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与优化对策

2022-12-27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0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众时代

张 帅

(作者单位:禹州市融媒体中心)

如今,新闻不仅讲究及时性,更讲究即时性,电视新闻由于受到定期性和片段性的限制,难以实现第一时间传播,相对于新媒体而言,这一方面基本失去了竞争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电视新闻要充分审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做到扬长避短,电视新闻编辑要摆脱固有的观念,通过挖掘新的发展路径,提高自身的融合创新能力,发挥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和制作精良的优势,从而在融媒体时代迸发出强大的活力。

1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优势概述

1.1 实现信息传播即时性

信息传播经过口头传递到文书传递,直至目前的网络传播,在速度方面表现为时效性不断增强。时效性是衡量新闻的一个重要标尺,也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需要提前采访、编辑、排版、印刷等,电视需要前期的拍摄、构思、剪辑等,导致新闻传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可以利用短视频、“两微一端”等实现信息的及时传播,在第一时间传递社会热点和时代焦点,实现信息传播的全天候、全过程和全方位。同时,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这样的双重身份有利于实现新闻生产与传播同步进行。对于一些重大新闻,如地震等自然灾害,即时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网络的非线性传播,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增强信息传播效果,充分发挥新闻价值[1]。

1.2 增强内容可读性

如今碎片化阅读方式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生活,报纸、电视等呈现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阅读习惯,对新媒体平台的利用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媒体的缺陷。网络平台的记忆功能和保存功能可以有效保障受众接收信息的连贯性,保证新闻传播效果,促使受众全面掌握信息。此外,在新闻传播的形式方面,通过“视频+文字”“动图+文字”“漫画+文字”代替单一的文字和视频,有利于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为受众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和听觉体验,有效缓解精神疲劳,充分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新媒体平台提供海量的信息,弥补了报纸版面的有限性和电视新闻时间的固定性,能够为受众提供结构立体、内容系统的信息,改变了受众以往被动获取信息的地位,提高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即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领域进行探索学习。

1.3 提高传播互动性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仅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互动,还实现了受传者彼此之间的互动,达到了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传播效果,充分实现了不同意见的交流与碰撞,调动了受众的表达欲和参与度。具体来说,在传统媒体时代,通过读者来信、热线电话等,难以实现及时反馈,容易在受众与媒体之间产生认知鸿沟,受众的情绪与想法无法得到及时的抒发,从而会使其失去获取信息的热情和主动性。融媒体时代,在微博、微信等平台设置虚拟社群,能够最大限度上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其开放性有利于每位参与者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关键意见领袖的引导,还能够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有利于受众理性对待舆情,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2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2.1 编辑能力单一,受众需求多样化

电视新闻编辑需要经历前期的选题、策划,中期的采访、摄像,后期的剪辑、编排等环节。部分编辑拥有的专业技能比较单一,例如,仅仅掌握基本的新闻学和传播学,没有对其他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和深入探究,如与采访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法律法规等,很难形成竞争优势。此外,对于其他领域没有涉猎,容易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圈,缺乏对最新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思维禁锢、技能落后,不利于及时把握受众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另外,编辑人员知识技能单一容易造成人员冗杂,不能够满足当下社会建设综合人才的要求,甚至会出现分工不明和相互推诿的现象,导致各个环节衔接不畅,工作效率低下。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对新闻的要求不再单纯追求时效性,而是更看重质量。但是少部分电视新闻编辑缺乏对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无法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难以提高受众的体验感[2]。

2.2 信息海量化,增加筛选难度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采集、传播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融媒体时代,很多媒体开拓了“两微一端”,甚至是网站、软件等,为了节省时间会直接将相同的信息同步搬运到各大平台,虽然扩大了传播范围,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信息同质化。对于新闻编辑而言,海量的信息直接增加了工作量,在同样的时间内,将要面对相较于之前数倍的信息,从中筛选出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会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电视新闻编辑在进行信息整合时,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搜集,由于网络平台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人人都可以发布言论,甚至会针对某一社会舆情展开研究和讨论,经过多次的转发和转载,新闻编辑很难寻找到最初的信息来源,在判断其时效性和真实性方面也比较困难,信息筛选的难度增加。

