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老年人数字阅读推广策略探究

2022-12-27梁骁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阅读障碍老龄化新媒体

摘要:文章从数字阅读的方式、场所、内容和形式、动机和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新媒体时代老年人阅读行为的转变。数字化阅读是目前应用普及度较高的一种方式,逐渐被广大群众接受。但许多老年人受技术障碍影响,无法使用数字化阅读方式。为提升新媒体时代老年人的阅读质量,满足老年群体的阅读需求,减少其获取新闻信息、文献信息等面临的障碍,文章以实地调研、信息数据获取等方式分析目前老年群体的阅读情况,发现了老年人对数字阅读的接受度不高、缺乏面向老年人的数字阅读设备、数字阅读空间环境和资源有待改善、数字阅读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加强数字化阅读宣传、建立数字阅读资源体系、提供个性化数字阅读服务、建立服务老年数字阅读推广团队等措施,旨在打破老年人数字阅读壁垒,增强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阅读推广;老龄化;老年人;阅读行为;阅读障碍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3-0060-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21年度老年文化与艺术研究课题“江苏开放大学图书馆社交型老年学习空间再造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LYYB008

一、引言

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日渐重要,而阅读就是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社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数字阅读以其多样化的呈现形式,逐渐被老年人接受,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阅读行为。数字阅读不仅能够让因年迈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第一时间了解社会动态、与他人互动,还可以通过视频和音频让老年人充实闲暇时间、减轻孤独感、扩大社交圈和改善认知能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老年人阅读行为转变

数字阅读是通过数字文本和数字媒介来获取信息的一种新兴阅读方式[1]。新媒体时代老年人阅读行为的转变,主要归因于阅读的文本和媒介发生了变化。例如老年人经常阅读的时事新闻、健康养生、文学作品等,在传统媒体时代需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书本、杂志等不同的媒介来获得。而在新媒体时代,阅读文本和阅读媒介的数字化,使老年人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一个平板电脑或一个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在网络环境下便捷、高效、成本低廉地获取信息资源,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阅读方式从以往需要固定时间、地点的阅读,转变为可以灵活进行的移动阅读。

数字阅读使老年人在阅读场所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使阅读行为不仅可以发生在图书馆、老年大学、书店等适合学习的场所,也使老年人在公园、市民广场甚至各类交通工具中的阅读行为较以往更为普遍,展现出了新媒体时代数字阅读的特色。

数字阅读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学历背景、信息素养的老年人差异化的阅读需求。以往通过传统纸媒阅读难以接触到的内容,包括网络文学、期刊论文、各类学科领域的课程资源等,现在均可以数字阅读的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实现便捷、精准、定制化的阅读。阅读内容在容量上也产生了显著变化,相较于以往纸媒阅读的长篇文章,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倾向于使用微信、今日头条等APP阅读短篇资讯,阅读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快餐式的特点,即利用零散的空闲时间获取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新媒体时代的阅读形式不再局限于文字符号[2],一些较为经典的文本资料,不断以有声读物、影视作品等形式呈现给读者,带来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于一体的阅读体验,帮助理解能力、反应能力、记忆力衰退的老年人读者群体获得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有效帮助视力、听力等生理机能衰退的老年人获得一定的信息补偿[3]。

新媒体时代,老年人阅读的动机和需求也在发生明显变化。传统媒体时代,老年人阅读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资讯、充实闲暇时间、健康养生、满足阅读兴趣等,而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这些内容,老年人更加注重自我修养提升、终身学习、社交型阅读等方面的需求。许多老年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情感需求日渐凸显。利用微信等兼具移动属性和社交属性的新兴微媒体进行数字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分享交流,增强社交互动的参与感,如此可以有效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扩大老年人的社交圈,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新媒体时代老年人数字阅读推广的主要障碍

(一)老年人对数字阅读的接受度不高

数字閱读相较于传统阅读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老年人受到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制约,对数字阅读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首先,新媒体时代,青年人是数字阅读的主力军,他们学习和掌握信息的速度和能力与老年人相比明显占优。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对外部环境改变和层出不穷的新兴事物的适应能力减弱。信息技术与数字化产品的发展,使老年人迅速被边缘化,成为新技术、新媒体使用方面的弱势群体。面对操作复杂、智能化的数字阅读电子设备,他们产生本能的抗拒,害怕操作不当引发错误,难以熟练掌握和深入探究设备功能,进而增强了他们的危机感和恐惧感,削弱了老年人参与数字阅读的积极性[4]。

