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与重构:戏曲电视节目《中国戏歌》的表达策略探究

2022-12-27王恒乾邵振奇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戏曲传统艺术

王恒乾 邵振奇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2)

为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2017年9月央视戏曲频道和音乐频道联合打造了国内首档以戏歌为主题的创新型文化综艺节目——《中国戏歌》。节目自第一季首播后,2019年4月重播,不仅多次蝉联戏曲频道收视冠军,更亮相2018年“CCTV国家品牌计划”,充分展示出传统戏曲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一、主题创新:传统文化与时代使命的同频共振

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本,亦是历史的积淀与精华,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是现代文艺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国戏歌》坚守“文化本位,娱乐为辅”的创作理念,直击戏曲电视文本层面的痛点,将电视综艺与传统戏曲进行有效嫁接,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使命的同频共振。

(一)文本解读与人文情怀并重。《中国戏歌》秉持“唱响最美中国戏歌、讲述最真中国故事”核心理念,不仅强调观众的感官诉求,亦秉持审美情趣与人文情怀并重的传播观念,重视挖掘戏歌中所蕴含的文本价值、人物故事与精神内核。节目通过“戏歌传唱”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模式,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和人文性,让观众体认爱家爱国、仁爱孝悌、诚信友善、敬业奉献等中华传统美德,营造出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例如节目第三期中,文化学者蒙曼解读了毛主席诗词《菩萨蛮·黄鹤楼》创作的历史背景,生动还原了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前夕,毛主席看着江水滚滚起伏,为革命前途的堪忧的历史场景。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演唱嘉宾裘派京剧名家孟广禄以洪亮高亢、韵味十足的唱腔,成功演绎出革命路上共产党人忧国忧民的内心与革命人雄浑壮阔的精神气质。第四期节目中,豫剧大师常香玉一生执着于戏曲艺术,秉承“戏比天大”的理念,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戏曲事业。此番小香玉来到《中国戏歌》的舞台,回忆了奶奶常香玉的戏曲生涯,讲述了常香玉等老一辈艺术家对戏曲的奉献和爱国的情怀。《中国戏歌》以文本的解读结合戏歌的演绎,用人本的内涵铺垫戏歌的文化背景,用戏歌中的人文精神唤醒国民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发了大众对于日渐疏远的传统文化的反思,让人们感叹传统并没有离我们而去,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节目总导演兼主持人董艺在节目采访中曾感慨:“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用融媒手段去传播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展示这些文化的同时,昭示历史、感应现实。”在引进类真人秀等类型节目的强势冲击下,《中国戏歌》一方面依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性,将边缘化的传统戏曲重新包装,修正了年轻一代对戏曲电视节目“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回应了当下电视栏目过度娱乐和快餐文化等症候;另一方面,节目本身发挥着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应有的社会价值引导功能,用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形式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到传统文化,深挖戏曲艺术的文化价值与年轻观众的共情点,实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旨归。

(二)艺术传承与时代叙事统一。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应该符合其所处的时代特征,映射当下的家国叙事。戏曲作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之一,凝结着时代的智慧与历史的记忆。自先秦传承至今,薪火相传、绵延不断,正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与时代保持同步、贴近群众,不断衍生出适应时代步调与人民审美旨趣相统一的新形式。作为一档戏曲文化类节目,《中国戏歌》立足当下,以戏歌传唱今天的中国故事,将传统唱腔与时代叙事紧密交织,唤醒了大众对于时代精神的感知,实现了艺术传承与主流价值的和谐统一。节目选取宏观时代主题和微观个人视角相结合的策略,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精神。在主题选择上紧扣时代脉搏,以一批时代故事的书写者、理想信念的坚定者、担当有为的奋进者为代表,展示了中国今日的发展与成就。例如,16位陕北民间说书艺人奏响的原创戏歌《丝路新声》,把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政策恰如其分地写进歌词,唱出了“一带一路”下陕西农村的发展巨变;焦裕禄女儿焦守云结合焦家家训解读《家风代代传》,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融进戏歌,秉持把爱家和爱国相统一,把个人的家庭梦融入到实现伟大民族梦之中;著名电视人朱海以原创戏歌《潮起东方》歌颂今天的中国新气象、新发展,并呼吁:“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艺术一定要表现时代,呈现出它的社会性、时代性与多样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中国戏歌》借助戏歌,述说时代故事,以生活中的小我展现具有家国精神的大我,传播戏曲文化中所蕴含的正能量,赢得了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受众的喜爱。

