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看中国精神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

2022-12-27卢晓雯李俊奎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卢晓雯 李俊奎

(1.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2.南通大学 范曾艺术馆,江苏 南通 226019)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总结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提出了“中国精神”这个概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P235)中国精神的提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极具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

一、中国精神: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

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之中,成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探讨人类社会精神生产活动规律过程中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又是人们认识人类社会精神生产活动的基本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最早阐述出现在《巴黎手稿》中。他指出,国家、法、道德、宗教、家庭、科学、艺术等是一些受生产普遍规律支配的特殊的生产方式。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首次明确提出“精神生产”的概念。他指出,在物质生产领域,“某物品是否应当生产的问题即物品的价值问题的解决,本质上取决于生产该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P62)。精神生产领域同样如此。如果想高效地达到预期目的,在确定精神产品的布局、结构和规模时就应当考虑必需的时间,否则,“思想中存在的事物永远不会变为现实中的事物,……只有想象的价值”[2](P62)。尽管该时期马克思已经基本摆脱了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但对于精神生产活动全貌、主体的认识与理解总体上还不够成熟,在思维方式、分析方法上还打上了较为明显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烙印。随着马克思的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理论在创建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1845年问世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真正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指出,意识、观念、思想的生产一开始就与人们在客观实践中产生的语言直接交织在一起,“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3](P524)。他认为,道德、法律、政治、宗教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同样如此,从事活动的、现实的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3](P524-525)。可见,马克思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完整阐述了精神生产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即精神生产来源于最初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又不等于意识生产,而属于一种高级的“意识的生产”,生产者主要通过自己的脑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洞察力、直觉力等)进行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从而构造出理论化、系统化的学说或思想体系。精神生产是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且产生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的产物,它以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形式贯穿于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一切活动均围绕“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开展,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按照内在精神规律进行的精神生产日趋重要。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呈现出双向互动关系,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物质需求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精神生产,而精神生产所产生的精神文化产品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从而为物质生产提供精神智慧,精神生产所构建的意识形态又能为物质生产提供精神保障与价值引领。在进行精神生产过程中,人们不仅生产了宗教、哲学、政治、法律、文学、艺术、道德等意识形态产品,也产生了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现实的、客观存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为构建中国精神的当代形态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同时中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也赋予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以新的内涵,成为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

首先,中国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不是个体的意识和观念,而是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观念,是整个国家、民族集体记忆与思想内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集中展现。中国精神作为一个国家所体现的精神,是中国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是中国社会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需求的升华,同时蕴含着对未来发展的精神诉求。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证。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是中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根源。

其次,中国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人民性是中国精神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精神的重要论述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坚持并实践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了精神生产的主体地位。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改善精神生产的供给,不断化解精神供给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满足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再次,中国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中国精神生发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无论从民族性还是时代性上来看都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精神的凝练贡献了丰富的现实资源。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是我们不断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提炼和建构中国精神的过程。今天,在中华民族步入伟大复兴全新历史阶段的重大关键历史节点,我们更要看到中国精神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体现在时代精神的各个方面。

复次,中国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中国精神富有浓烈的时代文化气息和民族文化底色,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自身的科学内涵。当下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既要考察中国精神的中国元素和历史特征,也要关注中国精神的普遍意义和世界价值,更要深入挖掘中国精神的内核和灵魂,总结提炼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中国精神的孕育和演进离不开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具有连续性与稳定性,同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展现其发展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继承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

二、中国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熔铸升华

伟大的时代必然诞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事业必然呼唤伟大的精神。在当下,中国精神代表着当代中华民族整体的精神追求和精神风貌,反映着中国发展道路的精神品质。

(一)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逻辑演进

中国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基因和集体意识,早已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实践和文化生活之中。从理论视角来看,民族精神受到重视和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所揭示的人类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跃迁的划时代变化中出现的。全球化虽然可以使各个民族国家获得一些发展的机会,但也必然使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与挑战。因此,民族精神问题是对全球化交往而引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回应与反制。

民族精神既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精神凝练和升华,也是民族成员思想与实践的精神指引。民族精神主要是从民族类型区分角度来界定的,反映的是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情感等,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4](P30),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准确提炼,也突出了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核心地位。“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5](P608)。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变法图存”到“三民主义”再到“五四运动”,从“‘两弹一星’精神”到“雷锋精神”再到“焦裕禄精神”,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展现出的丰富感人的爱国主义的精神画面,如黄钟大吕,激起时代的回荡,鼓舞中华儿女坚毅前行。

民族精神始终维护着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最根本利益,而且深深地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与生产方式中,融合于人民群众的心理意识中。就民族精神与生产方式的关系而言,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一定的民族精神的产生。民族精神形成后,必将对其生产方式进行道德辩护,为其提供合理性的依据,从而推动生产方式的发展。民族精神的价值只有围绕民族利益这一基本点,才能被该民族所选择与容纳。民族精神引导人们不断趋向更高的理想境界。中国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逐渐形成、熔铸了独到的气度和独特的性格,因而也积淀和凝聚了丰富多元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历史维度,是中国精神的有机构成部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意识,坚定维护和倍加珍惜当前团结统一的局面,旗帜鲜明地同一切分裂行为与破坏民族和谐的势力作坚决的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6]他认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爱国主义不应该是狭隘的、自我封闭的民族主义,而应该是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的,是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当倡导国与国之间交流互鉴、共同进步,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

