动漫和游戏等,其受众覆盖面更加广泛,如愤怒的香蕉的《赘婿》、尾鱼的《司藤》、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和烽火戏诸侯的《雪中悍刀行》等被改编成影视剧和动漫,一经推出便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持续的流量。有关数据显示,这些网络文学改编作品在热度最高的影视剧中占比接近一半。IP 的成功对青年群体作家的创作理念、方式和维度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一定转向。

从网络文学的受众层面看,青年群体也是网络文学的接受主体和消费主体。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2],Z 世代已经逐步取代80 后、90 后成为网络文学的受众主体。在具体数据中95 后读者占比15.01%,而00后读者占比高达42.36%。从数据可以看出,网络文学的青年群体创作者和读者在年龄层次分布上具有一致性,青年群体特别是Z 世代正在占据网络创作和消费的主体地位。而由于网络文学创作者和读者在年龄上差异不大,其成长背景、生活经历和三观等基本趋同,青年群体创作的网络文学更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因此Z 世代主导的网络文学用户更愿意为网络文学作品买单。而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衍生出的动漫、影视剧和游戏等进一步扩大了网络文学的受众,网络文学的青年受众群体通过社区、话题、弹幕和粉丝团体等进行互动,即使是没有阅读过网络文学作品原文的人,也间接参与到了网络文学活动之中。无论是从网络文学创作者还是从网络文学受众的角度,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和青年群体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 IP导向下网络文学与青年亚文化互动关系研究

与纯文本阅读的网络文学相比,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在形式上更加丰富,除了文本的阅读外,在粉丝经济的影响下,影视剧、游戏和动漫改编等IP 打造和“流量为王”加剧了网络文学的变革。同样在IP导向下,网络文学的受众也更加广泛,这使得网络文学创作者与网络文学受众互动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青年亚文化属性正深刻影响着网络文学创作,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学创作的靶向性更加明确,即写作心理发生了一系列改变,网络文学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不再过多强调自我表达,而是努力向粉丝群体靠拢,实现了由“小我”向“大我”写作的创作维度改变。这种互动关系也体现在IP导向下网络文学对青年亚文化产生的较大影响,如在IP 影响下青年群体粉丝效应更加显著,青年亚文化泛娱乐化倾向更加明显,青年群体在网络文学及其IP 中的付费意愿更为强烈等。

2.1 基于粉丝效应的互动关系

网络文学本身便拥有极大的读者群体和粉丝基数,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由于在影视剧、动漫和游戏等形式上的拓展,提高了网络文学曝光率,加之IP导向下网络文学与青春偶像的结合,流量关注度更高,粉丝群体更加广泛,这也加强了网络文学与青年粉丝群体的互动关系。在IP导向下,网络文学衍生出的影视剧、动漫或游戏等一经推出,便已积聚了极高的话题热度,这种话题热度来源既包括“原著党”,也包括因偶像代言而被吸引来“粉丝们”,还包括围观的“吃瓜群众”,这些隶属于青年亚文化的粉丝群体正向或反向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创作过程。

随着粉丝效应逐渐累积,网络文学创作者们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根据粉丝心理和需求改变自己的创作方式,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到粉丝效应推动的IP 流量关注。“进入IP 阶段后,网络文学衍生的文化产业链决定了网络文学的脚本性质,网络作者不仅要考虑差异化的小说受众,更要考虑‘长尾’意义上的影视、游戏受众。”[3]这种IP导向下的互动形式,使得网络文学创作摆脱了前期的纯文本阅读的创作模式、突出自我表达的创作理念和创造一个完美文学典范的愿景,原先已有的范式文本或者意义都被解构。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更像是为满足巨大青年粉丝群体在情感、价值和互动等上的需求而进行的创作。在这个意义上,IP导向下的青年亚文化粉丝群体成功推动网络文学的创作转型。

另一方面,这种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使得青年亚文化的粉丝群体更为扎堆,IP 使得青年群体的话语符号更加鲜明。青年群体通过网络文学IP 的相应话题或者热点,寻找和自己有共同语言和价值观的成员,形成具有青年亚文化意义的青年粉丝群体,他们以网络文学IP 为契机,形成了一个互动交流圈,“粉丝们在他们按照自己生活的细节从文本同化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权力。粉丝圈所宣传颂扬的并不是出类拔萃的文本,而是岀类拔萃的阅读方式”[4]。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加速了青年粉丝群体的聚合,使得青年亚文化的话语符号更加鲜明突出,两者的互动关系和模式也发生了新的改变。

