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好干部标准”的理论阐释和实践观照
——基于心理学的视域
2022-12-27茅飞珠
茅飞珠
(中共三明市委党校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福建 三明 365000)
“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1]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建设一支责任担当、务实进取、一心为民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期待,也是确保我们的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20个字的好干部要求:“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这20个字是在中国共产党长期干部培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孵化的,是对我国现阶段具体国情的实际反应,是对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深刻总结,”[3]精准、概括、系统化地阐述了新时代好干部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较强的业务素质,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被称为是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
一、基于心理学视域阐释“好干部标准”的理论内涵
“好干部标准”,是既相互独立各有其特定内涵,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了评价好干部的基本而全面的标准。从心理学角度阐释“好干部标准”的理论内涵,能为选人用人树立科学的导向。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解释“信念坚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4]积极心理学注重积极心态的培育,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潜力达到个体积极品格的提升,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幸福感,促进人与人、人与团体的和谐发展[5]。积极心理学也为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道路上出现的病症开出了药方,这个药方便是信仰。信仰,是个体毅然前行的巨大动力。信仰的心理学定义是以“信”(笃信,深度认可)为基础,以“仰”(仰望/尊崇和严守)为表现,是人意识到自身终极局限性而希望得到超越的精神需要,是人面对外部世界压力和自身弱点的最持久最根本的动力源。信仰萌芽于青春期,成型于成年期,受社会变革、生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是人格结构中最具统合能力的因素,给人的生活以终极意义或超越现实价值的指导,“意味着人找到了自己和世界的联系,它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地位,与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相联系,并且贯穿于整个意识领域和精神活动之中,是人生意义的终极诠释。”[6]
(二)需要层次理论为“为民服务”提供心理学解释
为民服务是好干部社会价值的体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在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后,便会不断地努力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7]当个体的生存及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就会转而努力去满足自我实现的目标,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为人民服务,引领人民走向幸福,帮助更多人走向自我实现,是人生目标的超越,更容易发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更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获得终极的幸福感。人的认知是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事物与内在联系的复杂心理活动,是外界刺激事件的内在本质反映,是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的整合,直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及行动的执行性。认知心理分为认知需求心理和认知防范心理,认知需求心理是服务对象根据自己的需要及目的对人产生的一种心理需求,如慰问方面的需求、政策法规方面的需求、解决实际困难的需求等。认知防范心理是对服务的真实性、可靠性、实践性等方面的怀疑,在确定服务的可靠性和实践性之前不轻易相信他人的心理,如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抵触、不认同,导致干部服务工作出现偏差,群众不接受服务等恶性循环。“为民服务”应以群众心理需求为基础,对群众需求深入细致的分析,根据群众的情绪特点、性格特征、情绪稳定程度等对其认知情况进行分类。干部在服务群众时应厘清群众之所需、群众之所急及群众之所盼,注重群众防范心理的顾虑,正确消除防范心理,及时获取群众的信任。
(三)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理解“勤政务实”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的有关动机的认知理论,他们将人的行为分为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们在行为的动机过程中能否体验到幸福,取决于那些与人们的自我实现需要密切相关的一些基本需要的满足情况。”[8]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人是能运用工具从事社会活动,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改变周围生活环境,改造生存世界的社会主体。人的活动受自身一定的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的理性支配,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合理性和目的性,但并非全是由理性因素决定,也会受到情绪、欲望、需求、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制约。人的直觉、想象等非理性心理对自身的互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人的主体需要与理性目标相同,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思维就会起到不断强化这种活动方式;相反,当人的主体需要与非理性目标不同,不能实现预定目标时,便会产生失望、烦躁等情感。因此,长期从事一种工作容易产生焦虑和厌倦,是一种不愉悦的复杂心理状态。长期机械化的处理基础性的政务工作容易使党员干部产生麻木、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心理健康。党员干部勤政务实带来的激情状态能够克服日常工作中的倦怠感,避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冒险主义等危害,勇于开拓创新、拼搏进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体验幸福的真谛。
