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雕像为漳州古城地标刍议
2022-12-27张静容
张静容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创意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一座城市的发展,由地理、历史、文化三个基因互相交织、演进而来。1986年漳州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原文明伴随朱熹治漳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漳州成为“海滨邹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如果树立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雕像作为地标,将彰显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发展脉络,引导漳州走向未来。朱子屐齿映古城,文化遗迹遍漳州。漳州古城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拥有丰富的朱子文化资源,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此建议:树立朱熹雕像作为漳州古城地标,弘扬儒道,提升漳州文化软实力,为城市发展增添光彩。
一、漳州古城的界定与现存标志性建筑的分析
漳州古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规模不尽相同,我们可以根据史料对漳州古城做个界定。明代是漳州古城发展的鼎盛期;清代是漳州古城走向没落的时代;1918年陈炯明率粤军入闽在漳州进行市政改造,漳州古城池被拆除。我们以明代为时间节点,界定漳州古城的范围:东城垣至新华南北路一线;北城垣在布政园、宝珠园至芝山东、北侧;西城垣在芝山至西直街与瑞京路交接处至漳州二中一线;南界至九龙江西溪的北岸;古城面积2.84平方公里。[1]
漳州古城有大小之分,明时期的古城为漳州大古城;现存的老城区为漳州小古城,这也是当下城市规划与文旅开发,老百姓心口相传的“漳州古城”。漳州小古城的范围包括:台湾路、香港路、芳华横路、始兴北路、青年路、延北南路北段、修文西路、龙眼营路等八路街道;石罗巷、龙眼营一巷、华南小巷、漳南道巷、香港路小巷、香港路一巷、香港路二巷、香港路三巷、香港路四巷等九条巷子;以及周边坊巷。漳州老城区历经岁月沧桑已经缩小,目前所剩面积约0.86平方公里,弥足珍贵。
城市标志性建筑保存着文化记忆,是自然地形、历史人文与城市文化之间完美结合的创造。漳州古城重要建筑有漳州文庙—府学建筑群、漳州衙署、威镇阁、南山寺、台湾路、中山公园、伽蓝庙、城门楼、子城濠沟等,一些称得上漳州古代标志性建筑如漳州文庙、南山寺、威镇阁等。20世纪80年代后漳州古城逐步新添一些建筑如四仙女雕像、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红军进漳纪念碑、九龙戏水喷泉雕塑等。21世纪初漳州五种精神厚积薄发、应运而生,分别对接五处建筑物:“漳州110”事迹展览馆、红军进漳纪念馆、龙江精神展示馆、谷文昌纪念馆和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2020-2021年新落成的漳州博物馆、漳州艺术馆、漳州城市展示馆闪亮登场,成为漳州城市标志性景观。移居高新区水仙花海的“四仙女”雕塑成为2021年漳州景区最红的景点。城市标志性建筑和城市标志性景观不论新旧,均厚德载物、传承文明,在市民心目中举足轻重、广受欢迎。这些建筑中,哪个有望成为漳州古城地标呢?
二、树立朱熹雕像作为漳州古城地标的依据
漳州古城较完整地保留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和“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型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2004年漳州历史街区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立朱熹雕像为漳州古城地标,是否与古色古香的小古城丝丝入扣?是否与大漳州的发展格局有违和之感?本文借助SWOT方法探析“立朱熹雕像为漳州古城地标”的可能性,剖析这个方案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漳州古城的历史名人不计其数,但朱熹是历史比较悠久、对漳州综合影响比较深远的一个。“立朱熹雕像为漳州古城地标”的依据如下:
1.一代儒学大师,在中国文化史上彪炳史册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蔡尚思有诗云:“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是孔、孟以来儒学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教育史上的地位显著。朱熹是闽学的核心人物,认为“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内;主张“夫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讲究“正心诚意、正心克己”。朱子理气论、心性理欲论、格物致知论、美学思想、朱子读书法等思想,内涵深刻,体系恢弘,影响中国社会800余年,辐射到东亚文化圈。朱熹把古代耕读文化与乡村治理融入儒家治理体系,实现家国同构。朱熹“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不仅在福建各地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而且在漳州也留下非常深刻的影响。朱子学影响了元代王吉才,明代陈真晟、蔡烈、周瑛、林雍,清代蔡世远、庄亨阳等才俊,他们为国利民,勇于任事。[2]朱熹死后,被谥为“文公”,配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后世官员、士人、学子纷纷推崇敬仰朱熹,修建不少楼宇、祠堂弘扬朱子之道。如漳州中山公园的仰文楼,楼上横匾额曰“仰文楼”,盖所以思慕朱文公之雅化也。[1]
