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广播剧的发展和生存态势研究
——以猫耳FM为例

2022-12-27岳嘉慧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0期
关键词:广播剧社群音频

岳嘉慧

(作者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2016年是一个关键节点,音频行业正式进入收费领域,中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日趋庞大。成立于2014年的猫耳FM(其前身为MissEvan弹幕音频网)从广播剧、有声漫画入手,是首个尝试广播剧付费的平台。相对于喜马拉雅、荔枝等板块内容多样化的平台,它的内容更加细分和娱乐化。随着知识付费和“耳朵经济”的快速发展,付费广播剧所展现的市场号召力预示着这一曾经“用爱发电”的品类,如今已经有了“掘金”的可能性。而将广播剧作为金字招牌的猫耳FM毫无疑问在音频平台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且有一定的代表性。

1 中文网络广播剧与猫耳FM平台的构建概述

广播剧是以语言、音乐和音响为手段,由机械录制而成的戏剧形式。中国最早出现的广播剧是1933年上海亚美广播公司制作的《恐怖的回忆》。随着电视的兴起,收听广播的人数骤减,广播剧的发展进入瓶颈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广播剧获得了第二次新生,通过网络制作、上传的网络广播剧逐渐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网络广播剧最早出现在2003年左右,目前网络上已经难以查询到相关信息。在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网络配音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广播剧制作成员和作品。这些社团的成员分布在五湖四海,他们基于自身兴趣与能力担任不同的角色如策划、编剧、后期等,并且自愿参与网络广播剧的制作。在这一过程中,成员们的制作没有任何资金方面的支持,因此网络广播剧是免费收听的状态,制作组也缺少将其商业化的意识。对比其他平台大力推崇的付费有声书品类,会发现用户有着付费意愿。但一些综合类音频平台依旧将发展重心放在有声书市场上,并且签约了大量有声书主播,网络广播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网络广播剧若想从传媒生态走向商业生态,需要合适的播放平台和充分的资金支持。在此背景下,猫耳FM应运而生,作为“95后”第一声音内容分享平台的猫耳FM已经有超过100部的付费广播剧。猫耳FM对二次元中的漫画、网络小说等的价值更为重视,而这些都是网络广播剧得以改编的重要基础。随着用户知识付费与内容付费意识的提高,猫耳FM也看到了听众对于广播剧付费的可能性,选择了一些大热IP内容并推出了第一批商业广播剧,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网络广播剧逐步实现从传媒生态到商业生态的跨越。

2 “悦耳经济”:猫耳FM平台构建的新思维

2.1 社群的连接构建:满足用户的价值认同

“社群”一词指在某种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社会关系,它不仅可以指在实际的地理区域中发生的社会关系,还可以指抽象的、思想上的关系。在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看来,“社群”即“共同体”,意思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公共生活”和“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1]。人们逐渐从大众传播时代走向社群时代,两个时代的理念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大众传播时代,人们注重信息的传播,但在社群时代,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关系的构建与对话。当下,互联网逐渐渗入图像、音视频领域,广播剧上传的平台也由优酷等视频平台转向专有音频平台。不同个体会因为喜欢同一个产品或者同一类服务聚焦在一起,即形成了一个社群。猫耳FM自2014年创建以来,主要以兴趣社群为主,听众在兴趣分享的前提下,对平台投射个人情感,形成粉丝社群生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猫耳FM成为二次元有声产品连接层面的平台,许多人都会习惯性地在睡前、上下班路途中等碎片化的时间里主动打开它,看看有没有更新内容,或是去收听自己之前订阅的剧集。不难看出,很多人对猫耳FM较为关注。

在提高用户付费意愿方面,猫耳FM也不断拓展持续付费社群。猫耳FM的收费模式为使用平台虚拟货币“钻石”来购买广播剧,10钻石等于人民币1元。目前平台上的付费广播剧主要采取整季打包的付费模式,根据IP流量、制作难易等,定价在15~50元。打包付费模式主要针对具有强大组织性和紧密关联性的粉丝社群,他们认为自己属于某群体时,便会选择通过对产品进行消费来支持其销量,以此来维护自己在群体中的行为规范,进而获得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毫无疑问,粉丝社群为猫耳FM带来了全新的口碑效应和社交传播效应,可以保证前期的热度迅速攀升,却不能提供长久的消费热情。猫耳FM若想维持粉丝社群的秩序,应当在用社群定义用户的基础上,挖掘核心产品内容,提升内容质量。

