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惊风外治辨析
2022-12-27郭新月吕玲玲
郭新月,吕玲玲,杨 曼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450046;2.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惊风是儿科常见急症,现代医学称其为小儿惊厥。该病发作时患儿大脑神经元一过性放电,表现为神志昏迷、全身抽搐,临床一般分为急惊风、慢惊风两大类。急惊风多见于外感热病,有高热表现,多属实证,病因有外感、内伤、暴受惊恐等。心主神明,肝主风,故该病病位在心、肝。惊风变化迅速,给患儿带来严重损害。惊风发作之时,病在旦夕之间,急以苏醒止搐为要,针灸、推拿等外治法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在惊风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该文分析外治法在急惊风中的应用。
1 谨守病机,辨明治法
惊风古称“小儿痫”,且惊、痫不分。钱乙辨急、慢惊风,提出“热极发搐”的观点,以“凉泻”治急惊。张景岳提出痰热相搏、肝风内动而致急惊,如《景岳全书》曰:“盖急惊者,阳证也,实证也。乃肝邪有余而风生热,热生痰,痰热客于心膈间,则风火相搏。”后世对此多有继承,《活幼心书》概括惊风的证候特点为“四证八候”,延续至今。四证者,指痰、热、惊、风,见于急惊风,如《厘正按摩要术》载:“惊风者,惊生于心,风生于肝,小儿热盛生风,风盛生痰,痰盛生惊。”《幼科铁镜》言:“疗惊必先豁痰,豁痰必先祛风,祛风必先解热。”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清热、豁痰、镇惊、息风的基本治法被当今医家广泛认同[1]。
《景岳全书》载:“急惊之候……当察缓急,凡邪盛者,不得不先治其标。”惊风发作之时,当以醒神为先,神清则搐止。惊厥过程中存在局部脑缺血,即便是短暂单次的惊厥发作亦存在脑损伤[2],故减少惊厥发生时间至关重要。临床针刺促醒选穴以督脉腧穴为主[3],配合心包经、肾经腧穴等。神昏病位在心、脑,督脉与心、脑关系密切,其循行“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贯脐中央,上贯心”。《灵枢·邪客》载:“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心不受邪,心包代受之,故取手厥阴心包经之穴,可得醒神之效。心肾相交,神昏时刺激肾经穴位,亦有开窍醒神之用。
惊风之治,急则以醒神为先,辅以清热、祛痰等祛邪之法,邪祛则风自止,然小儿神昏之时,阴阳气不相顺接,气机逆乱,病情较重。病后当注重调护,预防复发。本文选取惊风常用外治法,从急救、调护等方面辨析其临床应用。
2 以古为参,以今为用
2.1 掐法 清代儿科惊搐专书《幼科惊搐门》对急惊风轻重缓急及掐法急救顺序有详细描述:“凡小儿惊风……即以大指掐其人中穴,病轻者一掐即啼哭而醒;倘不应,再掐合谷;又不应,掐中冲穴;若再不应,其病至重,则以艾丸如萝卜子大,安于中冲穴灸之,火到即活。”[4]惊风发作之时,当先选督脉之水沟(人中),督脉为诸阳之会,阳气宣通,一掐则醒为病轻,倘无效,则配合合谷宣泄气中之热,再无效则掐心包经之井穴中冲,以通心泄热;掐而无效者,则应用灸法温通心阳,灸而不知痛则病情危重。临床神昏急救时,水沟应用最广[3],急惊风有高热表现,合谷泄热实为辨证施治,两者配合可取良效[5]。若仍不应,是为邪深,则应以心包经穴位为其治,以通心阳,再不应则以灸法温通,如是循序渐进方可辨明病位深浅,指导药物及针灸治疗。掐法不受环境限制,急救迅速,但力不至经脉,作用相对局限,针灸则刺入分肉之间,调节经脉之气,其治惊风,理论成熟,应用广泛。
2.2 针灸、耳针 惊风病机复杂,针刺治疗时需联合多个穴位才可取得良效,常用穴位包括水沟、合谷、太冲、手十二井穴、十宣、大椎[6],耳针取穴神门、脑、心、脑点、交感、耳尖。临床报道,针灸治疗效果佳[7],西医对症治疗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疗效更为显著,且可降低复发率[8]。
《针灸大成》载:“四关:四穴,即两太冲、两合谷是也。”合谷属阳,主气,清轻升散;太冲属阴,主血,重浊下行;两穴合用,具有平肝息风、镇痉安神之功。大椎属督脉,为手足三阳经及督脉之会,手足三阳经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于头颈,临床多用泻法,可散寒解表、疏风散热,又可疏散阳邪、清解里热。手十二井穴或十宣放血可清热醒神开窍,用于急惊风,起效快,不易复发[9],《灵枢·动输》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选取井穴可调节本经和本脏腑的气血,而十宣为十二经脉阴阳之气交接之处,可通十二经经气[10]。《灵枢·口问》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尖放血可清热祛风,耳部神门、心、脑等穴可醒神。针灸治疗惊风穴位虽多样,但其主要作用为开窍醒神、清热祛邪,临床应用时亦可配合祛痰、祛湿、祛风等穴位,但留针时间不宜过长,故作用温和的推拿刮痧疗法应用广泛,不仅可用于急性期开窍醒神止搐,亦可调理整体脏腑功能。
