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参与贫困治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
2022-12-27崔玉丽
崔玉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贫困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长期的。不仅包括“生存型”贫困治理,也包括“发展型”贫困治理,即通常意义上说的绝对贫困治理和相对贫困治理。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后,河南省贫困治理的重心随着整个国家反贫困工作重心的转移而转移至脱贫成果巩固和相对贫困治理,即发展型贫困治理,解决相对贫困者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的问题,尤其是发展能力的问题。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及人才第一资源的融合地、发源地、培育地的高校,具有提升相对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独特优势,更能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参与相对贫困治理,对于推动河南省贫困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贫困治理
贫困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当前国家总体贫困治理工作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阶段。贫困治理是以政府为主体,动员社会组织、贫困主体共同对贫困问题进行监测、预警、响应、应对等过程。扶贫减贫消除贫困是贫困治理的主要内容,避免已经脱贫的人口再次返贫则是当前贫困治理的关键。相对于贫困帮扶,贫困治理更重长远,更重持续,更重内涵,更重贫困主体的自身观念和能力提升。
贫困治理首先是治理理论在反贫困领域的实践。治理理论发端于西方,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通过合作、协商、建立伙伴关系等方式共同参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权力构成和运行机制也必然是多元的、相互的。西方治理理论强调多中心治理,主张多元主体在协商基础上的合作,并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平等与合作;强调公共利益,注重社会参与;追求有效率的治理,实现一种善治和最终的社会正义。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治理理论开始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并迅速成为研究和探讨的热门领域。治理理论应用到反贫困领域,也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理论和贫困治理体系,推动中国反贫困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社会学角度讲,由贫穷所直接导致或者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世界各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项历史任务。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讲,贫困问题理应成为国家治理或地方治理的任务,解决贫困问题即贫困治理也应纳入国家治理的战略目标,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其治理成效也能反映出国家的治理水平。从我国反贫困的实践来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为治贫理念、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治贫目标、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治贫保障的贫困治理理论,指导和带领中国人民决胜脱贫攻坚战。因此,贫困治理主要指党和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用治理理论以及相关命题,去研究剖析贫困这一社会问题,并提出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是兼具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社会行动。
二、高校参与脱贫成果巩固推进乡村振兴的优势和必要性
高校是教育扶贫的生力军,在定点帮扶、服务社会等助力脱贫攻坚中作用明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今后一段时间贫困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必然要求帮扶主体更多元,更重长远、更重持续、更重贫困主体的自身观念和能力的帮扶。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以及人才第一资源的融合地、发源地、培育地的高校,在相对贫困帮扶中的优势和作用比较突出。2016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教育脱贫专项方案》,教育系统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来。尤其是2018年组织53所高校与53个贫困县开展校地结对帮扶工作以来,53所高校由被动到主动再到开创性地开展扶贫助贫工作,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与结对县域的优势产业、脱贫所急,为帮扶对象顺利脱贫提供智力、科技、培训、人才、产销、信息、文化帮扶,帮助结对贫困县顺利脱贫,总体形成了综合类大学全方位多方面的赋能增智帮扶、涉农院校侧重产业技能人才帮扶、师范类院校强师帮教、医学类院校医疗健康帮扶、职业院校侧重技能帮扶等模式。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职能。参与贫困治理对于高校来讲,是使其服务社会的职能进一步彰显的重要途径。高校在人才、智力、科技、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对经济、科技、文化、理念等相对落后的农村贫困地区进行帮扶,不仅能够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推动河南省贫困治理现代化,而且能够提升高校自身育人科研工作的社会实效性,校地合作也能够增强“让中原更出彩”的凝聚力和合力。
三、河南省高校参与贫困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而教育扶贫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持久的耐力。教育扶贫不仅在扶贫攻坚阶段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中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在全省上下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当下,河南省各高校应吸收脱贫攻坚阶段帮扶经验,持续推进校地合作,积极参与到省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贫困治理工作中来,推动河南省乡村全面振兴。
(一)着眼共赢共进,为贫困治理提质增效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参与扶贫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是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只有在帮扶过程中与其他职能履行结合起来,促进高校发展,才能激发高校持续参与帮扶、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因此,校地合作应着眼共赢共进,农村贫困地区依托高校优势资源实现脱贫致富,高校通过帮扶拓展学科建设、转化科研成果,提升其服务社会水平,双方才具有长期合作的动力和积极性。在扶贫攻坚阶段,河南省高校结对帮扶,很多高校在所帮扶的县、乡、村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产学研基地和干部挂职锻炼派驻地,扩展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舞台和接触基层社会的机会,加大了教师及科研人员科研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力度。有的还根据帮扶县的特色优势产业需要,增设相应的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提升了高校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质量。结对帮扶,整体提升了高校的社会声誉和价值,必然会激发高校进一步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动力。
高校进一步参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也是推动河南省贫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贫困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扶贫主体多元化是贫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贫困治理中来,不仅可以增强贫困治理成效,也为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贫困治理提供了借鉴和示范效应。其帮扶模式和经验也能为其他相对贫困地区的贫困治理提供参考,提升贫困地区贫困治理水平,进而推动贫困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河南省贫困治理现代化。
(二)围绕乡村振兴,增智赋能提升发展力
