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三农”短视频的创新发展研究

2022-12-27李彦利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三农农民农村

李彦利

(作者单位:广州华立学院)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政府有计划地引导、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以及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变迁,“三农”故事逐渐出现在短视频平台中。“三农”短视频是以农民为创作主体,以农村为拍摄地点,以农业、农村、农民题材为创作元素,通过展现农村的生态环境、生产场景、日常生活、乡土文化等方式进行叙事,时长一般在15分钟以内并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视频。

1 “三农”短视频兴起的时代背景

1.1 政策环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鼓励“三农”题材文艺创作,呼吁文艺工作者创作真实反映新时代农村新风貌、农民新面貌的作品。《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指出,要“充分利用融媒体、直播平台、网络视听节目等渠道,讲好乡村振兴故事”。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乡村网络设施设备不断完善,“三农”短视频得到了发展契机,实现了互联网与“三农”的跨界融合。可以说,“三农”短视频是乡村振兴战略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双剑合璧下诞生的带有农业、农村、农民属性的产物。

1.2 文化环境

《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时代在迅速发展,人们常常处在加速运转的状态中,现实性焦虑已经成为人们的常态化感受。现阶段,悠闲自得的乡村田园生活是人们内心的向往,幽静是人们共同的渴望,乡村已经具备了缓解人们精神压力的功能,成为治愈人们内心的一种新工具。一方面,“三农”短视频中呈现的乡村景象和乡村趣味生活内容能够为现代人提供一个精神寄托的场所,诱惑着未曾到过乡村的人;另一方面,安逸和有温度的乡土记忆会侵蚀背井离乡的打工人,个体的乡愁逐渐汇聚成集体的文化怀乡。“三农”短视频是一种文化行为的记录载体,可以再现乡村人的童年记忆,为远离故土的人们制造一个乡村梦,他们在观看短视频的时候会代入自身的情感记忆,实现心理补偿。

1.3 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截至2020年9月17日,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已双双超过了98%,这意味着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29亿,农村网民规模达2.84亿[3]。互联网时代,媒介技术的进步解决了乡村信号差和网络不稳定的难题,为“三农”短视频的创作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乡村网络设施的完善、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视频拍摄制作软件简单、易操作,“三农”短视频这种新型的视频形式应运而生。“三农”短视频具有投资少、门槛低和互动强的特性,能够直接记录乡村生活,让大众了解新农村的变化,呈现新农村的新气象。

1.4 平台支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大平台相继推出了“三农”短视频扶持计划,如火山小视频平台“致富合伙人”计划;今日头条的“百村赋兴计划”;快手平台的“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西瓜视频平台的“三农创作者维权计划”;抖音平台的“新农人计划”等。短视频平台的扶持计划为“三农”短视频创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吸引大量的乡村居民加入“三农”短视频的创作队伍中,他们使用智能手机拍摄乡村的美食美景,并将其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得经济收益。

2 “三农”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

2.1 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

“三农”短视频通过宣传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多角度地讲解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中国故事,传播各地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凝聚全社会的强大力量,建立“新媒体+乡村振兴”的智慧方案。“三农”短视频参与到乡村振兴中,记录乡村治理的真实情况,呈现帮扶慰问贫困家庭的情境等。“三农”短视频一方面能够激发乡村居民的主体性作用,促使其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让人们通过镜头来观察乡村振兴的进程,形成精彩纷呈的“三农”景观;另一方面,现代人们的慢生活理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都为“三农”短视频提供了发展契机,提高了乡村用户创作“三农”短视频的积极性,并吸引更多乡村人才回乡创业,实现了从“人才流失”到“人才回乡”,乡村居民也通过短视频让大众了解了新时代的农民群体,看到了不同地区农村的发展现状,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2 展示农村农民精神新风貌

