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食两用傣药在肝病中的应用

2022-12-27李琼超李丽梅白元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6期
关键词:味苦水塔药食

李琼超 李丽梅 白元美 陈 普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傣医药与彝医药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500

肝脏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如何有效防治肝病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话题。傣医依托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创造出独特系统的理论体系及实践经验,在防治肝病方面独具特色。在傣医“雅解”理论、“四塔五蕴”理论、“三盘”学说等理论指导下,傣族善于运用“药食同源”傣药防治肝病。傣族“药食同源”渊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远古时期,据《傣族歌谣》《山神树的故事》《食用白花的传说》《鹿茸的故事》等诗歌记载,傣族先民发现一些既有食用功能,又有治疗作用的植物[1]。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与实践,目前,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达100 种以上[2],在养生保健与疾病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从百种药食两用植物中筛选出具有防治肝病的傣药,以期为肝病的防治及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1 防治肝病的傣药

1.1 千张纸 又称海船、木蝴蝶,傣语称“楞嘎”,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indicum(L.) Kurz的树皮、根、果、种子。味苦,性凉,入水、风塔。具有清火解毒、利水退黄、敛疮止痒、润肠通便功效。主治疮疖溃烂,口舌生疮,各型肝炎、黄疸病,头晕、头痛,咳嗽,便秘,四肢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水火烫伤等[3]101。具有抗炎、利尿、利胆、降胆固醇作用。傣族常用果酱蘸食、炒食,根煮食[4]。治各型肝炎或各类黄疸病食疗方:千张纸树根30 g,苏木 10 g,绿皮鸭蛋1枚煮食[3]100。

1.2 鸡蛋花 别名:缅栀子,傣语称“章巴蝶”,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PlumeriarubraLinn.的花、树皮、叶。味苦,性凉,入水塔。具有清火解毒、利水化石、利胆退黄、消肿止痛功效。主治各种黄疸病、小便热涩疼痛、尿路结石,腮腺、颌下淋巴结肿痛、乳痈[3]106-107。食用方法为煎、炸、煮、蒸或炒,民间常用花朵及其树皮医治咳嗽、支气管炎和肝病[5-6]。治疗各种黄疸病食疗方:鸡蛋花树皮20 g,黄竹叶20 g,大树黄连15 g,定心藤15 g,无根藤10 g,煎汤饮[3]107。

1.3 积雪草 别名:崩大碗、落得打、雷公根,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asiatice(Linn.)Urb.的全草。性微凉,味微苦、甘。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凉血生津、利尿功效。主治肝炎、外感风热、食物中毒、野菌中毒、胸膜炎、蜈蚣咬伤、木刺入肉、痢疾、木薯中毒等[7]。傣族常用其泡水代茶饮、炒食。治疗肝病食疗方[7]:积雪草鲜品150 g,鸡蛋1个,姜、盐、油、大蒜适量。食用方法:锅中放入适量油,加热后放盐、姜汁、蒜汁、积雪草炒熟,再加鸡蛋至熟,即可食用。

1.4 佛手 别名为佛手柑,傣语称“麻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柑CitrusmedicaLinn.var.sarcodactylis(Noot.) Swingle的幼果、叶。味香、苦、涩,性温。入土、风、水塔。具有止咳化痰,通气止痛,消食健胃功效。主治感冒,咳嗽,心悸、胸闷,胃痛腹胀、呕吐,头晕目眩,小儿疳积[3]193。其为傣族常用水果。傣族民间流传佛手蜂蜜粥[8-9]:佛手 50 g,粳米 50 g,蜂蜜适量。食用方法:佛手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煎煮粳米成粥,加入蜂蜜即可,每日1次,治疗慢性肝炎。

1.5 绞股蓝 傣语称“芽哈摆”,为葫芦科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的全草。味苦、微甜,性凉。入风、水塔。具有清火解毒、生肌收敛、降脂减肥功效。主治水火烫伤、缠腰火丹、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黄水疮,高血脂,肥胖病[10]194-195。其为傣族常用药茶。治慢性肝炎食疗方[9]:绞股蓝60 g,叶下珠100 g,绿茶10 g。食用方法:以上3种傣药,加水煎煮取汁饮用,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 250 mL,30日为1个疗程。

1.6 叶下珠 傣语称“芽害巴”,又名珍珠草,为大戟科叶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L.的全株。味甘,性凉,入水塔。具有清火解毒、利尿通淋、凉血止血、收敛止泻、排石功效。主治腹痛腹泻、赤白下痢,小便热涩疼痛、尿中夹有砂石,外伤出血[3]118。现代药理研究[9]显示其具有保肝、抗菌作用[3]118。其为傣族常用药茶。排毒保肝茶方:苦味叶下珠100 g,葫芦茶30 g,冰糖草20 g,树萝卜 20 g,竹黄卫20 g。食用方法:以上傣药加水以温火煮30 min后取汁频饮,每日1剂,15日为1疗程。