2.2 内容的形式创新:IP作品的多样开发

传播实质上是在传播特定的内容。社交网络平台能够持续运营的关键是提供优秀的内容,满足用户的需求[2]。之前人们会更多地关注传播的渠道(如报纸、电视),因为它们可以将内容迅速传播给大众。而当下,人们更关注内容的价值,音频行业严格把关内容质量,提供优秀产品,满足了日渐精细化的用户需求,使得自身持续良性发展。内容给了平台一个与消费者、粉丝对话的机会,故而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近年来,游戏、动画等行业的蓬勃发展让商家看到了音频行业的价值。广播剧是通过配音演员用声音出演,并在音频媒体上播放的戏剧,目前主要有原创广播剧和改编广播剧两种形式。前者指制作团队不借助其他同名原创而自行编写的广播剧,后者则是经由网络小说、游戏、动漫等改编而来的广播剧。当下猫耳FM的付费广播剧多为改编广播剧,由于较大程度还原小说,粉丝用户与原著读者重合度较高。另外,相对于游戏和动画的高投入制作,广播剧的改编和制作成本较低,制作周期短,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比较少。2017年,晋江文学城与猫耳FM达成跨平台和跨版权的合作,开放了20余篇网络文学作品的广播剧授权,随后猫耳FM又与起点中文网合作获取《武动乾坤》《无限恐怖》《星辰变》等的版权,所改编制作的广播剧赢得广泛赞誉。猫耳FM的创始人邵博将其概括为“IP”现象,并且他更愿意将平台几部广播剧的火爆都归结于这个原因:只要IP够火,注重制作质量,不管改编成动画还是广播剧,都可以获得不错的数据。猫耳FM广播剧的制作流程基本如下:平台通过购买等方式取得授权,然后分包给工作室制作。除此之外,部分平台也会扶持自有IP进行多样开发,从源头保证高质量,如燃也文化将宫缘乾的漫画《蝉女》改编成广播剧,并负责整个制作过程。

2.3 连接的精准传播:触发参与的品牌声音

在移动互联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声音——尤其是对声音的意义有了新的憧憬,富有力量的声音能够被社群感知,影响用户的消费行为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互联网时代,声音也可以作为一种更有深度的连接方式引起用户情感记忆与共鸣。关于声音,最重要的问题是能否让听众有所感觉,能否唤起听众脑海中某个具体的回忆或故事[3]103,乔尔·贝克曼和泰勒·格雷将这类声音称为“声音触发”,因为它们“能够成为引爆身体动作、记忆或感觉的火花”[3]2。在小装置中使用时,这类短促声音被称为用户界面声音,乔尔·贝克曼叫它“品牌导航音”,它往往兼具感情和功能性,能够创造出品牌的辨识感。用户在手机终端打开猫耳FM时,会出现一声短促猫咪叫声的系统启动音,除此之外,在具体的设置界面里,用户也可以自由选择由不同配音演员提前录制好的系统音,或自己录制上传音频。在这个环境之下,声音代表着唤醒和尊重,有利于捕获听众的注意,并且会唤醒听众头脑中与猫耳FM相关的正面体验。如部分广播剧的预告中,故事中的主角打开车载音响后,随即响起的短促猫咪叫声令许多听众会心一笑,之后其通过弹幕打出“猫耳FM”的文字进行愉悦的交流。

3 “声音景观”:移动音频产业的生态圈扩展

“声音景观”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的文化学者雷蒙德·默里·谢弗(Raymond Murray Schafer)提出,将触摸不到但又真实存在的声音同自然、社会、文化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研究声音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其听觉理想对于当下仍然具有强烈的意义。本文所涉及的“声音景观”,意在分析移动音频平台构建生态圈的这一过程中,由广播剧所塑造出来的亚文化景观。这种景观是一种渗透了文化、历史背景的媒介实践产物,在广播剧传播的过程中,人声和音响共同打造出兼具完整性和统一性的虚拟场景,逼真的音效将听众带入这一景观中,以直接的听觉感受激发听众内心的情感体验。