2.2 IP导向下泛娱乐化的互动关系

网络文学虽然有向主流文学合流的倾向,但其本质上仍具有一定的娱乐化倾向。从网络文学热门作品类别来看,玄幻、都市、言情、修真、仙侠等网络文学类型在排行榜中一直属于比较靠前,这些热门题材类型大多存在着泛娱乐化的倾向,创作内容上以爽文居多。虽然目前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网络文学创作更多出现了现实维度的转向,但追求学术性和文化性并不是网络文学的显著特征。青年亚文化的价值追求使得青年群体需要自己的话语符号,这种话语符号不是严肃、凝重和一本正经的主流论调,大多都是通过“扮猪吃虎”等极致体验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完成自娱自乐。“关键词和标签化意味着,对网络阅读来说,故事本身丰富与否无关紧要,情节的爽点、对话的笑点和形象的萌点才是必需”[5],青年群体在网络文学中通过体验不同题材类型的作品,寻找自己的定位,这些特定的分类和标签,实现了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聚合。

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衍生出影视剧、动漫和游戏等,特别是结合当红流量明星的网络文学改编短剧,将这种泛娱乐化的网络文学创作模式进一步放大,青年群体和青年亚文化正是基于对文本和对视频的幻想体验,通过碎片化和扁平化的文本阅读与视觉冲击,他们置身于网络的虚拟和自身的想象中,不再过多探讨传统文学中的严肃话题,情绪和情感得到充分宣泄释放,开始了盛大的娱乐狂欢。这点从针对网络文学的付费意愿就能看出,调查显示,青年群体特别是Z 世代的网络文学受众对网络文学及其IP 的付费意愿更强,“出手”也更为阔绰。而青年群体和青年亚文化泛娱乐化的倾向,使得网络文学的创作也必须随之改变,网络文学的创作模式、创作理念和创作转向等都沦为为网络文学IP 打造服务的工具。这种网络文学创作者和受众互动双方都存在的娱乐化心理使得网络文学作品泛娱乐化倾向进一步加强。

2.3 主流推动下的互动关系

在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和扶持下,网络文学正逐步实现“既要高质量,也要正能量”的创作追求,其创作近年来出现了现实转向,网络文学在题材选择上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而在网络文学IP 打造上也正朝着精品化方向迈进,“坚持‘内容为王’就是要注重优质IP 的选择,既要考虑其市场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其社会效益,使IP 影视剧的精神内核契合观者追求理想、崇尚英雄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6]。这种互动模式应是网络文学正确的发展方向,即网络文学作品和IP导向下网络文学衍生品都应树立精品化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青年群体形成正确的三观,而青年群体则应关注更高质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两者形成积极正面的有效互动。

这一互动关系,首先便体现在青年群体和青年亚文化对网络文学创作的推动上。从创作内容上看,网络文学的题材类型丰富,语言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创造力,这正得益于青年群体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网络文学完美彰显着青年群体的风采,“青年主体驱动了网络小说原创精品的想象力与叙事创造力”[7]。不管是在男频还是女频,或者是各个具体类别的网络文学,受人追捧的热门网络作品基本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造力。“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实现了网络性、思想性、文学性的融合,在作品内涵上向人情事理深处拓展,向知识性拓展,在语言表达、文化意蕴、小说结构、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向纯文学学习,探索精品化创作道路”[8]。从网络文学形式看,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形式进一步丰富,其受众群体已不满足单一的纯文本阅读,由此衍生出的影视剧、动漫、游戏、周边和新型的沉浸式体验不断拓宽了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外延。而这些IP热点的主要受众便是青年群体,这也使得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与青年亚文化在内涵上契合程度进一步加深。

在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对青年群体和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价值观上面。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群体长期与网络文学或网络文学IP 接触,其传递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对青年群体和青年亚文化势必产生不小的影响。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不仅能让青年读者群体娱乐放松,也要对其价值观有所提升和引导,要观照现实、传播正能量。在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网络文学的创作维度发生了现实转向,更多现实题材的优秀网络作品脱颖而出,在这些作品的影响下,青年群体开始更多关注和思考现实。同时,网络文学IP 的升级,也使得网络文学更加关注传统文学。“网络文学IP 的迅速升级不仅改变了网络文学单一化的叙事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艺术本质上的共振”[9]。在网络文学文化构建中文学性进一步增强,独特的文化认同也在青年亚文化中开启新的文学倾向。

3 结语

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与青年群体和青年亚文化关系进一步深化,两者互动更加频繁,影响更加广泛。网络文学IP 效应使得网络文学受众覆盖面更广,网络文学与青年亚文化的互动关系便基于这庞大的粉丝基数,粉丝效应促使网络文学创作模式发生改变,更加需要考虑满足粉丝心理需求和适应后续IP 改编。IP导向下的网络文学使青年群体进一步聚合,青年亚文化标签和话语符号在网络文学中的体现更加明显,而这种互动关系也使网络文学和青年亚文化泛娱乐化倾向增强。与此同时,IP导向下网络文学与青年亚文化互动也促进了网络文学创作维度的现实转向,网络文学创作更加关注现实,并加强了与传统文学的共振,更多原创精品脱颖而出,这也为青年亚文化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猜你喜欢

亚文化影视剧网络文学
网络亚文化群体间关系及影响因素探析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把脉“腐败亚文化”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