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2-12-27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0期
关键词:趣味科学材料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李 丹

合理设计与运用趣味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使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科学有效,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为此,要认真探索、设计与运用趣味科学小实验材料的来源,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学习,从而打造新型幼儿教育局面。传统教学中将相关知识全部灌输给幼儿的教育方式加重了幼儿的学习负担,无法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启蒙,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难以发挥到极致。为此,教师需要时刻进行教育反思,并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效设计和运用趣味科学小实验的材料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下面,笔者将对幼儿园趣味科学小实验材料的设计与运用进行阐述和说明。

开展趣味科学小实验的重要性

1.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研究发现,开展趣味科学小实验可以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则需要重视趣味科学小实验,让幼儿保持长期的探索热情,从而不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开展趣味小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会运用适宜的问题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全面正确地回答有关问题,从而帮助幼儿深层次地理解相关实验的内涵。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这样才能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助力。

3.增强幼儿创新能力和协作意识

在趣味科学小实验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幼儿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增强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协作意识。

趣味科学小实验材料设计

1.结合幼儿的兴趣与个性设计实验材料

教师在设计实验材料时,首先要对幼儿的兴趣和个性有一个全面了解,明确幼儿对什么感兴趣,以及幼儿在个性化发展中真正需要什么,并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个性来设计实验材料,从而让幼儿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有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持,改变“进行到一半没有动力继续实验操作”的现状。

例如,在进行“瓶子赛跑”这一趣味实验时,教师先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瓶子,并对幼儿提出了以下要求:在自己喜欢的瓶子里装上相同重量的沙子和水。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主动思考以下问题:怎样判定瓶子里装的沙子和水的重量一样呢?并思考运用天平进行称重,让两个瓶子中的沙子和水一样重。然后,教师向幼儿提出以下问题:如果让这两个瓶子从同一高度滚下来,你认为哪个会先滚下来?有的幼儿认为装沙子的先滚下来,有的幼儿认为装水的先滚下来,还有幼儿认为它们会同时滚下来。之后,教师向幼儿提出了实验验证的要求,并为幼儿准备了完备的实验材料,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指导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通过实验,幼儿发现,装水的瓶子会先滚下来,提前达到终点。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并为幼儿讲述了相关知识,让幼儿更换瓶中的材料,再次进行实验,进而加深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总之,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个性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能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以幼儿认知水平选择实验内容及材料

教师在设计实验材料时,先要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并结合其现状设计实验内容和材料,让幼儿快速上手,高效完成趣味科学小实验。

例如,在进行“漂浮的针”这一实验时,教师先让幼儿讨论了以下问题:“针能漂浮在水面上吗?”并向幼儿解读了安全要求:小心拿起针,不要被针扎到。接着,幼儿进行了实验操作,验证了针能不能漂浮在水面上。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进行了以下操作:将清水倒入杯子中,用一个叉子小心地将针放到水面上,并将叉子移走,可以看到针浮在了水面上。然后,教师指导幼儿向水中滴入了一滴清洁剂,并让幼儿再次观察了实验现象,思考了针沉到水中的原因。最后,教师为幼儿讲述了表面张力的相关知识,使幼儿深入了解了针漂浮在水面以及沉下去的原理。总之,结合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材料,能降低幼儿进行实验操作的压力,大幅度增强幼儿进行实验的勇气和兴趣。

3.合理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科学实验材料

趣味科学小实验与幼儿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合理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实验材料来指导幼儿完成一系列趣味科学实验。

例如,在进行“神奇墨水”这一趣味小实验时,教师先根据这一实验的目的及原理,为幼儿准备了相关的实验材料——毛笔、打火机、糖水、白纸等,并引导幼儿对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观察,降低幼儿对这一趣味小实验的陌生感,使幼儿快速进入实验状态。然后,教师对幼儿进行了以下表述:“孩子们,你们认为怎样运用这些材料来完成这一实验呢?”有的幼儿说:“首先,我们需要将糖水当成墨水,用毛笔蘸上‘墨水’,在白纸上写下要求的字或者画一幅图画。”有的幼儿说:“写好字或者画好图画后,我们需要将白纸晾干,然后观察一下我们写的字形或者画的图画是什么样的。”还有的幼儿补充道:“我们可以用打火机稍微将白纸烤一下,看看我们写的字形或者画的图画有没有新的变化。”之后,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了实验操作,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到了相应的结论。最后,教师为幼儿讲解了这一实验过程中所蕴含的知识,提升了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让幼儿思考了以下问题:还可以用哪些生活材料来进行此次实验呢?总之,合理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实验材料,能使幼儿明确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会联系生活进行科学学习,有效减轻了幼儿的学习负担。

