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贤文化建设的基层实践与探索
——以F县梁寨镇为例
2022-12-28满巧
满 巧
(中共丰县县委党校)
乡贤,传统意义上是指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乡贤一词始见于东汉,原是指国家对有所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贤达人士,去世后给予表彰的荣誉称号。那些为乡村建设及乡村公共事务有贡献的乡绅都被称为乡贤,由此产生了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新时代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文化力量。乡贤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本地的村民生活起着引领和规范的作用。
一、新时代乡贤文化的内涵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乡贤的内涵和作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乡贤除了参加科举、入仕为官,基本上都是世居乡村。而新时代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广泛,主要包括从本土走出去的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工商界成功人士等。他们大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或有威望口碑,或有知识本领,能够在乡村道德伦理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能够在乡村日常文化事务治理中起到积极的组织协调作用,能够很好地宣传解读党的理论政策,还能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起到桥梁作用。弘扬乡贤文化就是要发挥新时代乡贤的优势,与时俱进,使乡贤文化真正成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以及组织振兴的强大动力。
二、新时代乡贤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
以F县梁寨镇为例。近年来,F县梁寨镇为了留住乡村风貌、记住乡情乡愁,大力加强乡贤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农村道德风尚高地。目前,全镇推选出由149名身边好人、老干部、老党员等社会贤达人士组成的乡贤队伍,并在20个村建立了乡贤工作室,使之成为乡村文明的传承者、道德风尚的引领者。乡贤工作室充分发挥了乡贤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收集民情及宣传政策的作用,开启了基层社会共治新模式。
(一)F县梁寨镇乡贤文化建设的做法
1. 严格选拔流程。选拔乡贤,要通过层层考核,自愿报名后,经过村民选举、村支书推荐、镇党委审查等程序,切实将想为乡村作贡献、能为乡村作贡献的人才选拔出来。
2. 建立健全乡贤队伍。一是建立梁寨籍在外乡贤队伍。编撰了梁寨籍名士通讯录,每年走访乡贤游子、上门慰问看望梁寨在外名士亲属,传递温暖、凝聚乡情,真诚为在外乡贤提供服务。呼吁离退休官员、专家、学者、商人回家乡安度晚年,以自身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等反哺桑梓。二是建立先进典型新乡贤队伍。充分发挥榜样力量,组建由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有情有义F县人”、各级劳动模范等群体组成的新乡贤队伍。三是建立镇村本土乡贤队伍。按照品行优、威望高、口碑好的标准,通过个人申请、村民评比、乡镇研究、集中培训、挂牌上岗等程序,从农村老干部、老党员、退伍军人、村里能人等群体中选拔乡贤志愿者。
3. 完善乡贤管理制度。一是建立乡贤阵地。在全镇各村设立乡贤工作室,统一挂牌,完善工作制度、乡贤简介等内容。制定值班制度、培训制度、入会标准、工作职责等。建立坐班制度,每位乡贤按值班表到乡贤工作室坐班。同时,每位乡贤都配备统一的工作服,有固定工作编号,每人一号,终身有效。二是加强指导培训。镇成立乡贤指导委员会,每月邀请专家授课,开阔乡贤视野,提高乡贤工作能力。
4.切实发挥乡贤作用。一是发挥在外乡贤的资源优势作用。举办“凤还巢”春节团拜会、联谊会等活动,邀请外地乡贤回乡参观考察、探亲祭祖、作专题报告,利用他们的专业技术、人脉资源等优势,积极为家乡发展经济、招商引资献计献策。二是发挥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乡贤们的引领下,各村设立道德榜,居民争上道德榜。三是发挥本土乡贤的调解协调作用。乡亲们遇到矛盾纠纷,常请乡贤出面化解矛盾,利用本土乡贤人熟、事熟、村情熟的特点,积极化解农村各种矛盾,促进邻里和谐、社会安定。
(二)F县梁寨镇乡贤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1. 社会矛盾明显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频发,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发展。因此,化解矛盾成为镇村干部的工作难题。乡贤们成为化解邻里矛盾纠纷的好帮手。他们利用人熟、事熟的特点帮助化解矛盾纠纷,修复邻里关系。
2. 移风易俗成效显著。针对当前农村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浪费严重问题,乡贤们集思广益,从节俭办事入手,减少开支,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为了进一步刹住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倡树文明新风,梁寨镇乡贤建立全镇“大老执”信息库和厨师班信息库。对于红白喜事明确操办范围,一改往日大吃大喝、浪费严重的现象。如在烟、酒、菜、车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村民负担明显减轻,社会风气显著好转。
3. 政策宣传效果明显。乡贤们能够深入村里了解社情民意,收集关于乡村建设的建议。同时,乡贤们能够利用自身优势,用通俗、质朴的语言向村民传达上级的理论政策,起到了“小喇叭”的作用,成效显著。
4. 典型不断涌现。受乡贤文化的影响,在基层党组织每月一会及双向挂牌党员联户活动中,农村党员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建言献策,解决群众困难,守好了自己的责任田。在“好媳妇”“好婆婆”评比活动中,一个个“好媳妇”“好婆婆”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传统美德。在“双善双争”活动中,乡贤们传播正能量,影响着每一个人,优秀党员、梁寨好人纷纷涌现。
三、F县在新时代乡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在乡贤文化建设方面,F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主义依然存在
目前,F县有些地方虽然成立了乡贤工作领导小组,但多是一套人马多块牌子,乡贤工作没有具体的人员负责,缺少必要的管理措施。有些乡贤工作室流于形式,乡贤名单与制度举措都有,但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二)乡贤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调研发现,F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部分村庄出现空心村,导致本土乡贤精英流失。另外,由于农村待遇水平相对较低,部分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外出务工,也造成乡贤流失。农村中的精英人群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渐渐淡化了乡贤文化。目前,F县乡贤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女同志较少、知识结构较单一、政策水平偏低等问题。全县乡贤平均年龄70岁,其中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50岁。由于身体原因,时常出现部分人员不能持续参与乡村治理事务等情况,急需扩大人员招募范围,吸引更多乐于沟通协调、乐于奉献基层事务的新乡贤加入。