二、表达创新:戏曲艺术与多元形式的碰撞融合

尽管各界普遍认同戏曲的文化价值,但戏曲艺术本身具有一定的虚拟化与程式化。再者,年轻一代的审美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与戏曲缓慢的节奏韵律、陈旧的叙事内容相去甚远。在这样的背景下,戏曲倘若一味追求原汁原味、不灵活变通,难免与今天的受众产生审美代沟,导致曲高和寡的局面。因此,戏曲要想博得年轻一代的眼球,既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内涵底蕴,又要能满足现代受众娱乐的需求。电视娱乐与传统文化如何达到平衡状态是当下戏曲电视创作的重中之重。

(一)与流行文化元素融合,打造全民音乐盛典。黑格尔曾经说:“艺术作品不是为一小撮有文化修养的学者而存在,而是为一般普通受众、为人民大众而存在”。[2]《中国戏歌》的主创团队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赋予了戏曲全新的时代感和艺术活力,在现代审美与传统戏曲间成功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中国戏歌》将传统戏曲以全新的姿态展示给年轻观众,同时兼顾了老、少年龄层,是一档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时尚综艺”。在演唱嘉宾选择上,节目组请来了文艺圈的老将新秀,既有戴荃、平安等新生代歌星,也有张军、王净戎等戏曲新秀,更有孟广禄、高博文等戏迷熟知的梨园名角。不同风格的演唱嘉宾加盟既填补了差异化受众的观看需求,又保障了戏曲传播的传统韵味。在戏歌作品选择上,在《说唱脸谱》《新贵妃醉酒》等老歌新唱的基础上,新加入了流行风味十足的《粉墨》《悟空》,并进一步原创出《纵横天地间》《潮起东方》等一批时代戏歌作品。多元化的作品构成将渊源流传的经典文化与娱乐大众的流行文化进行碰撞融合,满足了年轻观众的心理期待,更激活了观众沉睡的戏曲情结。

新生代音乐人黄玲在节目中感慨:艺术的传承不是浮于表面,不是把传统戏曲再演唱一遍,而是通过创新赋予传统艺术全新的生命力。艺术文化的传承要想破除时间、空间与现实的壁垒,就必须从剧场走进家庭、走进百姓的生活。《中国戏歌》在节目呈现方面,以组合式的呈现方式和多元的内容表达平衡了电视媒介生态,在审美追求上给予观众必要的娱乐,在文化传承方面力戒文化类节目的说教,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思想性与观赏性、传统文化传承和电视娱乐表达等方面的有效平衡,完成了一项集文化使命、价值意义与电视娱乐于一体的仪式化传播。

(二)与多种文艺形式融合,实现传统艺术时尚化表达。立足戏歌“亦戏亦歌”的创意,《中国戏歌》的舞台以多元的艺术审美、精良的制作水准、丰蕴的文化内涵创造性地将戏曲与歌曲相融合,用现代时尚话语重构了传统戏曲的场域。首先,在戏曲的本体创新层面,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共生。戏歌是将传统戏曲的唱段、韵腔亦或是突出元素拿来重新组织,与流行、摇滚、Rap等现代音乐形式进行融合,借助电视语言来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化学反应”。跟现代歌曲联姻后的戏曲,旋律上不仅深受年轻观众喜爱,也使得大众普遍能够看懂并感受到传统曲艺之美。其创新性的元素构成、韵律和唱腔上巧妙的融合,兼备新颖的听觉感受和淳美的文化韵味。其次,在戏歌的编曲方面,不拘一格,大胆突破。使用戏曲代表性乐器如京胡、曲笛、三弦、洞箫等东方乐器结合时下流行的摇滚乐队、交响乐,中西合璧增强了传统戏曲的艺术感染力与时尚感。节目中,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名段——《游园惊梦》抛弃曲笛这一代表性乐器,结合现代阿卡贝拉、rap等元素。昆曲的舒缓一拍三眼跟rap跳跃式的节奏律动,二者一静一动、一传统一现代、一东方一西方,在演绎上时而珠联璧合,时而各抒胸臆,让古老曲艺绽放出现代艺术的花朵。最后,在歌词上、演唱上博采众长,达成了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感受。

