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双螺旋结构研究

2022-12-28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螺旋职业技能模块

王 刚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校务部, 江苏 无锡 214081)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1]。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加快改革发展,进一步对接市场需求人才的层次和规格标准,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更有效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而支撑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就更加凸显。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能胜任“—线岗位”,二是具备“高素质”,三是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需要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立足自身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特色化发展,在校企合作中打造“人无我有”的办学特色。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2]。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具有双螺旋结构特征,对其开展研究和探讨的目的在于厘清高职院校职业素养结构与职业技能结构的“真相”和“边界”,为高职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技能教学提供“摸得着”的育人理念、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

1 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双螺旋结构概念

职业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认知和互动发展的过程,构建和谐环境视野下的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体系应当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体系有两大模块,一个是职业素养教育结构,另一个是职业技能教学结构。职业素养结构与职业技能结构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DNA式的双螺旋性功能。

1.1 界定

所谓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螺旋结构是指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条件中,由于人才培养链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各侧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最紧密的堆砌要求,职业素养结构与职业技能结构两模块采取合作、依存和相互交替方式的构象排列,聚焦在人才培养的中轴线周围,互为支点、孕生动力,创建同轴相向、相互吸引、交织贯通、有机融合、互利对等的双螺旋架构。通过传导介体(目标群体——学生、教师、教学资源、教育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以其双螺旋力同频共振、凹凸融合,维持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之间的平衡,固牢人才培养主线的零偏差,形成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通过有效实施教育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均衡、全面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3]。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应该是一个“生态体”,素养和技能在“体”内相互做功、“曲线”运动,形成“场”或“态”的“生命体”。模式内职业素养结构与职业技能结构两者是既独立又联系的相互依存关系。构建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实施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的教学,使其具备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并鼓励学生将职业素养与自身的知识技能、职业技能、创新技能等相融合,逐步实现德技双修,达到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俱全的层面。

1.2 特征

同一性。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内的职业素养结构与职业技能结构具有同一性的特征,能够共同存在,具有同样的教育教学性质。两者之间的同一性就是指职业素养结构与职业技能结构两序列在同一位点有完全相同的序列比例。职业素养结构与职业技能结构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的关系,它们有相同的本原,相互一致,相互依存,构成统一的整体。

一体化。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实施一体化教育教学方法是关键。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一体化是指职业素养结构与职业技能结构这两模块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相互依存吸引的方式逐步在人才培养体系下形成彼此包容、相互合作的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一体化教学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和指导学生弄懂、弄通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对学生的重要性。

双螺旋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过程是学生心理状态的一种延伸的、发展的、摇摆的、螺旋式的进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面临的问题不断发生变化,而且学生的职业素养结构和职业技能结构也在发生着由旧到新、由低到高的螺旋交替与螺旋变迁,这就是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的双螺旋力。随着这一外部系统的变化,成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双螺旋力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高职院校可将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的双螺旋力整体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制订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落实各个教学方案和执行环节来保证整体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结构之间存在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便是引力,任意两个物体或两个粒子间都存在吸引力。在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中,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两个结构质点通过人才培养中轴线的聚力相互吸引,而职业素养结构和职业技能结构之间若丧失引力,两者将无法形成人才培养系统的螺旋力。因此,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螺旋结构的引力必须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和相互吸引,使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技能教学按照人才培养自身的轨道,围绕人才培养规律发挥各自功能,实现育人目标。

存在聚集融合的空间。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空间对螺旋结构和螺旋力的形成非常重要。就像DNA由于受到细胞内的空间局限而采用双螺旋结构,人们居住的公寓由于空间有限而采用螺旋梯的设计一样,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教育教学也是在一个有限的聚集融合的空间内进行,这包括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空间使职业素养结构和职业技能结构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3 架构

人才培养主线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的主线是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应用双螺旋结构模式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不但关系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质量,而且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更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因此,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既是社会对培养合格职业人的迫切需求,也是高职院校竭力培养合格职业人的客观需求,更是学生迫切希望成为合格职业人的内在需求。

技能第一性、素养第二性。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人类社会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因此,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内的职业技能应该是第一性,职业素养是第二性。在这个螺旋“生命体”中,虽然素养的主体孵化器是技能,但是需要通过职业环境和条件、岗位以及工作职责的辅助。

