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符桥镇蚕桑产业现状及规模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12-27何新明
何新明
(下符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霍山 237221)
下符桥镇,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地处霍山县北部,为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1],其特点是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等条件优越,自然气候条件适宜栽桑养蚕。
1949年以前,下符桥镇蚕农采摘土种桑树(瓦桑和石板桑)叶片养蚕。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湖桑,至20世纪90年代初,全镇桑园面积超过80.0 hm2,年发放蚕种1 700盒,生产鲜茧60.0 t,蚕茧产值达到58万元,随后快速下滑。1998年实施“中荷扶贫项目”,桑园面积稳定在20.0 hm2。2006年随着国际蚕丝市场严重滑坡,市场行情低迷,蚕桑产业很快萎缩,桑园可采面积仅有2.0 hm2,年发放蚕种40盒,生产鲜茧1.5 t。2007年实施“东桑西移”项目,下符桥镇蚕桑产业由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村转移。
2015年起蚕丝行情好转,下符桥镇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推广新机具、新品种及新技术,调整养蚕布局[2],采用连续多批次养蚕,发展蚕桑产业优势区,走规模化、机械化、省力化、专业化及多元化发展之路,蚕桑产业快速发展,桑园面积达到70.0 hm2。目前,下符桥镇有市级桑蚕合作社1家,桑蚕家庭农场7家,桑叶茶及桑枝切片加工企业1家,“县级蚕桑产业带头人”1人,桑园面积7.0 hm2以上的大户3家,户均桑园面积4.1 hm2,全年发放蚕种1 500盒,生产鲜茧60.0 t、产值320万元,生产桑叶茶80.0 t、产值160万元,生产桑枝切片380.0 t、产值53万元。为助推乡村振兴,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本文在分析下符桥镇蚕桑产业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供同行参考。
1 下符桥镇蚕桑产业现状
1.1 蚕桑产业区位优势明显
下符桥镇养蚕区域主要集中在庙岗集村,发展蚕桑产业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优越,境内地势较为平坦,属于丘陵地貌,土层深厚,适宜桑树生长;交通便利,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乡村硬化道路实现“组组通”(农村公路通到村民小组,打通农民出行最后一公里),有利于蚕桑产业规模化发展;劳动力较丰富,下符桥镇茶叶种植面积小,春季采茶用工与养蚕用工冲突较小;土地资源丰富,外出务工人员多,荒山荒地多,有利于蚕桑大户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
1.2 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养蚕大户桑园面积的不断扩大,蚕桑产业对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是实现了桑园建园机械化。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往“深沟吊槽”的桑园建园模式已不实用。如今普遍采用挖掘机平整土地、开挖沟路,日开挖桑园0.5 hm2左右,劳动效率大幅提高。二是实现了桑叶运输机械化。蚕区的道路基本为水泥路,养蚕大户每家有1台或多台运输车辆,运输桑叶及肥料非常方便。三是桑园及蚕室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动桑枝剪及电动喷雾器普及率在90%以上,小蚕切桑机普及率在70%以上,已建成1座40 m2电动水帘降温养蚕大棚,内配大蚕给桑轨道式养蚕车1台套。
1.3 养蚕基本实现全程省力化
养蚕操作基本实现了全程省力化。一是小蚕基本实现了叠式育,省去了蚕架,操作方便,省工、省时。二是大蚕全部实现了蚕台育及地面育,减少了除沙次数。三是春蚕和晚秋蚕期采用条桑育,节省了人工。四是采用一次性无纺布除沙技术,普及率在70%以上,在蚕台下铺垫一次性无纺布,除沙时,用一次性无纺布将蚕沙卷起,移出蚕室,减少了蚕沙灰尘飞扬,降低了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减少了消毒程序,提高了劳动效率。五是广泛采用省力化运叶器具,蚕室内采用轮式运叶框运叶,桑园内采用手推车运叶。
