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柞蚕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2-12-27贾慧群宋国柱
贾慧群 刘 限 王 勇 宋国柱 秦 利
(1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辽宁沈阳 110141; 2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866; 3辽宁省昆虫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沈阳 110866)
柞蚕产业是辽宁省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辽代《梁援墓志》载:“辽道宗大安三年(1087年),十月起复兴中(今朝阳)尹,百里内野蚕成茧,驰驿以进,诏充御服绵续(絮)及贯念珠以赐诸沙门”。另据《金史·太宗本纪》载:“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七月,南京(今辽阳)帅以锦州野蚕成茧,奉其丝绵来献,命赏其长史”。这些记载表明辽宁省在1087年已有柞蚕生产,而且以辽宁西部的朝阳和锦州地区较早[1]。辽宁省是我国主要的柞蚕丝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柞蚕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柞蚕产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放养柞蚕能够改善山区生态环境,提高蚕农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已经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是部分山村难以替代的主导产业。但传统的柞蚕产业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甚至阻碍了柞蚕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快生态型、规模化及现代化柞蚕产业发展模式建设,实现柞蚕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辽宁省柞蚕产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促进辽宁省的乡村振兴、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柞蚕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机遇,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以期为促进柞蚕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思路。
1 辽宁省柞蚕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1 柞蚕产业发展现状
柞蚕产业是辽宁省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丹东市(宽甸县、凤城市)、鞍山市(岫岩县、海城市)、大连市(庄河市)、营口市(盖州市、大石桥市)、抚顺市(抚顺县、清源县)、铁岭市(西丰县、开原市)、辽阳市(辽阳县)、本溪市(本溪县、桓仁县)、葫芦岛市(建昌县、绥中县)、沈阳市(浑南区)等10个市17个县(市)。据我们调查,2021年辽宁省实际柞蚕生产面积为37.3万hm2,柞蚕茧产量5.1万t,柞蚕茧产量占全国柞蚕茧总产量的60%以上,全省农民销售柞蚕茧直接产值达到20.4亿元,茧丝绸工业年均产值100亿元左右。已经形成了柞蚕养殖、柞枝食用菌生产、柞蚕茧收购及黄体色蛹加工、柞蚕丝纺织及丝绸服装生产、农林害虫生物防治、柞蚕多元化利用等多层次立体化生产体系,带动了约20万人就业。近些年,柞蚕种茧和原料茧市场需求旺盛,柞蚕产业的产值和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1.2 柞蚕产业发展特点
1.2.1 柞蚕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区域布局得到优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柞蚕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柞蚕种生产、柞蚕放养、柞蚕产品深加工和市场流通等完整的产业链,通过结构调整优化,柞蚕茧生产、流通、加工以及蚕种生产经营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使辽宁省柞蚕产业呈现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格局。目前,辽宁省有柞蚕母种繁育场2家,有力地保障了柞蚕母种的生产,同时辐射带动全省柞蚕生产市县的柞蚕种繁种企业采用异地繁种的方式提高柞蚕种质量,打造了以西丰县、凤城市及吉林省永吉县为主的柞蚕种繁育基地,逐步形成了以凤城市、岫岩县、宽甸县、庄河市、西丰县、抚顺县、清原县、海城市、辽阳县、大石桥市、盖州市等11个县(市)为主的柞蚕茧生产基地。通过培育市场和柞蚕产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格局,柞蚕茧商品率达到100%。
辽宁省逐步形成了以铁岭市的西丰县、营口市的盖州市、丹东市的凤城市及振安区、大连市的金州开发区等为主的柞蚕茧丝绸加工及多元化利用的集中区域,形成了缫丝、织绸、印染和针织多功能的加工体系,柞蚕产品多元化利用领域进一步扩大,有省级重点柞蚕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进一步提高了柞蚕资源多元化利用水平。市场开发已由传统的茧丝产品逐步进入食品、化工、军工、医药、美容、家装、保健、特种服饰和生物防治等多个领域,促进了柞蚕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特色产业优势的发挥。
