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颜公河水环境整治调查研究

2022-12-27储锡权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10期
关键词:雨污宁海县分流

储锡权,杨 佳,严 铭

(1.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2.宁海县环保科技学会,浙江 宁波 315600)

颜公河是流经宁海县城区的一条主要河道,起自桃源中路与北大街交叉处,经跃龙街道、桃源街道、桥头胡街道,流入黄墩港;主河道全长为14.5 km,沿线共有13 条支流,流域面积为86 km2。宁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颜公河水环境治理,特别是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随着清三河、剿劣、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治水工作深入实施,颜公河水环境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宁海县环境监测站2017—2020年的水环境监测报告显示,颜公河下洋顾断面水质基本保持在Ⅳ类,颜公河水环境整治取得积极进展。

1 颜公河水环境整治现状

1.1 城区雨污分流管网体系逐步完善,入河污水量进一步减少

2017年开始,宁海县投资2.6 亿元对城区17 个区块实施全面建设,沿河排水口整治工作基本完成。总投资2 千余万元的桃源中路污水主管修复工程启动实施。

1.2 加强河道清淤,减轻河道内源污染

宁海县每年对颜公河主流和支流进行全面排查,详细了解各河段淤积情况,对淤积严重地段进行全面清淤。近三年来,颜公河累计清淤20 万m3。

1.3 加强生态补水,改善颜公河水生态系统

为有效解决源头水问题,宁海县水利、规划、住建、治水办等部门先后制定多种补水方案。目前主要利用黄坛水库发电弃水,铺设了中山西路、人民路专用引水管线,将黄坛水库水引至桃源路-人民路桥下,起到应急冲洗、补充优质水源的功能,近两年来对颜公河水质改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年预计可补水1 000 万m3左右[1]。

2 主要问题

2.1 沿河排口以截污为主,部分排口排污问题仍未解决

在雨季,很多雨水和污水合流排入城北污水处理厂,造成污水总量太多而无法处理,部分雨污混合水排入河道,特别是初期沉积于雨水管的淤积物大量冲入河道,直接造成颜公河有大量黑色废水。经分析,主要原因有4 点。一是内部雨污分流体系有待健全。工业企业和学校、机关、市场等单位内部雨污分流建设情况底数不清。二是城区六小行业整治面广量大。餐饮饭店、宾馆酒店、洗车修车、洗浴足浴、美容美发、洗衣干洗等六小行业整治仍然滞后,沿街餐厅排水不设隔油池、洗车点无沉砂池、工地降水不设沉泥池等问题突出。排水户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不高,申领排水许可的意愿不强,雨污管网铺设按照能排出和就近的原则,哪里方便哪里接,错接、乱接现象明显;部分商户甚至将垃圾、杂物直接倒入检查井和窨井中,造成雨污水管堵塞。三是仍有部分排口尚未整治完成,污水直接入河。例如,人民大道东西侧排口、金水桥下排口、金海大酒店北面排口晴天仍经常有较多污水排放。四是初期雨水未得到有效处理。降雨初期,雨水降落地面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前期雨水含有大量垃圾,经雨水管直排入河,给颜公河造成一定污染[2]。

2.2 污水管网建设底数不清,源头管控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一是城区污水管网基本情况有待进一步查清。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主体多头,目前没有建立管网统筹建设监管机制,尚未开展管网建设现状普查,未建立管网建设档案管理制度,无法查阅管网建设历史档案。二是城区污水管网修复机制有待健全。根据综合部门排查,城区排水管道多为水泥筒材质,由于历史原因,排水管道建设、接管、布置不规范,排水管道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三是新建小区排水管网验收有待落实。虽然新建住宅小区、工业厂房等建设对雨污分流有明确要求,但验收把关形同虚设,部分新建小区交付使用后即出现雨污混接、管网堵塞等问题[3]。

2.3 源头活水水源缺失,常态化生态补水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现有的补水措施并非长久之计,不能满足颜公河质量改善需求,主要存在3 方面缺陷。一是黄坛水库以供水为主。在枯水期,黄坛水库以保障供水为前提,很难对颜公河实行常态化补水。二是引水渠道水漏损情况严重。目前,黄坛水库至颜公河的引水渠道建成时间久,管网漏损情况普遍,预计实际补水量仅为总补水量的50%左右。三是黄坛水库水源优质,直接作为补充水源有点可惜,且会直接导致大溪的生态补水量下降。