2.漳州老市长,治理漳州,礼教传世,造福百姓
朱熹是第138任漳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今天的市委书记兼市长。他办公的地方在府衙,现中山公园内,府衙因朱熹别号紫阳亦称“紫阳古署”。朱熹1190年为漳州知州事;1191年他得知长子朱塾在浙江金华去世便提出辞官,于4月29日离开漳州。他在漳州当官时间虽然不长,仅仅一年多,但在政治、教育、礼俗、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深远。历史认可朱熹的卓越贡献,方志把朱熹排在漳州地方官员首位。在光绪本《漳州府志》“宦绩”中记载:“万历癸酉志以朱熹一代大儒,故冠于首。”[3]朱熹认为:“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于省赋”。[2]他关心民瘼,极力蠲除赋税,减少官盐害民的弊端。他上书朝廷要求“行经界”,以解决土地兼并与田税不均的矛盾。[3]“漳自朱子守郡,讲明礼乐,以正人心,自是海滨家弦户诵”。[3]朱熹为发展漳州教育还在白云岩建书院,后人称紫阳书院,那里留有一块“紫阳夫子解经处”的碑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朱熹进入漳州历史视野,从政济世,提升了漳州综合形象,因此朱熹是漳州城市形象的文化要素之一。
3.朱熹雕像契合漳州古城保护“修旧如旧”原则
漳州古城是朱熹活动的主要范围,留下不少朱熹的古韵遗风,这些不仅是漳州的城市记忆,而且加厚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其一,漳州古城是朱熹兴学重教的旧地。州学、县学、文庙是朱熹定期施教、传播朱子理学的场所,记载了这位园丁勤勉不停的步履。“每旬之二日,必领官属下州学,视诸生,讲小学,为正其义。六日下县学,亦如之。”[3]朱熹在漳州的衣钵传人有陈淳、王遇等,他们为日后朱子理学在闽南地区得以广泛传播效力。其二,漳州文庙是漳州古城的文化中心。它是漳州古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1.2公顷。朱熹配祀孔庙,这是一位历史名人在文庙的特殊存在,府文庙成为古今闽南莘莘学子寄托梦想的平台。其三,漳州古城是朱熹知漳期间完成《四书章句集注》的刊印地。[4]《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的主要著作,第一次把《大学》《论语》《中庸》《孟子》集中在一起刻印,构成一个体系即“四书”,成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指定教科书。
城市地标能发挥精神引航的作用,雅化公众。漳州古城原本遗存大量建筑的活化石,如香港路的明清石牌坊,“尚书-探花”坊和“三世宰贰-两京扬历”坊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古城保护遵循“修旧如旧”原则,走“古”字派风格。千年的唐风宋雨已经逝去,但历史不会忘记朱熹曾经来过这个地方。朱熹雕像与唐宋古城、明清建筑、民国老街一样古色古香,互为犄角,共同拱卫闽南文化,展示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内涵。
(二)劣势(weaknesses)分析
一般而言,城市地标建筑尽量选择当地有影响力的人或有特色的景物进行设计。朱熹非漳籍人士,作为漳州古城地标的刍议可能会受到质疑,表面上处于劣势。朱熹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主要生活在武夷山区,与他相关的人文景观成为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朱熹14岁时父亲朱松离世,他偕同母亲到崇安(今武夷山市)接受刘子翚等人的教育,在此生活了10年。之后,朱熹除了入世为官、外出研学外多数时间生活在武夷山,人文足迹遍布武夷山。例如紫阳楼乃刘子翚安置朱熹母子一家的宅子,朱熹在此攻读经书,考取功名;寒泉精舍乃朱熹为母亲守墓而建,他在此著述讲学,从事教育与学术研究;武夷精舍乃朱熹54岁时在武夷山所建,他在此授徒讲学,开办中国私人书院教育。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后人为他树起朱熹塑像。
既然朱熹是武夷山“双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武夷山的城市名片,那么漳州古城是否有必要再次利用朱子文化树立朱熹雕像为地标?立朱熹雕像作为漳州古城地标是否会引起争议?朱熹逝世后30余年,尤溪县令李修便于1237年捐资修建文公祠、韦斋祠和尊道堂等建筑,祀朱家父子。作为父母官,李修敢于推崇朱子、保护朱熹故居、捐资建祠纪念的做法确实睿智超前。古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人呢?当代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挖掘朱子文化的事例也不胜枚举。三明市尤溪县是朱熹的诞生地,当地于1987年树起朱熹塑像。朱熹22岁时任同安主簿,兴办县学、恢复书院的规模、设置图书馆、推行策试之法,缘此厦门市同安区在朱熹办公、居住的主簿廨原址修建朱子书院,并多次举办国际朱子文化节。文化是包容的,学术研究的思想是开放的,城市建设的思路是纵横古今、融会中西的;弘扬先进文化,实现资源共享,乃至多地共同开发某项文化资源的局面必然会长期共存。
