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策略的相关思考

2022-12-28朱祉默

文化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笔画书写汉字

朱祉默

汉字是用来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时至今日,汉字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作为一种书写符号的存在,而是成为了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象征之一。以表意为主兼具表音功能的汉字由于充分符合汉语的特性,使其得以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从而拥有巨大的生命力。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具特色的内容。掌握汉字对来自西欧等非汉字文化圈国家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项繁重的任务。汉字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汉字的形、音、义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和书写汉字的基本技巧。而对于教师来说,汉字教学也是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汉字本身的特征决定了汉字教学的“难”,这也导致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汉字教学难点的来源

1.表意文字的特殊性

汉字是世界上至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体系,属表意文字系统。这是一个和世界上大部分民族使用的用字母拼写的表音文字完全不同的文字系统。因为整体呈方块状,所以汉字也被叫作方块字,在形态上也和其他国家或民族文字有很大差别。汉字的形态无论整体或部分通常都能表达实际意义,而表音文字的形态与含义之间并无关系。表音文字的字母除表示发音外,本身无任何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汉字具有形与音不完全一一对应的特征。一个汉语拼音可能对应着几个汉字,一些汉字还具有多个读音。而除形声字之外,大多数汉字本身的字形和字音之间,基本都不存在关联性。这些方面都和表音文字存在极大差异。

2.字数多

由于汉字表意文字的自身性质,汉字具有字数多的特征。与表音文字字母简单、数量少的特点相比,汉字的数量极其庞大。一些大型字典,如《汉语大字典》甚至收录多达五万余字。虽说现代日常生活常用的汉字据统计只有三千字左右,但对于外国学生而言,若要将其全部掌握,依旧会给其造成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

3.结构复杂

笔画是汉字书写的最小单元,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八种形式。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在中国书法教学中,一般用“永”字来将其概括,即“永字八法”。除八个基础笔画之外,还有大量来自八个基础笔画的衍生笔画,总数多达数十种。以笔画所构成的具有组合汉字功用的构字单元,叫作部件。据统计,汉字部件总数多达500余种。由一个部件组成的独体字占比很小,大多数汉字都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合体字。按照合体字各部件之间的组配关系可将它分成八个类型,分别为:前后结构、左中右结构、挟中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品字型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同时,半包围结构还可进一步细分为上三包结构、下三包结构、左三包结构、左上包结构、左下包结构、右上包结构六种形式。因此汉字合体字共计有13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可见其结构之复杂。由于这部分汉字是由多个部件所组成,有些汉字虽外表上颇为相似,但读音与意义完全不同。

4.历史形体演变

最初的汉字多是独体字,其大多是利用一些线条将自然界中的某些具体形象进行简单勾勒并加以符号化而成的。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演变,这些符号也经过了进一步发展,进而产生了今天的标准汉字。今日所见之汉字已和其最初的样式有了很大的差异,基本已经丧失了其原有的象形特征。即人们仅仅通过外在形象已无法了解今天的汉字与古代符号相互之间究竟有哪些关联。如果不能从历史的方面加以概括总结,那对于学生来说,汉字就是由许多笔画无规律地组合而成的,这样自然也导致汉字难以为其所识记。

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模式的发展

对外汉语教师大多都是以汉语作为母语的群体,都是从幼年到成年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经年累月的积累,潜移默化,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掌握汉字的规律的。他们自身难以理解从未接触过汉字的外国学生学习汉字的心理,对其在学习中产生的困难也缺乏亲身体会。因此,长期以来,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存在着汉字教学被研究者们忽视的现象。因此,有关汉字教学的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较为薄弱。同时,关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模式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1.“语文并进”教学模式

“语文并进”即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曾经一直作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主要模式为教师所遵循。这种模式是把汉字的内容融入到综合课中,与课文、生词、语法知识一起进行教学。优点是课时设置上更加灵活多样,省去了独立进行汉字教学的课时。由于适用性更强的综合课教材主要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其课文内容自然不是以汉字为线索,而只是把汉字作为附属于课文内容中的部分内容来进行教学。“语文并进”教学方法的最大问题就是由于汉字本身并没有被作为选择课文的基础,所以很难在汉字教学中实施既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在难度上又循序渐进的教学。往往会出现为了满足培养交际能力等某些教学目的,而需要从初级阶段就引入一些写法相对复杂的汉字,这会给学生造成很多障碍,甚至还可能引起学生对汉字产生畏难情绪。

