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促进农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2022-12-27唐龙山
唐龙山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促进农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唐龙山
(甘肃省永登县龙泉寺镇大涝池学校,甘肃永登730300)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很多新颖的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而“自学·议论·引导”模式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从实际情况来看,该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对教学活动会产生积极影响。为此,笔者整理分析了与“自学·议论·引导”有关的文献资料,并着眼于教学实践展开了研究。而本文笔者将结合研究中产生的认识,具体阐述如何利用该教学方法促进农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自学·议论·引导”;农村学校;核心素养
在“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最重要的教育举措之一。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一种对学生当下的学习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能力与品质。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真正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所以调整教学模式成为了教师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重要性逐渐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从本质来讲,“自学·议论·引导”模式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当中学会学习,并促进学生的发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自学·议论·引导”模式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充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因此,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该教学模式的组织方法,了解实际的教学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这样一来,有利于逐步优化教学流程,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实施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基础,而这些理论也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简单来说,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以学定教。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是自我学习。所以“自学·议论·引导”模式首先需要着眼于学生的自学,并将学生置于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自学·议论·引导”模式当中,“以学定教”是最重要的理论原则之一。简单来说,“以学定教”中的“学”是指学生的学情,它可以体现出学生的基础、意向、潜能等方面的表现。也就是说,“以学定教”是指以学生的学情为起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起点,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理想发展效果的教育理念。
第二,情智相生原理。“自学·议论·引导”十分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强调如果缺乏非智力因素,那么也难以真正使学生实现智力发展。而情智相生原理强调的就是将教学中的智力因素与情感因素有机结合。简单来说,情感教学十分重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优化学生的情绪体验,并使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为此,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走进学生的内心,开发学生交往学习的潜能,并对课堂教学氛围加以优化。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智力活动必然也会更加活跃。
第三,活动致知原理。学校教育以经验学习和符号学习为主,但同时也需要兼顾实践性的学习。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逐步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因此,在“自学·议论·引导”模式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突破课堂学习活动的限制,组织更加丰富的课堂活动。在活动致知原理的指导下,既可以使学生积累知识经验,也能够使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当中实现经验的升华与改造,从而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四,最近发展区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学生当下实际的学习水平,它表现为学生独立活动中能解决问题的程度;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学生的学习潜力。而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在“自学·议论·引导”模式当中,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策略,都需要以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前提。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向下一个发展阶段过渡。
二、农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从教学现状来看,农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具体来讲,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依然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一,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尽管大部分教师都十分认可“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导致教师仍然会不自觉地回到“灌输式”教学模式当中。受此影响,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被动接受,并跟随教师的思路逐步理解。毋庸置疑,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容易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抑制,从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第二,教学方法单一。在长期以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一直沿用单一的语言讲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是比较枯燥的。而利用这种单一的方法,难以在教学中兼顾学生的情感要素。由于难以使学生产生思维活力,所以必然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教学目标片面。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引导学生学习考试范围内的知识内容,而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则是有所忽视的。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
三、“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自学
1.营造良好氛围,促进自学发生
在“自学·议论·引导”模式当中,引导学生自学无疑是首要的教学环节。而为了真正促进自学活动的发生,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此,教师需要关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要素,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课堂环境。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当中,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唯有如此,才能促进自学活动的发生,从而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优化教学环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采用情境教学模式。一般来说,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是十分丰富的,而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生活展现情境。新课改更加关注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强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为此,学生可以将自学活动置于生活背景下,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入更具生命力的教学内容。第二,直观化教学情境。无论在任何学科中,都包含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针对这些知识,可以借助多种方式创设直观化的教学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使学生主动进行自学活动。第三,语言描述情境。语言描述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方式。而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对语言描述的方法加以优化,从而通过生动的语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注重自我调节,调控学习活动