其次,由于传统观念和固有经验,人们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许多老年人对纸媒阅读的认同感根深蒂固,认为数字阅读会对身体造成较大伤害,潜意识里存在抵触情绪;同时,数字阅读的内容质量相对无法得到保证。现阶段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通过数字阅读所获得的资讯海量、驳杂、真假难辨,无法确定阅读内容是否真实准确。而纸质图书在出版过程中,内容会经过严格的筛选、校对,真实性和准确性可以得到保证。

最后,老年人退休后生活节奏慢,时间相对充裕,能够保证固定的阅读时间和场所。数字阅读即时、高效、便捷的资源获取能力和不受空间限制的移动阅读方式,对老年人来说并不具备明显优势和吸引力。老年人更喜欢群体性活动,更倾向于固定的阅读、交流场所,通过社交互动来缓解情感上的孤独感。而且其数字阅读碎片化、快餐式的浅阅读模式,相较于纸媒阅读能够提供的深层次阅读体验来说,存在一定的劣势。

(二)缺乏面向老年人的数字阅读设备

在数字阅读硬件设备方面,目前产品的多样性相对较差。如Kindle、口袋阅等风靡一时的多功能电子阅读器,现因功能相对单一而失去用户黏性,逐步被功能多样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取代,从而黯然退出主流市场。相比而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功能更多,价格也更便宜。手机APP上能够免费获取的资源更多,反应更灵敏,还能第一时间找到最新书籍。然而市场上专门面向老年人的数字阅读平台较为匮乏。现有的数字阅读平台在交互设计方面考虑不足,缺乏对老年用户的关怀。例如,数字阅读APP的界面设计忽略了老年人视觉障碍和要求使用简易便捷的特性,显示字体过小且操作烦琐,使用体验较差。复杂的操作、缺乏适老化设计的交互界面,给老年人的数字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是老年人数字阅读推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空间环境和资源有待改善

数字阅读的媒介主要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对空间场所的依赖性相对较弱。但图书馆提供的数字阅读设备和环境,可以让读者获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目前能够提供数字阅读服务的企业少之又少,且盈利状况惨淡,老年人数字阅读推广的重任更多落在各大公益性图书馆和社区数字阅览室身上。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或社区数字阅览室都没有提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数字阅读场所及设备;在数字阅读资源方面,专门针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等需求的阅读资源十分稀少,有声读物匮乏;在数字阅读服务方面,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能够提供的空间小、硬件设施差、缺乏线上服务、工作人员数字阅读专业知识相对欠缺。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对数字阅读的兴趣,对数字阅读推广造成阻碍。

(四)数字阅读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老年人和老年人数字阅读的社会关注度普遍不高,我国尚未形成专业的数字阅读推广团队。现有团队主要由志愿者或社区工作人员组成,他们只能提供简单的借还服务,在老年人数字阅读相关问题的解决上,缺乏专业知识和服务经验,无法满足老年人深层次的数字阅读服务需求[5]。因此老年人在数字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普遍倾向于向自己的子女求助。但由于各种因素,子女经常不在身边,老年人的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阅读体验会大打折扣。

四、新媒体时代老年人数字阅读推广策略

(一)加强宣传,激发老年人参与数字阅读的热情

新媒体时代,数字阅读逐渐成为老年人必备的基本生活技能。但老年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弱,传统纸媒阅读习惯根深蒂固,对数字阅读设备复杂的操作望而却步。因此需要加强数字阅读推广宣传,消除老年人对数字阅读的误解,从而提升老年人对数字阅读的接受度、认可度。首先,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市民广场等老年人聚集的场所,通过张贴海报或针对老年人的喜好和需求举办讲座、开展阅读体验等推广活动,激发老年人的阅读热情,发动老年人口口相传,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数字阅读;其次,可以通过上门宣传讲解、社交网络平台推广等形式,向潜在老年用户的子女进行宣传,让子女鼓励带动老年人一起参与数字阅读,体验数字阅读的便捷性,丰富和充实闲暇生活,促进家庭和谐。

