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类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声音艺术表现研究
——以扬州台“大运河文化”系列节目为例
2022-12-27季海波
季海波
(作者单位:扬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总台))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特别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如何加强对地域文化的传播、提升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成为广播艺术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且随着“十四五”规划落地,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开始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地域文化艺术传播显得更加重要。近年来,在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发展过程中,广播节目和地域文化相互作用使得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也得到传播。然而,通过样本分析可以发现这类节目普遍存在着艺术表现内涵不足的问题,表现策略亟待优化。
声音是广播节目的灵魂,语言、音响和音乐作为广播节目声音艺术表现的重要因素,其艺术表现策略研究也关系到广播文艺专题节目的优化提升[1]。本文将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结合声音艺术表现的不同角度,对照扬州广播电视总台典型节目进行分析,对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声音艺术表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优化策略。
1 地域文化类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声音艺术表现的典型方法
作为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江苏省扬州市在大运河文化挖掘传承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而扬州广播电视总台近年来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创作了多档地域文化类广播节目,其中包含《运河传奇》《听见非遗》等文艺专题节目。本节重点结合声音艺术理论对典型节目中的声音艺术表现特点进行梳理分析。
1.1 运用语调变化,丰富人物形象
在广播节目中,语言是传达信息和情感的重要手段。音频中的语言、重音、音调、节奏、停顿,甚至音量、音高、强度的变化都可以传递大量的信息[2]。“大运河文化”系列节目中通过声音所刻画的人物非常有特点,形象生动。主播要一人分饰多角,根据每个人物的特点、个性和所处场景,调整状态表现不同人物语态,同时也要根据叙事场景的转换、变换节奏的快慢来调动收听者的情绪。形象感十足的人物塑造,可以最大化地增强语言艺术表现。
例如,在《运河传奇》第二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讲述中,提到“三年建造,死伤无数,民怨沸腾,各地的反隋巨浪终于开始席卷全国”。用悲壮的语调播讲配上战场厮杀的背景声,展现了民众的不满以及隋炀帝好大喜功的人物形象。
1.2 融入动作音响,实现感官转化
在广播文艺专题节目的创作中,运用音响可以刺激受众脑部,使其保持思维活跃。在广播节目音频的调节过程中,一般会区分声音的强弱、音量的高低、声音的长短,如果要调节得更加精细还得通过音响的节奏快慢、不同器乐的音色效果来调动、影响情绪,这样也可以实现对大脑的刺激[3]。“大运河文化”系列节目运用了大量的音响效果,有模拟场景的音效、也有拟声的特殊音效,使受众在收听广播文艺专题时有了较多的想象空间,将声音效果转变为视觉效果。
例如,《运河传奇》在描述哪吒大闹水晶宫时,为各种动作加上了拟声音效,给“我脚一踩,水晶宫就塌了”这句话加上瓦砾破碎的音效,为剧集增添了喜剧色彩和想象空间。动作音响的运用让听觉特性发挥得更加透彻,声音艺术表现效果也更加凸显。因此,通过科学搭配,在恰当的频率上让受众感知,才能实现感官转化,呈现最佳效果[4]。
1.3 压混古典音乐,营造文化氛围
在广播节目声音艺术中,音乐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乐曲和歌曲。当前,在声音的使用上,广播从业人员不断开拓创新,提高节目品质,音乐元素变得不可或缺,最明显的是音乐在描述情节和渲染气氛方面起着更重要的作用[5]。“大运河文化”系列节目文化氛围烘托较好,得益于声音理论在文化氛围营造中的应用。
首先在声音环境范畴,本节目为了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性,匠心独运地创设非遗环境,根据节目中的不同场景,最大限度地融合各种艺术形式的非遗。例如,节目《听见非遗》介绍世界非遗古琴艺术、国家级非遗高邮民歌时,将语音讲解与音乐相配合,让非遗所带来的精神内涵得以彰显。
其次,在声音景观范畴,节目利用历史场景结合非遗重构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声音景观建立,促进受众的听觉想象。例如,在介绍古筝技艺的节目中,以一段古筝演奏同期声开场,后面加上诗句和历史情境,让受众的思绪一下子穿越到了隋唐时期。
再次,在听觉方式上,这一系列节目并不拘泥于单纯的配乐,跳出了传统非遗节目的听觉限制,将配乐与音响相结合,全方位凸显非遗的魅力。例如,《听见非遗》中《朴席》一集,在描述制作技艺时,同步压混了编草和织席机器的声响,使受众仿佛在现场观摩选料织席过程,让非遗的魅力得以展现。
2 地域文化类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声音艺术表现存在的问题
前文案例分析除了可以发现其优点外,也可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节目创作时如能规避这些问题,确保地域文化类节目切实紧扣地域文化特色,才能提升受众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归属感,获得受众的青睐。
2.1 语言表述失当、缺少感染力
语言表述失当是“大运河文化”系列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存在的较大问题。在文艺专题节目《运河传奇》中,主播叙述大运河发展历史演变过程应用到了很多网络语言,契合当下年轻群体的语言体系,如“我太难了”“咋不上天呢”等一些网络用语让人耳目一新。不过在个别语言表达上,疑似为了过度营造幽默的氛围或塑造辛辣风格,使用的语言有些失当。例如,在讲述吴王夫差的大臣建议杀掉兵败的勾践时,用了“勾践、勾践,他就是下贱”这种带有贬义甚至侮辱的言语表达,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是为了要达到吸引受众注意的目的,虽然可以用一些反讽、比喻等方法,但不能表述失当[6]。
2.2 故事联系不够紧密、音效应用不到位
