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2-12-27郝田田
高 明,郝田田
(1.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2.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如何突出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增加劳动知识,培育劳动精神,提高大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综合《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定义和当前对于劳动概念的新认识,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不能单纯地认为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或者体力上的劳动锻炼就是劳动教育,只有将劳动知识的学习、思想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才能称之为劳动教育。
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创造、积累、传承下来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劳动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将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既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构建了更融洽的载体,二者的有机融合,可以使劳动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更加厚重且更具说服力,所以研究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策略,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20年9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其中提到: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等理念深入人心,艰苦奋斗、勤俭持家、重义守信等品质融入血脉,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农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核与现阶段劳动教育的价值要求高度契合,对于促进和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综合育人水平
发掘和利用优秀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对于“五育”,尤其对于劳动教育的作用更为显著。将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渗入德育教育中,将“耕读传家”“劳动光荣”理念渗入劳动教育中,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知行合一、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助于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懂得劳动最美丽、劳动成果最珍贵的道理。
(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立场。农耕文化包含了农耕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思政教育中,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引申这些内容,使大学生对劳动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农耕文化知识的渗透学习,对大学生的知识面也是一种有益的拓展,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加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坚定文化自信,还可以帮助他们保持艰苦奋斗精神。
劳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劳动意识渗入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与其现有知识体系相结合,从而内化为其积极主动的自我意识。受不良文化的冲击,大学生极易产生认知偏差,甚至突破自身的道德门槛误入歧途。所以,有必要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农耕文化中劳动文化的精髓,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用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勤劳朴实、艰苦奋斗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熏陶,要让他们意识到只有铸牢热爱劳动这一优秀品质才能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才能与身边人和生活圈实现和谐共存。
(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无论是对国家而言,还是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创新创造能力都是迈向更大舞台的重要能力。大学生具备创新创造能力,在工作中能更快地实现个人价值,更好地为企业乃至国家创造效益。打造具有高创新力、高技术力以及高知识力的人才队伍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有必要通过劳动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农耕文化为特色的劳动教育,除知识体系本身的内容教育外,特别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教育。劳动教育的内容也包含社会实践,因此可以将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与现阶段进行的劳动教育进行充分融合,帮助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通过各类实践不断进行创新创造,从而实现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为成长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还需提高
随着国家劳动教育相关要求以及条例的出台,各级各类学校逐渐把劳动教育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重视。但是传统教育的“分数论”导向及功利性的情况依然存在,导致很多学校及老师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知还不是很到位。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劳动教育需要教什么、怎么教、效果如何都值得深思和探究。从目前情况看,许多高校虽然开设了一些传统文化的通识课,但关于农耕文化的内容并不多,农耕文化相关内容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
(二)理解程度不够深入
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社会人”。有人以此为借口,认为传统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早已过时,传统工具器物和劳动技术不具有传承意义,没必要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劳动教育,这是我们不能认同的,我们必须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劳动教育除了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更注重对劳动精神、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培育养成。劳动教育的过程重在对劳动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理念进行深入发掘、阐释、启迪和引导,使学生在劳动体验的过程中锻炼成长。农耕文化包含的内容广泛,不仅有农事耕作、生产农具、粮食加工储存等,更包含了传统节日习俗、饮食文化、思想传承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将农耕文化的精髓融入劳动教育,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富有成效的。
(三)对劳动教育定位的误解
劳动教育是融合在学校教育之中的,它是学校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外加的。劳动教育不是教育的一个单独组成部分,而是劳动与教育的内在统一,是以劳动贯穿全部教育的过程。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我们既反对轻视、忽视劳动的教育,更反对与教育相脱离的劳动。传统农耕时代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参与劳动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需要贯穿和渗入学生在校学习的全天候和全过程,营造校内良好的劳动氛围,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三、农耕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从广义上讲,对学生的教育是为了增进其知识和技能进而影响其思想品德的一种活动。但对于社会和历史而言,教育还兼具弘扬正确价值观、传承优秀文化的作用。农耕文化作为与劳动教育高度契合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各种不同路径融入社会教育的大格局之中,以充分发挥其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子孙后代、传承中华美德的价值和功能。
(一)开设农耕文化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
课堂教学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之一,有着传承农耕文化、改善劳动教育效果的重要作用。首先,教师一定要找到农耕文化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要在劳动教育中合理自然地渗入农耕文化内容,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农耕文化的影响作用。许昌学院利用其自身优势,依托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有利基础,开设了校级农耕文化通识课程,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实施,然后推广到学校各个院系,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要想方设法让大学生对农耕文化产生兴趣,可以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农耕文化主题场馆,在参观考察、专题研学和实践体验中,用展品背后的故事调动大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自愿围绕事例进行探讨,感知展品或者故事背后的劳动价值,明确劳动的重要性。最后,教师要对农耕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文明进行阐明,升华课堂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劳动精神的理解。
(二)在校园文化中充分渗透农耕文化,注重第二课堂劳动教育
多元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直观的,所以在开展劳动教育时,也应该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将农耕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品质在校园文化中进行充分渗透,促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农耕文化的熏陶,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对劳动精神的认知。譬如,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酌情开展农耕文化知识竞赛、农耕文化征文比赛、农耕纪实掠影等活动,引导大学生通过参与农耕文化主题活动,主动探索农耕文化并以农耕文化为主题进行一系列创作,让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农耕文化的了解,进而潜移默化地受到农耕文化的积极影响。
(三)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具体的劳动生产
农耕文明的传承载体非常丰富,与农耕文化相关的田园、民居、习俗、村落,以及大量工具、图片、视频等都是农耕文化物质或非物质载体,因此农耕文化传承的渠道是非常多元的。高校可以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到当地的企业工厂、郊区农田基地进行参观体验,让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农耕文化,并通过深入农村、亲近田园、接触农民调研考察,以及亲身使用农具等方式,了解感悟和实践体验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大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选择到家乡附近的农村调研,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了解农耕文化,改变和加深对劳动教育的认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农耕文化与劳动教育进行融合,可以更高效地实现劳动教育目标,帮助大学生增强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高综合育人价值。高校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探索农耕文化有效融入劳动教育的路径,使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精神品质更好地启迪教育大学生,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