第五期戏歌《江雪》,在歌词上,使用白话文穿插引用柳宗元的《江雪》与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两首古诗词,白话表达的通俗、自然与古诗文字凝练、含蓄相得益彰;演唱上,主歌部分用流行的演唱方法,副歌升高八度用京剧的声腔,对比强烈、意韵深远;编曲上民族乐器琵琶、笛子在现代化电声乐队伴奏的烘托下营造出婉约悠扬的听觉场域;在舞台视觉呈现上,更是采用现代化舞美结合舞蹈演员的鲜活表演呈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节目通过多重文艺符号的搭配重组,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戏曲自带的精英属性,弥合了观众对传统艺术的审美鸿沟。这种艺术形式间的联姻,契合了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旨趣,延展了传统文化的传播的形式和空间,是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

(三)与现代演艺科技融合,营造沉浸式视听体验。《中国戏歌》的舞台实现了现代演艺科技与传统艺术的深度互动,为观众带来了一次次的审美愉悦和沉浸感受。节目不仅在听觉层面满足了观众多元的审美取向,还打造了唯美夺目的表演舞台,满足了新媒体时代电视观众对视听冲击的审美期待。节目组将传统文化元素转译成舞台视听符号,烘托气氛、升华主题。例如节目舞台整体布景精致,恢弘大气,在整体色调上使用红、金两种色彩塑造出庄重大气的气韵;背景通过实景装饰、移动LED屏、激光投影等演艺科技的虚实结合,结合戏歌情境生动还原了北京古街景、江南水乡等特色场域,实现了多重艺术时空的再现;综合舞蹈演员们民族化的服饰、道具等多重舞台元素,尽显东方风味。此外,节目组充分利用升降舞台、万向轮鹰眼及威亚等前沿的装置技术营造出传统风味与时尚潮流融会贯通的庄重感与豪华感。在视觉呈现上既保留了传统的“中国式审美”的美学概念,也渗透出现代综艺的时尚感与科技感,形成宜古宜今的记忆点。戏曲、歌曲、表演、舞美等一系列艺术与技术元素在《中国戏歌》的舞台邂逅,碰撞出创新融合的火花,观众获得了全新的感官沉浸。

戏曲的现代化演绎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广泛吸收其他艺术形式之长,重铸传统。《中国戏歌》的舞台完成了戏曲艺术的重构,本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变通,纾解了戏曲电视发展的式微窘境。《中国戏歌》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大胆创设,多重现代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戏曲电视节目的外在表达,在时尚发展的洪流中重新点燃戏曲的美学、文学、人文等多重内涵,为传统戏曲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注入新的活力。这种“融合”的表现形式,既重现了戏曲之美,又充满现代气息,更拓宽了戏歌的可能性。

三、文化重构:情感共鸣与价值输出的平衡同步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是通过媒介化编码,利用现代影视传播理念与技术,找准大众文化需求、精神追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以达到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文化体验和情感认知统一的目标。

(一)强化情感认同,唤醒集体记忆。媒介融合时代,面对传播讯息的碎片化、无序化,修复并重建国人的集体记忆成影视媒介面临的新课题。法国学者埃米尔·涂尔干指出,“社会的发展与生存有必要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意识,才能让社会获得人格性和统一性,从而把人们紧密的聚拢起来。”[3]文化类电视节目中,情感认同是价值理解、接受的基础。《中国戏歌》秉承推进情感认同的逻辑起点,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人文理性浸入到戏歌的内涵建设之中,既为当下社会注入了精神能量,也彰显了创作者的家国情怀。通过媒介话语的建构,打造了有传播性、有意义和时代感召力的作品,巧妙地将戏歌关联到观众的情感和人文价值中,点燃观众内心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法国社会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最先提出“集体记忆”这一概念,认为“记忆不仅来自个人,更来自于集体”[4]。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载体,《中国戏歌》的舞台秉持对人文性、历史性与民族精神的内涵追求,回眸传统、演绎新声,昭示出年轻的时代话语与历史悠久的文化记忆的彼此观照。不同于一般主旋律影视作品简单直白的价值“灌输”,《中国戏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要义寓于戏歌之中,变“说教”为“熏陶”,真正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节目中,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戏曲人对传统戏曲的虔诚,年青一代为戏曲的做出的尝试,少年一代对戏曲蓬勃的热情与向往;节目外,观众在看的同时获得了主观情感的认同,唤醒了集体记忆,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