1.4 养蚕布局日趋连续多批次化
随着大户养蚕规模的不断扩大,养蚕用工问题已成为影响养蚕布局的主要因素。过去下符桥镇养蚕布局为1年养蚕3至4批,即春蚕、夏蚕、中秋或晚秋蚕。近年来,下符桥镇多数养蚕大户调整了养蚕布局,探索连续多批次养蚕布局技术模式,解决了养蚕用工问题。全年养蚕10批以上,从4月下旬开始到11月上旬,一般每隔10~12 d养1批蚕。蚕种多批次催青,春蚕3批以上,夏蚕3批,秋蚕4批以上。
1.5 “互联网+”蚕桑新业态初见成效
1.5.1 “互联网+”农村金融 发展蚕桑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短缺[3],桑园建园、蚕室建造、蚕具购置,前期投入较大。为此,下符桥镇政府与金融机构开展了“党建引领·码上办”活动,为农业经营主体搭建了互联网金融平台,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扫码在手机上注册,即可在银行贷款,用于发展农业生产,蚕农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办理贷款,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省去了繁琐的贷款程序,非常方便快捷。
1.5.2 “互联网+”农村电商 下符桥镇农村电商和乡村物流快速发展,蚕农在网上购买蚕用物资和销售农产品更加方便。随着乡村互联网的普及,蚕种采购渠道和蚕茧销售渠道的开拓,蚕农的话语权在逐渐增强,丝厂、蚕种场主动服务蚕农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1.5.3 “互联网+”农业信息 农技部门建立蚕桑技术微信交流群,方便农户进行蚕桑技术咨询与交流、病虫害远程诊断,可以有效促进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4]。目前下符桥镇80%以上的蚕农会使用互联网,他们可以在网上查看、发布蚕茧信息,浏览农业信息网,学习蚕桑技术。
2 下符桥镇发展蚕桑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下符桥镇蚕桑产业发展较快,土地不断向大户集中,户均桑园面积不断增加,蚕桑产业规模化水平加快提升,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养蚕用工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下符桥镇土地流转比率超过60%,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在家的农民也有部分从事非农生产,养蚕用工成本逐年增加,临时工难找的问题比较突出。从2001年至2021年,养蚕用工成本从每日12元上升到每日100元,且仍有上升趋势。特别是春季采茶期,茶叶主产区雇主到下符桥镇招收采茶临时工,临时工工价达到每日200元,推高了养蚕用工成本,对春蚕饲养雇用临时工产生不利影响。
2.2 连续多批次养蚕布局技术有待规范
连续多批次养蚕布局仍然处在摸索阶段,在蚕种催青、蚕室布局、中途休整期、消毒防病、桑树治虫、桑树夏伐、蚕茧收烘等方面还没有技术规范,盲目推广易造成养蚕损失。连续多批次养蚕布局,病原微生物垂直传染概率增大,易造成病原的扩散和积累、消毒不彻底,对蚕的消毒防病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桑园连续夏伐,易造成害虫迁飞,桑树治虫难度加大。桑树推迟夏伐,易造成树势变弱。另外,连续多批次养蚕布局还对蚕种催青及蚕茧收烘提出了新的要求。
2.3 蚕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蚕农年龄偏大,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足,造成蚕农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较慢,养蚕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应对现代化、规模化养蚕的需要。养蚕粗放,部分蚕农为了省工,大蚕使用桑枝条提青,易造成提青不彻底,起蚕不齐,蚕体虚弱,栽桑养蚕效益下降。
