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街区肌理的有机整合设计
——以上海市长宁区武夷路街区为例
2022-12-26翟宇琦彭姗妮
■ 翟宇琦 彭姗妮
0 引言
传统街区历经岁月变迁,形成了较小尺度的街道空间和富有生活性、安静舒适的整体氛围。然而,随着小尺度地块的合并与重建,传统街区中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肌理逐渐呈现出片段化、不连续的形态,从而使全街段较难形成明确的特质性环境场域,也较难吸引特定的功能业态入驻,最终阻碍传统街区内在发展。本文以上海市长宁区武夷路街区为例,提出通过城市肌理整合,调节街区内在关联结构的传统街区有机更新方法。
1 理论基础
城市有机更新的过程涉及物质、社会与经济等多维要素。在长时期的发展进程中,通过微观领域的调节,而非彻底改变城市面貌,使城市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自主迭代[1]。在这个过程中,活跃的微观领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也是本文“街道空间整合与设计方法”的核心工作领域。
1.1 城市有机更新的定义与内涵
有机城市的概念最初来自将城市类比于生物有机体的观念。17世纪中叶,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城市视为具有生命的“有机体”。早期研究主要探讨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从形态上描述城市平面与生物体的相似性,另一方面是从功能上将城市的组成部分与身体器官进行类比。弗朗切斯科·迪·乔治(Francesco di Giorgio)提出街道就是血管,他将城市各部分的组织关系视为人体各部分的组织关系[2]。同样的,“有机”城市也具备有机体的结构及其可能的病理学特征[3]。20世纪60年代以来,面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困境,“有机性”一度作为后现代建筑科学的新范式,引导了反对二元式、机械式思维的城市建设。众多城市研究纷纷将“人造城市”与“自然城市”对比,引出他们对于有机城市的理解:有机城市始终表述了美好的城市形象,它拥有某种恒定的支撑结构,支撑其自主更新、渐进迭代并始终生机勃勃[4]。
该理论思潮同样影响了我国的有机更新研究。在西方有机更新的思想基础上,吴良镛[5]教授立足于我国城市环境,将有机更新方法的概念提炼为:以适当的规模与合理的尺度契合既有肌理、顺应城市秩序与规律的可持续更新方法[5]。本文即采用吴良镛教授的有机更新概念,将城市肌理视为一系列制度、契约和空间形态所交织成的结构体,强调通过城市微观领域的多维互动,在不进行大规模拆除重建的情况下,调整城市空间的局部关系,使之不断适应环境变化[1]。
1.2 以城市肌理为媒介的有机更新
基于有机更新的根本内涵,伴随历史渐进过程,一座城市必然存在多重领域,如何有机的叠合这些不同领域是有机更新中的重要环节。
(1)城市肌理作为媒介。城市肌理作为连接居民生活、连接古今、连接内外的物质性城市基底,既是一种物理性的构成,又是一种网络化的关联系统。它不仅涉及城市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行政结构、产权结构,也连接各种人群之间的差异互补的行为活动[6]。因此,城市肌理可以成为一种主动操作因素,通过对城市肌理审慎、细致的处理,使其成为城市规划的补充,连接城市生活。
(2)微观领域作为重要部位。城市有机更新视阈中的微观领域可以被视为动态的城市空间,多元的参与者持续不断地在其中实践着其空间理想,生活、经营等诸多行为的节点在城市肌理的毛细部位建立联系[1]。人类活动尺度的微观连接是城市在更大范围产生联系的必要因素,因此微观领域是整合多维度社会活动的重要部位。
2 有机更新视阈中的肌理整合方法
2.1 方法概述
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在城市语境中,城市发展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而城市空间的建构则是经由城市内众多的微观行为与个体所形成,并且也包含着无数前后交替的渐进发展过程[7]。本文基于有机更新理论,关注城市微观领域,以城市肌理作为重要的研究与操作媒介,提出街道空间整合方法,该方法能够帮助协调两种问题。
(1)调和城市网络结构。在物质实体层面,通过搭建分层级的、连接顺畅的结构基石,缝补城市结构性的断裂。
(2)引导具有内生发展潜力的社会治理与功能运营。通过保留城市中小尺度地块、特质节点与毛细连接的基础数量,结合社区治理与功能联动运作,引导城市街区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机制。
2.2 方法框架
