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外传播的现实路径

2022-12-28钟樱支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明绿色生态

钟樱支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312。但是,西方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遏制,中国话语权的打压,使得习近平生态文明对外传播陷入国际话语困境。同时国内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着新旧问题叠加的压力,使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外传播缺乏实力底气。在此背景下,探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外传播的现实路径,不仅能够有力回击西方国家的恶意打击,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绿色话语权,保障中国绿色和平崛起,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深度发展。

一、话语优势:增强中国声音国际影响力

从全球生态文明话语权主导视角看,西方国家由于抢占了工业革命的先机,使他们暂时掌握了世界生态文明话语权,在其话语权下的生态文明理念充斥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资本逻辑,并以此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殖民扩张,这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风向相悖而行。从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权现实状况看,由于中国的逐渐崛起打破了旧有的国际格局,在此格局中的既得利益者打着生态文明建设旗号,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打压抹黑,大肆造谣“中国生态威胁论”“中国资源掠夺论”等论调,使得我国生态文明话语权长期被边缘化,国际话语空间被打压。因此,实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对外传播,增强中国声音国际影响以提升绿色话语权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广泛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提升绿色话语权凝聚共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广受国内外关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始走向世界,是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到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这个过程见证了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被国际认可到世界主动关注的转变,这个转变意味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契合世界共建生态文明理念,意味着我国在国际生态领域的话语空间逐渐打开。面对国际形势逐渐转好的态势,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同时设立了生态环境部,如此以宪法之名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以专门机构贯彻落实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从而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对外传播持续发力。此外,习近平主席在多次国际场合上以传播者的身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和主张。国际发声与国内发力的齐头并进,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由此为我国绿色话语权的提升凝聚了世界共识,增强了我国在国际生态领域的话语影响力。

(二)主动讲述中国绿色发展故事,为提升绿色话语权增添底气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修复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于是开启了建设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防护林工程,即三北防护林工程。至今三北防护林工程已建设30余载,森林覆盖率达到13.57%,同时带动了1500万三北人民实现稳定脱贫,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我国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为此编写了《世界生态工程之最——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图书,在字里行间展现了我国为生态修复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201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辉煌中国》,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了我国在新发展理念驱动下发生的巨大转变,在《绿色家园》这一单元中讲述了我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生态环境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恢复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低碳生活成为人民生活常态,以创新驱动绿色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式,此外,纪录片还采集了中国人民谋求绿色发展的故事,如沙漠变绿洲的塞罕坝林场建设、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浙江千万工程等生动故事。2017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了《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在报告可观抽象的数字背后是中国脱贫故事和经济转型的缩影。在向世界讲述令人惊叹的中国生态故事和绿色奇迹过程中,也吸引了许多国外媒体的关注,发挥外媒体的资源优势能够更广泛地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因此,向世界讲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展现中国生态治理的成功案例,有力地证明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力,为提升国际绿色话语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搭建生态文明发声平台,为提升绿色话语权拓宽空间

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联合国大会、气候变化大会、金砖国家等多次国际会议以及国事访问上,在中国主场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外交活动上,以国家领导人的形象有力地宣扬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其次,“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面对西方生态话语打压抹黑以扭转国家生态文明形象的突围路径,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平台与沿线国家共克生态环境问题、共谋绿色可持续发展、共享国际合作成果,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现代化理念融入“一带一路”中,实现潜移默化地对外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后,书刊读物的发行是话语传播的重要渠道,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论述在官方刊印的书籍中展现出来,例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海外备受青睐,出版了33个语种,覆盖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语言的转换凸显了中国生态文明话语风格,精准地传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证了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忠实原著又契合国外文化习惯的原则。

二、发展环境:加强中国国际生态合作

回看中国近现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结束近百年历程,中国人民从被迫侵略到奋起反抗的斗争实践表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崛起,但也深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一直寻求发展崛起之路,而横看美国、英国等大国通过发动殖民战争和实行对外扩张实现崛起的结果,战争崛起之路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作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判断和定位,并以此作为制定国家路线方针的重要依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入新时代,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进程比历史以往更近一步,但面临的时代难题比历史以往更加复杂,来自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等自然方面的挑战更加严峻。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错过前两次工业革命导致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而生态资源的破坏程度不比发达国家缓和,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荆棘丛生、步履维艰。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走绿色和平崛起道路,是中国争取国际力量支持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营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外传播的战略举措。