(二)中国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理论凝聚

时代精神侧重于从社会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界定,反映的是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思想观念、代表时代进步潮流的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开展创新性实践的精神动力。从广义上来看,时代精神是处于特定时空范围内的民族精神。从狭义上来看,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现时态”,是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时代精神在历史的继承和发扬下、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中得以创新与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恒久的价值追求与精神理念。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受冷战格局与社会主义教条化的影响,与世界发展相脱节。经历过文明辉煌的国度不可能接受沉沦的命运,启示未来的科学社会主义也不可能接受对其僵化的运用。马克思在致安年柯夫(1846年12月28日)的信中曾说道:“适应自己的物质生产水平而生产出社会关系的人,也生产出各种观念、范畴,即恰恰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观念的表现。”[7](P415)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到社会主义本质论,从小岗村十八户分田承包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突破陈旧思想的藩篱和过度集中的体制束缚,以马克思主义为遵循,以现实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大胆改革,不断创新,高举和平发展的大旗,主动接轨世界,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也开启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成之路。

《共产党宣言》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8](P419-420)在时代精神的生成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时代精神不断被注入新的元素,包含“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以人为本、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与时俱进”的精神[9]。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境遇,提出了一整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是应时代要求而提出的改革创新之举,体现了探索中国道路进程中的时代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精神的重要论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经验,以现实问题激活经典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发展,实现了从精神的革命性向精神的建设性的转变,将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置于新发展阶段的现实境遇中考量,赋予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以新的内涵。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熔铸升华

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历史之维与时代之维的交会构成了中国精神诞生的立体时空。五千年延绵不绝的文明承袭,两千多年的大国治理经验智慧积累,1978年至今四十余年的改革创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历史传承,辉煌的建设成就奠定了中国精神诞生的坚实土壤,也提出了熔铸中国精神的迫切要求,中国需要在文明层面总结精神的要义,展示文明的风采。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10](P222)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精神内涵的把握,立根于中国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和中华民族步入伟大复兴全新历史阶段的重大关键历史节点,赋予中国精神明确的核心内涵,富有浓烈的时代文化气息和民族文化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形成了丰富的关于国家治理与国家制度的思想,包括四海一家、六合同风的大一统传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的大同理想,损有余补不足、等贵贱均贫富的平等观念,政在养民、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选贤与能、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以德化人、德主刑辅的德治主张,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道德操守,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绳不挠曲、法不阿贵的正义追求,好战必亡、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外交之道,“这些思想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11](P119-120)。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来看,中华民族的进步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密不可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共产党人表现出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可见,中国精神除了反映民族发展规律的民族精神和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时代精神两个核心要素外,还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形成的积极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精神等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12](P14)。

与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进程一样,精神生产形成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历史形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社会意识形态描绘为精神生产的存在形态,认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分工的进步,社会上出现了少量的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劳动阶层。马克思在《1857年经济学手稿摘选导言》中将“文学(神话、史诗)艺术”“社会意识、文学艺术和科技”视为精神生产的存在形态。总的来说,精神生产属于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精神生产的性质与地位有差异,精神生产的内容与形态也会有不同。由于精神生产过程具有特殊性,其产品形态既有戏剧、艺术品、书籍等载体形式表现的观念、思想的实物存在形态,又有思想观点原理阐释、方法传递、知识讲授等无形的存在形态。中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整个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愈加向往,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发展大格局的有机构成部分,丰富的成就必然需要在文明层面就发展理念、制度体制等进行总结提炼,这就要求进一步提升精神生产。新发展阶段,要以中国精神来鼓舞斗志,不断推进社会进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全面发展需要。要通过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生动体现精神生产的内在要求,不断创新精神生产中国化的当代形态。同时也向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提供发展的启示,推动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

三、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旗帜

中国精神是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是新发展阶段的精神源泉和行动先导。我们要把中国精神植根于中国道路的新实践中,致力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精神支撑中国梦想

精神生产的文明成果必须为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保障,这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立场。中国精神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力量源泉,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民族精神书写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独特精神奋斗历程,势必构建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集体记忆。民族精神给中国梦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历史上,民族精神是身处危难关头的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精神纽带。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遭遇百年耻辱,面临灭种危机,中国精神将全体中华儿女凝聚成一个整体,激发中华民族自尊心,唤醒中华民族自觉意识,汇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从受压迫受奴役走向独立与解放。现实中,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既是强化民族认同、巩固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又是回击民族虚无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力武器。民族精神不容许敌对势力亵渎或侵犯中华民族的声誉与利益,使人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支柱。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理念、价值追求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汇聚起全社会的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精神活力。在时代精神的驱动下,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稳定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国际地位大幅提高。当国家遭遇发展危机时,时代精神表现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刚毅品格以及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良作风,成为逆境中保证国家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撑。当国家面临即将强起来的契机时,时代精神表现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整体风貌以及开放自信、理性平和的大国胸襟,成为顺境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石。