1.7 南五味子 傣语称“嘿罕盖”,为木兰科植物云南五味子SchisandrahenryiClarke var. yunnanensis A.C.Smith的根和藤茎。味苦,气香,性温,人土、水塔。具有补土健胃消食、行气通血止痛功效。主治腹胀腹痛、不思饮食,产后体虚、头晕头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10]64。慢性肝炎南五味子粥[9]:南五味子50 g,紫米50 g,红枣20枚,冰糖适量。食用方法:南五味子、红枣加水去渣,取汁煮紫米,熬成粥温服。每日1剂,分3次服,6日为1个疗程。

1.8 百样解 傣语称“文尚海”,为兰科植物竹叶兰Arundinagraminifolia(D. Don) Hochr.的全株。味苦、微麻,性凉,入水塔。具有调补气血、清火解毒、利湿退黄功效。主治产后气血不足所致头昏头痛、周身酸软无力、形体消瘦,食物中毒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目眩,癫痫发作后头昏头痛,湿热黄疸[3]209。其为傣族常用解药,泡水代茶饮,解百毒,预防疾病。

1.9 苏木 傣语称“更方”,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sappanLinn.的干燥心材及叶。味微甜,性平,入水、风塔。具有通血散瘀、消肿止痛、强身健体、防衰老、养容颜功效。主治闭经、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全身酸痛重着,早衰,性功能低下[3]132。其为傣族常用饮品,泡水代茶饮,强身健体,补气养血,延年益寿,预防疾病。

1.10 车前草 傣语称“芽英热”,为车前科植物大车前PlantagomajorLinn.的全草。味淡、微甘,性微凉,人土塔。具有利水退黄、解毒消肿功效。主治水肿病,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病,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热涩、淋漓难下,热风所致的咽喉红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3]126。泡水代茶饮或用开水漂后凉拌食用。

1.11 香茅草 傣语称“更方”,为禾本科植物香茅Cymbopogoncitratus(DC.) Stapf的全草。味微辣、气香,性热,入水、风、土塔。具有除风止痛,续筋接骨,健胃消食功效。主治感冒、头晕头痛,腹部胀痛不适、不思饮食,跌打损伤、骨折[3]50。傣族常用其泡水代茶饮或烤或煮,如用“香茅草柠檬茶”健脾化湿,舒筋活络[11]。

1.12 姜黄 傣语称“毫命”,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flazumRoxb.的根茎。味苦、微辣,有臭气,性平偏热,入水、土、风塔。具有清火解毒、活血止痛、行气破瘀、止痒功效。主治疔疮痈疖脓肿,毒虫咬伤,跌打损伤,风寒肢体关节酸痛,腹内痉挛剧痛,心胸胀闷,腹胀,月经失调、痛经、经闭[3]180-181。傣家餐桌常用为佐料,炒食、煮食。

1.13 野姜 傣语称“补累”,为姜科植物野姜ZingibercorallinumHance.的根茎。味苦、气臭,性寒,人土塔。具有补土、健胃、消积功效。主治:食积胀满、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肝脾肿大,肢体关节红肿热痛[3]185。餐桌常用为佐料,炒食、煮食。

1.14 马蹄金 傣语称“帕糯”,为旋花科植物马蹄金DichondrarepensForst.的全草。味微苦甜,性凉,入水塔。具有清火解毒、利水退黄、通气血止痛功效。主治小便热涩疼痛、尿频、尿急,腹泻腹痛、泻下红白,黄疸型肝炎,高热不语,疟疾,热风所致的咽喉肿痛、牙龈出血、眼睛红肿疼痛、口舌生疮[3]146。泡水代茶饮,或凉拌或煮汤。治疗黄疸型肝炎:马蹄金30 g,葫芦茶15 g,草决明根15 g,白茅根15 g,板蓝根20 g,煎汤服[3]146。

2 小结

综上,在数千年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傣族充分利用当地富饶的资源及区位优势,将傣医学理论融入饮食文化之中,发现了植物营养价值,又赋予独特的药用价值,形成独具特色的“药食同源”理论,并不断探索各种药食两用傣药进行肝病的预防、治疗,累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肝病防治方法,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资源宝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味苦水塔药食
药食同源 药膳产品成就养生新风潮
山西恩予:打造药食同源新业态
“植物水塔”大比拼
废弃水塔化身纪念馆,向凡人英雄致敬
雪莲花
桃仁大黄熏洗治痔疮
论《黄雀记》中“水塔”意象的叙事功能
矫味剂在掩盖中药苦味中的应用
治肺炎
药食两相宜的桑科和锦葵科等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