(四)个体的心理意识差异会对“敢于担当”产生影响
个体的自我心理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个体遇到不同的社会问题会产生区别化的责任担当心理,并通过不同的行为规范反映出来。责任需要责任心,责任心即个体能够根据需要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完成,并能够自觉承担由于履行职责时造成的过失的后果,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燕国材认为,“责任心表现为一个人对其归属或者认同群体的活动、行为规范及其对承担义务的自觉态度。”[9]马克思也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10]。当前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人们在追求成绩的同时,也在追求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责任心的心理构成相互促进、相互改变。责任心作为个体的特性品质,是个体在进行社会活动中,自觉积极承担相关的责任和义务的行为倾向。责任意志行动是个体心理对行动进行内部组织和调节的过程,也是责任心强弱的具体表现。责任心的发展过程是个体自主构建的过程,责任心较强的人将自己的责任、担当等行为规范纳入自身的价值理论体系,是心理成熟的表现。事实证明,追求成功是需要健康良好的心理资本、良好的责任认知系统,才能正确对待肩上的重任,积极的履职尽责。
(五)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清正廉洁”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潜意识的过度压抑,就可能以心理异常、心理疾病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变相补偿获得自我满足。一些腐败干部因原生家庭不幸,有物质贫乏的困扰也有人格方面的压抑,早期匮乏感导致深刻的自卑心理,一旦拥有了权力,就通过价值观物化寻求自我安抚的策略,变相获取物质的满足以补偿自己曾经受过的苦难。“贪”是补偿的“移位”,这种“移位”补偿的异常心理,即便干部物质丰盈和社会地位显著,内心也依然是贫瘠的。神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掌握权力可能会导致脑损伤,使领导者的共情能力受到影响,导致无法理解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苏珊·菲斯克进一步说明,“权力减少细致入微理解他人的需要,因为权力使我们能够用命令来替代本来需要从他人那里连哄带骗获取的资源。”[11]由此看来,“权力”这一处方药,有使人陶醉和腐败的副作用,用之慎之,党员干部尤其需要加强学习,对权力多一份敬畏之心,对名利保有平常之心,才能在需要面前学会选择,在诱惑面前学会放弃。国外有学者曾经说过,“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地导致腐败。”[11]大多数贪污受贿干部都是“双重人格”的人,主要有以下四种突出的心理问题:一是赌徒心理,对贪污行径抱赌徒心态,赚一回是一回,小赌小赢,大赌大赢;二是合理化思维,对实施的犯罪行为充分利用合理化的防御机制,规避良心和道德的谴责,失去良心与正义的约束,最终做出违法乱纪之事;三是迫害妄想,对怀疑自己贪污行径的人都抱以高度的重视与防范,有时又对自己欺骗自己的天衣无缝行为的盲目自恋;四是报复心理,对有可能揭发自己的人坚决、彻底的打击与报复,久而久之达致人格分裂,导致了表面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之间的严重分离。在上级领导面前,乖巧顺从,勤奋谦虚;在领导背后,贪得无厌,心狠手辣,原有的道德伦理体系彻底解体,以至连当事人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
二、基于心理学视域把握“好干部”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人的本质是权力意志,是非理性的扩张自己的生命冲动和本能欲求,人类的非理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当前,干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好干部的隐形力量,能够提升干部的胜任力。一名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自制力、坚强的意志力等良好的非理性品质,才能够做到廉洁从政,才能够成为一名“好干部”。
(一)“好干部”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支撑超我的实现
人是一种需要超越的动物,成为超人是人类的奋斗目标。自我超越和创造是人的本质的实现。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理论。超我是社会伦理概念在人头脑中的内化、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部分,也是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它要按社会道德标准对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超我强大的干部,在乎他人和社会对自我的评价,待人处事十分的自律、自制力强、善于自我管理,这样的干部能守住初心、坚定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也是人生价值导向和高尚品德形成的基础。超我的强大是好干部第一位标准信念坚定的重要支撑,“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1]这样的干部容易陷入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的泥潭。因此,“好干部”要通过修炼内功,不断地发展自我、壮大自我,才能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
(二)“好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实现自我的强大