中国梦体现了国家、民族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国梦的实现必然需要中国精神的引领。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凝聚中华民族的思想共识,汇集中国人民的磅礴伟力,助力中国梦的实现。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家国一体”,强调一切以国家、民族和人民为重,强调“覆巢之下无完卵”——国家、民族的安危与个人和家庭的命运紧紧相连,民族精神即是由此积淀而来。而时代精神作为积极进取、勇于探索、锐意革新等群体意识的升华,具有革新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内在张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样态,显现出释放改革红利、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价值取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熔铸升华的中国精神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思想共识,这就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场域、观念基础和精神支撑。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认为,激情和热情是人们强烈追求自己目标的本质力量。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中国人的昂扬斗志,成为激发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激情和热情”的精神动力。

(二)中国精神引领中国道路

中国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的精神源泉和行动先导。只有把中国精神植根于中国道路的新实践中,才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一样,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发展运动中,精神生产越先进,就越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把中国精神发扬光大,使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契合、相得益彰,成为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的强大力量。从地域上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精神的不断弘扬,没有优秀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们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就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当前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精神是我们的不竭动力,能够为我们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关键的信念支撑和重要的思想资源。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中国精神的能动作用,引导人民积极投身于伟大事业中,并在中国道路的前进中进行价值提升和精神升华。追寻梦想的脚步从来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砥砺奋进的征程从来离不开精神力量的鼓舞。我们只有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才能凝聚中国力量,助推中国道路行稳致远。开辟弘扬中国精神的新路径,有助于深耕出一条既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道路。全球化时代,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日益成为公共财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属于世界范围内精神生产的交流。这种精神生产能够为各民族国家提供精神资源,创造出跨越时空的精神文明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对世界各国新事物新情况、新理念新知识的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13](P156)。中国精神不仅要善于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要善于从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汲取养分。

(三)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现新变化,党和国家弘扬中国精神,有助于凝聚中国力量,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精神生产活动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诉求为指引,突出人民这个精神生产主体的地位,从而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初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而当下社会的精神生产供给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这导致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与社会精神生产供给不充分之间产生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良性互动和发展的需要,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质生产逐渐丰富,精神生产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精神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人们的精神需要显得更为迫切。尽管观念意识的生产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但作为实践生产方式主体的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生产、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性是新发展阶段精神生产的根本属性。在中国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既有总量又有质量、既有速度又有效益的发展,使各方面发展趋于平衡。同时,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精神生产的目标指向,在精神生产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对精神产品的需求,生产更多适应人民需要的精神产品。毋庸置疑,中国精神助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解决,使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能够凝聚中国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中国精神对整个社会进行思想浸润,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凝聚起以中国梦为指向的中国力量。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认为,人应当具有高品位的精神追求,享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更好地实现个体光辉灿烂的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中国精神作为中华儿女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内核,既是国家层面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个人层面精神追求的最终目标。中国精神能够有效地凝聚中国力量,提升中国发展的效益。中国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发挥着一种“场效应”,它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持续开展理论升华与价值理解,使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中国精神能够有效地激发中华儿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产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精神凝聚力,成为中国快速发展壮大的关键。只有在中国精神的作用下,人们才能逐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精神追求,积极主动地擎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辉旗帜。

(四)中国精神展示中国智慧

弘扬中国精神是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客观需要,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立足于各种文明的和谐共存及包容互鉴的理想设计。“增强中国精神的世界性意义,……让世界从精神高度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14],就是要通过中国精神的弘扬来展示中国发展与国家治理中的文明智慧,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文明层面的启示与参考。

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一是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这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最基本原则。各国文明无优劣贵贱之分,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只是因为生存环境不同而各具差异,所以“要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文明和谐共存、互鉴发展”[15]。只要我们增强对各国文明和自身文明差异性的认识,摒弃傲慢与偏见,文明交流便会和谐共生。二是要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要在发展本国先进文化的同时鉴赏、学习他国优秀文化,在交流中尊重文化的差异、个性、多样化,使得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只有保持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更加丰富多彩。三是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精神生产者在世界范围内自由交往、互相依赖,成为全球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四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属于世界范围内精神生产者之间的交往,这种精神生产能够为各民族国家提供精神资源,创造出跨越时空的文明成果。人的活动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创造与超越,文明的发展不仅需要人们继承传统,更需要人们推陈出新。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过去那种各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互相往来、彼此依赖所代替,民族的封闭性越来越不可能出现,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为人类社会的共有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观点,阐述了各民族精神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突破本民族界限,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共同发展的可能性。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时代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进行的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