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校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认同建构研究
2022-12-27张微陈玥
张 微 陈 玥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由于语言的便利,外语学习者往往能够广泛、深入地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但也因此而容易被西方文化思潮震荡和冲击。在外语教学中强调本土文化有助于学生在中外语言文化的比较学习中,在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和提高积极性方面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世界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文化交融、文化同化、文化冲突中经受住考验,坚定文化自信,完成文化使命。[1]
一、本土文化认同建构意义
大学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认同建构有助于探索龙江文化的精神内核及本质。黑龙江本土文化蕴含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等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多元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等龙江精神的核心内涵,能够对内动员和凝聚人心,对外展示和树立龙江人形象,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黑龙江省高校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认同建构有助于提升外语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2]。文化认同教育是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教学相长将进一步提升外语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培养一支既了解西方文化又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的外语教师队伍。
黑龙江省高校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认同建构有助于讲好龙江故事,传承民族精神。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今天,还肩负着一个新的使命,即赋予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在黑龙江高校英语教学中进行本土文化认同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能够帮助学生储备好“中国元素”的外文知识,使学生能够承担起传承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声音的重任,拓宽龙江文化在国内、国际的传播路径。
二、本土文化认同建构原则
(一)文化认同建构要深入发掘并在继承中创新。本土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产物,并非所有的本土文化都适用于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应仔细甄别,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发掘出最契合的部分。在吸收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改造和创新,使其成为具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本土文化。[3]
(二)通过比较和对比文化异同建构文化认同。教学过程中,除了语言外,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将本土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进行对比、比较,分析文化间的差异。深刻体会彼此文化间的差异有助于加强本土文化的传承,助推学生保持本土文化身份。
(三)文化认同建构要注意潜移默化和适度渗透。大学英语教学的本土文化认同要体现学科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坚持以“人为中心”,重视内容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要注意本土文化输入的量和度,提供学生创造自主研究和学习的机会,培养其独立自主探究本土文化、建构本土文化认同的能力。
(四)文化认同建构要“以人为中心”并系统推进。高校英语教学的本土文化认同建构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学校、社会、政府的共同协作,使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教育贯穿高校外语教学的始终。采用多模态的协作方式,在学科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后活动等中彰显本土文化特色;在“第二课堂”、合作单位、实践基地各个方面全方位渗透本土文化。
三、本土文化认同建构的路径
(一)师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和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邢福义曾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做出这样的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密切,也许可以用水乳交融来形容。”[4]外语老师既承担着语言教学任务也承担文化传播的任务。开展语言教学,必然会涉及大量的外国文化输入问题。单向的外国文化有可能削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努力培养并提高多元文化意识,明确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平等交流的地位。教师在充分认识世界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身的多元文化意识,增强学习多元文化知识的自觉性,并培养多元文化的批判思维。只有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正确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教学中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才能在外语教学中坚持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多元文化意识培养和提高的同时,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和理解本土文化,辩证对待外来文化,增强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二)本土文化与课程设置的融合。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重点是在进行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的讲解中,通过对比和比较的方式分析中国文化、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异同,进而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英语实际表达能力,增强其对中国文化、本土文化认同感。学校除开设通识类英语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选读》《中西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翻译》《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外,可以开设《黑龙江文化》,为学生提高本土文化认同感创造有利条件。
(三)本土文化教材的设计与编写。教材是教与学的载体,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写必须与教学实际相契合。编写本土文化教材时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并将本地人民生活的需要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放在首位。教材内容从学生日常生活周边信息出发,然后在扩展为区域及全省的本土文化内容。邀请地方文化人士、地方文化专家、地方文化机构工作人员和老师共同组成教材编写团队,集大家之力,共同讨论并确定适合的教材编写内容,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信息之外,获悉本土文化优势的内容,扩展本土文化知识层面,并加强对本土文化认同感。
(四)多模态教学活动中本土文化的渗透。本土文化应在渗透各个教学和活动环节设计中。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学材料内容,探索本土文化融入的方式和方法。如,在备课环节中对教学材料中出现的文化词汇、文化现象、文化理论进行梳理并挖掘相关背景知识,探寻补充介绍中国文化及黑土文化的可能性,适度并合理选择补充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前的备课情况准备与文化相关话题与同学们展开讨论,通过对话、演讲、PPT展示等,展示涵盖地方本土艺术、传统、民俗等地方文化。在课后,布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对本土文化进一步研究。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学习平台为本土文化的渗透提供了新方法。教师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学习平台,将内容丰富且与本土文化相关的资源,制作成音频、视频、动画、微课、慕课等材料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另外,学校或者院系还可以通过在“第二课堂”、合作单位、实践基地等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全方位了解本土文化,帮助学生构建文化身份,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和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增强本土文化认同感。
结语
黑龙江高校英语教学要遵循文化认同建构原则,通过培养师生多元文化意识,借助本土文化材料和课程的融合,有意识地渗透本土文化,帮助学生系统地、全面地学习了解本土文化,加深文化涵养,实现学生担负传承中国文化,与世界人民共享人类宝贵精神财富的任务,努力拓展本土文化国内、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