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意识部分,它处于本我与超我的中间,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协调区,让“本我”在公众可能允许的限度内最大的发放出来。“本我”和“超我”的角斗历程构成了一个人的“自我”,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本我、自我、超我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超我”和“本我”几乎是永久对立的,自我是典型的一仆伺候二主,左右为难。人格结构中的三个部分是不断交互作用的,自我要处理好与现实世界、本我、超我的复杂关系,忍受着巨大压力,给人带来焦虑和痛苦。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是“本我”与“超我”的平衡制约,“好干部”要设法使超我掌控本我贪婪的欲望,又使本我的部分欲望以某种形式得到满足而不导致自我的焦虑和痛苦。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人类潜能运动的先驱者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高成就者都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所有的能力都得到了运用,所有的潜能都得以实现。自我强大才是人生真正的赢家,“好干部”要不断强大自我,坚守原则、责任担当、一身正气,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三)“好干部”要有高度的自制力,战胜本我的欲望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本能和冲动的大仓库,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由先天本能、基本欲求组成,是人格结构中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部分,“本我”追求趋利避害、及时行乐,为所欲为,遵循快乐原则。本我太强大,容易忽略他人的感受及良心的约束,当欲望膨胀力求尽快获得满足时,可以做到心安理得地视党纪国法为无物。干部能否抵挡诱惑、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是人的动物属性本我与社会属性超我的较量。贪婪是人的本我呼唤,廉洁是人的超我节制。孔夫子倡导“克己复礼”,只有先战胜自我,才能战胜他人。“好干部”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言行,用共产主义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战胜本我潜在的不合理欲望,远离“高压线”、牢记“警戒线”、筑牢“防守线”,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基于心理学视域观照如何践行“好干部标准”
基于心理学视域来观照如何践行“好干部标准”问题,有助于广大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用“好干部标准”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而且有助于各级组织在实际工作中选准好干部,用对好干部,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善于积极思维理念,铸就忠诚于党的政治灵魂。
人类在积极情感的促进下更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党员干部一旦拥有了积极的理念便会因为稳定持久的信念而拥有积极的情绪;积极情绪能够为党员干部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想提供较好的心理支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容易被理解和内化。“积极心理学较为重视理性需求,有利于塑造意志坚定的人格品质和持久永恒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干部理想信念的升华”[12],有利于从理性的角度接受我国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好干部标准中坚定理想信念与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情绪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美国心理学家凯斯提出‘心灵旺盛’与‘心灵枯萎’两个概念加以说明,心灵旺盛的人常伴有积极情绪,个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对生活感到满意,感到生活有目标有意义,感到自己有能力战胜压力,悦纳自己的一切,创造或维持主观幸福感。”[13]信念坚定要求干部具有充沛旺盛的精神劲头,激发个体产生积极行为或行为倾向,并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而积极的心态是保持精力旺盛的前提条件。积极情绪让人产生喜悦、快乐的情感体验,此时脑中分泌出多种让人感到快乐、安全和成就感的“快乐激素”,如:产生快感的“多巴胺”,带来激情的“去甲肾上腺素”,负责取乐和镇痛的“内啡肽”,以及协助战胜困难的“催产素”。长期处于这种情绪状态的人,其心理资本是丰盈的,也是高能的。这种积极地情绪能够促使干部对社会现实保持理性认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包容能力,形成社会稳定的心理阈值,坚定了理想信念。
(二)实现高层次心理需要,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生命之本在群众,为民服务是一种信仰,是干部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促进社会道德完善的方式,是一定社会价值追求和道德要求在个体上的渗透、体现和实现。燕国材教授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有了积极文化价值的能力和为他人着想的道德品质,便会形成大家认同的“人的素养”。当一个社会处于稳定、和谐、繁荣的和平时期时,应更加关注其积极品格的建设和培养,为民服务正是积极品格的一种,对人民群众的需求心理有确切的理解并对其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增进干部与群众鱼水情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在新时期各种惠民政策的指导下把握时机,为群众解难题,把造福基层群众作为自身社会价值的体现,努力守护好人民赋予的权利,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维护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
(三)正确处理非理性品质,锤炼真抓实干的硬作风。
