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染色体嵌合体中的作用分析

2022-12-27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34期
关键词:羊膜核型羊水

鄢 一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产前诊断是现代临床上产科应用十分常见的诊断方式[1],其主要目的是尽可能降低现代人口的出生缺陷率,使现代人口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虽然染色体病症在目前临床上还尚无有效且良好的治疗方式,但进行有效的产前诊断能够避免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2]。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于染色体疾病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属于染色体疾病的诊断金标准,这种诊断方式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且效果最优的产前诊断技术,但这种诊断技术不仅诊断周期较长,且各项操作流程极为繁琐,对相关操作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较高,故而在临床上难以推广使用[3-4]。利用FISH可以在无菌状态下对羊膜分裂间期的细胞进行直接的检测,并能对最常用的异倍体进行早期的产前检查,并对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早期的羊膜细胞核型分析。FISH能够对未培养的细胞进行直接检测,这种诊断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检测时间,大大提高了临床的诊断效率,而目前临床上已经越来越普遍应用这种诊断方式,对胎儿染色体异常进行产前诊断[5-6]。这种诊断方式操作简单,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较低,并且在部分临床研究中认为,这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适用于多种儿童的染色体异常诊断[7]。本文探究将FISH应用于产前诊断染色体嵌合体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选取我院收治的600例存在产前诊断指征的产妇进行羊膜穿刺术,获得其羊水细胞后,分别对其进行染色体异常诊断。纳入标准:①孕周为19~24+6周。②单胎妊娠。③具有胎儿畸形高危因素,如高龄妊娠、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妊娠期糖尿病等。④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障碍。②先兆流产。③中途失访,脱落研究。将患者资料录入Excel表格后进行资料分析,我院统计学人员分析患者资料。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产妇在入院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在超声引导下对产妇进行羊膜穿刺术。将最初的1 mL羊水去除后,避免出现母体细胞污染,随后取出羊水25 mL,将其中20 mL作为细胞培养,其余5 mL进行FISH检测。

细胞遗传学诊断:将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取出的20 mL羊水装入无菌离心管内进行10 min离心,收集羊水细胞,采用贴壁细胞培养法进行7~14 d的培养确认细胞生长状况良好后,对培养皿中加入秋水仙碱、收集羊水细胞后常规制片,由医务人员对其进行观察。

FISH检测:采用雅培公司生产的FISH探针进行定位,对其中的荧光信号进行分析,确认绿色与红色荧光信号。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按照试剂和说明对患者细胞进行处理,玻片处理、杂交、洗片、复染均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分析,每个杂交区域应当随机至少记录50个信号强且无重叠的杂交细胞。90.00%以上的细胞确认正常,则记录为正常标本,而其中60.00%细胞若出现异常,则记录为异常标本。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 20.0 For windows开展统计学分析;应用t值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应用χ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P<0.05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完成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共计存在71例染色体异常情况,染色体异常率为11.83%,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例数为58例(81.69%),存在4例漏诊情况;FISH诊断中确诊染色体异常为67例,染色体异常率为11.17%,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例数67例(100.00%),其中8例嵌合体异常完全确认,无漏诊情况,最终两种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310,P=0.7173)。见表1。

表1 胎儿畸形的两种产前筛查方法结果比较

3 讨 论

胎儿的染色体嵌合是影响胎儿出生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父母的遗传原因,也可能是由于胎盘等原因造成的。胎儿是否有嵌合现象,如有绒毛或羊水染色体的染色体异常,则应考虑是否有嵌合。但是,在基因测试中是否存在着染色体嵌合,这给临床医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要了解其起源、形成机制等问题,为产前诊断奠定基础。

目前,随着我国产前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关胎盘是否能够真实地表现出胚胎的遗传特征的争论也越来越多。羊水穿刺手术很困难,与取样方式和术者的技术水准有关,很有可能会出现母体污染。而FISH可以对染色体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其是否为非整倍体,从而对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情况进行确诊。FISH使产前确诊的周期缩短到24~48 h。因此,理解染色体嵌合的起源,形成机制和测试的意义是非常关键的。本研究通过对染色体嵌合的分类、机制和对胎儿检查效果的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胎儿的缺陷,为临床提供科学的指导。

