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肤褪红汤治疗风热血热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作用机制探讨
2022-12-26闫小兵邵斐斐
闫小兵,邵斐斐
(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 皮肤科,江苏 常州 213299)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一种由于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制剂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的皮肤炎症,若停止使用会导致皮炎复发甚至加重,是临床皮肤科的疑难杂症。现代医学对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常给予吡美莫司乳膏外用及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以修复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但其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1]。盐酸西替利嗪片是一种抗过敏药,可抑制参与机体变态反应的P物质及血管活性肽,进而可缓解皮肤变态反应,但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不明显[2]。中医学上根据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致病特征将该病归属于“药毒”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血热风热、心火炽盛、脉失濡养所致,故治疗以清热泻火、凉血祛风、补益肝肾为主[3]。玉肤褪红汤主要由柴胡、赤芍、地肤子、枇杷叶等中药组成,具有清泻肺热、凉血止痒之功效,多用于风热血热之症。目前,玉肤褪红汤治疗风热血热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仍需深入探讨。因此,本研究选取100例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收治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临床治疗风热血热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提供有效依据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2018年1月-2021年9月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收治的风热血热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18~43岁,平均(30.56±5.85)岁;病程1~23个月,平均(12.11±5.25)个月;外用激素使用时间4~22个月,平均(13.14±4.21)个月。观察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19~43岁,平均(30.71±5.79)岁;病程1~24个月,平均(12.32±5.17)个月;外用激素使用时间3~22个月,平均(13.25±4.1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西医诊断符合《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4]中关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相关诊断标准者;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关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风热血热证)的相关诊断标准者;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时间超过2个月者;近1个月内未进行过相关治疗者。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伴有玫瑰痤疮、荨麻疹等其他皮肤病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耐受性及依从性较差者。所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经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防晒、忌辛辣、禁化妆和使用刺激性护肤品等疾病防护教育。对照组给予吡美莫司乳膏(MEDA Pharma GmbH & Co.KG,国药准字:HJ20170004,15 g/支/盒)外服,2次/d,以及盐酸西替利嗪片(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598,10 mg)口服,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玉肤褪红汤,该药组方为:苦参5 g,甘草6 g,柴胡、生地黄、乌梅、赤芍药、防风、黄芩、牡丹皮、枇杷叶、地肤子、桑白皮、青蒿、地骨皮各10 g,半枝莲15 g、水牛角30 g,加水煎服,150 mL/次,2次/d,可根据病情程度适当加减。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按《临床疾病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其中,体征及相关症状均消失,且皮损消退为显效;体征及相关症状基本改善,且大部分皮损消退为有效;体征及相关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1-无效率(%)。②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根据皮肤萎缩、丘疹、红斑、色素沉着、水疱等症状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恢复状况,其分值范围为0~3分,评分越高,状况越严重。③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抽取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空腹静脉血3 mL,在3 000 r/min转速行下离心15 min,取血清予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血清IFN-γ、IL-2、IL-4、IL-6、IL-10水平。④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7](DLQI)评分: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2个方面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值均为30~12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66.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及体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指标水平比较 分)
2.3 两组血清IFN-γ、IL-2、IL-4、IL-6、IL-10水平比较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IFN-γ、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4、IL-6、IL-10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IFN-γ、IL-2、IL-4、IL-6、IL-10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DLQI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疾病,是一种停用激素制剂后会发生病情复发而继续外用激素制剂治疗的依赖性皮炎。激素因其抗炎、抗过敏作用而常用于皮肤病治疗,但长期不适当应用激素制剂,可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生。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常表现为皮肤瘙痒、局部红斑、脱皮干燥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吡美莫司乳膏用于治疗皮肤屏障受损的皮炎患者,但若长期不恰当使用,则有加重病情发展的风险。盐酸西替利嗪片适用于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或皮肤瘙痒症等,但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有限。因此,亟需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以提高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表4 两组DLQI量表评分比较 分)
中医学将激素依赖性皮炎分为风热蕴肤、毒热蕴结、湿热壅滞、血虚风燥等证型,而激素制剂属辛燥、干温之品,患者心火亢盛,面部接触阳热致毒邪,火与毒邪合而致病,以风热血热证最为常见,故中医治疗风热血热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以止痒、凉血祛风、清热除湿为主[9]。
玉肤褪红汤由苦参、甘草、柴胡、生地黄、乌梅、赤芍药、防风、黄芩、牡丹皮、枇杷叶、地肤子、桑白皮、青蒿、地骨皮、半枝莲、水牛角等中药组成。其中,苦参可止痒清热燥湿,防风祛风,地肤子祛风止痒,外风可用此三者祛之;甘草、乌梅及半枝莲可起清热解毒之效;柴胡疏风、疏肝理气,可化火之证;生地黄可养阴生津、清热凉血,可改善热瘀症状;牡丹皮清热凉血,赤芍药及水牛角亦可止痒;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枇杷叶清泻肺热;桑白皮主治面目肌肤肿胀之症;青蒿及地骨皮可治疗耗伤阴血之虚热,亦能清热凉血;水牛角适用于毒热之证,可清热凉血,以上中药合用可协同发挥止痒、祛风、凉血之功效,有助于缓解风热血热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相关症状[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及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评分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玉肤褪红汤有助于缓解风热血热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IFN-γ、IL-2、IL-4、IL-6、IL-10在机体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血清IFN-γ、IL-2水平越高,炎症反应越弱,而血清L-4、IL-6、IL-10水平越高,炎症反应越强烈[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血清IFN-γ、IL-2水平较高,而血清IL-4、IL-6、IL-10水平较低,提示玉肤褪红汤可减轻风热血热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炎症反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玉肤褪红汤中的苦参含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等,具有抗炎作用;生地黄中含有大量的地黄甙、甘露醇等物质,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柴胡中所含的柴胡皂苷、柴胡挥发油及牡丹皮中的单萜类、酚类、三萜类挥发油均具有抗炎作用;青蒿中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成分有青蒿素类、青蒿多糖及青蒿琥酯等,可明显缓解机体炎症反应,进而可控制风热血热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病情进展[12]。
综上,玉肤褪红汤可显著减轻风热血热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