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油市中蜂产业发展现状

2022-12-27黄龙李阳田林刘誉嘉赵勇张建

中国蜂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江油中蜂养蜂

黄龙 李阳 田林 刘誉嘉 赵勇 张建│文

四川江油市农业科教信息服务中心,621700

江油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成渝经济区北端,幅员面积2719 km2,人口总数 86万。我市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2℃,森林覆盖率 63.2%,野生植物达1200种以上,植被完整,种类丰富。全市有蜜源植物38种,其中以油菜、荆条、刺槐、紫云英为主的主要蜜源植物有18种。全市南北狭长兼具平原、丘岭、高山独特的地貌特征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成为蜜蜂生存繁衍的“绝佳圣地”。

一、江油市中蜂产业发展现状

1.养殖背景

江油养蜂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万历年间,早在光绪29年就有“蜂,山中最多,村人收之以酿蜜”的养蜂记载。江油养蜂大多处于深山地区,生态环境好,采百花香蕊,食草药精华,饮甘泉之水,山谷里、房檐下、石岩下、草丛中,处处可见原始立式蜂桶(棒棒巢)饲养的中蜂蜂群,十分壮观,可谓“家家户户有中蜂,男女老少皆养蜂”,被誉为“少见的原始中蜂资源保存库”。

2.养殖现状

江油蜜蜂养殖遍布于全市23个乡镇,养殖中蜂46381箱,主要养殖在大康、永胜、枫顺等3个乡镇,全县年生产中蜂蜜347.85吨,产值达3400多万元。全市蜜蜂养殖人员达8200余人,养蜂专合社21家,养蜂家庭农场56家,规模60群以上蜜蜂养殖户468户;全市有养蜂协会1个;蜂业企业5家;注册有“李白故里”区域品牌1个,“春水蓝”“青蜂园”“匡山圣名”蜂产品品牌5个;2021年将完成“江油蜂蜜”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江油诗仙蜜”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3.养殖技术推广

2016年以来,通过与福建农林大学缔结“江油市中华蜜蜂养殖技术推广联盟”,同时聘请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组建专家顾问团队,联合推广中蜂活框养殖、四季管理、蜜蜂病虫害防治及浅继箱生产成熟蜜等。在梁勤教授的指导下,江油采用“集中培训—交流参观—师徒结对”的三段教学法,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师带徒”模式,大力培养养蜂技术能手353人,形成1个养蜂能手带5个养蜂初学者的”1+5名师带徒”培育养蜂人才新模式。

二、蜂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养蜂技术水平较低

养蜂者年龄偏大,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接受养蜂理论知识能力差,养蜂技术水平落后。饲养管理技术不规范,蜂群群势普遍较弱。

2.中蜂养殖标准化程度低

养蜂农户的蜂群规模较小,养殖10群以下的蜂农占了近一半。生产设施落后,放蜂场地环境差,蜂箱陈旧发霉,养殖观念差,摇蜜机、贮蜜容器和贮存房间不完全符合规范化生产要求。

3.产业化程度低

全县有21个养蜂专业合作社和5个蜂蜜加工营销企业,实力普遍较弱,对蜂农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强。有的养蜂专业合作社只有几户社员,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生产标准和营销渠道,缺乏品牌,包装简陋,而且社员互相压价销售蜂蜜。偏远地区的蜂农还存在蜂蜜销售难的问题。

三、建议

中蜂产业发展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用工省、无污染、回报率高的特点,中蜂养殖可以巩固农户脱贫增收,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1.加强养蜂科技培训

重点对养蜂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养蜂场进行蜂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养蜂技术与职业素质。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守诚信、讲文明的新型职业养蜂农民。

2.培育壮大养蜂专业合作社和蜂蜜经营企业

提升现有合作社和企业的蜂蜜加工能力,创建和培育中蜂蜂蜜品牌,培养职业经理人。加强电商、微商的建设和培育,扩大蜂蜜的销售渠道。以现有的“春水蓝”等品牌为支撑,打造江油市优质蜂产品品牌,将产品逐步推向国内外高端市场。

3.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蜂农+基地”模式

养殖基地要做到标准严格,规模适度,生产规范。同时要大力栽培蜜粉源植物,培育新的蜜粉源基地,保持养蜂与蜜粉源植物的协调发展。

4.倡导合作共赢、进行小转地的养殖思路

我市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合平原地区中坝、三合等地种植油菜,气候暖和的乡镇进行早春繁殖。将繁殖好的蜜蜂在油菜结束后小转地到永胜、枫顺等有山花次第开放的山区进行取蜜,倡导平原和山区的养蜂农户“结对”共养蜜蜂,达到合作共赢,提高养蜂效益。

猜你喜欢

江油中蜂养蜂
简易中蜂采水碗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钢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养蜂车的应用与效益
岫岩中蜂业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