“大运河文化”系列节目中,部分音响的搭配不适宜,运用水平有待提升。《运河传奇》节目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受众对于大运河与扬州历史渊源的了解,并通过历史典故呈现大运河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因为没有一以贯之的内容,让其中的几个故事相对比较独立。同时,广播文艺专题惯常运用的音响元素在其中体现较少,大运河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没有大气的音响配合难以烘托出它的磅礴和文化沉淀。
运用音响可以拓展受众的想象空间,使受众既有节目内情绪表达,也有节目外的情绪延展;反之,就难以达到场景描绘、调动情绪的作用[7]。在“大运河文化”系列广播文艺专题节目中就有音效运用不到位的情况,如《听见非遗》中的《高邮咸鸭蛋的制作技艺》一集,采访对象在演示通过敲打咸鸭蛋可以分辨鸭蛋好坏时,有同期声衬托,有足够的画面感,可到了主持人描述鸭蛋制作技艺时配上钢琴曲做垫乐,显然对于这项文化技艺的刻画打了折扣。
2.3 地域音乐不足、共鸣不充分
“大运河文化”系列节目对于地域音乐元素的发掘深度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声音优势来提升效果。综合分析“大运河文化”系列节目的音乐运用可以发现,仅有少数节目的音乐包含地方元素,且运用不充分。例如,在《听见非遗》节目中,有一集专门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古琴,节目主体是人物访谈,中间穿插介绍了扬州古琴的流派、技法、曲目等,但由于运用古琴音乐较少,受众没有直观地感受到古琴艺术的魅力,缺少了地域音乐元素,也就难以真正与之形成共鸣。另外,《听见非遗》节目把重心放在了非遗技艺的故事挖掘和宣传上,比如剪纸、牙刻、雕版印刷等,相反有很多包含音乐元素的地方戏剧、音乐选题没有纳入,无疑是忽视了地域音乐对于广播文艺节目的重要性,这也是目前地域文化广播节目声音艺术表现亟待优化的地方。
3 地域文化类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声音艺术表现优化策略
笔者根据前文所分析的问题,结合当前我国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一系列可操作的优化措施,以期提升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声音艺术表现力。
3.1 融入饱满情绪,增强层次感
在广播节目制作中,有声语言主要是由人声组成,通常包含独白、对白和旁白。广播文艺专题作品中,融入饱满情绪的人声具有表面直接性和内在多义性双重的审美特征,通过语言声音的编码解码使得整个艺术作品最终得以完整地传送[8]。例如《听见非遗》中的《扬州炒饭》一集,记录了主人公从帮工到主厨的历程,其中运用的采访同期声从侧面反映他在学习传承扬州炒饭技艺时,由心酸不易到游刃有余的变化,但从旁白口吻和情感来看比较平淡,层次感并不突出,如果在制作时能将旁白的情绪调整得更加鲜明,那声音层次感就会更强。
同时,有声语言还可以运用不同的音色、音量、共鸣、气息等元素去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同时考虑到人物形象会有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等条件的制约,势必要多角度、深层次挖掘塑造[9]。例如,在《运河传奇》节目中主持人旁白要表现吴王夫差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所播出的声音语气、音量、气息对比不够明显,人物塑造不够丰满,建议根据人物不同处境来处理旁白语言。
3.2 恰当运用音响,提升画面感
地域文化类的广播文化节目一般要呈现文化知识,但很多元素都比较抽象、枯燥[10],所以运用音响是一个重要手段。考虑到广播节目主要是运用声音艺术来吸引受众的收听关注,就要大量使用同期声和现场环境音响来贯穿起整个故事脉络并烘托现场氛围。其次,恰当地结合特色音响元素烘托氛围。大运河文化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创作要展现地域文化不同层面的特点和故事,可通过人物采访和现场探访,配以特色音响还原文化精髓和发展历程,提升文化厚重感。
例如,《听见非遗》的片头是由涌动的运河水声压混,再接入低沉嗓音的旁白“在这座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探寻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非遗瑰宝”。运用特色音响之后就会形成代入感,把受众的思绪拉到运河之上。笔者建议在其中融入戏剧、乐曲、动作声响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音响元素并加以旁白介绍,将带给受众更强的画面感,也更能激发受众的收听兴趣。
3.3 利用特色音乐,凸显个性化
地域文化类节目选题广泛,而作为广播节目就需要着重筛选契合广播特点的选题,最好包含有特色的音乐元素,这种有特色的音乐元素的融入可以起到较好的传播作用[1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中一项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元素,很多内容也符合广播听感要求,如扬剧、清曲、评书、高邮民歌等。因而,地域文化类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可以重点考虑对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资源进行充分挖掘。
在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创作时,不仅要找特色音乐素材,还要挖掘地方音乐中的个性化特点。例如,在《听见非遗》节目《扬剧》这一集中,运用了多段扬剧作为背景音乐,但在介绍扬剧流派时所运用的音乐还是有局限性,如果在选取扬剧时兼具不同流派的特色曲目,那就可以更好地阐释扬剧流派传承的 重要性。
4 结语
通过对地域文化类广播文艺专题节目声音艺术表现的研究,可以发现此类节目还存在许多不足,节目的创作者在考虑选题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将某一领域的内容纳入节目制作范畴,没有结合广播艺术学的理论进行科学选题、编辑和制作,导致了声音艺术表现不到位。所以,笔者结合具体节目对比分析,以语言、音响、音乐等方面的问题为导向,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如在优化声音艺术表现时,要融入饱满情绪,增强层次感;要丰富音响种类,提升画面感;还要利用特色音乐,凸显个性化。同时,笔者认为,在广播文艺专题节目的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是相辅相成的,要在把握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紧跟新时代文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将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相互借鉴转化,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传承、保护、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