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优建强“第一资源”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2-12-27张晓宏

神州学人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人才评价建设

文|张晓宏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次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放在一个部分中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确定了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高校必须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完善人才发展生态,打造“强磁场”,深挖“蓄水池”,擦亮“试金石”,促成高等学府与天下英才的双向奔赴、高素质人才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强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打造“强磁场”,让人才集聚于现代化建设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构筑“百木成林”的聚才磁场,高校要发挥自身具有的科技、人才、创新三方面的独特优势,引导各类人才自觉从“到这里工作”向“为这里工作”转变,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贡献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

将选才视野扩展到全球,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遵循“以人为本”核心原则,以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注重多元化、多层次引进各类人才,为我所用。充分发挥引才、聚才优势,通过优化人才结构、完善服务体系来提升人才吸引力,并通过招引人才反哺学校建设。要树立全域人才观,既要引进“领头羊”,重视引进工程技术、科技类应用型等高层次人才,也要吸引“羊群”,扩大人才引进范围,引进基础性专业技术人才,使高层次人才与基础性人才相互配合、各尽其职。要将选才视野扩展到全球,重点引进享有学术盛誉的战略科学家,加速汇聚世界一流创新团队,为顶尖人才量身定制专门科研平台,做到有条件、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留住更多战略科技人才。要聚焦世界学术前沿,借鉴发达国家学术领域的经验与做法,注重培育国际性学术大家、国际学术精英,加快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以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导向,创新人才组织形式。坚持以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导向,布局系列改革,创新人才组织形式,创新人才使用机制。要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进行系统布局,统筹实施重点人才开发计划,同步考虑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发展机制改革。要构建实施“五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和新兴学科,细化人才规划目标。要打造一流科技生态和人才生态,持续优化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坚持“科学家本位”方向不动摇,探索实施“领军人才+专家团队+科研平台”引智新模式。要积极争取国家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装置布局落地,依托现有国家级平台,培养、引进、聚集、使用一批战略引领型人才。还要提供高质量科教资源支持,鼓励人才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有效破解“卡脖子”难题,产出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锻造战略科技硬实力、实现尖端科技自主可控贡献力量。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苏州大学纳米材料科学教师团队

做强产学研协同科研体系,打造人才汇聚新生态。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实验室体系、产学研协同的科研体系,持续推进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四大”联动建设,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充分发挥地方产业、科教、资本等模块优势,推动顶尖人才团队共引、校地人才资源共享、科研实验平台共用,携手建设人才高地。要着力建设依托学校、立足当地、辐射周边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通过高质量创业基地和创客空间,吸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研成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校创新创业。要深化产学研合作,克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织间合作屏障,从科研投入、科技评价、科研项目等方面出发,进一步拓展和吸引全社会创新要素资源,推进多元化的科研投入结构。要建立产才融合发展机制,培育产业领军人才,以“双聘制”形式,让人才以不同身份在企业和高校同时从事创新实践与科研教学。要聚焦“四个面向”,紧密联系学科发展与市场需求,加强转化应用研究,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全周期保障。

深挖“蓄水池”,让人才成长于现代化建设

对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是全方位、全新的。当前,我国面临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基础研究和关键领域专业人才不足、专业人才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人才作为稀缺资源、战略资源,不可能完全依靠外部培养,高校需要在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上担起责任。

加大“双一流”建设力度,筑牢人才自主培养基础工程。培养一流人才既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高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评价标准。而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提供人才资源,也必须以一流高校群作为坚实基础。因此,必须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充分发挥建设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在战略方向上,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及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做到同频共振。在战术路径上,高校必须坚持以“双一流”建设赋能人才培养。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中国特色,紧扣国家重大急需,全方位谋划一流学科群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性、多学科性。创新一流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面向数字时代,实施制度化、常态化的知识更新,超常规培养急需人才。

创新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当前,破除高水平人才供应困境,完善高校人才自主培养顶层设计,已迫在眉睫。高校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打通“三链”,着力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一是打通“产学研”一体化链,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与产业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大型科技基础设施,通过与行业重点企业联合培养,实现从“学用结合”向“学用创融合”提升,助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为行业培养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型、产业化、高科技人才。二是打通“三创”融合链,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将“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多元化的知识与能力,成为更懂创意、更懂跨界、更懂开放、更会合作的人才。三是打通本硕博贯通式培养链,推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有机衔接、梯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存在的“割裂”问题,横向拓展学生在交叉专业领域的知识宽度,纵向加深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科研能力和本领,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让科研“好苗子”尽早“破土而出”,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补齐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打造人才自主培养比较优势。坚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用好教育评价指挥棒,建立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大力培厚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不断完善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鼓励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与学术前沿引入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科研素养。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系统科研训练,让学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中,厚植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擦亮“试金石”,让人才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在人才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着眼人才评价、激励、使用、服务等层面进行了系列改革,并取得了较好成效。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需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完善评价,让人才“大胆闯”。高校要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实施“铸魂润心”强师行动计划,严把思想政治素质关,持续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强化教师教书育人、做大先生的责任担当。持续推进破“五唯”工作,精简人才“帽子”,建立综合考虑创新价值、科研能力、个人贡献的人才评价体系,突出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的导向,注重与实际需求挂钩,避免“一刀切”评价,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潜心研究的评价体系。采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国际化、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并完善以人才分类管理为重点、基于学术影响和价值贡献的评价机制。

放手使用,让人才“打头阵”。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技工作发展规律,破除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思维,积极为人才松绑,做到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敢于放手任用青年骨干人才,让其打头阵、当先锋,积极在关键岗位上释放创新发展能量。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更多技术、经费、资源层面使用决定权和调度权。落实科研项目责任制,改革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以“军令状”和“揭榜挂帅”为抓手,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评价监督,确保组织管理方式有序、科研项目有成效,形成以信任为基础,松紧有度、张弛有道的人才使用机制。

给予重担,让人才“成帅才”。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力量,高校要引导人才面向国家和时代重大需求,面向科学前沿的新问题、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国家急迫的难问题,以自己的知识专长和研究成果,用于国之命脉、用于国之重器、用于国之大政,将人才的学术理想融入到国家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帅才型科学家“关键少数”作用,建立健全整合科研资源的机制,在实施新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委以重任,明确权责清单。建立有效整合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各类资源的机制,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对接,打造能级更高的创新平台,为帅才型科学家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提供协调和服务,让更多人才能够大显身手。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人才成为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地位和支撑作用愈加凸显。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着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使命,在创新资源储备库、人才储备库中具有核心作用,必须深入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培优建强用好“第一资源”,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人才评价建设
人才云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