2.3 呈现形式固化,缺乏创新精神

如今,电视新闻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不仅是形式上的相似,还有内容上的雷同,主持人串场结合顺序、倒叙等形式的新闻叙述形成了固化的模式,认知范围之内的事物难以调动观众的兴趣,不利于产生思想共鸣和情感共鸣,从而造成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不强,难以发挥新闻的本身价值和延伸价值。电视新闻没有设计针对性的编辑策划方案,不论是娱乐新闻和时事新闻,还是民生新闻和经济新闻,都采用单一的模式,不仅使受众产生了视觉疲劳,还不利于提高受众的体验感。另外,部分新闻编辑缺乏创新精神,新闻标题格式相似、内容排版单一、写作手法僵硬,导致呈现结果缺乏创意和亮点,一成不变的形式难以激发受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利于增强用户黏性和实现二次传播[3]。此外,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增强电视新闻编辑事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容易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瓶颈期,难以制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3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优化对策

3.1 全面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的综合能力

3.1.1 提升信息整合能力

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电视新闻编辑要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在海量的信息中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过滤掉没有价值的信息,为受众提供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且良好的信息整合能力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筛查,提高电视新闻编辑效率。同时,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想法,做到主流价值观的传递与先进文化的引导,正确对待社会舆情,科学引导社会舆论,向受众传递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证信息的质量与数量,增强用户黏度。另外,良好的信息整合能力要求新闻编辑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善于把握信息的着眼点和切入点,抓住精髓和灵魂,从受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现思维发散,强化信息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此外,新闻编辑要具有较好的信息整合能力,将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系统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进行结构性的信息建设,使受众对信息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

3.1.2 树立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每一个电视新闻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电视新闻编辑应敢于突破自身的发展舒适圈,善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增强思想创新和实践创新。并且,电视编辑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实现编辑形式和编辑内容的创新。在形式上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新闻内容可设置个性化的编辑形式,焕然一新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受众的兴趣点和好奇心,也能够增强传播效果。在内容方面,电视编辑可适当增加对流行词语和网络热梗的利用,提高受众对信息的关注度,拉进媒体与广大观众的距离,实现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实效性[4]。

3.1.3 提升学习能力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要求,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电视新闻编辑要提高学习的能力,探索不同领域的知识,并对受众需求有深入的了解,朝着“采写编评”全能型人才方向发展。学习不仅包括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包括对政治理论和道德素质的学习,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在工作中践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揭露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和来龙去脉,能够对广大受众形成良好的示范。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对世界的不断探索有利于促使编辑形成立体化的思维方式,提高新闻敏感度,从而在面对突发新闻和重大新闻时,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处理得当。

3.2 实现深度报道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为了在融媒体时代脱颖而出,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弥补时效性和互动性方面的缺陷,充分挖掘对深度报道的创新发展,通过丰富的声画结合给受众带来体验感,提高用户黏度和满意度。另外,电视新闻编辑可剪辑深度报道中具有悬念的画面,通过官方微博、网站或者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实现前期与受众的互动,从而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受众的需求倾向,对报道形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强节目的知名度,树立品牌效应。相对于网络新闻而言,电视新闻更具有权威性和信服力,编辑人员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丰富深度报道版块,在内容编辑方面,可以适当采用网络热词、热梗,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将新闻事实循序渐进地展现出来。在形式方面,也可以适当穿插漫画、表情包、动图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不仅可以调动氛围,还可以减轻视觉疲劳,将深度报道的效果展示得淋漓尽致。

3.3 利用数据分析,实现资源整合

面对海量的信息,单纯通过人力很难实现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容易出现遗漏和重复,电视新闻编辑要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和可视化分析,深入数据内部,智能提取信息,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例如,在信息的年度总结中,可通过关键词抓取掌握信息背后的时间、地点、背景等,实现统筹管理。也可通过用户画像分析,深度挖掘受众的内在需求,实现工作与需求的一致,有效减少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例如,每年春运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各个省份的客流量、全国高速的拥堵趋势、全国自驾出行趋势等,通过对交通运输数据的总结,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为人们未来的出行提供借鉴,提高受众的体验感和满足感[5]。

3.4 加强媒体融合,扩大传播范围

电视新闻通过层层环节的制作和严格的审核,最终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但容易造成时间成本的浪费,使新闻丧失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新闻的冲击性和感染力,不利于实现传播效果的优化。在融媒体时代,可通过网络传播减少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促使受众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消息。为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电视新闻编辑要树立融合思维,增强对新媒体的利用。在节目开始前,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前期宣传,以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吸引受众;在节目结束后,可建立相关的社群,通过便捷的反馈途径促使受众积极发表建议和想法,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实现二次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

4 结语

面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电视新闻编辑要勇敢应对、积极创新,通过树立融合思维实现对新媒体平台的利用。融媒体不是简单的传播形式的融合,而是充分实现资源通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达到全面的整合升级。在对媒体实现创新利用的同时,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科学的职业素养,把握创新的时代理念,优化电视新闻内容,肩负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夯实思想发展阵地。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受众时代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电视新闻解说词发展三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