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特色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12-27刘一凝耿娇娇詹亚力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2年11期
关键词:特色学科教学

刘一凝,耿娇娇,詹亚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2249]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与基础,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35年,中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1]。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始终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高端引领与战略支撑作用[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放眼国际知名一流大学,无不具有一流的研究生培养实力,无不以培养一流的研究生为重要标志[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石油特色鲜明、油气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引领、特色专业群集中、校企结合紧密的行业特色大学,聚焦服务国家“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以品格塑造、能力提升、机制创新为切入点,疏通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选拔优秀生源的“堵点”,打破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脱节的“痛点”,扭转培养机制活力不足的“薄弱点”,持续进行石油石化特色学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创新人才的内涵与创新教育的发展现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深层次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兴起,亟需大量熟悉行业背景的创新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在线教育资源与教学环境日益成熟,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正在加速,教学理念、人才培养定位、教学方式需要适时而变,准确把握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各具特色,但仔细剖析对人才培养的核心素质,其精神实质和所要追求的核心目标是一致的,着眼于学生知识、研究、创新、品格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的培养。以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为代表的古典大学深受纽曼大学理念的影响,奉行注重心智训练、鼓励批判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自由教育[4]。德国教育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应该培养“全人”的理念[5],实现知识的提供和道德、价值及规范的引导,促进其知识、经验的自我生成和精神内涵的自由发展。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批判思维等进行了研究阐述,认为教师必须注重课堂讨论,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及考试等要体现启发性[6]。

近十年来,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框架下,清华大学等20所重点大学在数、理、化等基础学科进行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开展因材施教、吸引学术大师参与、加强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行业特色高校均依托自身的特色学科自发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行业特色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的理论牵引、战略引领、技术突破和人才输送等作用[7],形成的特色学科优势无可替代。行业特色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与行业需求对接的培养目标。(2)重视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培养内容,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中高度重视实践教育。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保证基础理论不减少的情况下,为增加实践课时而适当压缩专业基础课时;北京邮电大学保持工程实践贯穿四年本科学习的全程。(3)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培养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实践教学作为消化理论、强化理论、拓展理论、锤炼技能的重要途径。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研究生作为科研创新的生力军,其学术能力、学术作风、志向追求决定了行业科研创新的高度。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培养适应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校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亟需解决的重大教学实践问题。但是,行业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业特色学科专业办学质量高但社会认知度低,导致新生对学科专业的兴趣不高;二是高校本研教育体系割裂导致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缓慢;三是科教融合机制不畅导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不佳。为此,学校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和行业特色高校办学优势,以品格塑造、能力提升、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构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疏通特色选拔优秀生源的“堵点”

截至2021年,中国石油大学工程学进入ESI学科领域世界排名前1‰,化学、工程学等7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但面对学校声誉高于学科声誉的社会大背景,如何让学生了解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是石油石化等行业特色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以服务国家重大能源需求和科技创新驱动为目标导向,创新集品格塑造、能力提升和创新实践于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遵循兴趣培育—专业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的人才成长规律,锤炼学生为行业和国家奋斗的志趣追求和品格意志。

兴趣启迪课程群:开设新生研讨课、专业导论课、伦理课、专业实践课等,将“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石油精神融入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设计等教学全过程。打造“铁人精神+课程思政”特色育人体系,引导学生认识学科、了解前沿、明确规划,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动力更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自主式研究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目标清楚地向学生表述其需要什么知识能力以及为什么需要。学生开展基于实际科研项目或专题研究项目的探索式学习,在做项目、做科研的过程中培养了其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

实验实践训练体系:包括课程思政基地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学科竞赛、采用科研学徒制或独立立项制等方式开展学生创新实践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全部在实验室完成,将验证性为主的实验内容体系改造为研究型为主的实验内容体系。本科四年级和博士阶段贯通培养,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导师指导下依托重大科研项目进行系统学术训练,启迪了科研思维,激发了专业兴趣。

1+1导师制:凸显名师在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行业内知名度较高、科研能力强、对行业有强烈归属感的优秀博导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注重博士生学术志趣的先期培育和选拔筛选,自2008年起推行试点本科生1+1导师制,打通了导师培育并提前发现有科研素养潜质学生的通道,有助于导师在学生科研素养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施以有针对性的干预举措,提升了科研团队凝聚力和导师早期育人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能力发展的最大化。

(二)科教融合一体化设计培养体系

以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发展创新学术引领为导向,以培养石油石化行业创新领军人才为目标,按照“本科阶段注重基础创新能力,硕士阶段注重技术创新能力,博士阶段注重理论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重构了融入科研元素的“科研创新—国际胜任力—学科交叉”三融合能力培养平台。