城市建设活动、社会经济运作、历史文化与个人想象相互作用,并随着居民活动,在不同的城市位置凝聚成一定的城市形态,在城市肌理的微观领域留下痕迹。根据众多前人研究,将城市肌理形态归类为3 种类型:①居民流动与密集交往的连通空间,如街道、巷弄等;②居民聚集与活动场所的节点空间,如街角花园、巷弄入口等;③形态不明确或者快速变化的异形空间,如瞬时性的城市事件、待建设却目标不明确的场地以及居民持续自建的社区集群等。基于有机更新的理论基础与空间整合的方法思路,本文提出以连通空间、节点空间以及异形空间为基本元素的城市肌理整合与设计方法框架。
(1)从连通空间到关联路径。连通空间是居民流动与交往的重要位置,也是城市关联多维社会、经济行为的重要场所[1]。大都市的内城地区,具有极为复杂的需求系统与功能运行系统,“街道—巷弄”的廊道空间是街区连通网络的骨干支撑。通过梳理、打通与调节连通空间,可以有效的维持城市建成空间内部多元要素的紧密关联。此外,由于连通空间是长久存在的骨架结构,对原有连通空间的延续也是保存原有城市肌理所组织的生活形态的一种更新方式。
(2)从节点空间到节点网络。节点空间主要为城市公共空间中活动聚集的场所,以及城市中基本的功能单元。各节点空间之间只有具有充分的差异性、互补性,并被连通空间有效的关联起来成为节点网络,才有可能构成协同作用,使街区充满活力。应提取对街区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共性节点与功能节点,并加强节点空间的地方特征、互补节点之间的联系,进而整合这些节点空间成为节点网络。
(3)从异形空间到发展团块。异形空间是难以被归类的城市形态,它们的形状并不明确且处于变化中,同时也体现着这个区域居民的新活动、新的聚集形式或者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异形空间蕴含着这个区域未来主导性的空间秩序,这种秩序并不凭空发生,它来源于新事物与原有要素的重新组合。因此,识别街区中待发展、可更新的异形空间,融合具有联动潜力的社会、功能要素,从而在异形空间中构成新的空间秩序,构造具有内生发展潜力的街区发展团块,引导具有鲜明特质的可持续地方街区建造。
3 武夷路街区特征与问题解析
3.1 现状分析与潜能探析
武夷路东段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东部,东起延安西路,西至定西路,全长800 m,是位于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内部的风貌保护道路。街区内保存有诸多花园里弄与新式里弄,临街建筑的风格与商业业态呈现多元性,原有棚户区已被拆除改建为居住社区等(图1、2)。街区内建筑大多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使得武夷路东段成为目前上海难得的活态海派住区文化街区。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单幢住宅中住户数量及其生活需求增多,许多社区中都存在诸多临时建造、违章建造的简易建筑及棚屋,导致许多社区通廊阻塞、建筑风格混杂(图3)。
图1 主要研究范围
图2 武夷路东段历史建筑风貌
图3 现状建筑与临时建筑加建情况
2017年,长宁区开展了“静雅武夷”街区更新工作,并提出以下目标与定位:①保存与提升武夷路东段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始终是武夷路街区更新的首要内容;②有效梳理串联街道两侧诸多历史建筑和公共开放空间的慢行廊道体系,引导具有统一属性的、静谧雅致的街区氛围;③武夷路是海派住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街道两侧的非居住空间发展中关注相关文化内容的引入,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街区氛围。
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中,武夷路已展开了多轮针对街区公共空间、慢行空间以及社区环境的综合提升实践。“静雅武夷”第一阶段重点开展了环境要素梳理与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公共生活环境与社区居住品质。而最具挑战性的第二阶段则是对街道两侧具体节点、地块以及更为细微的连通网络,进行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细化整合。通过有效关联不同空间形态,串联历史建筑和公共开放空间,从而形成具有人文气息和鲜明特色的空间氛围。该阶段的更新策略与路径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3.2 街区有机整合的核心议题