双螺旋圆柱体结构。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聚焦中轴,两模块之间双向融通、协调发展。两模块间相互依存、互为支点、孕生动力。双螺旋结构强调内聚双螺旋关系,具有双AS螺旋结构多维、互嵌、互融的协同机制,反映的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本元和职教实践创新的新取向、新标杆。

螺旋相向闭环教育。相向闭环教育具有管理层与一线执行力的和谐共识思想、制度机制、保障举措。通过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螺旋相向闭环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中的敬业、主动、沟通与合作、吃苦耐劳等职业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职业意识、职业思维、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闭环结构边界

二重结构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事物内部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称之为内部结构。内部结构有些由简单的两个要素组成,两个要素表现出对立统一的关系;有些由多种要素组成,其关系错综复杂,但其中有一种要素(或一对矛盾)是主要的,决定着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决定自身及其他要素的性质、特征和功能[4]。内部结构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探讨和践行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需要厘清其要素、结构及功能;研究两轴如何聚焦中轴及其相互依存、互为支点、孕生动力、相向而行的实然与必然的关系;剖析其双螺旋结构,强调内聚双螺旋关系;建立双螺旋结构多维、互嵌、互融的协同机制。验证双螺旋结构反映的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本元和职教实践创新的新取向、新标杆。

2.1 逻辑起点

为保障双螺旋模型各要素的协调运行,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的管理层与一线执行力之间要构建和谐共识思想和制度保障机制,架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双螺旋结构,促进其双向融通、协调发展,促进高职教育对职业素养的重视,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2 重点整合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是培养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5]。职业素养结构与职业技能结构两者都是为培养此类人才这条主线服务的。素养代表品质,技能代表能力,两者的关系就是素养支撑并固牢技能,技能孵化并提升素养。将DNA螺旋驱动的理念引入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中是一次革命性的大教改,需要创建同轴相向、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和螺旋提升的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解决人才培养方法创新发展的问题,厘清职教人才培养的核心轴及内在的“质”的规律,清晰解释人才培养的理论和路径支撑问题,构建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体系,架构人才培养各要素的系统集合节点,解决职业素养教育各要素效益最大化的问题。此外,要通过践行双螺旋结构体系,收集跟踪数据,验证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体系的可行性、有效性,通过对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体系定向、定性分析,给出其可复制的理由。

2.3 要义创新

“品质+能力”合体的高职学生才是用人单位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要通过分析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两者的双螺旋结构、内在逻辑关联性、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持的不可缺失性,研究和探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有效的本质和规律。借鉴DNA双螺旋结构的理念和要义,构建职教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探讨和实践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的内容、路径和方法,验证其模型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构建职业人才培养双螺旋驱动模型,呈现出螺旋动态特征,强调内聚双螺旋关系和多维协同机制,将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技术教学之间的关系形成DNA双螺旋结构,凝聚人才成长的教育合力,进而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在研究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两个模块的内聚双螺旋方式的基础上,构建同轴相向、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和螺旋提升的人才培养双螺旋模式。

3 双螺旋耦合分析

3.1 连接方式

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之间存在耦合性,其耦合性也叫模块间联系,是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中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模块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模块之间越独立,其耦合性就越差。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模块间耦合的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传递的信息量。

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以下五种:

一是非直接耦合。如果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人才培养主线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例如,课堂职业素养教育和校园职业素养教育活动就是非直接耦合,这种耦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两个模块各自独立性最强。

二是数据耦合。如果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两个模块中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时,彼此之间是通过数据参数来交换输入、输出信息的,那么就称这种耦合为数据耦合。例如,校企合作的实训实习信息与人才培养方案数据的对接、融通。

三是印记耦合。如果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两个模块中一组模块通过耦合力传递记录信息,那么就称之为标记耦合。这种耦合要求两个模块都必须清楚记录清单,并按清单要求进行操作。例如,实训场所的工作操作标准、规章制度、纪律要求等。

四是控制耦合。如果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两个模块中一个模块通过传送技能要求标准或职业素养标准等控制信息,明显地控制另一模块的功能,那么就称之为控制耦合。控制耦合意味着控制模块必须知道所控制模块内部的逻辑关系。

