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平台”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建设路径研究

2022-12-27常玉凤占芷歆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微平台教育发展人才培养

常玉凤 占芷歆

摘要:“微平台”作为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网络特性,当前大学生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群体,开展基于“微平台”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微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直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有利于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网络的不断发展对部分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价值倾向形成了冲击和负面影响,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文章主要分析“微平台”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提出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发展质量;提升教师素养,打造优质教师队伍;创新课程模式,利用技术平台等可行性策略,旨在促进“微平台”视域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研究。

关键词:“微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发展;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3-0101-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后疫情时代学生党员教育‘微平台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DJQN012

一、引言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0.4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达17.2%。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不断普及,新媒体异军突起,人们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化教学使用率大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形式等有了较大转变,改变了到堂上课的传统课程模式,同时网络舆情对当代青年特别是高校学生的影响逐渐加深。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互联网则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学生所处的社会、校园及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伴随互联网成长成才的他们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价值观念。

“微平台”作为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产物,主要由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构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大多数事宜都需要借助这些平台来完成,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这些平台,在这种情形下,加快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微平台”体系,进而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无形之中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微平台”是大众交流平台,在信息传播和交流上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和互动性。在高效性方面,“微平台”借助图片、文字和短视频的方式向用户第一时间推送最新的新闻和信息,极大地缩短了用户搜集信息的时间。其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信息展现方式的多样性和人们自行选择的灵活度上,人们可以根据平时使用软件的习惯和对信息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和交流方式,特别是短视频,其因短小精悍、内容有趣而深受大众喜爱,大众参与度极高[1]。“微平台”的互动性主要表现在平台使用者之间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平台沟通和交流对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认识看法。

因此高校必须抓准学生的新思维,充分利用“微平台”的优势,为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新阵地。对高校学生而言,“微平台”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能根据时代发展变化满足其线上线下学习的需求,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微平台”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队伍逐渐扩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指的是具备一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在工作岗位上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进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教育者。近年来,各高校引入了大批具有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学科知识储备的高学历年轻人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这类年轻人才在专业知识储备、综合素质水平方面较以往明显提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2]。同时,年轻人是网络媒体的主力军,能更及时、快速地接收互联网新热潮并将其与思政教学内容相结合,新引入的年轻人才与网络接轨的机会更多,更擅长使用互联网资源及技术手段开展教学,这为改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3]。

(二)高校学生发生深刻变化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伴随着当代高校学生的成长,对他们的思想认识产生了深刻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度逐渐提高[4]。首先,在具有虛拟性的网络空间中自由选择度较大,开拓了高校学生的眼界,改变了他们的思维认知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互联网上自主选择想要学习的知识和想要了解的事物,在自主选择和筛选的过程中,其思维会变得更加灵活和自由。其次,“互联网上丰富、生动、现实性的社会信息深刻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选择”[5]。互联网平台为各类社会热点事件提供了讨论和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迅速、全面地了解实时社会信息,同时可以交流探讨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认识。这样一来,在以后面对多样化的社会热点问题及现实复杂事件时,高校学生能够根据社会现状来判断并分析问题,作出合适的价值选择,而不是仅仅依靠理论知识进行判断[6]。最后,互联网带来了丰富的自主学习途径,互联网以及“微平台”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学习平台,不同的平台具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高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在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进行学习和交流,在选择和筛选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成长能力也会逐渐加强。

(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度不断提高

网络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信息可以清晰展现当代高校学生在思想认知、价值追求、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功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状况进行掌握与分析,从而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更符合学生发展趋势的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更好的效果[7]。另外,网络平台提供了海量教育资源,高校教师可以从网络上选择下载有帮助的教育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课堂更具有趣味性、更符合学生的口味、更受学生喜欢和认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思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效率,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思政工作中引入“微平台”,可以极大地优化和提高教师的思维和能力[8]。教师通过观摩网络教学视频和教学资料,能够学习和汲取新的知识,将其运用到后续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学生同样可以从网络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9]。

(四)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微平台”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经验和理念的传承,思政教学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微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师的支配地位,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参与到教学中,在发布相应的学习主题和任务后,学生可以自行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搜集、检索、筛查能力。

三、“微平台”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发展质量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育者必须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我判断能力,辩证地看待网络,不被“微平台”背景下的表面现象迷惑,积极运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而不是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运用各类移动客户端开展碎片化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零存整取”教育理念应运而生。“零存整取”指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拆解的“零存”方式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通过不断学习“零存”知识,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达到掌握复杂知识的“整取”的目的。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抖音等互联网信息平台,为学生及时更新时政新闻、政策文件等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内容,学生在接收并浏览信息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对复杂难懂的理论进行拆解,以录制短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让学生线上自主观看并完成相应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课后学习的兴趣,又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取”的目的。

高校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独立个体,“教师应尊重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设计个性化教学内容,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资源,以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方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活动结束后,运用信息化软件,由师生共同匿名打分、评价,有效打破以往不敢评、不愿评的局面,利用大数据分析找出该活动的可改进点,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二)提升教师素养,打造优质教师队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微平台”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变得愈发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因此,建设一支优质教师队伍,要把提高政治素质放在首要位置,确保广大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自觉提高自身理论储备,同时要将师德师风建设贯彻于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确保思政课教师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

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储备之外,还应掌握必要的其他社会和自然科学相关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开阔视野。广大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将思政教学与“微平台”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高校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广泛资源,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此外还要提高教师的技能素质,为了更好地将“微平台”与课堂结合,教师必须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了解其优势,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微平台”在教学中的作用。高校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加大对教师网络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定期聘请专业的网络技术专家为教师提供手把手指导,使每位教师都能较为熟练地应用网络化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及相关教学APP,保证教学质量。

高校应鼓励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教师在相互交流中进步,在倾听、分享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素养。例如,成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班,每期选派不同院系的教师分享读书心得,评选优秀读书笔记,达到夯实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目的。定期举办任课教师及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沙龙,邀请有经验的教师代表分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得,带动所有教师共同成长进步。

(三)创新课程模式,充分利用技术平台

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所打造的集人才、资源、技术优势于一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资讯平台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这一平台蕴含大量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品资源,为北京乃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目前,专门收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平台较少,因此应当立足教育发展现状,全面调查研究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集知识、政治、趣味等多元素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式信息平台”,方便教师、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随时进行平等交流、互助,使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更为深入。

四、结语

“微平台”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高校中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專业素养的人才队伍逐渐扩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学生思想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度逐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度不断提高,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发生变化,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梁辉.注重学风建设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1(6):4-5.

[2] 郭西平,万明,封彦,等.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学风建设路径的探索[J].科技风,2021(20):139-140.

[3] 张斌斌.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42-147.

[4] 李宁,刘媛媛.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基于高校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的视角[J].未来与发展,2020,44(9):74-77.

[5] 武昭阳,邵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学风建设对策研究[J].经济师,2020(12):217-218.

[6] 吕莹.“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研究:以Z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44-47.

[7] 丁惠灵.论人文关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1-84.

[8] 马劲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35):52.

[9] 朱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58-60.

作者简介 常玉凤,硕士,华东交通大学学工部(处)大学生思政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 占芷歆,硕士,华东交通大学学工部(处)大学生思政中心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微平台教育发展人才培养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微平台用于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分析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基于社交网络的英语互动微平台建设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