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对口中亚国家经贸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以江苏省为例
2022-12-27包尚艳
包尚艳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1000)
自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以来,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在对口中亚的人才培养问题上提出了“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今后5年中方将帮助中亚各国培养卫生健康、减贫惠农、互联互通、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专业人才,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的新要求[1]。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在地理上与我国毗邻,是我国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的重要伙伴。在能源合作上,中亚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自然资源与能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是我国发展海外油气合作项目的重点地区。在经贸往来上,中亚五国与我国贸易的互补性显著,是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密切的贸易合作伙伴,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相较于市场准入严格的欧美发达国家,中亚国家的市场准入较为宽松且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年以来,江苏省与中亚五国贸易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江苏省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也在不断增长,在工业、科技、旅游和文化等诸多领域均开展了合作。在此情境下,江苏省外贸企业迫切需要兼具外语沟通能力和经贸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其拓展和完成在中亚的各项业务。因此,江苏省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理应积极承担起高质量中亚经贸人才供给的使命。
一、江苏省对口中亚国家经贸人才的供需现状
(一)江苏省对口中亚国家经贸人才的供需不平衡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值增长了近100倍,直接投资存量也超过了140亿美元。江苏省对口中亚国家的经贸人才需求呈井喷态势。但中亚国家深受苏联遗留的产业结构、经贸模式、语言文化和宗教习惯等影响,国际贸易专业的普及性课程教学难以有效应对中亚五国较为特殊的市场环境[2]。江苏省企业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不断增长,对从事中亚贸易的人才需求激增。而江苏省高校培养的经贸专业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未能符合国内外贸企业对中亚经贸人才的实际需求。对口中亚经贸人才的培养难度在于,除了掌握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与中亚五国沟通的外语能力。由于中亚五国的母语适用范围较窄,我国对口中亚五国的外贸人员通常使用俄语与该区域人员进行沟通。因此,对口中亚五国的外贸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俄语+国际贸易”的综合能力。现阶段,江苏省高校仅有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设置了“国际贸易+俄语”专业,每年培养的“国际贸易+俄语”专业的毕业生为100人左右。目前,江苏省从事对口中亚地区的外贸人员多来自外省,主要以东北和新疆等地区的人员居多[3],人才流动性较大。因此,为满足企业人才需要,培养掌握“经贸+外语”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江苏省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二)江苏省对口中亚国家经贸人才的供需不匹配
通过调研走访江苏省外贸企业用人单位和设置经贸专业的高校发现:外贸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和高校经贸人才的供给存在错位。江苏省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普遍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但在专业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新常态下外贸企业的实际需要。企业难以招聘到市场需要的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国贸人才,尤其是具备国际商务拓展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在外贸企业开展的各项对外经营经济活动中,国际商务营销是企业利润的高附加值和关键环节。国际商务营销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国际商务拓展的综合性能力。国际商务拓展的综合性能力包括跨国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市场开拓与经营能力,国际市场的风险防范能力,跨境电商的运营能力,新产品开发与管理的能力,国际市场直接投资的能力等。而江苏省高校在对上述能力对应课程的安排上常常浮于形式,未能针对企业的实际需要优化课程设置。一方面,造成了企业存在大量的经贸人才缺口;另一方面,造成高校培养出的经贸人才难以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的尴尬局面。
二、江苏省对口中亚国家经贸人才培养中遭遇的问题
(一)粗放单一的经贸人才培养模式
江苏省高校经贸人才培养倾向单一的专业型培养模式,该模式下人才培养的主力一般为商科类院校,注重对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大纲主要由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商务语言类(以英语为主)构成。江苏省经贸专业学生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如“宏观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的知识掌握较为扎实。但由于有针对性的实践类课程,如“跨境电商”“小语种”“国情学”等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最小,因此最多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4]。这是由于江苏省高校着重培养国贸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而对非通用语言的重视程度较低。国际贸易教学大纲中的双语教学通常采取的是中英文教学,并不能满足中亚五国的实际需要(中亚五国除使用各国母语交流外,俄语交流较为普遍)。这使得经贸专业的毕业生在与中亚贸易的实操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在中亚五国的对口经贸人才培养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经贸知识的教育上,还应当注重人才培养的“纵”与“深”[5]。
(二)经贸专业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弱
江苏省高校着重培养国贸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而对非通用语言的重视程度较低。国际贸易教学大纲中的双语教学通常采取的是中英文教学,并不能够满足中亚五国的实际语言交流需要。经贸与外语课程的融合度不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度不够深入,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课程叠加,忽略了对学生外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拓展和检验。在小语种学习资源较匮乏和语言环境相对较弱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外语教育上常发生的会写不会说的“哑巴外语”尴尬局面[6]。江苏省高校对“经贸+小语种”人才培养的忽视,使应届经贸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当前企业对中亚外贸人才的需求,也不符合国家新业态人才培养的趋势。
