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手段与PBL教学模式在全英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2022-12-27锶,胡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全英英语水平信息化

梁 锶,胡 杰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随着我国在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国际化人才已是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阶段进行全英课程建设,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专业外文文献和书籍的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参与专业性的国际化交流。经济管理类专业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参与国内国际金融交往之中,因此在经济管理专业开设全英课程显得尤为必要。

孙卓和苟建华探索以财务思维培养为导向的会计学全英课程的实践模式[1]。王敏娴利用“互联网+”教学模式探索旅游管理专业全英课程的改进方案,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等问题[2]。徐亮基于OBE导向从教学目标体系、教学设计以及过程等方面探索了国际市场营销全英课程改革路径[3]。以上学者从不同层面探讨全英课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深入探索经济管理类专业全英课程建设提供思路。但已有研究大多针对一门全英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缺乏可推广性。实际上,在经管类全英课程的建设及实践中存在很多普遍性的问题。例如:学生反映课堂教学内容枯燥难理解;教师反映教学投入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等问题。对于这些共性问题是否可以探索出一般性的改进思路,进而提出具有较强推广价值的建设方案?本文探索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PBL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全英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而全面提升经管类全英课程教学质量。本文所做出的关于经管类全英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

一、全英课程面临的问题

根据教师以及学生对全英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全英课程难度较大”“上课很难跟得上节奏”“上课容易走神”“一节课下来感觉云里雾里”等。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全英课程收获很多,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扩充了专业词汇,提升了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而全英课程的授课教师普遍反映,“全英课程的备课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的反应”“讲课很费劲”“教学效果不理想”等。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经管类专业全英课程教学存在以下普遍性的问题。

(一)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化

学生英文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特征。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到同一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已参加诸如IELTS、TOEFL、GRE等国际英语水平测试并获得较好的成绩,可以轻松运用英语完成专业文献阅读及口头讨论。而有的学生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都存在困难,甚至还有的学生开口讲英语就心生胆怯。面对教学对象英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若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那么仅有少数英语水平很好的学生可以无障碍地进行知识输入与输出,而相当多的学生很难完全实现知识的吸收与应用。由此可以发现,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化是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并缩小英语水平差距的可操作性不强,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具有研究空间。

(二)学生学习热情不足

学生学习热情不足是当代大学生课堂教学面临的显著问题,而学生对全英课程学习热情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从学生对全英课程学习效果的阶段性反馈可知:由于对课程内容本身不熟悉,加之全英文授课导致单词语句不理解,学生很容易在全英课堂上出现“信息输入”中断的现象,而此时若是没有继续跟上课堂节奏,课后又没有便捷可行的学习渠道,也没能跟教师积极地沟通反馈,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热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可见,全英课程学生学习热情不足也是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而在改革实践中发现,通过改进教学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三)课堂互动性不强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主体讲授者是教师,对于难度较大的英文课程,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备课,而学生英文能力参差不齐、热情不足等问题将导致课堂的互动性较差,即使教师功底扎实仍然会面临“冷场”的局面,如此会大大挫伤教师的教学热情。而教师的挫败情绪亦会传递给学生,若对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没有即时寻找改善方案,会导致“教”与“学”的双方都陷入困局,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在实践教学中,信息化手段对增强课堂互动性已得到充分印证,同时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全英课程互动性不足的问题有望得到改善。

通过对当前经济管理类全英课程面临的问题分析可以发现,经管类专业全英课程建设存在授课对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热情不足以及课堂互动性不强等诸多普遍性问题。利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对解决当前经管类全英课程所面临共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具有信息量大、整合资源效率高、重复工作量少的特点,现如今已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被应用于本科教学工作当中。对于全英课程,信息化教学具有以下突出优势可以很好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线上教学资源

在信息化教学中,所有教学资源均输入资源平台,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进行自主学习。这为解决授课对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可以自主安排课后学习时间,尤其对于语言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的方式缓解在课堂中“信息输入中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线上教学资源平台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在前期建设之后可以循环利用并不断完善,并且教师可以重新配置时间与精力,更多地关注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二)以学生为中心

相比传统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使得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教学过程由教师讲述转变为教师引领,多媒体的作用由单纯被教师使用的教学工具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教学平台参与小组研讨、组内组间讨论、发表个人见解,使得学习方式丰富且多元。对于全英课程而言,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具有更显著的优势,尤其对于开口讲英语就心生畏惧的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来参与课程讨论,寻找课程的自主参与感,逐渐培养对全英课程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三)个性化教学