五是要素互为耦合。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耦合性,也叫耦合度,是指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两个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包括控制关系、调用关系、数据传递关系,是对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两个模块间关联程度的度量。模块间联系越多,其耦合性越强。

3.2 传导介体

群体目标是高职学生。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主要注重职业技术的培养。高职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参与到生产实践中。高职学生要成为技术娴熟、理论扎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具有工匠精神,能够沉下心,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项技术技能工作。

传导资源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师融合场所和螺旋式课程。

第一,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要确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保证培养规格。高职院校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教师包括双师型教师和企业的师傅、技师、专家。作为传导介体,优秀的教师和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影响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螺旋结构活力的主导要素,同时也包括有职业经验的企业师傅、技师、专家。

第三,职业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学的融合场所,包括课堂教学、实训基地和对口企业的工作岗位。

第四,螺旋式课程。所谓螺旋式课程就是以适应高职学生思维方式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不断拓宽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螺旋式课程理念强调,一个学生就业所认可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应该在任何阶段都能够教给任何学生,要实现这一课程理念,随着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增长以顺次叠加的方式产生三种表征方式,分别是技能动作性表征、职业素养映像性表征和学生职业能力符号性表征。

3.3 素养体验与技能频率

最好的项目传导介体是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经过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

最好的经历传导介体是职业岗位体验。职业体验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职业实践,帮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需求、职业环境,明确职业要求,确立职业目标,调整职业规划,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个性发展,升华学生的职业品质。

最好的迭代传导介体是技能训练和记忆频率。通过职业技能训练和记忆频率,基本掌握某个领域或行业的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技能和工作方法。学生技能训练和记忆频率的数量决定其技能的质量。

4 支持要素

4.1 更新职业教育理念

随着科技的极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制造业朝着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所谓的智能化相对于传统的手工以及简单的机器化而言,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化更强,在智能化背景下制造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并且生产的产品更加专业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会与传统的有所不同,这就需要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及时更新职业教育理念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4.2 注重职业素养文化引领

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必须注重职业文化的融入,增强企业认同感。在长期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职业习惯等。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职业文化更富有流动性,可以随着求职个体的流动在不同的企业之间生存。

不同的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企业文化各不相同,企业文化在经过企业员工的不断演化之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文化。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在培养各行各业的职业人时,应注意分析该行业内的企业文化,并将其与校园文化以及行业文化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能较快融入所在企业的文化环境。

4.3 创设企业环境,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

从第一堂课开始,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要按照企业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从课前准备、着装要求、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安全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与要求,给学生营造出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了解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严格性,例如,模仿企业的出勤考核制度,在日常教学中,严格执行出勤制度,把出勤制度与学生的成绩考核挂钩。同时,要从思想上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企业的出勤是与工资收入挂钩的,要严格执行出勤制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及时联系其班主任,共同开展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企业中守时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规章与管理制度,以便在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工作岗位。

4.4 全面改革教学环节

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要对各类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将其分为课内与课外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对课内教学模式而言,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岗位知识,增强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科学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课外教学模式而言,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实践场所,要求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开设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4.5 建设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

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的过程中,必须建设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针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发展需求,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学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为教师提供实训机会,安排教师到企业中学习职业知识与技能,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使其可以在教学中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人才培养双螺旋结构模式还需要建设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要求教师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5 结语

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学生就业技术岗位,开展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重点培养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素养、能力及个性倾向,其中个性倾向包括兴趣、需要、价值观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

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助力学校的培养任务,靶向培养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使学生掌握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让学生对专业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学会运用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实现德技双修,促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卓越就业力的准职业人。

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方式,该模式回答了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未来要根据这一社会要求,研发出新的教育方法,注重人才“质”的培养,架构起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型的双螺旋结构,促进其双向融通、协调发展,培养学生高素质职业素养。

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的研究要基于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因此,只有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教学实际,通过研究大量的真实材料和积累一定的一线实践教学经验,才能客观地、有针对性地诠释人才培养的双螺旋结构模式的内在机理和外在表现,凝练出实事求是的、可复制的、有教育效果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对高职教育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双螺旋结构的研究,进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促进中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完善。

猜你喜欢

双螺旋职业技能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马尔斯克双螺旋瞭望塔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health
疯狂大堵车
I Love the Mountains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