为了提升自学的质量,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需要进行自我调节。简单来说,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生积极激励自己并使用恰当的学习策略的学习理念。它不但可以视为一种动态的学习活动或者学习过程,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能力。在“自学·议论·引导”模式当中,学生只有及时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才能保障自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自我调节学习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自我评价和监控。在这一环节,学生需要总结自己以往的学习表现,以此判断自己完成某项任务时现有的能力水平;第二,目标设置和策略计划。学生在自学中需要自主分析学习任务,并以此为基础设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对学习策略加以改进;第三,循环模式。这一环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和思考某种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第四,策略结果监控。这是自我调节学习的最后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需要对每种学习策略的结果进行梳理总结,并及时加以反思和纠正。通常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并不能确定哪种学习策略会对学习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学习全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唯有如此,才能使学习策略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组织议论
1.开展合作学习,构建议论载体。议论是“自学·议论·引导”模式中的关键环节。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处于发展过程中,所以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难免会出现疏漏。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议论是极其必要的。而为了保障议论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此给学生的议论活动提供平台。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的想法得到交流碰撞,从而在议论当中扩大学生的认识。
在合作学习当中,首要环节就是合理进行分组。只有保障学生编组的合理性,才能有效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避免分组过程的无序性,而是需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握科学的分组原则。一般来说,小组的划分要保障“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其次,要精心选择合作内容,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以此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而借助适宜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学习活动中。最后,学生需要在合作中合理分工。合理分工同样是保障学生有序进行议论活动的重要途径。通常来讲,学生在合作议论中需要合理分配组织、资料搜集、问题记录等不同角色,并且需要及时对合作中的角色进行调整,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2.加强师生议论,拓展学习视野。毋庸置疑,“自学·议论·引导”模式中的议论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也需要依赖师生之间的合作。为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重视师生共同参与,这也是提高学生议论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需要指出的是,师生合作并非仅仅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环节,而是强调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共同参与。为此,教师需要对传统的课堂角色加以调整,以此提高学生议论学习的质量。
在师生议论当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首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所以教学互动不再是传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需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充分尊重。其次,在和学生的议论当中,要避免使用空洞的说教语言,而是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与兴趣特点,多和学生议论一些现实问题,以此引发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抵触心理。最后,要在师生共同议论当中实现教学相长。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督导之外,更要在观察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表现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加强引导
1.注重分层指导,优化学习活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个突出的缺陷就是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采用无差别的教学方法,这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在“自学·议论·引导”的“引导”环节,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顾名思义,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表现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并在教学中区分对待的教学模式。通过分层教学,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
在分层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一方面,要重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比如理解能力、知识结构、学习潜力、学业成绩等。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表现,比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愿、学习习惯、学习意志等。之后,要综合以上因素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合理划分。其次,要遵循隐性分层的原则。教师应该明白,分层并不是对学生划分“三六九等”。因此,分层结果无须公布,只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增强教学预设的弹性,以此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利用这样的引导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利影响。最后,要注意对分层引导活动进行动态调整。教师应该明白,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变化及时对分层引导的方法进行阶段性的调整。
2.完善教学评价,提升学习实效。评价同样是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点拨的有效途径,在“自学·议论·引导”模式当中,引导学生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并非教学终点。及时展开教学评价,不但可以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学习流程,判断学生的探究情况,而且可以为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而为了充分发挥出评价环节的积极作用,教师应该避免利用传统的评价模式,而是需要根据“自学·议论·引导”模式的特征与要求对评价方式加以调整,从而逐步达到最优化的评价效果。
在“自学·议论·引导”模式当中,评价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作用。评价环节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点评,还涉及学生的自我反思与相互评价,以此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第二,将评价重点放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也就是说,要全面了解学生在自学、议论等不同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对学生作出更加准确的引导。第三,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影响学习活动的因素是十分丰富的。一般来说,如果引导学生将成功的学习活动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学习因素,就可以使学生更加欣喜且满足地参与到之后的学习活动当中。另一方面,如果将学习活动中遇到的挫折归因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外部的因素,就会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总之,合理设计评价模式,同样是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的有效方法。
四、结语
综上,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自学·议论·引导”模式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因此,教师应该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索,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教学活动,以此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自主发展与成长的平台。唯有如此,才能使教学活动得到优化,从而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
[1] 崔云.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自学•议论•引导”模式下的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14):50-51.
G622
A
1002-7661(2022)29-0111-03
本文系兰州市2021年“新教育”“情境教育”“自学•议论•引导”三大教育实验项目专项课题("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促进农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Z[2021]SDXH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