(三)对口中亚国家经贸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缺失
江苏省高校缺乏符合中亚“经贸+外语”人才培养需求的师资力量也是造成对口人才培养困难的重要原因。对口中亚国家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等省份。而江苏省高校培养的对口中亚国家的经贸人才数量十分有限。目前,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等院校设置了“经贸+俄语”的专业课程,江苏科技大学等院校则采取了与俄罗斯高校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于立足中亚国情的经贸专业课程还尚未起步。这一局面远不能满足江苏省外贸企业对中亚经贸人才的迫切需求。并且,江苏省大多数地方院校“经贸+外语”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建设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这一方面导致了高效教师的知识体系较为单一,外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往往对经贸专业的知识掌握不足,而经贸专业的教师往往又在俄语知识的熟练运用方面存在困难;另一方面,专任教师对当前国际贸易行业的新形势、新业态认知不足,难以把控经贸人才培养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三、江苏省对口中亚国家经贸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一)建立精准的对口中亚国家经贸人才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合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高校在人才培育上既需要注重扎实的专业功底培育,又需要重视实践运用能力的训练。在经贸人才培养中,除了重视经贸专业知识的考核以外,还应当增加对口国家的语言与文化知识、跨境经贸工具(电子商务)等知识的考核。另外,中亚五国与我国一直保持着密切良好的贸易往来,有着持续而稳定的经贸人才需求。中亚五国对能源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通讯领域、轻工业领域的经贸人才需求较大。高校应把上述领域作为经贸人才培育的重点。在语言课程设计上,应融入上述应用领域的高频词汇与商务对话场景,培养学生运用小语种商务洽谈和处理日常业务的语言能力[6]。在外贸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依据中亚贸易常用业务环节(填写外贸单证、运用外贸结算工具、开立和审核信用证、线上交易、电子商务管理等),培养学生在中亚外贸进出口各个环节的实操能力。
(二)推广CLIL教学法在国际贸易专业的应用
CLIL教学法(内容与语言融合性的教学方法)推广运用在国际贸易专业上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外贸专业知识的同时熟练使用外语。CLIL教学法源自欧洲,强调用外语思维来理解专业内容[7]。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开始推广CLIL教学法,呼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培育“经贸+外语”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诉求,更是江苏省高校培养高质量经贸人才的必然选择[8]。在进行对口中亚经贸人才培养时,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把国贸专业知识与中亚的语言文化背景相结合,除了对世界通用语言英语的掌握,教师和学生采用专题演讲、案例讲解、商业沙盘模拟等形式,将中亚五国的通用语言俄语作为重要的交流媒介和解决专业问题的工具,提高国贸专业学生使用俄语思维方式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创新应用能力。
(三)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
培养“经贸+外语”的中亚对口经贸人才的关键在于组建具备学科交叉背景和综合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我国与中亚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密切,有利于解决“经贸+外语”师资人才缺失问题,也有利于增强经贸人才培养的实践运用能力。首先,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与中亚国家高校建立远程教育系统,创建信息化远程教学学习网站,相互交流共享电子形式的教育资源等形式,定期开展线上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加强与中亚国家高校的教育合作。其次,在师资配备上,将国内外教学资源相结合,合理配比国内教师、外教和外籍教授的数量。国内教师重点承担理论类教学科目,外教负责口语能力的培养,外籍教授负责实践型课程的教学。最后,江苏省高校可以同中亚高校采取合作办学或交换生的形式,促进我国与中亚五国的人才交流,面向中亚五国定向培养专业经贸人才。
(四)联合校内外资源共建协同育人平台
随着跨境电商等国际贸易新业态的出现,对经贸人才的创新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苏省高校应联合校内外资源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培养“订单式”外贸人才。首先,江苏省高校应加强与其他院校的联系,借助线上平台,打破地理空间上的桎梏,依据对口中亚国家外贸人才的培养需要,将分散分布的、功能无序的实践基地、实验室等平台有机统一,利用各自学科的优势资源,共同建设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平台,推动“经贸+外语”研究项目的实施。其次,通过聘请贸易公司的管理人员来高校开设讲座,为学生传授贸易实践的相关经验和技巧,同时与出口中亚的外贸企业共建实习基地。让外贸从业经验丰富的业务员以老带新的方式,让实习生参与到中亚国际贸易的实践过程中,切实体会外贸实操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外贸问题的思路。最后,高校教师也应当加强与外贸企业的交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设置。江苏省高校通过联合校内外资源,构建高校与高校、高校师生与企业间的多维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平台,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高校经贸人才的外贸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为外贸企业积蓄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经贸人才。
四、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我国与中亚五国经贸的深入合作与发展,一方面,为我国经贸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机遇;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经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苏省作为开放大省、经济大省,地方高校应立足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针对现阶段江苏省对口中亚经贸人才缺口较大且从业人员业务能力不理想的情况,从外贸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审视过去经贸人才培养上存在的短板,通过采取精准化培养模式,引进先进教学方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重视企业实际需要等方面优化对口中亚国家经贸人才的培养路径,以适应当前国际贸易格局人才发展的切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