2.4 养蚕风险较大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夏秋季时常遭遇连续多天30 ℃以上的高温天气。下符桥镇水帘降温大棚才开始推广,大多数蚕农养蚕装备差,缺少降温设备,只能采用常规通风换气等方式,但不能有效解决降温问题,易造成蚕病暴发,影响蚕农增收。秋季桑树病害防治难,秋季桑树高达2 m以上,使用普通喷雾器很难满足施药要求,造成桑叶减产及桑树发生病虫害与家蚕发生交叉感染,发生蚕病。长期推广抗病性较弱的多丝量蚕品种,造成蚕病发生率高,蚕茧产量下降,养蚕大户经济损失较大,信心受挫。蚕茧市场波动大,甚至有时蚕茧价格会低于成本价,造成蚕农经济损失,挫伤蚕农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同时用工工伤事故时有发生,也加大了养蚕风险。养蚕员工老年化比较严重,易发生工伤事故,且一旦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妨碍蚕桑产业的发展。
2.5 多元化开发有待提高
当前桑叶茶及桑枝切片生产初具规模,但还没有形成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桑枝切片机及烘干机数量较少,加工能力不足。桑枝切片产品加工出来后,需及时烘干或晒干,蒸发掉内部水分,否则易发生霉变,影响经济收入。烘干能力不足,阴雨天不能加工,造成人工空闲,影响蚕农增收。蚕沙中有机质含量高,药用成分丰富,但下符桥镇蚕农仅把蚕沙用做有机肥,还没有发挥其最大利用价值。桑枝食用菌及桑园套养套种方面还有待开发。
3 下符桥镇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
3.1 调整养蚕布局 适应用工需求
过去,养蚕布局主要考虑当地农忙季节与养蚕季节不能发生冲突,春季要避开采茶和栽秧大忙时期,秋季要避开割稻大忙时期。如今,养蚕布局主要考虑养蚕用工结构性短缺问题。探索推广连续多批次养蚕布局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连续多批次养蚕能缓解养蚕用工问题。据我们调查,以饲养100张蚕种为例,若采用1批饲养,用工高峰时期,至少需要33人;若将100张蚕种分为5批饲养,每批饲养20张,只需7人。连续多批次养蚕有利于均衡劳动力,减小用工峰值,缓解劳动力紧张的局面。同时还可将临时用工转变为常年用工,1年从事养蚕务工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留住养蚕熟练工,稳定蚕桑产业。二是连续多批次养蚕能减轻蚕茧收烘用工问题。采用多批次连续饲养布局生产,蚕茧陆续上市,蚕茧收烘时间延长,可有效缓解蚕茧收烘人员及设备紧张的局面。
3.2 规范技术标准 壮大产业规模
规模化养蚕离不开连续多批次养蚕技术,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技术标准,才能促进和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规模效益。一是要规范大蚕室间距。大蚕室在空间布局上加大间距,大蚕室与大蚕室之间的距离要大于10 m以上。不提倡建造超大型大蚕室,一个大蚕室以400~500 m2为宜。对蚕室间距分布达不到要求的农户,应减少养蚕批次,加大养蚕间隔期,以便于集中全面彻底消毒。二是要规范饲育人员。实行两分开,饲养小蚕的人员与饲养大蚕的人员分开,采茧、除沙的人员与养蚕的人员分开,互不干扰。提倡大小蚕专业化饲育,部分蚕农专业养小蚕,部分蚕农专业养大蚕。三是要规范消毒防治。认真做好养蚕前、中、后的消毒工作。养蚕中,每日要对蚕室蚕座进行2次消毒。除沙前要对蚕具和蚕沙消毒1次,使蚕沙处于湿润状态,减少灰尘飞扬。四是要规范养蚕时期。避免在不适合养蚕的时期养蚕。通过对3年来霍山县气温的统计,我们发现近3年内最高气温大于33 ℃和35 ℃的天数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养蚕,高温易造成家蚕体质下降、感染蚕病,应该中途休整1个月左右。五是要规范桑树治虫。做好分片治虫工作,在每片夏伐的桑园地边要留1至2株桑树不进行夏伐,引诱桑叶飞虫,在桑树上施药,药杀飞虫,减少飞虫迁徙。夏伐后要及时进行“白拳”治虫,同时,在养蚕中途休整期,要对所有桑园进行1次集中杀虫。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推广性诱剂、食诱剂等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桑树害虫基数[5]。六是要规范桑树夏伐。连续多批次养蚕布局改变了桑树夏伐时间,夏伐时间从5月下旬开始到7月上旬结束。从近3年情况看,推迟夏伐,秋季桑枝条(下符桥镇的桑树品种主要是农桑14号和强桑1号)比正常夏伐的细一些,但延长了春夏季桑叶生长时间,增加了春夏季的产叶量;秋季桑叶生长时间缩短,减少了秋季产叶量,但桑树在一年中的总生长时间基本相同,总产叶量变化不大。若长期对同片桑树推迟夏伐会造成树势减弱,因此应推行分片轮流夏伐,以减轻对树势的影响。第1年迟夏伐的桑树,冬季轻剪枝,在第2年改为早夏伐,冬季重剪枝;第1年早夏伐的桑树,冬季重剪枝,在第2年改为迟夏伐,冬季轻剪枝。
3.3 加强技术培训 提升养蚕技能