1.2.2 柞蚕茧生产体系完备,基础设施不断提高 2009年开始,辽宁省重点实施了“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16年又实施了“辽宁省柞蚕生态放养及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技术示范推广”等一大批建设项目,科技投入明显增加,科学技术对提高柞蚕产业经济效益的作用也愈加明显,同时加大了对柞蚕资源环境保护与柞蚕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利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技术手段改造二、三级柞园约8万hm2,新建生态型柞园约4万hm2,其中一级柞园所占比重达到柞园总面积的50%以上[2],柞园质量明显提高、结构得到优化,柞蚕生产转化能力和生态维护功能得到改善。通过资源整合,柞蚕种业向培育、繁育、推广一体化方向发展,柞蚕种生产经营逐步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柞蚕种生产基础设施、经营管理和优质柞蚕种生产繁育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1.2.3 柞蚕科技教育完善,服务产业能力增强 柞蚕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健全,我国唯一一个以柞蚕为主的本科专业——蚕学专业设立在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未来将在生物科学专业设置昆虫资源与生物材料方向,主要培养传承柞蚕科学、弘扬蚕丝文化方面的本科人才,在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设置动物学、微生物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及生物信息学等二级学科,培养柞蚕领域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此外在生物学一级学科招收柞蚕领域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以保证柞蚕产业高等教育得以延续,柞蚕产业发展后继有人,这样可以重点进行基础研究,解决限制产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辽宁省设有从事柞蚕生产及多元化利用的科学研究机构——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和辽宁丝绸研究院等科研机构,重点解决限制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从而支撑辽宁省柞蚕产业良性发展。在柞蚕产业生产管理及科学技术推广方面,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设立的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负责,相关各市县建立了相应机构,全面进行各生产环节的管理和技术推广,从而保障柞蚕生产、经营及技术推广的有序进行。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设置了柞蚕饲养技术岗位、柞蚕多元化利用岗位、柞树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岗位,并在柞蚕主产区丹东市设立了丹东综合试验站,形成了独具柞蚕特色的国家、省、市(县)科研体系、教育体系。通过实施“辽宁省柞蚕生态放养及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技术示范推广”等项目,柞园生态建设、柞蚕生态放养等集成创新配套技术在全省大面积推广,柞蚕新品种和优良杂交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柞蚕病虫鸟害综合防治、生态柞园建设等主推技术普及率达到85%以上,柞蚕饰腹寄蝇、步行甲等害虫防治技术取得积极进展,柞蚕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每年蚕农科技培训超过0.8万人次,促进了柞蚕业增产增收。
1.2.4 柞蚕资源利用广阔,特色产品优势明显 柞蚕产业除了种树养蚕、缫丝织绸传统利用模式外,还可以利用柞树、柞蚕4个虫态及茧丝等进行多元化产品开发利用,如开发出食药用产品、医疗健康保健产品、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素材、食用菌栽培基质等全方位、多途径的多元化产品。(1)利用柞蚕资源生产营养保健产品。柞蚕蛾蛋白质和脂类含量较高,雄蛾体内脂类中油酸、亚麻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8.6%,其中必需脂肪酸占43.0%。柞蚕蛾还含有激素、维生素、无机盐和细胞色素C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如保幼激素、蜕皮激素、促前胸腺激素、羽化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泌乳激素、促卵泡成熟激素、促黄体生长激素、雌乙酚、孕酮、睾丸酮等,现已用柞蚕蛾为主要原料研制出调节内分泌的产品,如以雄蚕蛾为主要原料的“媚灵丸”(药准字)、以酒浸雄蚕蛾为主要原料的“龙燕精”(药准字)、雄蚕蛾油胶囊、雄蚕蛾养生酒等,以雌蚕蛾为主要原料的蛾苓丸(药准字)等[3]。柞蚕蛹是人类的一种新营养源,是卫生部批准的“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新资源名单”中唯一的昆虫类食品。柞蚕蛹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占56.88%,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粗脂肪含量占26%~28%,脂肪中含有多量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其中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占75%以上;柞蚕蛹还含有钾、钠、铜、铁、磷、钙、锌、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及胡萝卜素等[4]。柞蚕蛹可直接加工食用或以柞蚕蛹为原料生产肝肾宁胶囊、肝毒清胶囊等药物[5]。同时因柞蚕丝肽具有抗疲劳、解酒和降血糖的作用,用于开发抗疲劳、解酒饮品和降血糖药品等[6]。(2)柞蚕资源作为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素材。