(三)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客观上我们应该看到立朱熹雕像作为漳州古城地标的争议依然存在。但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凡是有利于城市发展的举措就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大力推广。历史名人在家乡之外有重要影响的,也可以树雕像、建纪念馆、修文化广场。例如:1.陈元光不是漳州人,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但他作为开疆辟土的开漳圣王,云霄县将军山公园有陈政、陈元光雕像,2010年陈元光塑像在漳州市人民广场揭幕,2017年云霄县火田镇开漳大道安放陈元光戎装骑马铜像。2.郑成功不是厦门人,他来自泉州市南安石井镇,但他在厦门招兵买马、操练水师、收复台湾,鼓浪屿树起大型的郑成功雕像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3.孔子生前不曾出国留学,但如今孔子雕像遍布世界各地。德国柏林的一座公园树立孔子雕像,用德文写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学院成为弘扬中国文化的名片。4.中国女排不属于漳州,但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落地漳州,建于女排夺得1981年第3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1982年第9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赛冠军,荣获“三连冠”之后。建设理由:漳州是中国女排训练基地之一、是中国女排娘家。后来该纪念碑被市民喻为抗台风的神器,俗称“定风珠”。5.宋朝文风昌盛,书院讲学之风盛行,朱熹创新书院教育的方式,影响闽地的教育风气。朱熹知漳时曾经到访金门,后来金门人创建浯江书院,建朱子祠祭拜,教泽绵长,科举兴旺。朱熹纪念馆目前有两座,一座位于武夷山市武夷宫古街;另一座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山朱子文化园,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其中一幅抱柱联为清康熙御笔:“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既然陈元光、郑成功、孔子、朱熹等人在祖籍地之外的地方可以得到重视和开发,那么机会是均等的,对漳州文教昌明作出贡献的朱熹在古城的开发也享有同样的机遇。
(四)挑战(threats)分析
1991年3月10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在三坊七巷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习近平书记说:“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要在我们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5]保护文物要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漳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可以走一古一今两种路线,保护时走“古”派风格,开发时走现代派风格。
漳州古城是一个文化宝地,朱熹雕像作为漳州古城地标的竞争对手还真不少。其一,漳州古城是红色文化之地,这里是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的原发地,保留中共福建临时省委、龙汀省人民政府、彭冲领导芗潮剧社的旧址。其二,漳州是陈元光开疆辟土、惠泽闽粤、造福黎民的重要基地。千百年来闽南和台湾以及海内外漳籍同胞缅怀陈元光的丰功伟绩,尊他为“开漳圣王”,古城原有“州主庙”主祀陈元光,漳州主干道命名“元光南路、元光北路”。其三,林语堂在文学、语言学、新闻传播、中西文化交流等众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内外学界关注度高、科研成果频出。林语堂成为漳州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平和县开设林语堂故居,芗城区创建林语堂纪念馆,漳州古城增设林语堂、许地山、杨骚文学馆。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国际影响力持续不降。其四,闽台血脉渊源深厚,漳州古城涉台文物多,这里有清代台湾最后一名进士、“公车上书”第一人汪春源故居;抗日义士简大狮蒙难处;台湾雾峰林家第四代传人林文察宫保第原址等。其五,漳州古城文脉昌运,各种功名牌坊林立。这里为漳州史上第一位进士周匡物立名第坊,为林震立状元坊①,为谢琏立探花坊。这里将帅刚健勇猛、身先士卒,康熙帝御赐蓝理的“勇壮简易-所向无前”坊、御赐许凤的“闽越雄声-楚滇伟绩”坊至今仍然守望漳州古城。