(二)激活戏曲艺术,彰显文化自信。在泛娱乐化时代,面对全球化的影视市场竞争浪潮,众多海外引进电视节目不断挤压传统文化的媒体空间。海外节目裹挟下西方文化与价值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充分挖掘中国文化的精髓将是撬动中国电视节目原创的一个重要契机。”[5]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强调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制作有思想深度、精神高文化厚度的文化类节目。自 2015 年以来,我国电视媒体不断开掘创新本土文化类电视节目,努力将原创意识真正贯穿到了实践创作之中。中国的戏曲艺术是唯一流传并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古戏剧,被公认为是世界戏剧界的“活化石”,与生俱来的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戏歌》通过形式上的融合与创新,以传统戏曲结合现代元素,既激活了观众心中的戏曲情结,也唱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第七期节目中,航天运载火箭技术专家潘里新回忆了钱学森老先生淡泊名利、奉献自我的事迹。其推荐的原创戏歌《纵横天地间》,以京剧“高腔”高亢昂扬的韵腔、催人奋进的歌词,辅以威亚杂技表演,借助升降大屏、舞台背景成功营造出宇航员穿梭于太空的既视感,歌颂了今日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离不开老一辈革命者的付出。

如果说《叮咯咙咚呛》是通过真人秀的形式探索戏曲与流行结合的可能,那《中国戏歌》则是运用电视综艺呈现了戏曲与流行融合的最终效果。从节目意义上看,《中国戏歌》通过一系列的融合创新完成了一项中华传统文化重构仪式。首先,传统戏曲借助电视节目的表达形式拓宽了传播渠道,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传统、爱上传统;其次,现代流行歌曲借鉴了传统戏曲的韵律、唱腔以及传统的精神内核,填补了流行歌曲扁平化的内容,从而变得底蕴丰盈,别有韵味;再次,嘉宾现场的精彩演绎与内容上多维视角下的解读,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价值;最后,节目在民族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持续输出,增强了国人对民族文化的信心,为国产原创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考据。

(三)凝聚民族共识,完成价值引导。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彰显一个时代的风貌,也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当下电视文化类节目应以“让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新时代风采”为行动力与方向,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与创新之路。央视作为主流文化的引领者,坚持开拓创新,主动担当起国家级媒体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职责和使命。“文化类综艺节目在保持大众文化基调的基础上,糅合了传统文化属性和精英文化属性,呈现出复合式的审美文化形态,并最终以表达当前的主流价值观为旨归。”[6]只有符合时代精神、适应主流文化、符合观众审美需要的戏曲电视节目,才能更好地为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戏歌》第一季的收官歌曲——《同圆中国梦》,将共筑中国梦这一时代之音写进歌词,深刻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呼吁当下国人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从音乐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戏歌》的舞台兼容并蓄、熔铸古今,广泛吸收了多种音乐类型与艺术形式,在回归戏曲本位的同时推动了民族音乐的发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中国戏歌》深挖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焕发时代风采;从价值引导的角度来看,《中国戏歌》让年轻受众潜移默化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感召,透过戏歌中包含的中华人文精神激发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自觉传承中华文明。

结语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戏歌》借助现代融媒体平台,在央视音乐App、央视影音客户端等新媒体同步播出,将戏曲穿过电视屏幕在互联网中流淌并流行起来。其第一季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传统戏曲的创新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仍在路上。《中国戏歌》正是通过观念革新、推陈出新,更新了传统艺术的表达形式,真正赋予了经典文艺永恒的魅力。

猜你喜欢

戏曲传统艺术
戏曲从哪里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纸的艺术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