2.3 推拿、刮痧 清代儿科推拿专书《厘正按摩要术》记载急惊风之治:“掐揉合谷穴,掐揉中指巅,掐揉威灵穴,分阴阳,推三关,退六腑,推肾水,推天河水,推脾土,推补肺经,运五经,掐五指节,猿猴摘果,咬昆仑穴,推三阴穴,清天河水,揉内劳宫,运八卦。”[11]刮痧疗法常用路线:泻刮督脉大椎至腰阳关,泻刮手厥阴心包经曲泽至中冲,手阳明大肠经曲池至商阳,角揉合谷、太冲、水沟、印堂等穴[12]。
威灵为奇穴,位于手背第2、3掌骨间隙后缘,可开窍醒神、止搐,与合谷、中指巅相配以求其急。分阴阳是由小儿腕掌部中点向两侧分推,《幼科推拿秘书》载:“盖小儿之病,多因气血不和,故一切推法必先从阴阳分起。”推三关从阳池至曲池,属手太阴肺经,可补气发表;退六腑法主凉,病热者用之,从阴池至曲池,可清热;清(推)天河水从总筋至曲池,位于前臂正中,用治诸热惊风。肾水在小拇指外旁,指尖至阴池,外推为清,清退脏腑热;脾土在大拇指上螺纹,以补为主,内推为补,外推为清,清之省人事,补之进饮食;肺金在无名指,属气,补肺经可补益肺气;五经者,五指头之经络也,盖五脏之气,运动既能开利。猿猴摘果治痰气,除寒退热;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小儿推拿广义》论其治惊风“咬之叫则治,不叫不治”;三阴穴为足三阴经交汇之处,推之可补脾肾;内劳宫位于掌心,屈指中指与无名指的中点,中指端揉称揉内劳宫,可清热除烦;内八卦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三分之二处划圆,八卦在此圆周上,此法可开胸化痰。
推拿疗法有其自身特点,不仅包括惊风常用的醒神清热穴位,如合谷、中指巅,且根据小儿脏腑娇嫩、成而未全的特点,合理应用仅适用于幼儿的操作,如奇穴威灵可开窍醒神、止搐,推三关、退六腑、推肾水、推天河水等清热祛邪。考虑患儿精气未充,全而未壮,可适当运用补法,如推脾土、推补肺经、运五经等。推拿讲究有始有终,以分阴阳起,运八卦终,柳氏广意派推拿术对此有所继承。刮痧疗法以督脉、心包经醒神,配大肠经泄热,作用于经络循行线上,有其自身优势。
2.4 脐疗、足疗 惊风是儿科常见急症,不仅针药治疗发展繁荣,民间疗法亦多种多样。民间简易疗法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对惊风的认识,谨守该病病机,同时其有效经验促进了惊风治疗的发展。较为常用的有脐疗及足疗。
《难经》载:“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脐下为元气所聚之处,脐疗刺激脐部,激发元气,沿三焦调节全身脏腑功能[13]。《经穴解》释义:“穴名涌泉者,此穴受太阳、少阴之交,而趋足心,又将上行。”足疗治疗急惊风常用的穴位为涌泉,涌泉为肾经井穴,肾水上济于心,且涌泉为人体最下部穴位,阴阳互根,上病则治之下,急惊风发作时心火旺盛,且神昏不醒,刺激涌泉可得清热醒神之效。脐疗多用敷脐法及脐针疗法,敷脐法的敷料多选用清热、通经、息风、通阳等药物[14],如三叶泥(丝瓜叶、苦瓜叶、鲜荷叶、燕子窝泥、石膏粉等)、白蚓泥、蝎蚣朱砂膏、栀子葱白方、麝香敷脐方等。脐针疗法多辨证论治[15],风热动风,取金区乾位、木区巽位;气营两燔,取木区坤位、金区乾位;邪陷心肝,取火区离位、木区震位及金区兑位;湿热疫毒,取木区坤位、木区震位;惊恐惊风,取木区巽位、震位。脐针疗法应用时间较短,但是其在脐全息[16]理论指导下应用逐渐广泛,治疗失眠、腰痛、皮炎等疗效显著,该法治疗惊风的报道较少,但其可调节全身脏腑,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足疗多用涌泉,如敷足心法。《外治寿世方》记载栀子桃仁泥,治疗时取栀子、桃仁、苦杏仁、面粉各等分,以鸡蛋清调敷双足涌泉[17]。栀子清热,桃仁活血,作用于涌泉可清热活血醒神,且有预防复发的作用[18]。
脐疗、足疗既可醒神清热,亦可调节全身阴阳,且操作方便,虽是民间疗法,但不失其宜,切合病机,注重调护,改善预后。
3 小结
急惊风外治法种类繁多,实际应用时可不局限于上述针灸、推拿、脐疗、足疗等方法,如《婴童百问》载通关散取嚏以开窍醒神,用细辛、薄荷、芒硝、雄黄各等分,吹入鼻中取嚏,还有冰片刷牙、石菖蒲粉点舌下、浴法[19]等,但其治法总不外清热、豁痰、镇惊、息风。急性发作期醒神为先,缓解期则祛邪扶正、调和阴阳,其治在督脉、心包、肝、肾、大肠、肺、脾。惊风急性期外治法急救迅速,如掐法、针灸,缓解期则可调节全身气机,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如推拿、脐疗、足疗等,但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辨证论治为核心,可取标本兼治之效。惊风有急慢之分,虚实之异,本文仅讨论了急惊风外治之法,方法繁多,但辨证论治的观念贯穿其中,临床应用时应辨其虚实,分证而治,则可执简驭繁,不拘泥既有方法,谨守病机,合理创新,急救为先,不失良机,以得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