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践行美好生活教育探析
2022-12-27姜学斌
姜学斌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好生活形成了深刻的理论内涵。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表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日益迫切,也揭示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已由一般生活愿望上升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性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1]。自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奋斗目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自觉践行美好生活教育,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正确把握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和当前社会发展形势,进而明确自身历史责任,主动承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理想统一于实现民族复兴大任和美好生活追求的奋斗实践。因而,探讨高校思政课践行美好生活教育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美好生活深化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教育发展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教育作用之一是加强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美好生活理论内涵符合理想信念教育要求
《决议》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文化建设成就时强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1]。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凝聚于党的百年奋斗实践,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深度结合与升华。作为人民共同的生活期待,美好生活追求是新时代人民群众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课题,对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兴国提出了新要求。美好生活追求立足于人之生存的内在需求,直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事关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可见,美好生活的理论构建与奋斗实践深刻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生活追求,符合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要求和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高校思政课推进美好生活教育,归根结底在于提升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美好生活立足现实生活揭示崇高理想信念
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这不仅是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外在能力的学习时期,更是思想、认识、判断力等内在力量走向成熟的重要过程。在大学时代所塑造的精神品质,就是青年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将展现的“自我意识”的雏形。思政课承担着理想信念教育的重任,这是塑造青年学生精神世界的主要方式,深化美好生活的理论解读就是高校思政课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以人民生活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理论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高质量生活作为研究重点和创新关键。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形成了保民生、顺民意、聚民心、守底线、谋发展等美好生活理论意蕴,表达了人民憧憬幸福生活的生存所需,展现了党领导人民努力实现生活理想和“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实践[3]。高校思政课的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从多维视角、多重内涵和多个方向展开,将美好生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旨在从现实生活维度上升到精神思想维度,亦即从人人向往的幸福生活这一“平凡主题”中突出坚定理想信念的“崇高主题”。同时,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进一步揭示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核,把思想理论创新研究和社会生活有序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美好生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切入点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基于美好生活的理论向度和实践向度,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从自身生活的切实感受出发,不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中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最新理论成果和方针政策等是思政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来源,美好生活理论内涵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背景下党和人民直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现实。以美好生活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符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及其改革创新的发展要求,有助于青年学生进一步把握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在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中的发展变化,正确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与矛盾,坚定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和信念。
二、以美好生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定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训练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高校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理念,把知识教育和品德培养结合起来,把握青年成长规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在增强青年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与社会建设本领教育的同时,高校人才培养须进一步完善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品质教育。前者通过专业课教育来完成,而后者则通过思政课教育来实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要培养高素质的时代新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在于“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而办好思政课的根本在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这既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课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大学时代作为从学习专业知识到步入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青年学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思想意识决定了未来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取向、态度立场、精神方位,以及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落脚点与方式方法。因而,高校是青年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补给站”,这里不仅需要提供先进且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要供给可靠且积极的精神食粮,即引导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思想的正能量。由此可见,思政课是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党领导人民要实现的政治性目标,美好生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正是以学理性思维拓宽政治视野与价值维度,以政治性实践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理想信念,为青年步入社会夯实思想基础,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育人目标。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要自觉肩负新时代使命
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高校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展现更大担当。相比于中小学,大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拔高”阶段。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发展与改革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和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全面把握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发展脉络,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来丰富课程教学。同时,立足于党的百年奋斗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育人实践研究,使新时代党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新形势新问题等与思政课教学融会贯通。因此,高校思政课应瞄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要求,重点从建设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推动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机制等方面激活立德树人教育功能。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要落位于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
教师是开展教育工作的主体,在知识传授、术业专攻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推进思政课建设、实现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前提。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实践中所坚持的方针、政策和理念,同时结合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完善教学方法,自觉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新思路。思政课既要始终坚持鲜明的政治性,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思想理论和学术教育实现育人功能。人才资源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职责,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教育,更要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水平上下功夫。因而,高校思政课必须不断加强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的融入结合,使课程内容与时事政治建立紧密联系,将理论内涵、科学知识通过理性分析讲解内化为政治引导,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并举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在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和培养机制工作中应突出课程思政建设,结合青年学生特征开创课程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而提升品德修养,坚定政治立场,引导时代新人将自身所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应用于美好生活奋斗实践。
三、美好生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现实着力点
高校思政课践行美好生活教育,是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理论需要,也是引导青年学生融入社会,了解国家发展与世界形势的现实需要。在美好生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不能将理论思想生搬硬套,而是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理念以及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结合青年学生的群体特征与成长规律,从高校教书育人的现实需要出发,使美好生活与思政课的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一)以意识形态教育为着力点
着力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以美好生活追求引导青年学生思想凝聚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政课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通过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建设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展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进一步说,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具体体现。广大青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而高校青年学生则是这支生力军队伍中具有高文化素质、高知识水平、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高校思政课作为开展青年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方式,为巩固青年学生群体的思想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将美好生活引入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引导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讲政治、识大局,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而自觉成才、有所作为、服务人民。
(二)以思想理论育人为着力点
着力深化新时代新思想新理论的思想育人功能,以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引导青年学生理解、把握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方针与实践成果。高校思政课要发挥立德树人功能,其教学内容必须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大政方针和实践成果,结合理论研究前沿、社会发展成就和国内外时事热点等,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构建于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其核心要义体现于党在新时代完善民主政治、推动经济发展、坚持依法治国、着力改善民生、铸造文化强国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之中。人民的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美好生活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构成和坐标方向。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并非社会建设发展的”孤岛”,而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关键环节。“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4]。因而,将美好生活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内容,首先必须发挥思想育人功能,立足于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实践,全面了解我们党将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作为政治性目标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建设成就,从总体上分析其科学内涵,从细节上理解其精神本质,从实践上把握其实现路径。
(三)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为着力点
着力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路径,以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实践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承担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教育的过程在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式,不断从社会生活中汲取教育思路、案例与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要过上美好生活,还要继续付出艰苦努力”[4]。美好生活不仅是一种理论层面上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是在实践层面上的艰苦奋斗和创造活动。正因如此,高校思政课绝不能局限于将美好生活的教学停留在理论解读方面,一味地强调文本学习,更应该着眼于青年学生对于美好生活从理论到实践的贯彻落实,并以实践促进理论学习。因此,以美好生活为内容的思政课,应该以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及实践成果创新教育教学路径,突出“实践育人”“劳动育人”,其教学过程的重点在于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在时代洪流中自觉把个人成长成才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就是说,高校思政课必须从社会生活中探求开展美好生活育人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把美好生活的理论思想转化为创造美好生活实践行动的内在动力,坚持以历史为鉴,以现实为基,以发展为根,从社会生活的具体实际和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中确证美好生活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把党领导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伟大斗争实践作为实例,真实呈现党和人民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新辉煌,从而实现将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政治引领与实践价值融于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根本旨归。
总之,思政课增进美好生活教育,发挥立德树人功能,既是高校思政课自身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深植理想信念的现实需要。同时,高校思政课践行美好生活教育,不仅有助于把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讲好、讲实,而且有助于把党领导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讲精、讲透,彰显广大青年将美好生活追求变成现实生活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