2.“先语后文”教学模式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界学者们对于汉字教学困难性的切身感受愈加深刻,“语文并进”教学模式自身存在的缺陷也愈加明显。因此,如今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初级阶段较多采用“先语后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加重视汉字教学,主张语、文分开,依据汉字的自身规律设置独立的汉字课程进行教学。其借鉴了第一语言习得的心理机制,在教学中将汉字字音、字义与字形进行联系。如今在“先语后文”教学模式的要求下,汉字教学的研究已经受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新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

三、汉字教学的原则

1.语和文先分后合的原则

针对零起点的学生,汉字教学和课文教学应该分开进行。到了中高级层次,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必需的汉字知识以后,对汉字的教学要更加偏向于实用。由于独立的汉字课程不能保证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够全部应用于实际,因此,需要把汉字教学适当融合于课文教学之中,让学生完全掌握运用汉字来进行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2.字与词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在汉字教学中不可忽略词的重要意义。由于在现代汉语中单字可以独立成词的现象并不多见,在真实交际场景中使用的主要单位还是由许多单字所构成的词。而且在词中也能更好地理解字的意义。脱离了词而孤立地学习一个汉字不仅不易掌握,也很难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通过字与词的教学相结合,有效利用了汉字的组词能力,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汉字的表意和表音功能识记汉字的原则

形声字在常用汉字中占据较大比例,对于这部分内容倘若全靠死记硬背,效果必定欠佳。汉字形声字具有兼具表音与表义功能的特征,其字音与字义之间通常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汉字的表意与表音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字音与字义之间的联系,进而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与记忆。

4.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的原则

汉字的结构有规律可循。教师在教学中对汉字进行“庖丁解牛”式的解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一般采取由构成汉字的最基本部件到整字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习者理解汉字是怎样由几个最基本的笔画所组成的。这遵循了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此外,汉字的正确书写笔顺也是不可忽略的细节,学会了正确的笔顺既有助于规范书写习惯,又可以辅助记忆汉字的基本形体。

5.通过书写识记汉字的原则

书写对汉字的记忆具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精讲多练,同时要求学生采用抄写、默写等方法多次加以操练,得以达到牢牢记住汉字的目的。同时,复习巩固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汉字教学内容若不经常复习则非常容易遗忘。而在复习过程中进行书写的练习也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

四、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策略

根据前文关于汉字教学难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原则的相关论述,可参考以下五个方面制定相应教学策略。

1.因材施教,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活动的安排者、课堂的管理者。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教学安排,课程难易程度要适合当前学生群体的汉语平均水平。初级阶段的学生要以单独汉字教学为主。中高级学生可以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采用课文教学和单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更要引入文化因素来进行教学。

2.精讲多练,保证充足练习时间

学习汉字,大量机械性的认读与书写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学习手段。为了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书写练习。需要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并尽可能地做到精讲多练。同时也要避免大量流于形式的重复练习。例如可以通过引入中国书法教学的方式来进行书写练习。通过读贴、描摹、临摹等方式进行练习,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不易出现抵触感。甚至还能进一步从美学的角度让学生领略汉字中的文化因素。在指导学生练习时,教师板书的规范性尤为重要,笔顺要规范,写字的速度要比平时更慢,以便学生得以仔细领悟。

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象,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学顺利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学生学习汉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熟练使用汉字,而一旦发现自己学习的内容毫无使用价值时,自然也会感到兴味索然。因此,教师需要从备课方面入手,精选一些更适合于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常用字。能够“学有所用”的教学无疑会让学生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学习兴趣自然也会随之提高。

4.注重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在讲解汉字的时候,使用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手段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领悟生字的含义,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保持长久的记忆。例如可以在《说文解字》中精选一些常用的汉字。将汉字内容做成相应图片,用PPT做成一组动画,让学生根据图片上描绘的事物来写出汉字。例如:以汉字“男”字为例,教师展示一个男人在田里耕作的图片,学生通过图片内容即可联想到“田”字和“力”字,这样就能够让学生轻松地写出“男”这个字。这样也就做到了寓强制于趣味之中。

5.引入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汉字不仅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汉字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汉字本体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汉字所附带的文化因素。这样就致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单纯地视汉字为抽象的笔画,从而陷入到对汉字的死记硬背之中,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能从汉字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去讲授,把中国文化教学和汉字教学加以结合,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学生对于汉字的陌生感。例如,可以通过将汉字形式由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发展过程加以介绍,使学生感受到汉字形式确实在不断发生变化,虽然形式上有繁简之分,但其内在体系上却一直能够相对保持稳定,其构形的基本原理与实际使用的规则古今都可以相通。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从另一种角度来了解汉字,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五、结语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帮助学生克服对汉字的畏难情绪,从而增强其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应该关注汉字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影响,通过汉字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笔画书写汉字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找不同
一笔画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