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农民大军逐步参与到短视频创作之中。农村网民从个体视角出发,可以实时在短视频平台中镜像化地向大众展示新时代新农村景象和农民新形象。原生态的乡村美景和勤劳、淳朴的新农人是“三农”短视频创作的核心内容。“三农”短视频已经成为大众观看新农村的窗口,也是新农民精神的缩影。短视频平台中,大众不仅可以看到乡村图景和农村人的衣食住行,还能够感受到新农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三农”短视频以纪实的手法记录农民种植、除草、喷药和收割等劳作的景象,塑造了勤劳、质朴的正面形象。同时,新农人不再使用传统的农耕模式,而是采用先进的农业设备,引入无人机喷药等技术,消除了大众对农村、农民落后贫穷的刻板印象和偏见。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正在不断地更新自身形象,打造原始与现代并重的良好乡村形象。

2.3 激活乡村文化自信

“三农”短视频通过镜头直观化地展现乡土、乡景、乡情、乡音、乡俗等乡村文化,反映出乡土文化的历史变迁,拓展乡村文化的传播渠道。传统村寨、乡村农耕、民间手工技艺、地方民俗等优秀的乡土文化都为“三农”短视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资源。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和农村手工艺人都开设了短视频账号,实录乡村的风土人情,宣传乡村的特色文化。比如,“浪漫侗家七仙女”在短视频中以平民视角展现侗族的风俗习惯、文化活动等,有效地将侗族的方言、服饰、美食等含有浓厚乡土人情的元素注入短视频内容创作之中,提高了地方特色文化的可见性,使得大众在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中增强了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满足了人们的乡愁情感诉求。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4]。现阶段,政府和自媒体共同发力,乡村文化以更具生命力的形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以充满东方韵味的短视频传递“三农”内容,展示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挖掘乡村文化的内在活力,传递浓浓的乡愁记忆,增强乡村文化自信。

2.4 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三农”短视频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其搭建了乡村资源和消费主体之间的沟通桥梁,创新了资源变现的模式,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基于“三农”短视频流量变现、用户打赏、平台补贴等经济收益方式,打造链条式的乡村网红经济。首先,“三农”创作者可以通过点赞、用户打赏、平台补贴的方式提高个人收入。其次,短视频具有微记录、传播快、易制作等属性,能够将有特色的偏远乡村地区打造成热门景点,形成“短视频+乡村景点”的商业模式,构建文旅扶贫,实现“生态旅游变现”,增加贫困地区的收入。再次,“三农”短视频对乡村特产的展示,能够振兴乡村地方性产业,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形成“短视频+农产品”的带货营销模式,实现农业产品变现。

3 “三农”短视频创新发展的具体路径

3.1 打造品牌化官方短视频账号

以县为单位、融媒体中心为基础,创建品牌化的官方短视频账号,形成“一县一号”的格局,以官方账号引导“三农”短视频正向发展。在经营官方短视频账号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新技术的使用,同时要注重选题,在轻松娱乐的基调下还原真实的“三农”生态。首先,官方短视频账号主体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三农”相关的政策,帮助乡村人民了解国家对乡村建设的支持。县级官方账号和新农人个人账号共同发力,可以丰富“三农”短视频的多元价值,扭转“三农”短视频泛娱乐化的局面。其次,县级官方融媒体可以选择一批既了解乡村又擅长拍摄技术的专业人才,确保“三农”短视频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和优质的视频画面。县级官方账号具有专业的设备和团队以及丰富的资源,可以基于此采用恰当的方式对乡土文化进行传播,提高“三农”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再次,“三农”短视频是乡村振兴成果的展示窗口,通过视频化的内容,可以让大众直观地看到乡村的变化。最后,“三农”短视频是乡村振兴的新武器,可以在展现新时代新农村的同时,推广乡村的农产品,采用“县长+村主任+产品+内容”的形式介绍乡村特产,培育乡村电商品牌,激发乡村的经济活力。