科学构建五育互融的横纵贯通一体化课程递进体系。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本研一体化制定培养方案,形成融入跨越学科边界,美学与审美、社会调查、科学方法与分析、多元化融入、道德伦理、创造力等元素的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基础+各学科应用数学类、递进式信息技术类、外语类课程,夯实基础能力;统筹优化学科研究方向,设计学科专业核心课程群,形成具有学科特色、课程和实践创新活动有机融合的厚基础、宽专业的模块化专业课程平台。

构建“培育—实践—创新”科教融合创新实践平台,开拓人才培养新路径。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群,开展主干课程研究型教学,促进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进课堂、进实验、进教材、进毕业设计。打造本研一体化科研育人平台,从低年级“创新能力培育”到“系统性科研训练”,最终使研究生达到“创新研究”“技术攻关”水平。通过查阅科学文献、确立科研选题、开展科学实验和发表研究成果等多个环节,培养学生学术志趣和创新能力,把科研活动打造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沃土。

充分依托行业优势,产教深度协同,将工程实践与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并行设置与实施,创建了“基础实践(课内实践+实践案例)+专业实践[校内实验教学平台(仿真)实践]+应用实践(校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研究实践(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四级递进式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途径[8]。将创新创业、工程伦理和石油文化理论教学融入思政课和专业课,将相关社会实践融入实习实践,结合学位论文研究,构建了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工程素养培养体系。

创建了“优势学科+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平台,厚植能力培养。以“油气+人工智能”为例,在大三末从石油石化特色的地质、石工、化工等专业中选拔优秀学生试点本研一体化培养。大四在原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基础上,系统学习“AI+地学”“AI+石油工程”等组合性课程,实现六大优势学科运用AI知识构建油气智能场景的课程体系。研究生阶段在油气人工智能学科深化培养,加强大数据油气地质与勘探开发的理论和实践。该培养模式已在先进科学与工程计算等7个交叉学科博士点试点推进,建立了整套油气优势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深度融合的师资团队、课程体系、实践与创新体系。

合力打造了“政府—企业—学校”多元、多方位的国际融通育人平台。针对本研一体化学生群体,形成了“基本能力培育—科技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交流”递进式课程体系。从奠定英语听说读写基础,提升学术语言应用能力,到提升科技英语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递进式设计英语课程群。以重大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111引智基地等科研项目为载体,对外积极争取优势资源,明确油气行业问题导向,聚焦中外院校特色学科优势,跟踪国际学科领域前沿,建立了“一对多”“多对多”的优质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构建包含需求导向、国际资源和机制保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撑平台。

(三)聚焦质量完善创新机制

在已有学科体系基础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前沿科学理论或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以老带新,坚持科教融合,“跨学院、跨学科、跨领域”汇聚人才,凝聚学科方向,组建25个学科—科研—教学融合团队和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促进学科交叉,创新了学科发展领域,为创新人才发展提供了优质空间。

完善了引导、评价和奖励等学科育人激励制度,建立了评价与资源配置联动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科团队育人动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评价体系,力破“五唯”,改变以课时工作量为标准的考核方式,以教学质量为指挥棒,形成以立德树人过程和人才培养成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强化教师分类评价、过程性评价、团队评价和长期评价。完善教师岗位聘任与考核、职称晋升、人才评聘及评奖评优指标体系,强化对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成果的底线要求。促进内涵发展,完善品牌课、教学名师奖、教学卓越奖等教学激励机制,激励教师多层面、多角度投身教学,激发教师活力。完善兼职导师聘任及考核机制,明确薪酬、职称等考核标准,推进企业高水平人才进校园制度改革,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建立科研促进教学考核激励机制,优化加强科研促进教学工作机制,营造宽松的育人氛围,在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完善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机制,多元评价促进内涵式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全过程培养的教育理念落实为提高质量的教育实效,构建了校、院两级质量保障体系,对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实现督学、督教、督管。通过在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盲评各关键环节设置监控关口,加强学位论文前评估,将质量控制“压力”前置,落实到研究生培养前半段;上下齐心,多管齐下,加强学位论文后评估,全文公开获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提供下载服务及用于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构建国家、北京市、学校三级抽检体系;促进学术创新成果多元化,鼓励发明专利、行业标准、科技奖励等多种创新性成果;鼓励师生“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增强我国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

三、结语

着力培养适应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是行业特色高校重要责任和使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创新“品格锤炼+创新实践”培养理念,促进研究生专业教育与家国情怀有机融合;重构融入科研元素的“课程体系—科研创新—国际胜任力—学科交叉”四融合贯通培养体系,系统构建了“厚基础、重特色、强创新、立体化”的本研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聚焦质量,强化择优选拔、分流退出、特色培养等关键节点的质量要求,实施全过程一体化督导和多元评价体系,打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特色学科教学
【学科新书导览】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医的特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完美的特色党建
“超学科”来啦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