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的调研
2022-12-27黄晓萍徐红宇
黄晓萍 徐红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从不同层面对推动落实提出具体要求。而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构成部分,各地都应当充分调动乡村各类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使之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为革命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集体主义精神内核,并蕴含着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助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当代价值[1],其作为振兴乡村重要抓手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红色文化不仅是苏区革命先辈在革命实践中锤炼成钢的一种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更是整个粤东地区红色文化的缩影与写照。因而本文选择苏区镇进行实地调研,作为乡村振兴视域下粤东红色文化发展研究的一个典型例子,希望借助苏区镇的调研情况,结合粤东红色文化的发展特点,找出共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促进粤东红色文化进一步发展。
一、粤东红色文化发展成效
广东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省内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度。2017年起,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红色军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意见》《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2018年,广东省财政设立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资金用于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建设,全省统筹各项相关资金用于红色革命文物管理提升和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等。
苏区镇作为粤东地区典型的革命老区,积极发挥其红色资源的优势,打造红色主体教育基地。近年来,紫金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县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强对革命老区苏区镇的建设。苏区镇内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红屋等19个红色革命遗址群均被列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12月,苏区镇被广东省委组织部命名为第二批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粤东红色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乡村振兴为粤东红色文化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粤东红色文化得到了一定的挖掘和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得到初步开发,但是红色文化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不够充分
苏区镇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其山区地理位置对于经济发展较为不利。随着国家对红色文化越来越重视,且红色旅游发展成为趋势,苏区镇红色文化就成为其发展的优势资源。此次针对苏区镇的调研,调查了100位居民对苏区镇红色文化发展的看法,其中对苏区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程度持消极看法的占比55%,持中立看法的占比31%,仅有14%的居民持肯定态度。在实地调研发现,苏区镇虽然拥有较多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该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没有合理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进行结合。苏区镇虽然将红色文化资源视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但是没有完全发挥出当地红色文化的优势,对发展红色旅游业缺乏总体设计,且线上线下配合不够密切,未能收到联动效果。苏区服务行业参与经营红色旅游缺乏主动性,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配套设施滞后,缺乏红色理念的设计和服务项目,在游程、吃住以及其他细节上缺乏体验性、参与性、差异性和吸引力[2],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
(二)红色文化传承群众基础薄弱
根据对苏区镇居民的访问,发现大多数居民对当地的红色文化了解甚少,被调查的人员中,对当地红色文化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人数超过了一半。通过问卷和线下访谈得知,当地居民主要通过政府标语宣传和自行前往参观旧址等方式了解苏区红色文化,但是对当地红色文化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浅层的概述简介,没有具体深入了解,并且对自发前往学习感悟苏区精神的活动缺乏主动性。可见,当地居民对苏区红色文化还是缺乏一定的文化传承意识,对它的精神内涵一知半解,对红色文化宣传工作和保护工作参与度低,责任感不足。除此以外,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需要专业化的研发宣传队伍,而苏区镇大多数从业人员学历较低,红色文化建设主体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苏区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粤东红色文化发展的路径设计
针对粤东红色文化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参考借鉴国内外乡村发展典范的经验,提供以下几种乡村红色文化发展路径选择。
(一)红色为底,描绘乡村产业新画卷
1.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通过合理利用特色资源,打造独特的红色文化品牌,可以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健全宣传体系,利用现代先进的媒介,如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抖音、快手、微博等,全方位对乡村红色文化进行宣传,发起“红色乡村打卡”“红色乡村知识挑战”等活动,结合当下热点和潮流元素,增加关注点,扩大人流量[3]。同时可以以红色为基础,将教育与历史进行一定程度的交融,定期组织当地学生参观红色旧址,学习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丰富新一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帮助其完善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此外,可以融合苏区镇民俗特色,形成“多味”发展。
2.形成多元产业联动
乡村以红色文化为基础,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三产联合”的力量,助力乡村产业升级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例如,将第一产业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随后将产品进行特色宣传与包装,成为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素之一。此外,应开拓创新思维,打造可体验性强的红色产业体系,促进当地民宿、餐饮等行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通过民宿开设“红色文化”主题房间,餐饮推出“红军套餐”等方式,将红色元素更好地走入生活、融入生活,给来访者带来全新的红色文化嵌入式体验,增加互动感与参与感。
(二)人民为本,营造红色传承新氛围
1.加强群众精神层面建设
人民群众是一切工作的中坚力量,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各村(社区)的文化宣传栏设立红色革命故事专栏进行文化宣传,开展群众性文娱活动,如搭建戏台、开设讲座,免费为群众演绎红军故事、讲解革命历史等,将红色文化融入社区生活,从而加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引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鼓励乡村居民自主挖掘红色革命故事,向大众征集红色革命故事,举办红色革命故事演讲大赛,帮扶身边参与革命斗争的老兵,协助他们形成较为详细的个人革命记录史,从而完善和丰富苏区红色文化档案。
2.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乡村党员干部们首先要从自身出发,在准确领悟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加强对当地红色文化精神的学习,增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当地的党组织,更要积极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党建活动,不断学习,丰富思想。党组织中的每位党员,要以自身为一个起点,点与点连成线,编织成网,辐射带动周围群众。在此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利用红色资源,充分激发乡村群众传承红色文化的主动性和振兴家乡的积极性,也就是文件铸魂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形成区域人员全覆盖,促进苏区红色文化传承,提高苏区红色文化传承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