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地之造化
——谈齐白石的写生
2022-12-26胡佩衡胡橐
□胡佩衡 胡橐
白石老人对花鸟虫鱼的写生功夫很深,从小就喜爱勾画山花、幽草、小虫、小鱼。二十岁以后做画工,画谱画帖已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对花、鸟、虫、鱼写生创稿。“五出五归”后,他在家中种植了几十棵梨树、梅树、枇杷树、桃树,养鱼,养昆虫,庭院中长满野花野草,所有这些都成为他观察与写生的对象。
写生与创作有密切的关系,不写生就无法进行创作。白石老人常强调:写生是画家经常的工作,花鸟画家对花、鸟、虫、鱼要仔细地观察,对细微之处琢磨透了之后,还要注意对象每时每刻的变化和不同的特征,揣摩其习性,抓住最动人的部分,加以取舍,大胆创作,把它们的特点突出地用笔墨表达出来,才能“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
一、花卉
白石老人画花卉大都是写意的粗枝大叶,但和单纯玩弄笔墨的作品大大不同,仔细研究,每笔不苟,都是从写生中提炼出来的反映现实的作品。
他常对学生说,粗枝大叶不是胡涂乱抹,不是单纯玩弄笔墨,而是笔笔都要有道理,笔笔都要有根据。当然,每一笔的根据都要付出很多劳动。白石老人为画南瓜,先自种南瓜,仔细观察。画上题道: “画画喜种瓜为样,定打轻锄手自持。”他为画葫芦经常观察葫芦的不同品种,发现葫芦并非千篇一律,曾记道:“余尝见××翁院落有青藤一本,其瓜形不一,始知天工自有变更,使老萍不离,依样为之也。”
《葫芦》齐白石 64.5cm×34cm 北京画院藏
老人还对我说过,粗笔写意尤其要注意细节,细节是构成“形神兼备”的条件。具有特点的细节,必须着重描写才能真实。细节不符合对象,是由于画家不明确某些细节的重要性或没有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所以作出画来不生动。他曾举例说:“枇杷梗要粗大,冬瓜梗要细小。”
白石老人五十八岁(1920年)时,梅兰芳先生从他学画。梅家牵牛花有很多种类,花有很大的,特别好看。从此,老人画牵牛花有的如小碗大,并有题句道:“百本牵牛花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不久,碰巧被画家姚华看到了,认为没有根据,胡涂乱抹,单纯玩弄笔墨。白石老人就特意同他到梅家看花,看完花后,姚华非常惭愧,从此更加佩服白石老人在创作上认真严肃的态度。
二、草虫
白石老人四十岁以前的画以花卉为主,尤其画草虫早就传神。他在家中养着纺织娘、蜜蜂、蝴蝶等草虫,还有其他小动物,时常注意它们的特点,仔细观察,直接进行写生。
他的细笔草虫,一看就会知道是由仔细观察得来的,写意的粗笔草虫也是对描写对象周密观察的结果。当然,只从寥寥数笔的表面上看是很简单的。其实,如果作者没有经过周密仔细的观察,那么在寥寥几笔之中就不会感到有充沛的生命力。例如老人画的蝴蝶,用焦墨随便两笔就能画出蝴蝶的翅膀来,再两笔又画出一只。但是有些人不了解这一点,以为老人粗笔草虫太简单,不知道这“两笔”是他用毕生提炼出来的,所以比工笔还难得。两只蝴蝶在一起不但能画出翅膀正在飞舞的状态,而且能把蝴蝶翅膀的黑薄而有线的质感表达出来。这是由多年对蝴蝶的观察体会,再经创作而成的。
《秋虫》齐白石
老人五十八岁时画的细笔蝴蝶,在一幅小画里竟画了八只蝴蝶在空中飞舞,每只的姿势各有不同,非常生动活泼,真怕它们会从纸上飞出来跑掉。再看每只蝴蝶的细部,如翅膀、身躯、六条腿、眼睛、触角以及采花蜜用的长嘴,都非常清晰,都有明确交代。再和真蝴蝶对比细看,发现和真蝴蝶又不十分一样,有的地方已经加以取舍,有的地方已经稍有夸张了。所以写生也是经过提炼加工,用传统笔法表现出来的,再画粗笔草虫才可能形神兼备。
老人画草虫都从实际生活中来,笔笔都有道理,所以才能绘出声音来。老人在画草虫册上尝题“可惜无声”四字是毫不夸大的。从我们看到的蝴蝶、蟋蟀和蜜蜂,可以了解老人创作的一笔一墨都体现着极深的写生功夫,所以白石老人画的草虫,没有一足一须不妥当。假若我们发现草虫有什么不确切的地方,一定不是出自老人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