(二)建立完善的数字阅读资源体系

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社区、图书馆、老年大学等组织和文化服务机构相互配合,建立起与老年人养老服务相匹配的数字阅读资源体系。首先,规范和完善老年人数字阅读内容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充分了解我国老年人对数字阅读的需求,精准定位老年人的阅读偏好,有针对性地出版和提供相应的数字阅读资源。开发运营服务老年人的公众号和APP,确保内容资源真实可靠,避免老年人在自己的家庭、社交圈内频繁转发不实信息,引起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

其次,建立完善的老年人数字阅读服务体系。在空间场所服务方面,在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老年大学等文化服务机构开辟老年人数字阅读区域。新媒体环境下,数字阅读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开辟单独的空间供老年人进行数字阅读,可以有针对性地为老年人提供其感兴趣的视频、有声书等数字资源,使老年人在享受有声阅读服务的同时,不影响其他读者的阅读。在硬件设施服务方面,开发专供老年人使用的数字阅读设备。要让老年读者平等、无障碍地获取数字资源和使用交互设备,轻松愉快地开展数字阅读和社交活动。因此要针对老年人进行数字阅读设备的专项开发,或在开发数字阅读设备时考虑包容性,使尽可能多的用户能够无障碍使用。比如考虑老年人的视觉障碍,显示页面的文字可以放大,使用颜色清晰可辨,简化操作方式,减轻老年人的阅读负担。也可以通过开发语音输入等方式,让老年人能够方便使用。

(三)提供个性化的数字阅读服务

为了使老年人能够平等、无障碍地进行数字阅读,要合理利用新技术、设备,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使其具备独立获取资源、进行数字阅读的能力。尤其在服务居家养老方面,要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跟踪式的服务,参与老年人数字阅读的整个过程。例如,引导老年人运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合理开发数字阅读平台中的社交网络,开展线上阅读交流、分享;在数字阅读平台中有针对性地推出老年网络课程,提升老年人的新媒体素养,引导他们更加快速地实现融入信息社会环境的目标;建立线上服务团队,为老年人进行数字阅读提供参考咨询、检索浏览和在线智力支持等服务。

(四)建立服务老年人的数字阅读推广团队

许多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服务机构为解决老年读者阅读媒介使用困难的问题,开设了数字阅读设备使用相关培训课程,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与新媒体时代接轨。因此,专业的数字阅读推广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在现有条件下,一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寻找既掌握了阅读推广专业知识技能,又对老年读者、老年教育等领域有一定研究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对馆员、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培养,提高对老年读者群体的关注度,提升新媒体时代老年人数字阅读服务能力;三是紧密联系涉及老年教育的学校、社区、社会组织、文化服务机构等,寻求数字阅读资源整合与数字服务合作。在必要时可以聘请社区工作者、相关专家学者、培训教师等作为阅读推广团队成员,为老年读者提供更专业的数字阅读服务。

五、结语

在老龄化社会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数字阅读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日渐受到老年人的关注。相比传统纸媒,数字阅读在阅读方式、阅读场所、阅读内容和形式、阅读动机和需求等方面促使老年人的阅读行为发生转变。但在数字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发现,还存在老年人对数字阅读的接受度不高、面向老年人的数字阅读设备匮乏、空间环境和资源有待改善、数字阅读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加强宣传、建立完善的数字阅读资源体系、提供个性化数字阅读服务、建立服务老年人的数字阅读推广团队等措施,优化老年人的数字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 董丽晶,谢志远.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老年人数字阅读推广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21(4):70-75.

[2] 孔洁.大数据环境下读者阅读行为转变与可视化分析:基于Cite Space[J].兰台世界,2021(4):122-125.

[3] 史伟.新媒体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融合: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8,40(9):48-51.

[4] 李光,张慧杰.新媒体时代老年学习的困境及對策[J].中国成人教育,2021(19):14-18.

[5] 李熠煜,黄雪颖.新媒体时代老年人数字阅读推广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0(6):62-67.

作者简介 梁骁,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范式。

猜你喜欢

阅读障碍老龄化新媒体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明明的学习为何如此困难?
小学生阅读障碍的成因及矫正对策
学生阅读学习困难: 教师知多少?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阅读障碍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