3 主要工作建议

3.1 加强沿河排口整治,确保排口晴天无出水

为了解决颜公河排口晴天出水和排口以截污为主的问题,要推进雨污分流改造,确保污水应纳尽纳。宁海县城区雨污分流体系日渐健全,当前要重点做好3 项工作。一是强化内部雨污分流体系建设。按照职责分工,分类推进雨污分流建设,大力实施生活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推进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阳台水全部纳入污水管,新建小区必须严格实行雨污分流,阳台污水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要全力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完成学校、医院、市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雨污分流改造,确保应纳尽纳。二是开展六小行业集中整治。对六小行业经营户实行联合执法和销号管理,倒逼推进污水纳管,纠正管网错接、乱接等问题,实现污水全纳管、排水全许可。餐饮、洗车等排放污水的服务经营单位必须配备隔油、格栅、沉淀等设施,规范纳管。结合宁海县现状,建议优先开展人民大道至外环路区域、兴工区块等主要商业集聚区的整治。在其他区域,加大排水许可证发放力度,倒逼推动六小行业整治,发现1 家整治1 家。严格遵循雨污分流排放原则,对于未达到雨污分流条件的,严禁排水户排水。三是大力推进“海绵减排”设施建设。针对城市初期雨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以海绵城市为抓手,大力推广河岸绿化缓冲带、道路生态集雨沟等海绵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海绵体吸水、保水、净水、调水的功能,减少初期雨水对河道水质的冲击,实现“海绵减排”。

3.2 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管网建设实效

七分建三分管,在全面推进雨污分流改造的同时,如何做好长效管护,保障治理长效是重中之重。一是完善污水管网和地下管线统筹建设管理机制。开展管网现状普查,深入推进地下管网信息化系统建设,实行排水设施和污水设施“一张图、一张网”,为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创造条件。明确建设维护主体与责任主体,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网建设监管机制,严格执行管网建设质量标准验收制度[4]。加强新建小区地下管网综合验收,建立有实际检验效果的验收制度。二是全面推进城镇污水管网检测修复工程。分年度按计划推进城镇排水设施的检查、维修和养护工作,打通断头管、修复破损管、纠正错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积管,逐步解决管网淤积、错位、破损等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问题。同时,抓好已建管网移交和档案管理工作,加强管网运行管理和日常维养,建立管网保护备案机制和排水设施保护机制。三是全面推行排水许可证制度。依法核发排水许可证,切实加强对排水户污水排放的监管,各类排水单位未取得许可证、不按照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水的,严格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相关机制的构建意义重大,其能够发挥出保障功能,因此要高度重视长效管护机制的构建。

3.3 加强内河治理,强化水生态系统功能

内河治理是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因此要综合分析水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选择可靠的途径提升治理力度,使得水生态环境维持在理想状态。一是实施清淤疏浚工程。加强河道日常管理,对河道淤积严重的地段实施清淤,同时加强对淤泥检测、清理、排放、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保障河道自然生命力。二是积极探索生态补水工作机制。要加大应急补水力度,确保颜公河源头水安全。远期要开展源头活水工程研究,建议铺设杨溪至人民大道颜公河处的引水管网,将杨溪南门大桥下水通过泵站提升后引至颜公河,从而建立常态化补水机制,逐步恢复颜公河水生态功能。三是加强河道水质监控。在适当区域建设河道在线监控系统,加强河道断面水质监控。

3.4 明确工作责任体系,强化组织和协调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要建立由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颜公河治理专项小组,从截、清、修等角度综合出发,制定系统的整治工作方案,由专业部门负责牵头实施。要精心分解治理任务,细化具体工程方案,层层落到实处,尽早干出成效。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创新投资方式,以政府投资为主、其他投资为辅,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治水投入,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县财政要切实保障机关事业单位的破损污水管网修复资金,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全面落实河长制。严格落实河长管护治职责,加强河长培训,提升河长履职水平。充分发挥河道保洁员的河道水环境协同监管作用,及时发现河道水环境问题。四是营造共建氛围[5]。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共同参与,营造上下互动、社会共建、全民行动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着力构建共创、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水生态环境。

4 结语

水环境的维护和治理意义重大,关系到国计民生,新时代,要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颜公河是宁海县的一条重要河流,周边情况复杂,支流多。本文详细分析颜公河水环境整治现状,针对实施方案的编制提出合理建议,以保质保量完成颜公河水环境整治目标。在对其进行治理时,要综合分析周边影响因素,确保整体治理成效符合预期。颜公河水环境治理中,实地调研尤为重要,其间需要明确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编制作战图,详细分析现状水环境治理体系,做出合理判断,明确不足和优势,争取早日实现全纬度治理目标。

猜你喜欢

雨污宁海县分流
市政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市政管网雨污管道工程施工的质控对策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吉林省延吉市雨污分流改造及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雨水利用理念的市政雨污分流改造对策
宁海县黄坛益良五金厂
宁海县黄坛益良有限公司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NSA架构分流模式
长江河口南北槽分流口工程及瑞丰沙地形变化对分流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