良好的非理性品质对人的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人的行为朝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进;不良的非理性品质对人的活动产生消极的影响,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便产生悲观、失落等不良情绪,导致个体的意志薄弱误入歧途。人的非理性心理会随着外部客观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不同的变化,特别是当理性思维发生变化时,在理性心理的引导下,非理性心理会发生质的变化。勤政务实是要求干部在出现烦躁、失望等不良非理性心理时常用先进楷模鞭策自己,砥砺奋进。“好干部”要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党和人民的事业落到实处。经常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勤于调研、科学决策,当事不失责、遇事不避难,在与群众培养感情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增强自身的政治鉴别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只有具有良好的非理性品质的干部,才能够做到勤政务实。
(四)脱离自身的“心理舒适区”,树立责任使命的家国情怀。
“心理舒适区”指在人们熟悉的场所、熟悉的生产生活模式下所从事社会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可使人们行为处于稳定水平,从而得到最佳表现。日常工作中沉溺于“舒适区”的人,在思想、学习和工作上容易表现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如果从自身的心理舒适区撤出来,进入一个高出心理舒适区承受能力的区域有可能会产生部分的焦虑,这个空间被称为“最优焦虑区”,它正好在舒适区之外。跳出“心理舒适区”是向自己“开刀”,要有“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勇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则”的强烈责任感,形成强大的正能量。在繁杂、单调乏味的政务工作中,认为没有突出的政绩,也没有好的前程可奔赴的部分干部容易产生得过且过、不求成绩只求无错的心理意识,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心理意识更加明显,导致承受压力的能力逐渐减弱,在困难面前望而却步,影响干部担当创业的劲头。敢于担当是“好干部”必备的优良品质,在其责任意识的驱动下,不回避现实,不逃避责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将责任担当纳入自身价值体系,讲党性、讲人格,以身作表率,并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自身的模范行为营造担当负责的氛围,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克服贪婪心理,铸牢廉政思想的心理防线。
东汉著名学者王逸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道德和行为上的廉洁意味着心理层面的“自律”和社会角色的成功,能够明确自己内在的需求并合理满足,以内在的主心骨统摄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不卑不亢、不贪不痴、不受诱惑,由此带来的安定感和自由感成就了“好干部”的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反之,个体一旦有了贪婪的欲望,自我革命的意志就会退化,容易违背初心、丧失使命、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这种情况心理就会产生一种危机感,危机感来源于基本共识、集体情感的缺失等,主要表现为:盲目攀比心理,在金钱享乐面前妥协,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侥幸心理,钻空子、谋私利,侥幸得逞后一发不可收拾,愈演愈烈,最终违法犯罪;补偿心理,假公济私、腐败堕落,重视个人利益和计较个人得失;从众心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做事随大流,立场不坚定,对腐败现象做不到“零容忍”;讲人情爱面子心理,认为别人求自己办事是人情所系,是看得起自己,政策法规范围内的忙要帮,不在政策法规内的忙也会想办法帮,不惜以违反组织纪律,甚至违反法律法规;迷信心理,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束缚,部分干部依然存在迷信思想,摒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妄想有神灵护体,以权谋私、堕落不堪。基于各种不良心理的影响,要求干部有正确的廉洁心理认知,锤炼坚韧意志,永葆廉洁自律。
纪律的功能就是化解这种心态秩序危机的有效手段,一要筑牢廉洁从政的心理防线,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主动约束自身存在的不良欲望,强化自身的廉洁意志,树立廉洁从政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二要消除不平衡心理和贪婪心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自警、自励、自省、自重,克服攀比心和名利心,养成廉洁心理,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完善自己的奉献意识。三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严格要求自己身边的亲属朋友,做到珍惜亲情友情的同时隔离与他们之间的不正当利益关系,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做到清正廉洁从身边人开始。某干部在忏悔录中说:“党员干部做每件事都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若不自律,一百件事中只做了一件腐败的坏事,仍全盘皆输。”因此,“好干部”要铸牢心理防线,常修为政之德,不移公仆之心。
四、结语
我国已经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需要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好干部。本文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践观照,有助于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1]有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因而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