柞蚕卵是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的优良寄主,可利用柞蚕卵繁育赤眼蜂防治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等;柞蚕蛹是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的良好寄主,可利用柞蚕蛹繁育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松毛虫等[7]。(3)柞蚕茧丝产品在家纺及特殊行业产品上的应用。柞蚕茧缫丝织绸,用于生产家纺用品,还可以用于生产防弹衣、高级绝缘绸等,用于军事工业、输变电等;柞蚕丝降解成氨基酸或多肽,用于生产化妆品、保健品等。如以柞蚕丝为原料开发生产了家庭室内装修饰品、柞蚕丝绸工艺品及蚕丝被、蚕丝毯、丝绸内衣、睡衣系列、蚕丝保暖裤、保健袜等,在美容化妆品领域的产品有“柞蚕丝素润肤乳液”“柞蚕丝素液体粉底”“柞蚕丝素眼霜”等“百媚生”系列化妆品[6]。(4)柞园剪伐柞枝的利用。辽宁省有柞园37.3万hm2,轮伐下来的柞树枝材,是培育食用菌的良好基质。按4年轮伐1次,每年可产柞枝110万t,生产食用菌菌棒65亿棒(盘),同时节省木材近190万m3[8],既为食用菌生产解决了基质问题,又保护了森林和山区生态,对实现柞园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1.2.5 柞蚕产业行政法规逐步完善和实施,柞蚕生产环境得到改善 依据《辽宁省蚕种管理办法》(省政府139号令)[9]、《辽宁省柞蚕场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14号令)[10]和农业部《蚕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68号令)[11]加强柞蚕种监管力度,辽宁省成立了柞蚕种监管委员会,由全省从事柞蚕种研究、繁育及生产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办公室设在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柞蚕种监管委员会每年对全省繁育的柞蚕母种进行种茧检验,并依据法律法规严肃查处柞蚕种无证非法经营等现象。通过加强执法监管,促进了辽宁省柞蚕种生产经营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柞蚕生产用种安全和柞林资源保护成效显著,为柞蚕产业健康、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辽宁省柞蚕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柞园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由于长期以来对柞园生态建设缺少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建设、管护力度不够,柞园生态环境基础仍然脆弱,防灾抗灾能力不强,环境污染、林蚕矛盾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有限的柞园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不高等。另一方面,春柞蚕生产设施不完备,缺乏饲养保护设施,柞蚕饲养主要还是在野外柞园中进行,遇到低温冻害或大风等极端气候,柞蚕生产将损失严重,甚至绝收。
2.2 柞蚕科技创新缓慢 重大病虫害防控基础研究亟待加强
柞蚕产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导致引领柞蚕产业发展突破性成果不多,柞蚕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较缓慢,柞蚕生产上的重大关键性病害,如柞蚕微粒子病、细菌性软化病、病毒病等的病原与柞蚕的免疫互作及抗性研究进展较慢,从而影响了柞蚕高抗病性与高抗逆性品种的育种进程;柞蚕柞树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应急防控能力差,严重制约着柞蚕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柞蚕种生产对外省依赖度高 生产用种质量和产量难以稳定
由于省内柞园多年放养柞蚕造成病害发生严重、多数柞园生产环境较差和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辽宁省秋繁春用蚕种生产基地北移至吉林省,春繁秋用种已拓展至山东省和河北省等,在柞园资源管理和蚕种繁育生产环节,辽宁省无法实施有效管控,造成蚕种质量不稳,整体水平有下降趋势。辽宁省内春蚕生产面积缩减,产茧量受蚕种质量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波动起伏较大,增加了蚕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
2.4 柞蚕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产业整体劳动生产率不高
柞蚕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整体规模较小,加之柞蚕生产主要在山区,柞园地形复杂、坡度大、柞树栽植难以像农作物那样规范化,导致产业整体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柞蚕生产一直是以传统种养方式为主,无法实现大规模、机械化劳作,主要还是依靠传统手工操作,劳动生产率不高,同大农业相比柞蚕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低,这不仅影响了柞蚕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每个农户的生产规模小,反过来又影响了机械化进程,抵御自然灾害及生产风险的能力弱。亟需加大对特色产业的科技及产业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部门研发适合柞蚕生产的机械设备,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化升级,促进柞蚕产业整体提质增效。
2.5 柞蚕产业法律法规不健全 生产监管难以覆盖全产业链