武夷路东段原为著名的花园里弄居住区,其街道两侧也聚集了与当地住户有着紧密关联的功能节点,这种由居住需求生发的功能体系与活动环境,也促使街区形成了较为安静的居住区氛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街区内诸多地块转变为政府机关办公场所,这些地块的临街界面较为封闭,且与居住区关联较少。此外,随着街区内住户的增多,社区内出现了临时建筑与棚屋,阻塞了社区内部廊道。街道两侧的功能节点当前呈现出分散、缺乏关联的布局形态,且由于权属与物理性阻断,“街道—巷弄”体系也较难以多路径方式关联功能节点。总体而言,现状武夷路东段的空间结构呈现片段化、碎片化的整体形态,这也是该路段特色属性不明确、城市生活活力不足的症结所在。
4 武夷路街区的有机整合策略
为修复武夷路东段受损的空间结构,本文对其展开有机整合更新策略研究,试图通过引入新型景观、活动及功能节点,触发新旧功能的联动发展,重新密织呈网络关联的城市空间结构(图4)。
图4 街道空间有机整合方法
4.1 梳理多层级的连通路径
文章通过分析既有街巷系统与社区居民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图5),提出包括打通必要街巷廊道、塑造连续性的步行环境以及营造积极意义的流线衔接节点等3 个层面的连通路径整合策略,从而加强城市物质性路径与社区居民行为关联的紧密度,推进街区连通空间向关联路径转变。
图5 临街地块现状连通空间分析图
4.1.1 打通必要街巷廊道
地块内部街巷与城市街道路径的连通性是关联城市街区多尺度行为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对于公共性较强的非居住地块(如医院、MIX320 创意园区等),内部街巷可以作为城市公共路径系统的延续,应注重其与城市街道衔接,加强与城市街道风貌的一致性,同时关注巷弄空间系统自身的丰富性(图6)。另一方面,对于私密性较强的居住地块,应首先疏通阻塞廊道,拆除社区内违章建造的临时建筑与围墙,维持内部街巷的优良环境,并强化巷弄空间与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机结合,进而打造关联服务设施的巷弄空间系统,使巷弄空间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核心部位。
图6 街巷廊道更新方案
4.1.2 塑造连续性的步行体验
连续的、不受干扰的自由步行是城市步行空间建设的理想目标和重要的评价内容,它要求城市肌理的每一个尺度层级的空间组件对步行者的支持都应当是连续而不间断的[8]。武夷路人行道当前设有自行车停靠区,不同流线在人行道上交织与冲突,步行体验较差。在景观环境层面,目前,全路段景观、艺术标志与道路铺装的风格则较为模糊,且近2/3 的街道界面为消极的围墙和建筑背立面,封闭的临街界面的风格也并不统一。
总体而言,不同流线的交织和景观内在一致性的缺乏是导致武夷路东段步行空间连续性欠佳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这两方面问题,本文提出速度分段、连续景观的更新策略。
(1)速度分段。针对人行道中多种速度的流线互相影响、互为阻碍的情况,按照速度划分人行道中的流线,并将不同流线分别置于不同空间,以改善其互相交织冲突的情况,具体分为:①步行空间;②公交车站台的短暂停留空间;③自行车的泊车空间;④医院门前的缓行等待空间;⑤街旁的休憩空间。
(2)连续景观。针对人行道景观风格模糊的情况,为了塑造鲜明的街道特质,从沿街风貌建筑中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语言与标识体系,并以此为工具统一设计全街段的景观小品、围墙与建筑立面,进行整体风貌提升实践,更新策略主要包括:①历史风貌建筑外立面与围墙改造提升;②针对景观节点中的座椅、花坛、地面铺装、标识系统,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预制景观模块;③引导居民参与共建临时性的城市景观。
4.1.3 营造积极意义的流线衔接节点
城市步行空间的连续性还体现在尺度层级之间的转换与衔接中,即卡尼吉亚所关注的一个尺度层级的有机实体是怎样与另一个尺度层级的有机实体匹配起来[8]。在武夷路东段,诸下接驳点值得关注(图7)。
图7 街道及周边交通节点布局图
(1)骑行接驳点。武夷路东段距离两处地铁口均超过1 km,许多乘地铁出行的人群会使用共享单车骑行至该路段。目前骑行接驳点分散在全路段,影响行人步行体验,其更新应遵循速度分段布局,并采用统一的停靠设施,提升接驳点的环境品质。
(2)公交接驳点。武夷路东段设有2 处公交接驳点,接驳点景观风格不具备特殊性,且与街区环境关联较弱。更新实践应通过公交接驳点的空间设计,营造具有地方特质的城市门户节点。
(3)泊车接驳点。街区内部现状泊车车流与人行流线冲突不显著,然而,更新待开放的3 处大型商业、创意办公地块必然带来大量穿越人行道的泊车车流量,可能破坏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应审慎对待新建地块的泊车路线设置。全路段泊车路径的调节策略包括:①整合部分穿越性的车行道;②将部分入库位置移至纵向道路;③以地面铺装与景观充分区分人行与车行道位置。
4.2 塑造街区的特质节点
