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伊纳里多的影像声音叙事技巧
——以集锦电影《11分9秒01》为例
2022-12-27万雯昕
万雯昕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2001年9月11日,矗立在纽约金融区的双子大厦遭遇恐怖袭击轰然坍塌。次年,法国运河工作室(Studio Canal)电影公司邀请知名导演参与拍摄集锦电影《11分9秒01》(11′09″01-September11),这是一部由11位导演执导的11部影像风格迥异的长度为11分9秒零1帧的短片组成的合集。
其中,墨西哥导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凭借洞悉生活本质的直觉与大胆的电影艺术构思,以极具实验性的创作手段重现了这一悲剧性事件。
他在短片中放弃了“画面为主,声音为辅”的影像音画创作形式,使声音成为主要的感知对象。短片中的影像、声音几乎全部来自真实的现场记录,真实事件的时间也被极少的画面与众多的声音压缩、分解,通过声音长镜头复原发生的事件时序,以声音模拟环境元素与镜头透视感,实现多个场景空间的转换,完成了多线交叉叙事结构的搭建。
1 声音:电影时间记录的标记
电影作为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综合体,以银幕画面与音响为媒介,在时间的推移中展示空间,在空间的转瞬即逝中呈现时间。无声电影通过一系列的剪辑手法向观众展示前所未有的视觉世界,观众从中看到各种物象和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画面之间的连接又唤起新的丰富想象。但在无声电影时代,镜头内部的时长与影片放映的节奏并没有精确标准,直到1929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成功上映,才明确了声音可以通过精准的、固定化的拍摄、剪辑、播放速度使影像时间化。“有声电影可以被称作‘时间记录’(Chronographic)产物:被写入时间,同时也被写入运动中。”[1]16就像是冰雪消融时水珠滴落的“滴答”声,声音的轨迹与自然的引力相符。在影片中,乐池中的歌声和观众席的掌声的声效组合搭配影像,复刻了现实中欣赏音乐时的既成仪式。如果将这一段的镜头和声音反向播放则完全不行,因为歌声与掌声具有精确的、不能反向的逻辑关系。正因如此,即刻响起又逐渐消逝的声音赋予了影像更多的活力,连贯的声效维系起影像之间的时间线性结构,催生出镜头内部的时间向量。
巴拉兹·贝拉在《电影美学》一书中阐明了他对电影中声音元素使用的看法,他认为电影声音出现不仅是画面的必然产物,也将成为主题,成为电影剧作的元素之一。“有声片应当将噪音分解成各个独立的、使人感到亲切的声音,让它们分别出现在各个作用于听觉的特写镜头里,然后再按照预定的顺序把这些孤立的音响细节剪辑在一起;而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有声电影才会成为一种新的艺术。”[2]209
在这部意义非凡的集锦电影中,伊纳里多通过几处快速闪现的、源自事件现场的新闻纪录影像,配合连续不断的、源自日常生活的声音,利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了短片多视点、多线交叉的叙事结构,复现了“9·11”事件的种种情态。
2 视觉缺位,听觉补位
影片中的摄影机视点通常跟随故事的核心叙事者,而官方安排的短片集播放顺序也对观众的观看节奏进行规训。当观众观看到伊纳里多的短片时,集锦电影的播放时段已经过半,观众已经预设出接下来的短片内容与“9·11事件”相关。随后画面凝滞在静态黑屏之中,伊纳里多指导的短片在一片黑暗中正式开启。
摄影机的视点被导演有意遮蔽,被播放设备边框约束的视野范围中空无一物,此时的观众集中注意力,期待黑暗的画面会逐渐亮起。然而,导演并没有满足观众的视觉预期,“画面为主,声音为辅”的观片习惯被这部短片“矫正”。相对眼睛来说,耳朵的时间解析能力无比精细,而且在电影的运动场景中特别清晰地展示出了这一点。“当懒惰的眼球认为它在每秒24格的影像中看到了连续性时,耳朵则要求更高的采样率。”[1]119当声音的效果对剧情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时候,声音在叙事上的作用也变得更加深刻和 重要了。
在观众惊异与自我怀疑之余,这段短片的形式成为整个短篇集之中的“刺点”①,视觉感官的缺席让听觉“顺位”成为接受影片传达信息的第一知觉。
2.1 画外声源与人声