加大蚕桑技术培训力度。在农闲时,组织蚕桑技术推广人员开展蚕桑技术培训,帮助蚕农学习桑园管理、蚕病综合防治、水帘降温大棚建造、养蚕机械使用、省力化饲养、薄膜网提青、自动上蔟等科学种桑养蚕的方法。在农忙时,组织蚕桑技术推广人员上门指导服务[6],针对年龄偏大、接受能力不足的蚕农,进行手把手面对面教学。发挥“蚕桑产业带头人”示范带头作用,委托培养养蚕技术人员,传授养蚕技术和用工管理经验。蚕桑技术推广人员利用蚕桑技术微信交流群,以图片、视频等蚕农容易接受的方式,及时传授、解答蚕桑技术问题。
3.4 采取多种措施 增强抗风险能力
极端天气频发、养蚕装备差、利益分配不均衡、市场波动大及用工工伤等都是造成养蚕风险大的因素,需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一是要提升养蚕装备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大力推广水帘降温大棚。家蚕在适宜的温湿度下抗病能力强,在高温多湿环境中易感染蚕病,调节温湿度是提高家蚕抗病能力及蚕茧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水帘降温大棚启动后,可使大棚内的温度下降4 ℃左右,降温效果明显。加大对新建或改建水帘降温大棚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蚕农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降低养蚕风险。二是要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秋季施药需要用到高压植保机或无人植保机,但一家一户采购高压植保机或无人植保机,不仅价格高,而且操作技术也不易掌握,需采取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进行防治。1个村可组建1至2个植保服务队,开展有偿植保服务,满足蚕农需求。三是要协调多方利益,实现合作共赢。蚕桑业务主管部门协调蚕种生产者、蚕种经营者、丝厂及蚕农等多方利益。蚕种生产者、经营者依据不同时间选择适宜的蚕品种,把抗性强、强健好养的蚕品种销售给蚕农。丝厂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引导蚕农生产优质蚕茧。在适合生产优质蚕茧的春季和晚秋季,采取高价收购优质蚕茧、低价收购差的蚕茧、不收毛脚茧等措施,以引导蚕农使用方格蔟并按照规范操作养蚕产茧、增加收益。蚕农依据丝厂提供的全年茧质分析报告,合理安排养蚕批次,在留住养蚕员工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开不利于生产优质茧的时期(据安徽鑫缘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检测的霍山县全年蚕茧质量分析,迟春蚕茧和迟晚秋蚕茧的解舒率较低、茧质较差),多产优质茧,获得养蚕收益最大化。四是要推广木板方格蔟,降低市场风险。优质茧价格高于普通茧,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生产优质的蚕茧需要有良好的蔟具,过去推广的纸板方格蔟,存在易变形、使用寿命短等缺陷,蚕农接受程度不高。木板方格蔟,可采用机械化采茧,节约人工。五是要购买员工工伤保险,降低养蚕用工风险。做好宣传工作,倡导养蚕大户购买员工保险。保额20万元的险种,保费为300元/人,人数超过5人以上的,被投保人(员工)还可以随时更换。目前,下符桥镇已有1个养蚕大户购买了员工保险,解除了养蚕用工的后顾之忧,这也可对全镇养蚕大户投保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3.5 打造蚕桑基地 促进产业多元化
实施蚕桑“强镇专村大户”工程,着力打造庙岗集蚕桑综合利用基地,逐步将庙岗集村培育成年生产鲜茧100.0 t、桑枝切片500.0 t及桑叶茶100.0 t的蚕桑综合利用专业村。加大资金投入,对蚕农购买桑苗、桑枝切片机、桑叶茶加工机具和新建蚕室等实施补贴,降低蚕农前期投入成本,提高蚕桑综合利用规模。大力支持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走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之路。吸引、留住乡土人才,推动当地群众就地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开发桑枝竹荪、黑木耳等食用菌产品,提高桑枝屑在食用菌基料中的配比,增加桑枝利用率,提升蚕桑产业附加值。对初具规模的桑叶茶和桑枝切片等产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7]。开展桑园养鸡、桑园种植中药材等套养套种,提升桑园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