采用穿刺方法获得绒毛、羊水、脐带血等胎儿细胞进行遗传学诊断,能够有助于现代优生优育理念的推广[8]。细胞培养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依然是对染色体病症进行诊断的金标准。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及敏感度,可达99.5%左右,但羊水细胞通常需要经过7~14 d的培养后才能进行分析,这不仅对产妇和家属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也会对医务人员造成额外的工作压力[9]。羊膜腔羊水穿刺术的危险性较低,由于采集时间的差异,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羊膜腔穿刺是当前的常规产前检查方法,因为其来源广泛,包括胎儿泌尿生殖道、呼吸器官以及代表不同胚层的上皮组织。其主要是将羊膜质细胞进行免疫,经过7~8 d的时间,再进行制片及染色体类型的测定,最后确定胚胎的染色体类型。从胚胎的发生情况看,羊膜的中胚层细胞与胎儿的真正的染色体状况是最相近的。羊膜腔的检查能准确地显示出胚胎的染色体状况。因此,在做绒毛活组织检查时,必须进行羊膜腔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有染色体嵌合症。而FISH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安全、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等特点,在细胞遗传学、间期遗传学、DNA序列检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FISH是以DNA为基础,将DNA或RNA探针与已变性的单链RNA进行互补配对,由具有荧光基团的抗体来鉴别,或将其与靶基因结合,再由萤光基将其与靶基因连接,在萤光显微镜下,直接在细胞核、染色体或切片上发现靶基因的位置,FISH能够对妊娠16周以后的孕妇的羊水间期细胞进行检测[10],能够对产妇进行穿刺后24 h内的快速诊断,明确胎儿13、18、21、X和Y染色体数目异常。在目前临床研究中发现这5对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占所有胎儿染色体异常的60.00%~80.00%,并且占所有染色体异常活婴的95.00%,所以对这5对染色体进行诊断,能够快速明确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状况,对于缓解孕妇和家属的心理压力来说有积极意义。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应用与FISH能够检出染色体异常67例,确诊率为11.17%,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案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并且在FISH中对染色体非整倍体的确诊率为100.00%,未见出现漏诊情况。FISH在应用过程中,应用5 mL左右的羊水即可获得准确的诊断[11]。这种新型的诊断方式,所有检测均可在48 h内完成,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并且这种诊断方式的操作和分析较为简便,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低,无须对细胞进行培养,不仅能够对活细胞进行检测,还能够对流产组织、胎儿组织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可用性[12]。

产前诊断染色体嵌合体主要是利用绒毛细胞的染色体图谱,在对细胞的中期分裂阶段进行鉴别时,由于材料较多,细胞间的分离数量较小,导致其检测的准确性受限。利用FISH可以与中间分裂阶段和间期进行杂交,可以得到许多具有杂合的细胞,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X、Y、13、18、21号染色体的异常。利用全丝标记的探针、X、Y、13、18、21号染色体的标记探针和全染探针对孕中期的羊水细胞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应用荧光技术对胎儿进行早期诊断,有利于预防胎儿异常和智力低下染色体异常胎儿应选择及时终止妊娠。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诊断染色体相关疾病的重要方式,可以在显微镜下,直观的观察染色体数量和异常结构,是当今临床诊断染色体疾病的金标准[13]。有研究提出[14],传统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是预防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现的重要途径。随着近年来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完善,很多研究发现,在羊水与绒毛培养中,容易出现嵌合问题,但是其中部分为假性嵌合。如何判定并且识别嵌合的真假度已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要问题。染色体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是以微阵列技术为基础,包括基于比较基因组杂交的微阵列、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微阵列[15]。FISH将荧光标记的特异性寡核苷酸片段作为探针,利用荧光系统检测,定位分析DNA定性以及相对定位分析。与核型分析技术相比,FISH的直观性更强,特异性更高,FISH可以对未培养羊水细胞间期细胞进行直接检测,还可以快速进行产前诊断。尤其是针对羊水核型少者直接进行FISH检测,可以更好的对胎儿情况进行判定。

综上所述,染色体核型分析能够完全确认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而FISH在产前诊断中的效率和成功率较高,但单独应用FISH,可能会出现小概率的误诊情况,故而在临床上尽可能选择两种诊断方式联合应用的方案,这样才能使产前诊断发挥最大化的诊断效能。

猜你喜欢

羊膜核型羊水
羊膜修复肌腱、韧带损伤的研究进展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产前诊断指征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什么是羊水
百日草的核形态学研究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
羊水过多过少都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