每一个店面、每一幢建筑、每一个街角都是承载着市民活动的特质节点,当城市中的节点互相连接的时候,城市生活的互动就成为可能。通过对重要节点空间进行整体设计,并逐步展开空间更新,营造具有鲜明特质的全街段多元密织节点体系。
4.2.1 重要功能节点与街道空间的关联提升
重要的功能节点是塑造具有特质性街区环境的重要基础(图8)。武夷路东段现阶段的城市更新关键点并非在于引进或挖掘网红商业,而是针对现有重要功能节点及其周边空间设施,展开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和个案适宜性的综合环境改善提升实践。重要的功能节点包括:医院、学校、文化节点、特色商业节点、社区商业节点、社区入口节点以及待营业的文化创意节点。
图8 临街地块现状使用功能分析图
4.2.2 统一多元的社区节点关联提升
武夷路东段的社区巷弄入口空间大多较为窄小,风貌不佳,且缺乏基础设施。巷弄入口空间作为内部与外部环境连通的关键节点,许多居民在此休憩、交流,构成了具有生活气息的巷弄入口景观。更新需要对巷弄入口空间进行整体风貌特色改造与空间品质提升,增加必要的基础设施与城市家具,改善社区特质不鲜明的状况。另一方面,许多社区公共空间缺乏基础设施,巷弄界面较为消极,社区特质也不鲜明。改造需在对居民结构、生活需求以及空间形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巷弄、院落等公共空间进行针对性、丰富性与地方性的品质提升与设施加建,使之重新成为容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活力场所。
4.3 引导功能联动的发展团块
在城市设计中,我们通常将地区的重要节点视为最小尺度的城市模块。一处有机的城市模块,需要处于连贯性的城市环境与密织的节点网络中,才能够吸引具有一定规模的街区活动,并在较长时间维度中彰显与培育街区文化。武夷路承载着上海传统住区社区与科技创新社群两种截然不同属性的街区生活,这两种生活内容的整体化与精细化塑造正是街区走向“静雅武夷”内容基础。在更新设计中,识别上海传统住区地块,以及近年来新兴建设的科技办公地块,基于既有地块功能与空间条件,构建引导功能联动的发展团块,建立社区商业服务与居住地块关联的传统住区发展团块,以及科技办公融合新住民社区的新式“产居融合”发展团块(图9)。
4.3.1 重现活态海派住区文化街区
武夷路东段两侧包含许多政府、企业的办公地块,并将引入创意办公的功能节点(图9)。众多的办公场所给予了武夷路构建“产居联动”模式的新型海派生活街区的可能性。街区现有康体疗养属性的功能节点,如瑜伽生活馆、健身会馆等,为健康、年轻态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功能基础,而众多餐饮、商业等功能节点也为居民提供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基础设施。已征收地块具有引入长租公寓、人才公寓的可能性,可引入就地工作的新居民,为打造海派特色的生活街区提供发展基础。因此,在未来的更新中,引导武夷路全街段的居住、康体、办公和社区服务设施等节点的充分混合与联动,使办公、商业与居住的品质与环境展开互为参照的综合提升,营造具有海派特色的“产居融合”新型生活街区。
图9 引导功能联动的发展团块
4.3.2 引导科技产业集聚的办公街区
武夷路东段近定西路侧现已呈现出鲜明的科技产业集聚趋势,具有引导武夷路具有海派特色的高精尖科技人才办公街区的潜力。近年来,许多新兴科技公司入驻武夷路周边,如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新微智谷T1 与T2 落定于定西路近武夷路路段,黑湖科技入驻武夷路333 号。这些科技类产业节点目前虽然仍然处于刚刚入驻的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加强节点间交互关联,可以激发更大规模的产区集聚效应。在具体的城市更新中,通过引导武夷路东段产业功能、人才活动与街区服务节点的互动,对武夷路全街段科技公司的办公、创业、研发及服务设施节点进行关联设计,引导武夷路成为海派特色的高精尖科技人才产学研一体化办公街区。
5 结语
武夷路作为未经历大规模增量开发的传统街区,在保有传统街区风貌的基础上适应了现代城市功能,并保持了静谧雅致的街区氛围,难能可贵。本文以武夷路东段街区为例,探索了保有传统肌理、营造创意街区的有机的街区整合方法。在空间维度上,针对性、系统性地细化解析与整合街区中的基本空间类型(连通空间、节点空间与异形空间),通过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达成较独立更新更为有效的整体街区更新效果,构建鲜明的地方街区特质;在时间维度上,街道空间整合是一项长期工作,顺应更新计划的实施阶段、结合地方政府实际工作计划与市场运营的一般规律,建立阶段性的多维环境改善计划,超越物质实体,涉及功能运营、社区治理等多维度的街区运行机制更新,从而引导可持续的、内生有机的街区更新实践。通过以上空间整合策略分析,以期为众多传统街区更新提供方法参照。