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小家工坊”游戏的探索

2022-12-27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海外滩幼儿园王丹英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0期
关键词:小家工坊领域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海外滩幼儿园 王丹英

幼儿园课程应与幼儿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家”给了每一个孩子安全和温暖,而且,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家”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相对具体的经验,他们喜欢在建构游戏中搭建“家”的模型,在角色游戏中扮演各类“小大人”。在一次玩具分享活动中,琪琪小朋友带来的“小熊之家”玩具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小家工坊”在孩子们的童心世界里应运而生。

“小家工坊”中关于“家”的内涵

1.“小家工坊”是极具创造性的迷你空间

小家工坊是幼儿以“家”为场景,通过操作摆弄迷你“家具”、设计各类小家布局,并运用卡通指偶扮演各类人物或童话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生活或表现故事情节的综合性游戏。小家工坊中的玩具材料具有微格、迷你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小家中的角色分为“写实”和“虚拟童话”两大类,游戏时需要幼儿有一定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比较适合在大班开展。

2.“小家工坊”与娃娃家有着截然不同的游戏定位

“娃娃家”是幼儿在特定的游戏场景中,操作由成人提供的仿真玩具,扮演“爸爸”“妈妈”照顾“娃娃”的一种角色游戏。此游戏情节单一,玩法简易,适合在小班开展。而小家工坊则融合了操作摆弄、空间想象、设计制作和角色扮演等多方面的游戏元素,幼儿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因此,“小家工坊”与“娃娃家”有一定的经验链接,但同时“小家工坊”又高于“娃娃家”的游戏定位。

3.“小家工坊”的游戏价值在于五大领域均衡发展

大班幼儿处于具象思维发展的高峰期,他们的观察力、思维水平、语言表达、创造力等迅速发展,社会性经验不断积累、游戏经验逐渐丰富;他们喜欢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或游戏活动,乐意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喜欢扮演各类角色,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快乐成长。“小家工坊”创设了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游戏内容,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对促进幼儿多领域发展有着独特、积极的作用。

“小家工坊”是“家”的乐玩趣体验

在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指引下,为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游戏空间、创新游戏模式,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综合利用各类资源,师幼共同创设了一个以“家”为核心的游戏区域,围绕“小家工坊”的游戏目标和价值取向,创设两种类型的游戏区,投放丰富的操作材料,生成多角度策略支架,让幼儿在拼拼搭搭、做做玩玩、说说演演的过程中体验游戏的快乐,提升游戏的水平。

一、建构三维立体的“小家”游戏目标

游戏目标是游戏的价值导向,“小家工坊”的游戏内容相互渗透,目标涵盖五大领域,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思想。小家工坊”游戏的具体目标包含五大领域,与其对应的是游戏中该领域的关键经验或能力,并制定目标的具体内容。

二、创设别具一格的“小家”游戏空间

“小家工坊”需要“家”的温馨和“坊”的精致,我们和幼儿一起设计布置了充满童趣和“家味”的游戏空间和场所,从而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游戏的快乐。我们根据“小家工坊”游戏的特点和价值,创设了两个不同功能的游戏区域,分别是小家“设计区”和小家“剧场”,前者主要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各类迷你玩具材料,设计“家”的轮廓,其关键是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观察力、空间感、合作能力等;后者则属于角色扮演游戏,更多的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及语言交流能力的提高。

1.小家设计区——三位一体

小家设计区,顾名思义就是由生活中的平面设计师演变而来,平面设计是绘制和搭配线条的艺术,而我们的小设计师们则是根据对“家”的认知经验,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创造性地利用各种迷你玩具、材料等摆放和组装,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功能室、套房或别墅庄园。设计区分成单人区、二人区和多人区,幼儿自主选区进行游戏。

2.小家剧场——“二”维空间

小家剧场的场景有两个系列,分别是“生活剧场”和“童话剧场”。剧场中以各个成品小家为背景,每个小家配有角色玩偶,以便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游戏。比如童话故事剧场中的《小猪佩奇》,教师提供了佩奇的小别墅,里面有主人公佩奇和它的伙伴们的配套指偶。