柞蚕产业领域虽然建立了相应的“规程”和“管理办法”,但还不能覆盖全产业链,随着柞蚕产业的发展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规程”和“管理办法”,使得柞蚕产业法律法规健全。同时,由于蚕业执法体系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部分地区柞园承包责任制不合理、不完善。现阶段柞蚕放养仍以千家万户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为主,其组织化程度低,难以适应蚕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2.6 柞蚕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对产业整体拉动作用弱
辽宁省虽然柞蚕产业体系较为完整,但茧丝绸加工产业层次低,柞蚕茧主要是以初级产品为主,加工精深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现代营销体系不完善,对产业链条的整体拉动作用不强。柞蚕产业缺少规模性现代化企业对产业的辐射拉动作用,致使柞蚕茧丝加工及经营产业化程度低,在纺织品行业及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较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这些不利因素均制约了柞蚕生产的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
3 辽宁省柞蚕产业发展机遇
柞蚕生产历经3 000多年的历史,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生产经验,这些生产经验在实践中又不断改进,形成了发展柞蚕生产的宝贵财富。2007年国家设立了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在辽宁省设立了3个科学家岗位和1个综合试验站,这大大加速了柞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步伐,尤其是2014年由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等8家单位联合完成了柞蚕基因组测序工作,开展了功能基因等研究[12],这为柞蚕科技创新及重塑柞蚕产业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及其沿线中的蚕桑产业赋予了时代内涵。以此为背景,2017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首次将蚕桑产业确立为需要做大做强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号文件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将“蚕茧”列为29个重点品种(类)之一,并且将东北地区柞蚕茧列入规划范围,《2019年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工作要点》关于积极发展蚕桑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蚕桑等多样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柞蚕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下,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将会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沈阳农业大学柞蚕研究所及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等团队,全面开展生态柞蚕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新品种选育及繁育、高效柞蚕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工作,这必将加速柞蚕产业转型升级,使辽宁省柞蚕产业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4 辽宁省柞蚕产业发展对策
4.1 加强柞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蚕业资源和生态体系
坚持因地制宜,宜蚕则蚕、宜林则林,在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适度休养,加强治理。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动员多方面力量,利用生态型柞园建设技术对二、三类柞园进行治理改造,使一类柞园面积比重提升至65%以上。积极开展高标准生态柞园创建活动,使柞蚕产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生态功能明显增强,资源利用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重点在凤城市、岫岩县、宽甸县、西丰县、海城市、辽阳市、大石桥市、庄河市等辽宁省柞蚕重点产区建设高产、高效、优质的柞蚕茧生产基地,在基地内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柞蚕生态放养综合技术、省力化节本增效养蚕技术、高标准生态柞园建设技术、柞园立体增值技术等,努力提高柞蚕茧单产和质量,增强柞蚕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集约化、专业化及规模化程度。
4.2 实施科教兴蚕战略 强化蚕业科技支撑体系
以蚕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具备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建立蚕业科技产学研联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促进蚕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力争在生态柞园建设、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控、柞蚕产品高值化利用及柞园资源循环增效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批新突破;以推广服务机构、企业、中介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技术推广主体,以蚕业科研教育单位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科技培训主体,加快蚕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蚕业科技贡献率。同时,开展柞蚕资源监测评价体系及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网络体系建设,提升柞蚕生产安全保障能力。
