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教学主题 坚定“道路自信”
——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学为例
2022-12-27浙江章光伟
浙江 章光伟
主题教学是培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推进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凝练教学主题有助于梳理教学线索,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结构化认识。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领、史料探究、任务驱动等环节,使学生能够贯通历史逻辑,建构历史解释,突破核心概念,提升历史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认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中指出:“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主题教学是以主题为中心,通过对历史材料信息的提取、整合与建构,发展学生历史思维和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围绕教学主题拓展材料,创设历史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本文试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 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为例,探讨主题教学下如何推进课堂的深度学习。
一、整合教材内容,凝练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是一节课的中心和灵魂,既是“构思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根本意图,也是教学目标最主要的体现”;它是课堂教学的骨架支撑,也是生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源泉。因此,提炼教学主题是主题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在认真领会《课程标准》,深入研读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提炼一节课的主题。《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该要求“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但本课的知识内容分散、时间跨度大,涉及二战后苏联改革,东欧的改革,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等具体知识,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这些国家经历快速发展与艰难曲折的改革。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认识苏联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把握东欧社会主义建设和苏联的关系;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一课涉及“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与剧变”“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三个子目。第一子目为学生呈现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和结果,阐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目的、策略和效果。第二子目阐述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的制度问题、民族问题、国际环境问题。无论是苏联还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能够在改革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道路不符合国情,没能抓住自身改革和战后国际社会发展的机遇,最终导致经济衰退,制度崩溃。第三子目集中阐述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内涵的认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教材内容涉及苏联、东欧、中国不同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如何贯通本课的知识体系,需要在历史大概念的统摄下整合教材内容,凝练教学主题。教师应当关注教材知识信息表述的逻辑结构,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思考如何简化教材、系统化教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脉络。
教学中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梳理教材子目间联系,重构教材内容,凝练教学主题,实现知识的结构化、整体化。笔者把本课的主题确定为“回望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变化,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涵养素养。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大国路碑”(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歧途墓碑(东欧的改革和剧变)、时代丰碑(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资政鉴碑(符合民心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四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从苏联模式、东欧模式中汲取历史教训,升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认同。本课的教学立意正在于通过对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东欧国家的不同结果,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的内涵,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涵养家国情怀,增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认同。
二、贯通教学逻辑,建构历史解释
教学逻辑是指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基础上形成的教学理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尊重学生认识规律基础上建构教学逻辑,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顺势”而为,相向而行,有效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理解教学内容,实现课堂的有效生成。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学科大概念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帮助学生从更核心、更上位的视角进行观察和思考。
教材中各板块知识是分散的,如何搭建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建立史事间的关联是增进历史理解、建构历史解释的重要途径。李剑鸣指出:“解释”是将“碎片”的过去信息变成有条理、有意义的历史知识;“叙事”是一种历史解释的方式,甚至可以说叙事本身就是解释。要建构合理的历史解释,需要进行以知识联系为纲统整,将各个板块知识围绕清晰的教学主线贯穿始终,形成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通过“联系、组织、整合”,实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并使知识真正转化为素养。
(一)以“路”为线索,厘清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在讲解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中,笔者设计了一条教学线索,从“启航新路”“重回老路”“不归之路”论述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从中感受到二战后苏联的改革都是试图突破“苏联模式”,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直没有改变,苏联最终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二)以“殇”为脉络,阐述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在讲解二战后“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时,笔者设计“离殇——阵营的分化”“魂殇——改革的徘徊”“国殇——体制的剧变”的逻辑主线,论述了南斯拉夫的改革,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20 世纪80 年代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急剧变化,以此贯通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发展的历史逻辑。“布拉格之春”是本课的重要概念,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笔者甄选史料,层层追问,使学生准确理解“布拉格之春”的深刻内涵。
材料一1968 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改革的《行动纲领》,主张发扬社会的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这场运动被称为“布拉格之春”。苏联对此不能容忍,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扼杀了改革。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3 页
通过阅读史料,设计如下问题链:
(1)“布拉格之春”反映了捷克斯洛伐克怎样的意愿?
(2)“布拉格之春”被苏联扼杀本质上反映了什么?
(3)捷克斯洛伐克“变”与苏联“守”之间的冲突带来怎样长远的影响?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链设计,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透过历史的表象认识其本质,提升学生的“学习理解”“实践运用”“创新迁移”等历史学科能力,从而构建起对史事的准确理解。捷克斯洛伐克在20 世纪60 年代进行全面的反苏联模式的改革,这是一条与苏联模式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苏联的武力镇压而夭折。东欧社会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一部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史。苏联的高压政策,大大地伤害了苏联与东欧各国的民族感情。东欧的社会主义发展,各国虽然国情相似,但因为苏联的干预,不同程度地走上苏联模式的道路,探索过程中都试图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而苏联的霸权主义阻碍了他们的探索。
(三)以“变”为主线,聚焦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成就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是本课教学的知识重点。在教学中笔者基于多元史料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设计了“老照片折射的历史之变”“大数据显现”的时代之变、“新时代彰显的理念之变”的教学环节,逐步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大势。
三、探究问题驱动,促进历史理解
疑问是教学过程中连接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有效桥梁之一。教学中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活学生思考的动力。教师要以问题为引领,通过具体的史料和史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带动学生深入探讨和认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层层设疑,形成问题链,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从史料中寻找关键词,发现逻辑关系,疏通知识间的关联,提取有效信息和提炼、分析、概括信息,为学生用发展性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发现历史评价背后深层次的因果联系打下基础。
教师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深度互动,这是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好的学习任务可以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加深理解和迁移运用,从而实现与学习任务的深度互动。依托史料,设置探究问题,在学生基于文本理解的基础之上深化对史料的解读,在解决学习问题中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看法,从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学会全面分析、理性看待历史人物和具体史实,增进历史的理解能力。
(一)理性评判,客观分析赫鲁晓夫的功与过
评价历史人物要“史论结合、分清主次”,这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方式。对于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更需要基于史料解读,进行理性评判。教师可设置探究思考:为什么说赫鲁晓夫是掘墓人,又是守墓人?