(三)缺少有效平台
由于缺少工作平台载体和活动方式,联谊面不广、方法不新,使得一些乡贤想回乡发展却力不从心。比如,一些在外乡贤代表性人士难以联络,加上平时的联络方式以座谈会、电话、网络等为主,主动开展的联谊活动较少,联系沟通不够,乡贤的“贤”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乡贤事务多为无偿、志愿服务,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相关制度保障,不能有效激励乡贤的潜能。比如,有些地方只是简单地提倡乡贤返乡,部分乡贤回到农村投资创业,在居住、创业方面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引导。
(五)乡贤工作范畴有待拓展
现阶段,乡贤工作内容多是立足于自身专长进行一些矛盾调解和政策宣传,工作内容和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于群众需求。如何延伸乡贤工作触角、丰富乡贤工作内容,让乡贤与基层党组织共同介入社会治理热点难点的发现化解工作,成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问题。
四、新时代乡贤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1. 加强组织领导。文明办等部门要高度重视乡贤文化建设,定期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和研究乡贤文化建设工作,将乡贤文化建设工作更好地融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
2. 发挥部门联动作用。由宣传部牵头,充分聚合党建、群团、文化、综治、环保等单位的力量,制订加强乡贤文化建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工作方案,形成联动工作机制,为乡贤服务乡邻、建设家乡提供条件。
3. 完善评估体系。把培育乡贤文化纳入乡村振兴工作考核内容,组建工作督查组,结合其他重点工作,每季度开展督查评估,促进乡贤文化建设落地见效。
4. 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深入挖掘和培育本土乡贤文化。加大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力度,有策划、有组织地对乡贤文化进行一次大挖掘、大整理、大宣传。
(二)弘扬乡贤文化,打造精神家园
1. 颂扬“古贤”,厚植乡贤文化根基。古代乡贤是传统文化的符号,应组织专人深入研究,加大力度对其进行发掘和弘扬,有利于乡贤文化的培育和宣传。另外,要注重整理和开发本土乡贤的历史资料和遗迹,总结提炼本村乡贤精神。
2. 宣传新乡贤,传播乡贤精神。注重树立典型的乡贤形象,挖掘历代乡贤和当代乡贤的先进事迹,打造拥有自身特色的乡贤形象展示平台。通过各种媒体平台进行报道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还要注意引进新乡贤,鼓励他们回乡参与乡村治理和建设。
3. 开展各种活动,让乡贤文化入脑入心。开展各种乡贤文化走进农村、走进学校、走进企业等活动,使乡贤成为广大群众学习的榜样,最终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三)完善乡贤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1. 完善管理制度。组建县、乡、村三级乡贤文化建设组织,明确职责;建立完善彰显乡贤文化的乡规民约、职业规范等具体行为规则;制定值班制度、培训制度、入会标准等。
2. 出台鼓励发展乡贤文化的政策措施。如出台和完善帮扶礼遇政策,基层组织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和联谊等活动,关心乡贤工作生活,解决乡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乡贤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组织评选先进、优秀乡贤活动,对为乡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维护乡村和谐稳定的内生动力。
3. 建立日常沟通联络机制。建立乡贤数据库,不断拓展乡贤的范围,将那些扶弱济贫、乐善好学、践行孝道的乡贤纳入数据库名录,并实时更新数据库数据。及时掌握这些乡贤所具有的特长及生活、工作现状,加强与他们的日常联系。
4. 健全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要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责任和权利。特别是理顺乡贤与村干部、村民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避免在处理矛盾纠纷过程中出现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现象。
(四)加大对乡贤的培训力度
1. 加强相关理论和政策培训。应加强对乡贤进行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的培训,使他们更加准确及时地获悉最新政策要求,提高政策宣传水平。
2.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许多村民缺乏法律知识,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往往依靠经验或者习俗来处理,忽视了制度与法律的作用,这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相抵触。为更好地做好矛盾调解工作,乡贤不仅要依靠道德力量,更要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因此,有必要对乡贤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
3.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乡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他们做好良好家风、家训的养成和传承。
4. 组织乡贤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通过组织乡贤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帮助他们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力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贤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不断完善乡贤文化建设、持续激发其内在的潜能和活力,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期待乡贤文化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不断丰富发展,形成新时代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