(一)落实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公约,以多边主义立场引领全球环境治理

国际环境公约是进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多边行动的核心,履行环境保护公约中的责任与义务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气候变化治理领域,中国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生成和实施,在大幅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承诺的基础上提高我国自主贡献力度;在生物资源保护方面,我国率先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东道国,充分利用大会契机,推动双多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此外,中国积极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泵的水俣公约》等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的责任与义务。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开展了生态环境国际合作,与60多个国家、国际及地区组织签署约了150项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3]。坚持以多边主义立场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在树立负责任、守承诺的大国形象,引领其他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对外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效路径。

(二)搭建双多边生态合作平台,以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发展合作伙伴

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和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耦合,推动中国建设与世界各国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一方面,建立多边合作平台,以生态向度构建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网。2017年习总书记提出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家联盟,至今已有40余个国家的150多家合作伙伴参与了联盟,中国先后为120多个共建国家培训环保官员、专家和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4]。依托于“一带一路”关系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与沿线国家生态合作中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双边合作,促进生态治理深度交流。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生物安全等生态领域,中国与法国、德国、挪威、英国、南非等分别建立了双边合作机制,同时搭建了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国—非洲环境合作等平台[4]。在双边合作平台中,各国就生态环境治理展开理念交流和经验分享,因此也是其他国家真正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窗口。

(三)深化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以命运共同体理念强化发展中国家身份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1]375”。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早已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支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联合自强、共同繁荣。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已与34个发展中国家签署了37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培训了约120个发展中国家的2000余名气候变化官员和技术人员[3]。此外,中国在防治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森林资源保护以及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积极为发展中国家分享绿色发展经验,以命运共同体身份开展国际合作。因此,做大做强南南合作朋友圈,将互利性的合作转换成国家间稳定的身份认同[5],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三、实力基础:加快实现美丽中国建设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执政理念,并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美丽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在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实现压力重重。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表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6]。因此,实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对外传播,必须筑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力基础,其中加快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是我国短期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成功的有力证明。同时以对外传播为契机,横向比较国际生态文明建设倒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发展。由此,加快实现美丽中国建设与对外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得益彰。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较发达国家起步晚,早期通过引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循环经济理念,结合国内自身经济和资源情况,逐步开始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直至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展战略高度,循环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循环经济事业取得显著成就,重要行业和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循环型产业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逐渐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不断壮大[7]。2019年国家实施“11+5”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无废城市”的理念就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通过“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

“十三五”以来我国累计新增堆存大宗固废约150亿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的总体形势十分严峻。无论是在发展循环经济或是建设“无废城市”方面,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实践都较我国先进,如2007年中国和新加坡签署了建设天津生态城的协议,提出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循环经济、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由此天津生态城建设了中国第一套、全亚洲最大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8]92。因此,学习吸收国际社会经验从而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大力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从而筑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外传播的绿色发展实力。

(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9]。“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多,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如在工业废水方面,突破了焦化行业废水强化处理集成技术,在应用于鞍钢、武钢等大型企业中累计实现了节水和废水回用1.1亿吨,直接惠及企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年;在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方面,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技术体系[10]。依靠科技创新,“十三五”时期是迄今为止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由此推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向世界。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屡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导致在生态领域的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由此,以对外传播为契机,引进国外先进生态科技从而实现国内科技创新突破。如江苏昆山周市镇珠泾中心河通过引进德国生态工程技术,融入智能科技湿地,实现了黑臭水体的修复。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新引擎,从而筑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外传播的生态科技实力。

(三)开展全民绿色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汇集新力量

保护生态环境是久久为功的千秋大业,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关注和践行。对外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成功的生态治理实践和高度的民众环保意识予以支撑。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国际社会上影响加大,国内民众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如低碳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等。2018年,由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部署了为期三年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了2万场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约15亿人次,相关话题视频播放量达30.8亿次[11]。此外,自1981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目前的23.04%,人工林面积稳居全球第一,同时还开展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建立了一批“云端植树”基地[12]。从上述数据量和增长百分比可以看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同时随着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随之提高。因此,持续推进全民绿色行动开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汇集新力量,从而筑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外传播的统一战线力量。

总而言之,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在全球生态领域的话语权微弱、国际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生态保护治理压力重重,这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对外传播的现实困境,也是其实现对外传播的路径方向。以广泛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动讲述中国绿色发展故事和积极搭建生态文明发声平台为提升绿色话语权的着力点,创造对外传播的话语优势;以落实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公约、搭建双多边生态合作平台和深化气候南南合作为加强国际生态合作的多效举措,营造对外传播的良好发展环境;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开展全民绿色行动为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的发力点,筑牢对外传播的实力基础。

猜你喜欢

文明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