趣味科学小实验材料的实践与运用

1.注重多样化结构实验材料的运用

以往,教师总是根据实验要求,为幼儿准备比较单一的实验材料,让幼儿死板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到最终要求的结论,却很少考虑为幼儿设计多样化的实验材料,让幼儿从多个角度进行实验,或对自己得到的结论进行延伸,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局限了幼儿的目光,限制了幼儿的长远发展。为此,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实验材料指导幼儿进行实验,满足幼儿对科学知识的需要。

例如,在进行“胡椒粉和盐巴的分离”这一趣味实验时,教师先向幼儿提出了以下问题:“假如我们不小心将厨房中的胡椒粉和盐巴混在了一起,应该怎样将它们分开呢?”并引导幼儿根据上述问题思考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幼儿通过讨论进行了以下表述:“需要用到的材料有胡椒粉、盐巴、小盘子、塑料汤勺。”然后,教师为幼儿讲述了此次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讲述进行实验,将混在一起的胡椒粉和盐巴进行了分离。之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验结果,为幼儿讲解了胡椒粉和盐巴分离的原因,即胡椒粉的重量轻,比较早地就被静电吸附,并让幼儿合作探究了以下问题:“你能用这种方法分离其他混在一起的原料吗?”最后,幼儿自己选择了需要用到的原料,并按照上述实验原理自主进行了实验操作,提升了自身的实验素养。总之,运用多样化结构的实验材料指导幼儿进行高效实验操作,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储备。

2.重视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和尝试

在具体的趣味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媒体等不同手段启发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和尝试,改变幼儿不敢参与实验活动、不能亲自构建科学知识的现象。为此,教师要注重启发幼儿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尝试,让幼儿深刻体会自主探究的乐趣,不断提高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有孔纸片托水”的趣味小实验时,教师首先提出了以下问题:“有孔的纸片能托住水吗?为什么呢?”幼儿通过想象猜测有孔的纸片能够托住水,并进行了如下操作:第一步,将有色的水倒入空瓶中,并在白纸上扎许多小孔,用有孔的白纸将瓶口盖住;第二步,用手将纸片压住,并将瓶口朝下,将手轻轻移开,可以发现水没有从孔中流出来,这个过程很好地验证了幼儿的猜想。然后,教师对幼儿的想象和实验过程进行了肯定,并引导幼儿思考了以下问题:“在这一实验过程中,蕴含着什么知识呢?”之后,教师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幼儿掌握了大气压强以及水的表面张力的有关知识。最后,教师为幼儿引入了生活中用布做雨伞的实例,帮助幼儿进一步内化了所学知识。总之,启发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和尝试,能够改变幼儿只能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固定化实验的现状,促进幼儿想象能力的提升。

3.着重指导幼儿观察和操作记录

教师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将操作过程和相关实验现象记录下来,不仅可以防止幼儿遗忘实验过程和现象,还能促使幼儿养成及时做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进行“会跳远的乒乓球”这一趣味科学小实验时,教师先让幼儿思考了以下问题:“怎样吹气,才能让放在高脚杯中的乒乓球跳出杯子呢?”根据幼儿的讨论,教师为幼儿投影了实验操作过程,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简单记录实验过程。然后,幼儿结合自己记录的实验步骤,主动进行了实验操作,并按照教师的要求记录了实验现象,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吹气乒乓球出现的状况。之后,教师结合幼儿记录的实验现象,对幼儿进行了知识的讲解,并向幼儿提出了以下问题:“你能换个方法让乒乓球跳出高脚杯,并进入第二个杯子中吗?”最后,幼儿合作探索出新方法,并在小组内进行了实践,促进了自身创新素养和探究意识的形成。总之,指导幼儿观察和记录操作过程,能为幼儿今后进行实验学习埋下良好的伏笔,充分发挥趣味科学小实验的教学价值。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积极运用趣味科学小实验来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满足幼儿对相关科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的需求,从而为幼儿未来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趣味科学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午睡的趣味
材料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