3.2 定期举办“三农”短视频大赛活动

“三农”短视频的良性发展需要优质内容的支撑,大赛活动的举办能够引领“三农”短视频创作的大方向,增强新农民个体的文化自信,促使“三农”短视频创作者将乡土文化作为创作导向,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良好氛围,挖掘高质量的创作个体,挖掘本土特色内容,让大众能够在“三农”短视频中追忆乡村往事、品味农家技艺、享受乡村美食。首先,“三农”短视频大赛的定期举办,有利于聚集乡村地区人才,整合视频资源,确保视频能够全景式地展现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独特风采,让“三农”短视频不再仅是人们茶余饭后娱乐的方式,也能成为乡村文化、民俗活动数字化记录和传承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次,大赛活动中细化竞赛单元,如划分为乡野美食、乡村风貌、乡间生活和农耕技术等多个版块,让乡村的每个角度都能得到展示,提高乡村的知名度,打造网红乡村,增强乡村经济的内生动力。再次,“三农”短视频竞赛活动的举办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每次大赛都选取一个代表性的地点,最大限度开发该区域的新业态,推动短视频和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在大赛期间建设相应的文化、农业等展示区,让大赛也成为宣传乡村特色的一种模式。

3.3 打造定位清晰的新农民个体

农民个体是“三农”短视频的创作主体,是传播乡村文化的主要力量,这就要求农民必须树牢文化自信。新农民个体从主人翁的视角出发,以展现本土特色为核心,多维度地讲解新时代乡村文化故事,建构新的农村形象,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新农民在创作短视频的过程中,只有将本土文化作为基石,“三农”短视频才会有个性化的标签。“三农”短视频创作者在保证视频内容质量的同时,也要为自己量身定制相应的风格,形成个性鲜明的人物设定,打造个人专属品牌,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增强粉丝黏性。首先,“三农”短视频创作者可以设定发声者角色,树立正面的形象,承担乡村振兴的使命,为家乡振兴建言献策。其次,设定导游者的角色,运用专业的拍摄技术,全方位地展现乡村的生态特色,推广乡村的独特风景,拓宽文旅兴村的新路径。再次,设定农耕人的角色,实时记录劳作的场景,让大众通过短视频见证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打造“产品+场景”的个人商业品牌,实现流量变现。“三农”短视频创作者应承担起乡村故事书写者、乡村文化传播者和乡村振兴奋斗者的多重角色,让“三农”短视频获得更好的发展。

3.4 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全景式展现乡村景象

短视频具有娱乐的属性,这就要求短视频能够给受众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新时期,“三农”短视频从“互联网+新农业+新技术”的视角出发,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新媒体技术,构建沉浸式乡村体验区,建构“数字线上乡村”,让受众以“亲身经历”的视角动态感受乡村现场发生的事情,以视觉化的形式强化大众的代入感。“三农”短视频可以反映农民生活、农村风貌,它所传播的其实正是中国乡村社会的文化[5]。首先,运用新兴科学技术,打造“乡村景观+日常生活”的虚拟现实视频输出模式,呈现真实的、全面的、立体化的乡村场景,增强短视频乡村场域的“现场感”。其次,创设“乡村旅游+民俗活动”的虚拟现实视频内容,形成“云旅游”的视频模式,让大众在虚拟现实短视频中看到乡村的特色景区与节日民俗活动,如同真实地置身于乡村之中,游玩并参与乡村的文化活动。再次,实施云上乡村数字博物馆工程,建设数字化乡村文化资源库和展览库,采用新型的数字化技术对乡村的村寨建筑、农耕文化和非遗技艺等进行传承和保护,完善乡村文化的数据库。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人以短视频平台为基点,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支点,搭建虚拟性的乡村视觉场景,打造以“短视频村”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全方位地展现乡村的“人、景、事”,开创科技兴村新模式。

4 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短视频能够可视化地传播农村、农业、农民三方面的内容,展示新时代的农村环境变化,记录乡村文化的变迁,呈现新农民的生活状态。“三农”短视频不仅能够推动乡村治理,让农民找到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也是一种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方式。“三农”短视频创作者要通过打造品牌化官方短视频账号,寻找定位清晰的新农民个体,提高内容价值;举办“三农”短视频大赛活动,带动乡村的短视频产业发展;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全景式展现美丽的乡村图景,传播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三农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饸饹面“贷”富农民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