材料二尽管他不断想出一些新点子,想改变苏联的旧貌,但他始终没有脱离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工作领导方法,用旧机制去推行新措施的典型做法,他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央权力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摘编自黄苇町《赫鲁晓夫改革的盲目性》
材料三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摘编自张建华《俄国史》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赫鲁晓夫黑白相间的花岗石墓碑,结合教材知识进行讨论,以此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理性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进步与局限。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人物与所处时代的关系,赫鲁晓夫的思维不可能突破当时历史的局限。同时也应当基于“唯物史观”对历史人物进行理性的分析,赫鲁晓夫顶住巨大的压力勇敢地站出来破除斯大林个人迷信,成为苏联第一个改革者,使苏联历史上翻开新的一页。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没有从体制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但赫鲁晓夫的改革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之先河,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和借鉴作用。
(二)多元思辨,运用“历史合力论”探究苏联解体原因
教材中设置“问题探究”分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多种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合力论”理性分析苏联剧变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升学生的多元思辨能力。
材料四西方的苏联问题专家曾经提出了各种有关苏联垮台的解释,但占上风的解释只有两种。一种解释是,苏联垮台是经济体制缺乏生机造成的;另一种解释强调民众对该体制自下而上的反对。一些苏联官员抱怨说,外来压力动摇了苏联。旧政权的其他拥护者提到了苏联内部高层的背叛。
——摘编自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
该探究问题的设计力图调动、迁移学生的知识储备,探讨苏联解体的多种因素,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教师还应适当补充新的学术观点,激发学生思维,拓宽视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落后的经济文化、苏共执政历史上各种失误是历史原因;经济发展在与西方发展比较处于劣势是发展性原因;严重的腐败导致丧失民心是基础性原因;体制的僵化和制度缺乏自我修复能力是根本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外因和诱因;对外政策的失误是催化剂。
(三)辩证统一,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理解
结合教材“学思之窗”的材料,纵观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基于特定历史时空分析“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材料五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从“长时段”视角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就与坎坷,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明确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们应当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从中汲取教训,促使社会主义更加健康地发展。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巨大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唤醒了社会主义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四、拓展教学视野,坚定道路自信
历史教学需要扩大教学视野,呈现历史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这样做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深化学生的历史认知,还有助于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命运,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拉长时空维度,关照社会现实,站在历史“长时段”的视角有助于教师更深刻全面地把握历史发展演变的动态。本课的价值观应当是引导学生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树立起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
(一)横向联系,坚定中国发展的“道路自信”
通过比较中、苏改革,有助于学生更好反思不同发展道路的深远影响。苏联的计划经济由国家用计划和指令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不利于发挥劳动者和地方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逐步陷入停滞。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材料六1985 年苏联人均GNP 在全世界的排名位居第38 位,不仅低于所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20 世纪70 年代前半期,苏联的综合国力在世界排名处于领先地位,但在20 世纪70 年代后半期,苏联除了军事外,其他领域的发展都陷于困境,国力衰落。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防力量的发展已经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负担,把国民经济拖向了深渊……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商品短缺,通货膨胀十分严重,以致人们寻找短缺商品的时间比工作时间还多”。
——摘编自左凤荣、沈志华《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材料七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2 年11 月15 日讲话
通过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设计问题:
(1)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根本准则应该是什么?
(2)对比苏联模式,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措施的正确性在哪里?
学生阅读史料并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认识到国家的改革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明确表达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道路自信”。
(二)纵向贯通,感悟中国前行的“理论创新”
从“长时段”的视角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师生更清晰地认识伴随社会主义运动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发展。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带来深远的历史影响。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东欧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最终走到“穷途末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证明社会主义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三)关照现实,彰显中国崛起的“大国担当”
改革开放带来了“民富国强”,中国经济增速位居世界前列,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复苏,促进世界贸易发展,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维护者,为促进全球发展和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出“中国方案”。中国政府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当下,在全球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政府积极分享抗疫经验,提供物资援助,倡导“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全球合作,彰显出中国的大国担当,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增进知识、浸润心灵,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是新时期中学历史教学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历史成功的经验证明,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教学承担“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高中生作为未来的社会公民,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把握时代脉搏,昂扬奋进,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