对于电影画面而言,摄影机取景框与银幕放映的画框是储存电影画面的容器,不管银幕画布上投射内容是黑色或空无,作为可见的、矩形的画框就是一个预设、投射影像存在的容器,这也使得视觉元素很难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叙事层面上,而大多是通过作为容器的画面进行“二次框定”来强调表达。但对于电影声音而言,并没用储存听觉的容器。电影声音可以完成不同叙事层面的展现,如烘托氛围的背景音乐、画面同步的对话可以叠加在音轨上而不相互冲突,观众既可以明白对白内容,也能欣赏音乐。当画面上的信息不能满足观众对叙事结构的补全时,在视野之外的空间中出现的画外音自然对观众产生吸引力。
在任何特定的声音环境中,人声总是能被率先察觉,这是基于人类的行为认知习惯。尽管无画面的黑色银幕将声流与声源分割,观众无法通过画面确定声源的明确形态,与声源产生距离感。
短片开头,画框内空无一物,但画外响起人声②念诵时,观众的耳朵瞬时捕捉到人声片段,并进行一系列内在的格式塔处理,在已有的听觉经验中搜寻相关的画面与之匹配。在熟悉这段错落有致的人声并掌握其中语流规律后,银幕上依旧没有出现可以与观众认知期待相对应的画面,观众又对这段重复单一的画外音失去信心,而伊纳里多的叙事也伴随着单音节声效“嘭”的突然出现正式开始。
2.2 音画错位与音画对位
“某种场合下,导演为了表达音响或人声的情感力量或者象征意义,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拆散音画的正常联系。”[2]221伊纳里多的短片将观众从视觉经验中解放,听觉给观众带来可察觉的时间向量与无垠的想象空间。尽管短片开头采用声音先于画面的处理方式,但短片叙事基本逻辑依旧需要音画对位来实现。
电影最直接、最接近音画对位的代表,是声音与视觉冲击时的瞬时与突发的一致性,即超短影像的猛击,就像观赏一位重型拳击手出拳,瞬间的猛击会引来关注与敬畏。伊纳里多用单音节“嘭”作为音画对位的猛击点,让观众从音画错位的苦恼中解脱,但这一段音画对位所展示的情节却令人惊骇。这时摄影机位倾斜,由远及近,略显模糊的视线中心有一个正在下落的人形。下坠的过程是无声的,摄影机机位并没有跟随下坠的线路运动,但观众已经通过声音知晓一个惨烈的结果。
伊纳里多在答记者问时提到:“我是把人的降落作为一个关于我们的比喻性影像:人在像伊卡洛斯一样降落。”[3]生死瞬间的特写成为声音与画面对接的连接点。
影片之所以被称为活动画面,是因为其中哪怕最短的镜头中也包含有运动。短片中的声音一直在流动变化,而下坠这一动作被远焦的镜头放大为特写镜头,作为以声音完成叙事的短片中仅有的画面。
当听觉与视觉得到统一后,所有声音都具有了预设性,这段闪现的、焦段拉近到极限的画面如同特写,与之相对应的声音音量也被放大。电影常常通过特写来突出展现足以促进或改编剧情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这里的声画对位与特写镜头无疑与短片开头的黑屏之间形成强烈对比,也强化了声音元素在这部短片中的作用。伊纳里多用清晰的声音、碎片的画面、长久的黑屏,或许是在复原事件亲历者的回忆、后人对事件的想象:这是暗无天日、令人窒息、不愿再被提起的悲剧。
3 伊纳里多短片里的声音叙事结构
3.1 借声音模拟环境与透视
电影中每个声音元素都带有融入影像的叙事元素以及代表影片质感和背景的视觉元素。敏锐的听觉能在一瞬间处理比视觉更多体量的信息,并与其他感官产生联觉。正如巴拉兹所言:“周围的各种声音不可避免地侵入特写,而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所听到的并不是光和影,而是声音本身;无论特写所表现的那部分空间是何等狭小,整个空间内的各种声音还是能够听到。声音是不能硬加排斥的。”[2]223所以许多电影开头都会采用声音先行的方式来开启整个故事。
伊纳里多的短片凭借连续不断的声响与穿插闪现的画面,时刻提醒观众这部短片虽以声音来表现主题,但其艺术本质依旧归属于电影。短片如同一段专属于声音的长镜头,在没有出现更多视觉画面的引导之下,流动变换的声音顺利组建起声音流的内部逻辑(Internal Logic)③,将令人察觉不到的、不同声音元素流畅地组接为一个整体,形成具有线性时间叙事感的声音链条。短片通过连贯的声音流建构起“9·11”事件的环境,并通过声音的强弱缓急模拟出影像空间的层次和距离的远近,完成声音场景透视感的建构。
3.2 用声音完成场景转换
在声音与声音统一环境氛围之后,声音的连贯感推动叙事场景转换,形成完整叙事线索。每一个声音都具有其独特的空间色彩,同样的声音会受到不同环境、不同收音设备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就像电影画面的摄影机位、角度、运动不会因为影院内观众视角不同而发生变化,我们听到的电影声音也是如此。短片还原不同空间场景下不同的人声音效,并通过人声的虚实、强弱变化实现不同场景的转换,利用场景转换进而还原突发事件的时序:失事的飞机—目击者惊呼—事件被实时直播;新闻转播、现场救援、线上留言—双子塔倒塌。
短片开始时,人声念诵渐弱前,与之并行出现了一段飞机客舱内的提示音,紧随其后的是飞机掠空的音效,飞机掠空声被处理得逐渐靠近、靠低,画外再次出现新的人声“哦!天啊!”,紧接着一组连续的声效回应惊呼:重物撞击、物体解体、混乱嘈杂的人群……然后短片以一段新闻播报点明一切噪声的起源:“在世贸大夏中心出现恶性事件……”