3.小家材料——迷你精致

教师和幼儿经过讨论,绘制出了一份“小家工坊”所需的成品玩具清单,主要有各种迷你小家具,如沙发、桌椅、床铺、橱柜等,这些小家具以木质品和塑料制品为主要材料;有各个房间、功能室的家用电器等设备,如空调、电视机、电脑、厨房用品等;另外还有小家的主人玩偶、动物玩偶。孩子们拿着清单分头行动,寻找帮手,没过几天玩具就陆续到位了,小小的“家”充满了大大的爱。

三、体验多元互动的“小家”游戏时光

“小家工坊”游戏每周开展一次,每次开展时间为连续45分钟,参加对象为大班幼儿。我们通过创设两个功能游戏区,让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或学做小家“设计师”,或体验剧场“小演员”,通过一人独立游戏、二人合作游戏、多人分工游戏等形式,逐步建构游戏经验,促进幼儿五大领域多元能力发展,让幼儿享受小家游戏带来的独特体验。

小家“设计区”分为三个子区域,分别是独立游戏区、二人合作区和多人分工区。独立游戏区的设计内容是单体功能室,如客厅、卧室、厨房、浴室等;二人合作区的设计内容为套房,同伴商量后可以选择一室一厅或其他难度的套房模型;多人分工区设计的对象是“别墅庄园”,有室内和户外两个模块,可以有3~5名幼儿参加,大家需要分工合作,这有利于促进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

小家“剧院”内又分别创设了两种类型的小剧场,分别是“生活剧院”和“童话剧院”。前者是以幼儿的真实生活为经验基础,围绕一个故事情景展开角色游戏,可以选择“我过生日了”“家庭清洁日”“家庭野餐日”等内容;后者则是以一个童话故事为载体开展角色表演游戏,比如孩子们很喜欢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小猪佩奇》等。小家“剧院”的开设,让幼儿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语言游戏实现了很好的整合。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操作纸偶与“小家”,在同伴之间产生了积极的互动,在玩一玩、说一说、演一演中获得了有益的经验。

“小家工坊”中“家”的成效

幼儿园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小家工坊”游戏后,我们发现大班幼儿在多个领域、多个层面均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参与游戏研究的老师们在该游戏的场景设计、材料投放、内容更进、游戏指导等方面收获了很多探索经验。在课程园本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小家工坊”无疑为整个幼儿园的课程增添了色彩,为幼儿园下阶段的课程园本化研究开启新的思路。

一、促进幼儿多领域均衡发展

“小家工坊”游戏较好地融合了幼儿在五大领域的相关经验,如小家设计区呈现了健康领域的手眼协调、小肌肉发育、精细动作发展;社会领域的人际交往和同伴合作;语言领域的独白讲述和交流能力;科学领域的空间感知和多元分类;艺术领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创造等,所有这些都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多领域均衡发展。

二、提升教师课改实践能力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对幼儿园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组织实施“小家工坊”游戏活动,教师们组建了以本游戏为核心的课程研究小组,定期开展游戏研讨,提出各类疑点问题,在积极的思辨中,逐一解决问题并生发新的研究方向,形成了积极创新的课程意识。

三、助推园本课程优化建设

“小家工坊”游戏诞生于幼儿的兴趣,具有创新性、整合性、适宜性的特点。课程园本化就是要基于本园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并利用园所周边各类资源,以园为本,以幼儿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建构具有园所特色的整合性课程。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敏锐地捕捉各类教育契机,为幼儿创造开放、童趣、适宜的活动环境和学习条件,与幼儿共同探索、建构园本化课程。

“小家工坊”对“家”的反思

从本质上而言,“小家工坊”游戏的探索可谓做到了嬉戏有方、成长可望的初心,然而脚下的路还在延伸,我们的探索也不会停止。因为,当我们在游戏精神的观照下去审视我们的探索时,发觉要做努力的方面依然很多,比如怎样更好地体现儿童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如何在游戏中适时、适宜地变化角色,从游戏的指导者变为游戏的参与者,避免成为游戏的破坏者等;怎样进一步拓展与优化小家工坊游戏的内容;怎样利用幼儿园、社区、家庭有效开发游戏的新资源;怎样把我们的“小家工坊”游戏课程做出宣传特色和推广亮点……所有这些,都等待着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猜你喜欢

小家工坊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星月工坊
“大家”“小家”同奔小康
星月工坊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