4.3 改革创新经营机制 打造优良种苗生产繁育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入政府和社会多方资本,积极整合柞蚕种生产资源,努力恢复西丰县柞蚕种生产基地,打造西丰、凤城和绥中三大优良蚕品种繁育基地。建设优质柞蚕种繁育基地,通过引进项目等进行设备及技术改造,更新蚕种检验仪器设备,修建完善保种室、制种室等基础设施,使改造后的蚕种场优质蚕种生产能力提高20%,蚕种合格率、优质杂交种和专用种覆盖率均有提高。加强蚕种生产繁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技术改造,创新蚕种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整合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规模小、竞争能力弱的小微繁种企业资源,以股份制形式形成规模化的繁种联合体,提高蚕种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建设优良柞树种苗繁育基地,全面提升优质柞苗的生产供应能力,为生态柞园建设奠定基础。
4.4 积极推进柞蚕生产机械研发 促进柞蚕产业向规模化转化
目前,我国农作物的机械化程度远高于柞蚕产业,柞蚕产业可利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源,学习借鉴其他体系的农业机械,同时加大柞蚕产业专业机械设备的研发力度,研究推广实用化的柞蚕生产机械,提高柞蚕产业的机械化水平,从而提高柞蚕产业的整体劳动生产率。目前科研部门正在研制柞蚕摘茧机、柞蚕茧剥皮机以及改造柞蚕雌蛾微粒子病检测机械等,并试验推广无人机移蚕体系等,尽管柞蚕生产实现机械化的道路还很漫长,但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柞蚕产业的机械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传统柞蚕产业向现代产业升级指日可待,柞蚕产业整体提质增效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今后,国家应加大对特色产业的科技及产业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部门研发适合柞蚕生产的机械设备,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化升级,促进柞蚕产业整体提质增效。
4.5 建立健全标准化和法治化体系 加强柞蚕产业全行业管理
加强柞蚕产业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如修订《柞蚕种管理办法》《柞蚕场管理办法》等。加强行业和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柞蚕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如制定《生态柞园建设标准》《柞蚕微粒子病检验标准》《柞蚕种检验标准》《生态柞蚕生产技术标准》等,使柞蚕产业发展有法律法规可依据,有行业标准可遵循。明确柞蚕产业法律法规执法主体,健全农业领域生产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加大执法与监督力度。依据《辽宁省蚕种管理办法》和《辽宁省柞蚕场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柞蚕种生产经营和柞园建设管理,为柞蚕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4.6 深化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 营造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体系
加强柞蚕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逐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引导柞蚕茧丝绸加工企业和多元化利用开发企业向产业优势区域集中,逐步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专业化生产格局。以科技创新推动柞蚕茧加工企业提升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柞蚕丝纺加工企业多层次增值。
天辽地宁,大自然赋予辽宁大地发展柞蚕产业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及气象资源。约1 000年前柞蚕传播到辽宁大地并在此生生不息,孕育了柞蚕丝绸文化和丝绸文明,柞蚕产业成为辽宁省重要的代表名片之一。截至2016年底,辽宁省有林地面积569.42万hm2(含经济林面积152.14万hm2)[13],其中的53.00万hm2柞园是重要的水土涵养林、经济林,又是潜在的碳汇林,为辽宁大地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2021年农业农村部制定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发展柞园面积1 000万hm2,生产柞蚕茧10万t”的目标,辽宁省柞蚕产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拓展柞蚕产业发展空间,依靠政策及科学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在传播、继承、弘扬古丝绸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扬光大,让传统的柞蚕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为辽宁经济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