伊纳里多通过偶尔闪现的画面与连续的声音明确事件逻辑,规范了观众借声音复原缺失画面的想象边界,连续不断的、可以标记不同空间地点的环境声与不同环境中的人声,使叙事的空间得到扩展,从而将现实事件时序直接搬运至银幕中,在声音的长镜头中实现了他所擅长的多线叙事。
3.3 以声音建构多线叙事
一般情况下,摄影机的视点代表着故事的讲述者、过程的追随者、观众的引导者,伊纳里多的短片叙事按照线性的时间顺序,通过声效与人声的衔接实现一组符合现实事件时序的剪辑逻辑,不展示具体画面的处理等于放弃了单一的核心叙事者,让叙事的视点游移起来——短片的叙事结构跟随事件发展而发展,也就是说短片的叙事是被动产生的。观众需要主动发挥想象,启动先验经验去理解这样的叙事结构,观众如同亲临事件现场各个角落,通过复杂但清晰可辨的声音元素,获得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叙事视点,不同视点在相互交叉中建构起多线的叙事结构。
3.3.1 现场路人视点
短片开始时,纯声效“嘭”作为这段声音长镜头中的“核心叙事焦点”为观众提供了听觉定位。画面剪辑速度越来越快,与之相配的纪实性声效也越来越密集,“嘭嘭嘭……”观众已然察觉这是玻璃雨棚碎裂、人体落地的闷响。不可逆的悲剧正在发生,而在现场目睹一切的人们无能为力。
3.3.2 无线电视点
伊纳里多将悬浮在空气中的无线电通信信息具象化,让观众听到新闻转播声的同时收到被困在大厦上的人们给家人的留言,此时的观众也成为留言的对象。多层音轨相互交叉,随后又被刺耳的忙音打断。
3.3.3 电视观众视点
短片最后,全景机位将观众带离事件现场,在安全的距离下,所有声音归于沉寂。观众目睹了曾经作为美国骄傲的双子大厦在浓烟中崩坏坍塌的过程,此处的无声处理恰好是高潮后的休止符,给遭受声音风暴的观众时间以平复心情。导演把观众放置在惊恐、慌张、压抑的氛围里长达11分钟,观众与事件亲历者一样,遮蔽双眼,记忆中只剩下当时嘈杂的声音。
4 结语
当影像画面开始追求奇观化表达时,影像声音也开始寻求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2021年,由Apple TV plus推出的广播剧《骇人来电》(Calls)④在流媒体播放平台获得不俗的口碑。该剧配合苹果公司的极简美学,在没有任何实质性画面的情况下,通过丰富的声音演绎,吸引观众进入悬念丛生的故事中。由此可见,2001年伊纳里多对影像声音处理方式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作为“墨西哥三杰”之一的伊纳里多在银幕处女作《爱情是狗粮》(Amores perros)中就展现其自身在多线叙事以及运镜技巧方面的前卫创造力;《通天塔》(Babel)中用不同的语言诠释不同地区人人都会面临的“代沟”与“理解”问题;《鸟人》(Birdman)中用张弛有度、连续不断的鼓点配合“空间深度”的长镜 头展现艺术工作者的辛酸与现实的荒诞;《荒野猎人》(The Revenant)大量广角镜头下的长镜头调度,再一次让全世界感受到这位墨西哥导演灵活多变的创作生命力。
伊纳里多总是在作品的影像形式上给观众带来新鲜感。通过分析伊纳里多在集锦电影《11分9秒01》中的表现可以发现,无论是极致的长镜头调度还是丰富的影像声音,其中一以贯之的是伊纳里多最为钟情的叙事风格:多元且分散的叙事视点和多线且交叉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所形成的复杂混乱的影片外观是他所认为的生活的隐藏秩序,它对于影片意念的表达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和决定意义,而这种叙事结构所突现的特征也正是电影化的表达方式。”[4]
正如米歇尔·希翁所言,声音比影像更可能成为情感和语义控制的潜在手段。通过分析伊纳里多的这部短片,我们可以看到影像的声音给电影技术革新、电影形式技巧与电影艺术自我探索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注释:
①法国著名文学家罗兰巴尔特在《明室》中提出“刺点”这一概念:刺点通常是个细节,即一件东西的局部。在最适当的时机直抵观众的内心,激发出一种远远超出语言和含义的情绪,是扰动观众并搅动其意趣的因素。
②该段集体念诵的具体内容难以判断,像是一段经文,也像是机场候机大厅内的广播声。
③为一种连续影像和声音的模式,它似乎跟随着一个灵活、有机的发展、变化、成长的过程,出自叙事情境本身以及它所激发的情感,突然中断的使用只在叙事确实需要时出现。
④改编自法国广播剧Calls(2017),该剧利用抽象的几何图形、动态波形图配合配音演员表达剧情,观众仅凭配音演员的声音演绎拼凑出故事的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