“在世界众多文化体系中,只有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没有中断,这一事实本身就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建立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6]漳州古城蕴含红色元素、开漳元素、语堂元素、侨台元素、科举元素、勇士元素,给朱熹雕像的落地带来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尽管朱熹为地标的潜在对手不少,但朱熹在漳州古城的千年书写,契合古城的文化韵味,有利于弘扬儒学、源远流长。
三、商榷朱熹雕像为漳州古城地标的选址
朱熹雕像为漳州古城地标的选址方案有好几个,首选地址是漳州文庙。从地理位置考量,文庙附近的台湾路、修文西路、新华南路、始兴南路合围的街坊是漳州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文庙是朱熹最常去的地方,现有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但是文庙已有孔子雕像,若添加朱熹雕像会喧宾夺主,绝对不行。次选地址是中山公园。公园原是府衙所在地和朱熹出入最频繁的办公场所,较适合置放雕像。但是放眼过去,府衙主体建筑所剩无几,只剩下一座仰文楼,还有衙署残址、七星池、府衙残墙二段、肺石、后花园假山石以及石碑数通。况且公园现在好比微型博物馆,里面的景物品种多、风格迥异、中西杂糅。西洋纪念性建筑——博爱碑(1919年),东面为孙中山楷书“博爱”,西面为陈炯明楷书“互助”,南面为汪精卫隶书“平等”,北面为章太炎篆书“自由”,它成为中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刻着孙中山《总理遗嘱》的中山公园纪念亭对接中山公园,名正言顺,主题鲜明。1956年公园东南侧建起一座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若在公园添置朱熹雕像便会造成主题过多、显得有点杂乱。实在找不到地,只能委屈一下,把朱熹雕像放在七星池附近。这样一来,朱熹雕像作为古城地标的意义就无法彰显,成不了地标。
那么漳州古城能否找一处较大空旷地置放朱熹雕像?考虑再三,最后选址定于漳州城西北部芝山公园。因为漳州古城有大小之分,大古城是漳州老城区,芝山在老城区内。选址理由如下:
1.芝山公园靠近芝山书院,与朱子有深厚渊源,适合置放朱熹雕像。
芝山古时候是寺庙、书院、亭楼聚集地,适合士人读书。唐代的临漳台、开元寺,五代的净众寺、法济寺,宋代的登高亭、龙江书院、道原堂②等都坐落在芝山。朱熹原本打算在芝山建书院,“宋朱文公守漳时将筑室讲学,未果”。[3]龙江书院乃宋代州事危稹所建,历经兵乱修复,康熙五十四年知府魏荔彤重修,里面祀朱子,即文公祠。之后龙江书院东侧又建仰文书院,龙江书院与仰文书院合为芝山书院。
2.芝山公园靠近漳州高教园区,教育与文化气息浓郁,与教育家朱熹雕像互为映衬。
漳州高教园区分布着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漳州一中分校、漳州市实验幼儿园等众多学校,大学路与湖内路在芝山公园门口交接。各类型教育与中高职人才培养在此交汇,现代书院文化双轮驱动,在此衍生,枝繁叶茂。朱熹有着浓厚的书院情结,1179年重建白鹿洞书院,1194年重修并扩建岳麓书院,并经常到此讲学,对书院教育贡献极大。朱熹雕像若能与现代书院为邻,既偕和朱熹的志向,且能以文化人、润泽杏坛。
3.朱子文化内涵宏阔,芝山公园范围较大,适合设计朱子文化园。
朱熹为官清正,在白云岩留下一幅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3]这幅对联曾被不少国家领导人引用过,2011年温家宝总理引用此联勉励国务院参事和文史馆馆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引用过。芝山公园能否树起一座大型广告牌,打出这幅对联,以实现既能宣传儒者肩负社会道义、身在书斋、心系天下,又能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虽然朱熹给后世留下许多至理名言,但是这幅对联与漳州本土有关,具有比较特殊的警示作用和时代意义,值得漳州深入挖掘并宣传推广。
四、结语
一个城市就是时代的缩影。设计城市地标必须反映大时代,把大时代的事件与具体的人物再现出来。漳州是一座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城市。当下漳州古城正是青春焕发时,历经岁月的磨洗,越发成熟沧桑,既充满蓬勃希望又面临新的转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朱熹与漳州古城的缘分不浅,他致力于推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在闽南社会的建构,使闽南文化纳入汉民族文化的中心体系。城市地标是一种公众指示符号,引导公众实现文化认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保护古城是与发展现代化相一致的,应当把古城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结合起来。”[5]朱熹是漳州古城的文化元素。漳州古城可以打造好朱子文化传播交流的窗口,以朱熹雕像为古城地标,建设集文物保护、书院传承、文化展览、学术交流、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朱子文化园。从大漳州的发展看时代的变迁,朱熹作为漳州古城地标的文化意义,将伴随着奔流不息的九龙江水为漳州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契机。
注释:
①状元坊:漳州市芗城区塔口庵和原长泰县城南门为林震各建状元坊一座,已圮。
②道原堂:祀朱熹,明代改名文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