当下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参与相对贫困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是围绕乡村振兴,提升相对贫困人口、脱贫人口的发展能力,避免规模性返贫,实现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2022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于2022年3月1日开始施行,其中第四条提出要“采取措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河南省高校要围绕“五大振兴”,着眼打基础和重长远进行赋能帮扶。
其一,产业兴旺才能带动农民致富,才能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产业振兴方面,不同类别的高校可以联合联动,组团聚力进行帮扶。产业帮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但一所高校学科优势和科研领域有限,不足以对接支撑一个乡村产业体系,只能就某个或某些产业进行帮扶。因此,需要高校间开展合作,围绕帮扶乡村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组成不同的高校团队,坚持以农为本,合力打造乡村的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融合,确保乡村产业良性发展。
其二,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人才振兴方面,各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以往扶贫攻坚阶段人才帮扶的基础上,不仅需要建立贫困地区人才培养培训的长期机制,拓宽乡村人员培训范围,持续不断、尽己所能地培训包括乡村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农业大户、贫困户等各类人才,还要着重加大对农村青年的非学历教育和农科生学历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时,要继续输送人才,派驻干部、科技人员下乡,引导学生关心“三农”,组织落实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以此形成人才相对集聚效应,带动乡村人才振兴。
其三,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文化振兴方面,不能只是“送文化活动”下乡或是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更应该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注重影响和渗透,注重乡村社会观念的转变、乡村优秀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乡村自信文化的建立和现代文明的宣讲等。高校借助自身人才优势,明确文化振兴是一个缓慢、复杂的过程,构建长期持续的师生与乡村互动机制,创新文明理念的渗透影响方式和手段,借鉴老一辈社会学家乡村建设运动有效做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其四,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内涵,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生态振兴方面,高校要围绕农村生态系统健康、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农民居住环境改善等目标,挖掘农村优良传统与生态理念结合点,加大生态宣教力度,增强乡村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意识,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绿色产业发展提供生态科技支撑,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兰考县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和省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创建提供智力支持和工作指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其五,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组织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保障。组织振兴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党建帮扶作用,通过派驻党支部书记、团书记、党员挂职等方式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增强村党支部书记等村委干部、党员的理想信念、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等培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号召力。借助自身社会资源引荐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的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到乡村创办分会,吸收村民加入,进而孵化乡村社会组织,从而实现乡村组织振兴。
(三)注重人的现代化,阻断贫困文化再生产
实现脱贫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富裕、乡村全面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是关键,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需要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农民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精神境界等与贫困文化表现出来的特征完全相反,实现人的现代化是消除贫困文化的关键所在。而实现人的现代化主要靠教育,这也是大力倡导教育扶贫的原因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不管哪所高校,都有相对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针对脱贫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来说,只有通过各种教育影响渗透,使其树立现代化观念,促进人的现代化,才能抵制贫困文化的滋生,阻断贫困文化再生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而推动农民发展致富,实现农民农业农村全面现代化。
什么是人的现代化?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以下简称英格尔斯)把人的现代化概括为以下12个方面:一是乐于接受新事物;二是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三是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不同的意见、看法;四是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五是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六是具有计划性,并随时修正计划以适应新形势;七是尊重知识,追求知识;八是有可依赖性和信任感;九是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十是乐于让自己和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十一是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十二是了解生产及过程。
人的现代化本质就是把人从心胸狭窄、害怕革新、被动接受命运、与外界隔离等的传统人变为融理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于一体的现代人。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因此,各高校应立足于知识文化教育、现代观念思维引导和现代行为方式示范,把这些贯穿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帮扶过程中,并通过一带二、二带三、三带多等扩散蔓延方式,即利用结对子、贫困大学生、包村驻村干部、师生组织等持续地影响引导一个村民、一个村,实现村民带动村民,这个村带动那个村,由点到面地扩大教育、引导、示范的影响力,使更多的相对贫困地区、落后乡村受益,培养和建立现代生活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
人的现代化过程正是逐步消除贫困文化的过程。贫困文化理论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以下简称刘易斯)提出。该理论认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人们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态度和价值观念,且这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态度和价值观念还会代际传递,形成贫困人口共同的文化。刘易斯还认为,贫困人口通常具有缺乏知识、眼界狭小、只关心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没有社会感,生活无计划,不愿为将来打算,甘于贫困,不愿作出努力改变,相信“宿命论”等特点。而这些恰恰是英格尔斯所说的“传统人”的特征。贫困文化是贫困长期存在或者脱贫以后返贫的主要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脱贫成果巩固必须改造贫困文化,而要改造贫困文化、阻断贫困文化传递就要把贫困人口由“传统人”变为“现代人”,即实现人的现代化。而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靠教育,这恰恰是高校发挥其优势的舞台,也是高校承担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