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2022-12-27陈如平
文| 陈如平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就教育而言,党的二十大报告特设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专章,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对教育事业作出部署安排。其中,有四个方面亮点,格外引人注目。
首次提出教育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这些现已成为基本共识。与历次党代会报告把教育放在民生部分部署安排不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第一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论述之后的突出位置。这一安排是对教育的地位作用作出了新概括,突出了教育既是民生更是国计,新增的“战略性支撑”是对“基础性地位”的延伸和升华,其意蕴深厚、境界高远,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重要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反映了对教育、科技、人才的更强需求和更大期待,极具战略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为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科技与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教育、科技和人才是高度关联、指向一致的,也就是说,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来推动科技创新。这不仅重新框定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基本定位,而且对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也提出了全方位的新要求,需要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变革。由此,当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需要在价值观、政策、机制等层面作出适当调整和适切应处。
众所周知,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往往是新兴领域的开拓者,是技术革命的引领者,是重大工程的带头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国家拥有拔尖创新人才上的优势,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培养面临着一系列新矛盾新挑战,针对新兴领域人才缺口较大、拔尖创新人才不足、美西方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明确提出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重大决策,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机制和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到第11位,已经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当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又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的学生在“工大创谷”进行机器人研发 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教育是人才之母,因此,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发展,先后推出两期“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简称“拔尖计划”)和一期“强基计划”,一批高水平大学参与其中,面向基础学科,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关键领域,为国家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培养核心人才。同时,我国还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多次强调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推进“拔尖计划”和“强基计划”顺利实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更是强调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急需、冷门学科专业的支持力度。总体上看,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从改革招生制度、出台专项培养计划、建设培养基地三个方面优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全链条机制,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行的实践路径。二是加快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目前,我国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总人数为1076.55万,与现有8.8亿劳动年龄人口相比,高层次人才的积累太少。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比例,持续优化研究生教育区域布局,在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加强急需学科建设,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有目标、有重点、成建制地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三是加大工程科技创新和工程师培养力度,全面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培养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和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四是引进用好留学人才。择时开展高校引进留学人才试点,扩大高校用人自主权,畅通高校高水平人才引进渠道,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办法。五是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建立起“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贯通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体系,为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全覆盖”的特殊教育服务。按照国家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改革考试招生评价办法,完善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制度支撑。这一共识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
首次明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主题
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不同,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报告中教育部分的主题,并作出专门部署,是为首次。这一安排角度新颖,立场鲜明,导向明确,立意深刻,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鲜明回答了“为谁发展教育”“依靠谁发展教育”“教育发展成效由谁评判”等根本性问题,直接表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和发展本质,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但并不是一个新命题,它表明教育改革发展与人民群众期待相一致。众所周知,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不仅是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也是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用70多年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基本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现代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服务发展能力全面提升,教育面貌已发生格局性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教育现代化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期待越发强烈,对更好、更公平、更优质教育的期盼水涨船高。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正是对这种美好期盼积极而有力的正面回应。的确,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探讨其路径、机制和方式,是一项非常重大的课题。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重要前提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体现在经济社会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等方面。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全面落实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低于4%。要进一步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健全各级教育生均标准,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把新增教育经费更多地用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设施改善等“软”的方面,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一些地方提出,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首要民生责任来抓,把教育均衡化发展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把教育素质的提升作为发展方向,以改革有效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全方位奠定教育发展基础。实践证明,这是非常高明而有效的做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关键在于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关系长远、赢得未来的全局性战略。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2万美元,教育正加快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全方位调整。义务教育是重中之重,重点要抓好课程教学改革,倡导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坚持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强化本科教育,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规定,形成鲜明的质量导向。职业教育优化类型定位,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促进提质培优。牢固树立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把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心集中到教育教学上来,全面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看似抽象,其实非常具体。其评判检验标准就在于人民群众的评价好坏和满意度高低。无论是在偏远山村还是繁华都市,孩子们幸福的笑脸、老百姓真切的获得感,都是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从本质上看,人民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一种主观感受,这就需要处理好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满意标准是多元的、个性化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要正视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特殊性、差别性,又要抓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核心期待。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满意标准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在不断变化。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其实反映的是标准、尺度的变化。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着眼于人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对教育改革发展作长远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以赢得人民更长久、更深切的满意。认真解决好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问题,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统筹协调好不同资源支持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是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新增了“加快”二字,凸显了达成这一目标任务的紧迫性。按照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两步走”战略安排,这一表述不仅划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间表、路线图,也重申了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