3.1 深化入口建设,拓展连接链条

声音技术的升级与互联网应用形态的更新几乎同步。德国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称“听觉文化的兴起可以说是电子传媒一路畅行之后的必然结果,它更具有一种后现代气质,固然它没有视觉文化的延续性和同质性,但是它具有电子世界的共识性和流动性。”[4]共时性和流动性构成了音频产品的伴随性,因此智能音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断拓展音频内容的入口,是持续加强移动音频生态圈建设的重要举措,猫耳FM也应当做出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渠道化行动。首先,优质的音频体验离不开优质的音频设备,猫耳FM也应尽可能令自己的产品潜移默化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使用场景了解用户的消费行为习惯。其次,猫耳FM应不断拓展音频内容的入口。就现阶段而言,智能手机、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音箱等,都是移动音频产品的重要入口,猫耳FM可以通过智能技术实现智能终端的协同传播,为自身争取更广阔的发展 空间。

3.2 挖掘优质人才,提升制作水准

声音时代,配音演员的价值不可限量。在广播剧的录制过程中,配音演员需要在导演的指导下,通过对剧本中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叙事情节的解读和理解,进行声音的演绎。部分配音工作室已经开始着手进行配音新人的挖掘和培训工作,但是一些新人会过度沉迷偶像化所带来的光彩夺目,对本职配音技巧的学习和钻研不够深入。所以,尽管配音新人不断涌现,但较受欢迎的依然是那些潜心磨炼的被大众熟知的配音演员,即使广播剧这一新增市场逐渐浮现出越来越多的机会,却依然呈现出优秀配音演员供不应求的局面。

除了专业的配音演员之外,网络广播剧其他制作环节的专业人才也寥寥可数。一部广播剧的制作需要编剧、后期等多个工种,音频制作者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广播剧的质量。尽管猫耳FM已经和北斗企鹅、边江工作室等近300家配音工作室达成长期而良好的合作,但编剧、后期等环节的专业人才依然屈指可数。对于广播剧编剧而言,这是一次尝试创造性写作的机会,所有的人物与场景都可以打破重塑,不需要去考虑视觉效果,仅仅用声音来吸引听众进入这个奇妙的听觉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音频后期通过音效和配乐的排列组合释放魅力,从声音的角度表现花朵从枝头盛开到凋零的整个过程,更充分地调动听众的情感体验。目前,猫耳FM的许多听众对编剧和后期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认为拥有“好的编剧后期已经成功了一半”。不同于以往为了支持自己喜爱的配音演员而购买剧集的行为,他们开始购买自己喜爱的编剧和后期制作的剧集,因为“会更有保障”。因此,猫耳FM应不断挖掘和培养相关人才,一方面应与技术和审美并存的优秀制作人保持长期而良好的合作,这类制作人往往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与丰富的制作经验,可以持续性产出高水平的音频作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转变听众角色,令听众兼具收听者和内容制作者的双重身份。目前许多优秀的后期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出于兴趣自学了后期制作,并且在技术和审美方面深入钻研。另外,还有许多听众自身是录音专业或者编导专业的在读学生,他们同样喜爱广播剧,对其制作过程充满好奇,也希望可以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让他们参与制作过程,不仅令有兴趣和专业技能的听众有了展示与发挥的机会,还起到了活跃社群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激发观众的收听欲和购买欲。

4 结语

音视频时代,传播方法与参与者的技能都有颠覆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通过社群进行构建,最终成就独特的文化。在未来一段时间,面临市场和时间双重考验的猫耳FM应当更加积极地激活并构建自己的社群,同时不断扩大核心场景的入口,与用户的需求进行精准连接,并在此基础上斟酌各种有益于其盈利的切入点,在用声音加强听众情感连接的同时,谋求更广阔的声音市场。

猜你喜欢

广播剧社群音频
柏韵音频举办Pureaudio 2021新产品发布会
论融媒体时代广播剧的可持续发展性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营销的最短路径
社群短命七宗罪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