在全英课程中,教师接受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性以及个性化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提供解决途径,鼓励并帮助更多的学生融入课堂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途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补齐课堂教学短板的同时,随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在教师的鼓励与同学的交流中培养对课程的学习信心。

从对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势的探讨中可以看到,其可以较好地应对和解决当前全英课程教学中诸如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热情及参与度不高、课堂互动性不强等共性问题。笔者在前期的工作中已经创建了信息化教学平台,其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效果已得到验证。

三、PBL教学模式对全英课程的适用性

为进一步强化师生的互动性,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目标,加强教学平台的实际应用性,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尝试采用PBL教学模式对全英课程进行整合设计。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1969年由美国Barrows教授首创,即以任务或问题(Problem)为导向,以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为目标而进行学习(Learing)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征:其一,设计驱动性问题。教师设计一个驱动性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其二,活动探究。要求学生课后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资料搜集、整理和归纳能力。其三,方案设计。通过小组合作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其四,成果探讨。在课堂中的小组作品展示及讨论环节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从PBL教学模式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改目标,在已有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已经证实PBL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虽然尚未将其应用于全英课程建设之中,但其对于解决全英课程现存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PBL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全英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若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预期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试图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应用PBL教学模式创新构建经济管理类全英课程。

四、信息化手段、PBL模式与全英课程的整合

首先,利用信息化平台发放问卷对该门全英课程进行学情分析,具体包括:课程特征(课程性质、要求的学科及能力基础等)、授课对象特征(学科基础、英语水平、认知倾向、学习态度等)、课程目标设定(主要考察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设定与授课对象对课程目标认知之间的差异性)。其次,基于学情分析的问卷调查结果,对课程内容进行重塑,并基于核心知识点,依据授课对象特征设计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创新教学内容的同时,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具有延展性。最后,基于PBL教学模式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教学过程。依据PBL教学模式的特征,设计以下5个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将核心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并将其与课程资料上传至信息化教学平台,以方便“课堂掉线”的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在课堂上,以传统讲授的教学模式对核心知识点进行重点讲授,讲授结束后,提出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在这一阶段中,信息化平台建立储备学习资源,为不同学力的学生提供随时进入课程的机会和通道。问题导入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带着问题寻求答案可以缓解学生被动学习的畏难情绪,树立对英文专业课程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并通过教学平台展示组内选题研讨、资料搜集整理、师生互动、生生讨论的全过程。在这一阶段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可以有效地缓解英文发言带来的紧张感,为在课堂展示方案设计并参与讨论奠定基础。并且基于平台参与学习研讨过程,对于不擅长在课堂上用英语发言的学生,可以在平台上采用文字编辑的形式参与其中,增强其自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第三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展示问题解决方案。学习小组将准备好的方案设计带回课堂参与讨论,由于做了充足的准备并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参与了讨论,从而有效克服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畏难情绪,提升了其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的自信心,学生课堂参与度将大大提高。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既要鼓励小组作品的展示成果,带动活跃课堂氛围,还需要对小组作品即时进行知识强化与纠偏,以免学生由于思维过分发散从而对知识的理解产生偏误。

第四阶段:小组作品展示完毕后,进行组内自评与组间互评,并由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做出整体评述并进行总结。在这一阶段中,通过组内自评与组间互评,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小组作品中的贡献以及其对知识的理解吸收程度。在形式上,小组互评可以在课堂上交叉应用线上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使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学生均参与到课堂当中。

第五阶段:教学效果反馈阶段。教学效果反馈分为阶段性反馈和终期反馈。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设计问卷,阶段性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教学模式的适应性以及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基于反馈结果即时调整教学过程。课程结束后,结合阶段性及终期反馈结果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全方位调整教学方案,形成以OBE为导向的教学研究闭环。

从课堂设计的五个环节中可以看到采用PBL教学模式并辅助以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全英课程中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解决学生学习用时的问题,重点突破部分学生课堂中知识点“掉线”的困境;基于线下课程核心知识点讲授夯实基础,并通过设计与知识点紧密相关的扩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以及课后大量时间的投入与准备可以有效克服对全英专业课程学习的畏难情绪;利用教学平台创造协作解决问题的环境,互助教学活动增强师生、生生的互动性,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口头表达的信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五、总结

本文立足于高校国际化战略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客观分析了当前全英课程所面临诸如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缺乏热情以及课堂互动性不足等问题,阐述信息化教学手段及PBL教学模式对经济管理类全英课程的优势及适用性,并基于已有的教学研究实践和成果,探索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及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全英课程建设的教学体系,教学研究过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全英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全英英语水平信息化
句子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奠基石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英语水平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