关于教育体系建设,并非今天才有之。早在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这明确了教育体系的性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2004年2月,《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强调教育体系的“现代化”特征。2010年8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指导思想中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按照“高质量”的总要求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直至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体系的迫切性跃然纸上。
在以上表述中,有关教育体系的用法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有机构成的总体结构,包括学前教育机构、义务教育机构、高中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职业教育机构等正规教育机构,也包括继续教育机构、社区教育机构,以及近些年逐步发展起来的终身教育机构、网络教育机构、老年教育机构等非正规教育机构,这些机构构成了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配以特定的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治理效能。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席,不能掉队。二是指大教育系统中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涉及到教育的人、事、物及其相互关系,包括教育方针、思想理念、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制度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活动、技术手段、教育治理、生态环境、教育评价等方面,对这些要素的改进、调整、优化,均有可能引发教育变革甚至是系统性变革。上述不同时期教育体系的表述,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相呼应,反映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也可看作是中国式现代化演进过程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贵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梁贵友(中)在贵州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与师生交流 摄影|新华社记者 陶亮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各级各类教育要适应人民期盼和发展需求,巩固提升普及水平,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方面,学前教育要多渠道增加普惠性资源,全面提升科学保教水平,既要确保资源供给,加强投入,又要注重管理和引导。截至2021年底,全国所有县(市、区)都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验收。同期,国家部署开展优质均衡创建试点工作,在各省份创建一批率先实现优质均衡的县(市、区)。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是义务教育的重大战略。当务之急是,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深入推进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落实“五育并举”要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中阶段学校坚持多样化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以强化特色引领高中学校健康发展。职业教育方面,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入实施中高职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推动高职提质培优,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方面,要推进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促进内涵式发展,鼓励高校在不同定位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此外,还要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深化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加快优化民办教育结构比例,稳步推进民办义务教育治理,引导民办教育有序健康高质量发展。
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并放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之前,这是对教育数字化提出的纲领性要求,对教育未来发展起到了引领支撑作用,彰显出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数字化不是单纯的技术和工具的应用,更承载着教育的价值,体现教育发展的方向,是贯彻国家战略的重要行动,是建设全面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实现路径,是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引擎,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教育数字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为支撑的。从根本上看,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紧紧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到“十三五”末,中国已初步建成教育信息化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融合发展关键技术体系与基础设施体系,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实践模式逐步形成,为推进教育数字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客观上造就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取得了巨大突破,其中的成功经验做法需要认真梳理总结。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的要求,为未来5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需要正视的是,从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的常态化来看,其整体上还停留在多媒体教学的简单应用层面,技术赋能的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体验式现代性课堂教学样态还停留在观摩、示范性教研活动层面,技术支撑下的教学模式变革与教育管理体系的重构还未实现,信息技术支撑课堂结构性变革、推动教育信息化创生性发展的实践路径并不清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的革命性影响还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在局部地区,教育信息化融合进程已进入教育系统腹地,实践中呈现的问题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特征。例如,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学习环境、平台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一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支撑跨学科教学融合的能力不足,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进程相配套的制度体系不完善,甚至出现工具凌驾于目的之上的问题。此外,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从技术驱动走向业务融合、机制创新、文化创生,也将生成不少新问题,对这些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实施教育数字化,首先要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在这一方面,最近一两年来,中国作出了积极努力。例如,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资源供给模式,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深化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应用,发挥国家电视空中课堂频道作用,探索大中小学智慧教室和智慧课堂建设,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形成了有效的建设模式和推进机制。面向教育未来发展,必须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向教育领域的转移,全面赋能学校教育,推动教育形态的深刻变革。
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落实“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3C”原则,集成各类资源,连接相关服务,充分发挥平台价值。一是要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从有数据到高质量赋能。要强化数据挖掘和分析,构建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新模式。通过大规模数据分析,更好服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校长管理、政策制定,运用数字技术更精准、更有效地评价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要从资源和服务的应用逐步延伸到评价体系的改革和“指挥棒”的调整,如改革教学成果奖或其他相关奖项的评奖办法,建立非唯分数的评价方式;要研究数字教育与现有教学关系,如学分认定、能力、评价、标准等方式,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二是开展有组织的研究,深入开展数字变革和教育数字转型研究;深入研究科技伦理、数字伦理等重大课题,思考数字教育条件下的教育管理、学分认证和隐私保护,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挑战。三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新领域新模式试点示范,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此外,发起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加强国际数字教育合作,以数字化赋能教育发展,让教育资源更加普惠普及。积极引导参与各方研究和思考教育数字化转型,共同探讨数字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治理等议题。
总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党的二十大已经吹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教育系统务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创造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